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

合集下载

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况

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况
高速:常溧高速、京沪高速、沿江高速、沪宁高速
铁路:苏南沿江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沿江城际铁 路建成后,将与上海、南京、张家港、太仓等城市连 城一线,纳入“长三角1-2小时交通圈”
上海
2. 临港经开区城市概况
临港经开区经济实力雄厚,规划打造“临港产业城、澄西卫星城、生态宜居城”
简介: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1月,东临主城 区、北枕长江、西面和南面与常州接壤,行政区划总面积 188平方公里,是省级经济开发区。
历史文化
历史古迹
民俗文化
文化名人
• 良渚文化发祥之地: 高城墩文化遗址,14 座大、中型良渚文化 时期墓葬
• 市级文保单位:渡江战役 烈士墓
• 县级文保单位:吴季子墓、 姬光太子墓、梁敬帝墓
• 其他:陈毅演讲纪念碑、 吴孝子坊(牌坊)、石安 桥(石拱桥)
• 民间特色表演:茶花 担舞、九狮舞、段龙 舞、湘荡船
总体发展定位:临港产业城、澄西卫星城、生态宜居城。 总体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
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将临港经开区建设成为产业高效 发展、城市面貌现代、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国 际化港口产业新城。 经济规模:2016年GDP达632亿元,位居全省省级开发 区第1名,实现“六连冠”。 人口规模:城镇人口40万。
六大产业园区: • 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 • 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 新能源产业园 • 金属新材料产业园 • 机械装备产业园 • 临港文化创意和电商产业园
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新能源产业园 机械装备产业园
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
临港文化创意 和文旅资源概况 临港经开区无成熟旅游景点,以市民公园为主;文化资源较少、能级低
3. 临港经开区产业发展概况

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 加快建设江苏“全省联动开发的先导区、示范区”

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  加快建设江苏“全省联动开发的先导区、示范区”

从 2 0 年 起 , 区各 项 经 济 指 标 建 筑 钢 构 高端 市 场 的份 额 接 近 1 % . 06 园 5 连 续 3年 实 现翻 番 。2 0 年 全 年 实 中泰钢 结 构在 桥 梁 钢构 市 场 的份 额 已 09
0 .2 实现 税 接 近 4 % 。 铁 行 业 冷 静应 对 金融 危 O 钢 目前 , 园区 已设立 了 “ 船舶 特 色产 现 工 商 销 售 收 入 38 1 亿 元 ,
开 发 功 能 由传 统 型 向创 新 型 转 变 . 园 模 式 创 新 , 托 项 目搭 建 平 台 . 靠 现 地 区 生产 总值 20 依 依 5 亿元 , 工商 销售 收
入 1 0 元 ,其 中 ,工业 销 售 7 0亿 0 0亿 0 元 、 贸销 售 收入 30亿 元:实现 港 口 商 0 货 物吞 吐 量 5 0 吨 实现 财政 收 入 0 0万
3 亿 元 ,其 中一般 预 算收 入 1 亿 元 。 O 0
目阴一 靖 江 工 业 园 区 建 将
设 成 为全 省 联 动 开发 的 先导 区 、 示范 区 ”的要 求 ,坚 持 科 学 发 展 、联 动 发 展 ,突 出 项 目和 产 业 这 一 重 点 , 围绕 产 率 和 产 出这 个 目标 . 展 功 能 和 产 拓 能 两 个 空 间 , 好 又 快 推 进 园 区开 发 又
投 产 , 握 电气 化 铁 路 配 套 新 材 料 订 体 规 划 进 行 了必 要 的 调 整 , 化 和 优 立体 化 融 资 转 变;项 目运 作 方式 正在 手 细
单 已超 过 1 吨 ,并 与 中铁 建 集 团深 化 ,新 产 业 科 研 城 光 电产 业 园 、科 技 由 园区承 担 债 务 的母 体 式运 作 向公 司 万

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

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

第3章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3.1 物流需求定性分析3.1.1 主要工商企业物流需求定性分析在江阴经济总量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2001年分别为59.33%和36.49%,是物流业的重点服务对象。

据统计,江阴市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达4000余家,其中大型工业企业23家,中型工业企业35家,形成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电力、修造船等10大行业,有20 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雄居全国同行之首。

江阴市现有各类商品市场35家,其中以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为重点,经营范围涉及钢材、纺织、煤炭、有色金属、石化产品、建筑材料、五金机电、再生物资等14类,年成交额达到70亿元。

总体来看,江阴市物流需求有以下三个特点:(1)工业生产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商贸企业以批发、中转贸易为主,工商企业物流需求在总物流需求中占绝对支配地位;(2)物流服务以企业自营为主;(3)外贸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3.1.2 周边城市物流需求定性分析无锡市物流需求市场空间巨大,2001年无锡市物流业增加值约为197亿元,占GDP比重为14.5%。

具体分析物流需求来源:一是经济总量较大,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0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居全省第二;工业经济发达,200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2%。

二是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原料、产成品市场两头在外,2001年全市完成货运量7308万吨,货物周转量435921万吨/公里。

三是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外向度较高,200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6.6亿美元。

四是商品交易市场比较发达,到2001年底全市共有商品市场486个,市场交易总面积超过350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527.6亿元。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无锡市部分企业开始把物流作业外包给专业公司,集中精力提升和扩大主业。

外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更为迫切,一些外资企业已实施第三方物流管理。

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机电、信息类产品比重日益提高,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主要内容⼀、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江阴市域,总⾯积987.53平⽅公⾥。

(⼆)中⼼城区西⾄泰常⾼速公路,南⾄规划江阴⼤道(西段)-京沪⾼速公路-常合⾼速公路(东段),东⾄新桥西边界,北⾄江阴市界所围合的范围,总⾯积约417平⽅公⾥。

(三)旧城区北⾄长江、南⾄芙蓉⼤道、西⾄通江路-通渡路、东⾄朝阳路-⽂定路,总⾯积约14.25平⽅公⾥。

⼆、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本世纪中叶。

三、城市性质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城市,历史⽂化名城。

四、总体⽬标⾄2015年,总体达到中等收⼊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收⼊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平;⾄2030年,总体达到⾼收⼊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平。

将江阴建成⼈民⽣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充满活⼒、城乡协调发展、⽂化特⾊鲜明、⽣态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的滨江花园城市。

五、⼈⼝与城市化(⼀)市域总⼈⼝市域总⼈⼝近期控制在212万⼈以内,中期控制在245万⼈以内,远期控制在320万⼈以内。

(⼆)中⼼城区⼈⼝近期:130万⼈,其中城市⼈⼝122万⼈;中期:160万⼈,其中城市⼈⼝154万⼈;远期:202万⼈,其中城市⼈⼝200万⼈。

(三)镇⼈⼝近期62万⼈,中期66万⼈,远期100万⼈。

(四)农村⼈⼝近期28万⼈,中期25万⼈,远期20万⼈。

六、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发展策略以沿江地区为重⼼,统筹市域⼯业布局;以中⼼城区为核⼼,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以南部⽣态⽔⽹地区为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产业布局指引1、⼯业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区”、“⾼新产业集聚区”、“东部优势产业集聚区”、“南部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东南特⾊产业集聚区”五⼤⼯业产业集聚区。

江阴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一、总则(一)指导思想引导江阴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

(二)修编重点1. 建立现代化目标体系2. 探索符合江阴实际的新型城市化路径3. 探索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转型路径4. 构建相对稳定的市域城乡空间格局5. 强化中心城区服务功能,提升城市能级6. 构建低碳高效的绿色交通体系7. 弘扬城市文化、塑造滨江花园城市特色(三)规划范围规划区:江阴市域,总面积987.5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西至泰常高速公路,南至规划江阴大道(西段)-京沪高速公路-常合高速公路(东段),东至新桥西边界,北至江阴市界所围合的范围,总面积约417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二、目标与策略(一)城市性质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二)城市规模到2015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122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154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85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20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239万平方公里以内。

市域总人口近期控制在212万人以内,中期控制在245万人以内,远期控制在310万人以内。

(三)总体目标至2015年,总体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至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水平;至2030年,总体达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水平。

将江阴建成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充满活力、城乡协调发展、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的国际化滨江花园城市。

(四)发展战略三、内容与对策(一)区域协调:从边缘到前沿,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

1、提升城市能级,服务澄张靖城市组群。

2、加强协调、衔接:与周边县市:功能互补,设施共享,生态共保;与无锡:全面对接,错位错层,协调整合;与常州:边界整合,优化布局;与上海:依托上海,紧密合作;与苏中、苏北:资源整合,辐射带动,互动双赢。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无锡(江阴)港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08]42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无锡(江阴)港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08]42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无锡(江阴)港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无锡(江阴)港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08〕42号)无锡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请予批准无锡(江阴)港总体规划的请示》(锡政发〔2007〕282号)收悉。

经研究并征求交通部意见,现就《无锡(江阴)港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批复如下:一、无锡(江阴)港是江苏省沿江地区重要港口和对外贸易口岸,是无锡市经济发展、沿江产业布局和对外开放的主要依托,是苏南地区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重要枢纽,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节点,以能源、原材料、钢材和化工产品运输为主,有条件发展成为集装箱支线港,在发展港口运输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物流业,努力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无锡(江阴)港应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多式联运、运输组织、通信信息、综合服务、临港工业、现代物流、商贸及保税等多种功能。

二、港口岸线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无锡市长江港口岸线资源十分有限,其开发利用必须贯彻“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

无锡市长江岸线长约34.8公里,规划港口岸线23.4公里,现已开发利用17.5公里。

根据无锡(江阴)港岸线资源分布特点、产业布局及城市发展要求,原则同意《规划》提出的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各段港口岸线规划的主要功能如下:(一)石利港区岸线:1.老桃花港河口至新桃花港河口段,自然岸线长3.5公里,现已开发利用2.7公里,规划为港口岸线。

2.利港电厂上界至芦埠港河口段,自然岸线长4.6公里,现已全部开发利用,规划为港口岸线。

我国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决策参考 《生产力研究》No.7.2018
我国港部 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摘 要】 港口物流园区对于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港口作业组织水平、扩大港口辐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 用。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沿海主要经济区及长江等主要内河区域的主要港口物流园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总结 了 目 前 我 国 港 口 物 流 园 区 的 发 展 特 点 ,提 出 了 其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并 在 我 国“ 一 带 一 路 ”战 略 、交 通 强 国 、自 贸 港 建 设以及我国安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展望了未来园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以期为我国港口物流园区面向新时 代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 、我 国 港 口 物 流 园 区 发 展 现 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多数港口后方均布
局了港口物流园区,园区不仅承担了港外堆场的 功 能 ,而 且 也 承 担 了 相 关 物 流 增 值 服 务 的 功 能 。港 口物流园区的功能与港口功能协同性强,随着港 口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园区的专业化水平也大 幅提升 ,建成 了 一 批 以 集 装 箱 、煤 炭 、矿 石 、石 化 、 建材、商品汽车等为主要服务货种的专业化物流 园 区 ,也 建 成 了 一 批 具 有 保 税 功 能 的 物 流 园 区 ,园 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和提升。本文搜集整理了目 前我国主要沿海和内河港口物流园区的基本情 况,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流园区
检放射性检测区、集装箱熏蒸区、修洗箱区
宁波保税物流园区 具有国际中转、国际转口、国际物流配送、国际国内采购、流通
加工等主体功能
江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 依托梅山港区,开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
流园区
贸易和出口加工、国际金融业务等物流业务

江阴港码头计算说明书

江阴港码头计算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Ⅰ设计基本条件及依据----------------------------------------(一)设计任务、依据及标准--------------------------------------------(二)项目的工程环境及条件-------------------------------------------- Ⅱ总平面布置----------------------------------------------------Ⅲ码头结构的初步设计----------------------------------------Ⅳ指定结构构件的技术设计----------------------------------(一)面板的技术设计-----------------------------------------------------(二)横向排架的内力计算----------------------------------------------- Ⅴ关键性技术要求说明----------------------------------------Ⅵ结束语----------------------------------------------------------附图一地质纵、横向剖面图附图二面板配筋及预制板吊筋图附图三传统式结构断面图附图四部分预制式结构断面图附图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施工期、使用期荷载组合弯矩、剪力的内力土和包络图大图一横梁断面配筋图大图二码头结构断面三视图大图三码头总平面布置图江阴港码头设计摘要一`设计资料江阴是负责河转江及江转河的中转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吞吐量逐年剧增,港内泊位明显不足,装卸机械不配套,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经上级部门批建4号码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目录前言 (Ⅲ)报告摘要…………………………………………………………………………Ⅷ第1章总述 (1)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背景与依据 (1)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2)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框架 (5)第2章江阴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8江阴市物流发展环境分析 (8)江阴市物流现状分析 (17)第3章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 (22)物流需求定性分析 (22)物流需求定量分析及预测 (23)典型物流(配送)中心需求量预测 (27)第4章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战略目标与功能定位 (31)战略目标和构想 (31)规划原则 (34)功能定位 (36)第5章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业务系统………………………40业务系统功能规划 (40)物流中心业务系统规划 (43)配送中心业务系统规划 (57)第6章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平台 (63)物流中心 (63)专业配送中心规划 (65)货运通道规划 (66)物流基础设施规划评价 (71)第7章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平台...........................73江阴市物流信息化现状及评价 (73)港口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80)港口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平台体系结构 (81)港口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数据管理 (87)港口综合物流园区硬件平台 (89)第8章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实施与运营体系 (93)基础设施建设实施 (93)信息平台建设实施 (95)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运营体系 (99)第9章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政策建议......109 发挥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 (109)突出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园区建设 (111)引导成立物流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111)制定市场和行业规则,规范物流园区发展 (112)整合资源,加快物流设施的改造步伐 (113)扩大开放力度,推动物流园区的建设进程 (113)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水准 (114)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工商企业使用社会化物流 (114)进行政策倾斜,培育和扶植重点物流企业 (115)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工作 (116)前言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深化,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影响众多领域发展的巨大潜在市场,开始受到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和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已成为推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两大主题。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是一个空间概念,一般是指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根据在城市物流产业发展及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物流园区可分为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园区。

前者以现代化、多功能、社会化、大规模为主要特征,后者则以专业化、现代化为基本特点。

合理规划物流园区,不仅有利于避免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在空间上的无序分散分布、大量占用土地和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环境等问题,而且有利于物流企业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进而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物流园区是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集中布局的场所。

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①指的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①主要面向社会服务;②物流功能健全;③完善的信息网络;④辐射范围大;⑤少品种、大批量;⑥存储、吞吐能力强;⑦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物资物理位移集中地,它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成为产销企业之间的中介。

虽然物流中心的类型和规模各不相同,营运涵盖的作业项目也不尽一致,但它的基本作业流程大致相同,一般包括进货作业、装卸搬运作业、储存作业、盘点作业、订单处理作业、分拣作业、补货作业、出货作业和配送作业。

配送中心②(Distribution center,DC)是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①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②配送功能健全;③完善的信息网络;④辐射范围小;⑤多品种、小批量;⑥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①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制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国标准出版社,发布,实施。

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拣中心、加工中心功能的综合,并强调“配”与“送”的有机结合。

物流园区规划是指对城市区域物流用地进行空间布局,对区内功能进行设计和定位,对设备与设施进行配置。

同时,也需要对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及其政策进行规划。

目前,我国规划物流园区最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配置物流园区,促进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发展,实现物流企业间联合与协作,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引入,我国各级政府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先是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物流基地——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并于2000年率先推出了《深圳“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将物流与金融、高科技一起列为未来发展的3大支柱产业,提出2大类型(货运枢纽型和配送中心型)、5种类别(综合、港口、陆路口岸、航空、配送)、6大物流园区的规划布局方案。

上海市2001年出台了《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着重发展陆、海、空三大物流和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机场、港口城、桃浦和莘庄等5大物流园区,建设市内配送中心20个,市外配送中心3~5个,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天津将规划开发区工业物流园、保税区国际物流运作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区、交通局物流货运中心5大物流形象工程;在最新发布的《广州现代物流发展实施纲要》中,现代物流成为广州市“主要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规划建设南沙、新沙、花都等3大国际性枢纽物流园区。

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2002年初推出的《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2~2010)》提出:全省区域物流布局采用“物流枢纽城市——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的模式,构架4大物流枢纽、10大综合物流园区。

2002年4月,《无锡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确立了“三年三园区”的发展战略: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按照“二区一点”的布局方案,规划建设无锡综合物流园区、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和无锡口岸物流中心。

作为无锡市辖的县级市,江阴不仅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地处苏锡常“金三角”的几何中心,历来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江海联运、江河换装的天然良港,是长江下游新兴的滨江港口城市。

因此,在上述省市两级的物流发展规划中,都提出要重点发展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江苏省10大综合物流园区、无锡市3大物流园区之一)。

2002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江阴、靖江跨江联合开发,使得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江阴市现代物流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但江阴市委、市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进一步提升江阴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江阴不少部门、企业也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对发展现代物流有强烈的紧迫感,一些企业准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

但从整体来看,江阴市目前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仍存在物流市场需求不旺、供应能力有限,尤其是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

规划与建设物流园区是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基于以上情况,江阴市委、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把推进现代物流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提出要抓好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并提出了大量可行的设想和具体的指示。

2002年5月,江阴市政府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担《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项目,对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进行概念性规划研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此项目非常重视,常务副会长丁俊发研究员担任项目研究顾问,亲自到江阴考察、讲学,并指示一定要将此项目完成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牟惟仲为项目负责人,组织全国着名重点大学、国内最早从事物流研究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与专家主持项目研究。

在江阴市政府领导、有关部门领导、有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项目研究小组走访了江阴市经济贸易局、发展计划局、规划局、交通局、统计局、江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十多个政府部门,重点调查了江苏江阴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江阴金属材料市场、元亨物流公司、农工商超市江阴大卖场、金三角市场、中国石化江阴分公司、中油销售江苏有限公司、新长江实业集团、海联贸易公司、金桥贸易有限公司、江阴市邮政递送公司、江阴市联运公司、江阴市铁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阳光集团、江阴市钢材有限公司、大东港运公司、周庄配载中心等各类企业与专业市场。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讨与论证、与江阴市有关方面领导多次沟通,研究小组于2002年8月初完成了《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征求意见稿)。

8月23日,项目研究小组成员参加了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亚民主持召开的《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座谈会,汇报了项目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听取了市经济贸易局、发展计划局、口岸办、规划局、交通局、工商局、电信局、邮政局、国土局、环保局、江阴经济开发区、江阴港务局、中石化江阴分公司、中油销售江苏有限公司、南闸镇和澄江镇等单位对《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会后,又走访了靖江市发展计划局,了解江阴跨江与靖江联动发展的一些情况。

基于此,项目研究小组对《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于2002年9月初完成《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评审稿)。

在整个项目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得到江阴市政府领导、有关部门领导、有关企业的关心、支持和协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华中科技大学项目研究小组对此表示衷心感谢!《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项目研究小组报告摘要规划与建设物流园区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工作。

项目研究小组对江阴市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区位优势、物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