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乙肝五项常见结果分析

乙肝五项常见结果分析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eAg(乙肝病毒e抗原)抗-Hbe(乙肝病毒e抗体)抗-HBc(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按以上顺序排列:1、+-+-+1、急性乙肝2、慢性乙肝3、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2、+---+1、急性乙肝2、慢性乙肝3、传染性弱3、+--++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即俗称的“小三阳”4、-+--+ 感染恢复阶段,抗HBc短期存在,既往感染,有免疫力5、---++1、近期既往感染2、急性期感染恢复期6、----+1、既往感染2、急性感染窗口期7、-+---1、注射乙肝疫苗后2、HBV感染后已康复,有免疫力8、-+-++1、急性HBV感染后已康复,有免疫力2、近期感染过HBV,有免疫力9、-----未感染过HBV10、+----1、急性HBV感染早期2、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11、+--+-1、急性HBV感染早期趋向恢复 2 、慢性携带者12、+-+--早期HBV感染者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13、+-+++1、急性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乙肝14、++---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15、++--+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16、++-++亚临床型或非典型肝炎17、+++-+亚临床型感染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18、--+--1、非典型急性感染2、提示非甲非乙型感染19、--+-+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0、--+++急性HBV感染中期21、-+-+-HBV感染已恢复22、-++--非典型性或亚临床性HBV感染23、-++-+非典型性或亚临床性HBV感染24、---+- 急慢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不同检测系统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报告

不同检测系统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报告

不同检测系统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报告乙型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已高达8.5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成为一个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要完成将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降到6.5%以下的目标任务。

基层实验室准确初筛出乙肝感染病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实验室检测乙肝五项常用的方法有金标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化光法,三种方法作为初筛试验方法,各有优缺点,金标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但灵敏度低,漏检率较高;酶联免疫法灵敏度比金标法高,适用于大批量检测,检测结果准确。

近年来,实验室普遍应用的化学发光法,因其可上机全自动检测,检测灵敏度高,可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可辅助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及疗效的观察,临床应用的较多,前景较好,但国外检测系统成本相对较高,应用受限,国内检测系统成本相对较低,检测灵敏度有差异。

为了比较国、内外两种检测系统检测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我实验室用国外强生检测系统和国内新产业检测系统同时检测83份临床血清标本和部分室间、室内质控样本,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6月 -2017年3月期间临床要求定量检测乙肝五项的样本83份,用于酶联免疫法检测的质控样本5份,云南省2016年度和2017年度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室间质控样本30份。

临床样本中男性有50例,女性有33例;年龄在17-83岁之间。

临床83份样本全部检测乙肝五项的有72例,其余样本和室内、室间质控样本只检测了乙肝五项中的部分项目。

72例全检测乙肝五项的临床样本,以国外强生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为标准,检测结果类型如下:乙肝五项全无反应性: 22 例;单HBsAb有反应性:10 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有反应性:2 例;HBsAb、HBeAb、HBcAb有反应性:8例;HBsAb、HBcAb有反应性:15 例;单HBcAb有反应性:7 例;HBeAb、HBcAb有反应性:4例;特殊类型有反应性有:4 例。

乙肝五项正常结果分析

乙肝五项正常结果分析




此外,李江教授提醒,对于在乙肝五项检查中出现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则说明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比如常见的有乙肝五项135阳性是乙肝大三阳, 乙肝五项145阳性是乙肝小三阳等。


乙肝五项检查怎样的结果是正常的呢?以上就是李江教授对此的介绍,乙肝五项只是 感染乙肝的初步检查,对于感染乙肝的患者,还需要根据全面的乙肝检查具体分析病 情。 建议患者最好到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B超等检查,昆明医学院 附属康复医院作为云南省最好的乙肝医院,是一家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大型 肝病医院,能为患者快速的找准病因,并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早日治愈病情。
乙肝五项正常结果分析
By--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

乙肝五项检查,大家都是熟悉的,大家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能需要进行 乙肝五项检查,比如定期健康检查,还有从小到大的入学、就职、婚检等, 都需要检查乙肝五项,以诊断是否感染乙肝。虽然,乙肝五项检查经常会碰 到,但是对于检查结果,却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的,很多人检查完了都不知 道自己是不是正常的。那么,乙肝五项检查怎样的结果是正常的呢?

对此,昆明肝病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肝病专家李江教授指出,乙肝五 项检查包括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具体乙肝五项怎么是正常的,还需要根据检查结果中,这五 项的具体结果进行组合分析,以下对乙肝五项正常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一、乙肝五项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而其他的都为阴性,这是乙肝五项检查中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正常情况,说明检查者不但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而且体内具有保 护性抗体,能有效预防乙肝的感染。 二、乙肝五项全阴性,这也是乙肝五项正常结果之一,说明检查者没有感染乙肝病毒, 但是体内也没有保护性抗体,因此对于乙肝病毒没有抵抗能力,是乙肝的易感人群, 应尽早到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使体内产生乙肝抗体,有效的预防乙 肝病毒感染。 三、乙肝五项25项阳性,其余阴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康复且已有免疫 力,是乙肝五项正常结果。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来源
之前从来未感染过
较大 ALT 升高幅度 500-1000U或更高 感染时间 一般不超过半年 病程特点 预后 病程顺利,无需特殊治疗, 一般不用抗病毒药 预后良好 若有不良因素,5-10%成慢性 6个月内sAg、eAg、DNA可转阴 并出现抗HBs,获得对乙肝的免 疫
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完全可控制病情 发展、推迟和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模式12
--+++

急性HBV感染中期
模式13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模式14
-++--++-+

模式15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模式16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Fra bibliotek罕 见 乙 肝 模 式
常见: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 少见: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慢性HBsAg携带者 传染性弱—— “小三阳”
模式9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 “大三阳”
少 见 乙 肝 模 式
16种
模式1
+---
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模式2
+--+
病毒的复制
以“负链DNA”为模版,复制生成“正链DNA” 含有双链DNA的内衣壳裹上外壳,成为病毒体 从肝细胞浆释放至肝细胞外

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目的探讨分析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临床检验结果,对乙肝五项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的一般资料,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

结果乙肝患者中乙肝五项中有不同标志呈现阳性,其中HBsAg的阳性发生率最高。

按照年龄段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乙肝五项是乙肝患者检验的重要标志,对于乙肝患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临床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乙肝五项;乙肝;检验乙肝是非常常见的临床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乙肝的主要原因。

乙肝可以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而且症状具有多样性,会由急性向慢性发展和恶化,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而且,近年来乙肝患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为引起人们对于乙肝的关注和重视。

乙肝五项检查是乙肝患者进行定期检查比较常见的项目之一,乙肝患者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对病情了解非常有利,乙肝常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病情是否恶化,是否需要治疗,那么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应该如何分析呢?临床上乙肝五项检查一共包括了5项指标,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当前,对于乙肝患者主要的检测途径是通过乙肝五项进行诊断。

选取来我院进行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乙肝五项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医学诊断,均确诊为乙肝患者。

其中男37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38.7±5.8)岁;女3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5.7±6.5)岁。

乙肝五项结果解读

乙肝五项结果解读

乙肝五项
第1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判断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第2项: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判断体内是否有保护性抗体。

第3项:乙肝e抗原(HBeAg)),判断是否感染病毒及传染性。

第4项:乙肝e抗体(抗-HBe),判断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第5项: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判断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1、五项全阴: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也无抗体,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
苗。

2、第2项阳性,余阴:体内有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此时需判断抗体
强弱,如弱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3、135阳性:“大三阳”,乙肝患者病情处于活跃期,乙肝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

4、145阳性:“小三阳”,乙肝患者病情相对大三阳来说较轻,但只是表示
病毒复制慢,传染性弱,如不及时对病情控制,肝脏受损严重将导致病情加重。

5、1345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势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6、15阳性,其余为阴:平时讲的“小二阳”,表示中等度病毒复制,为急
性乙肝恢复期或既往感染过,传染性弱。

7、第1项阳性,其余为阴:为急性HBV感染早期。

8、24阳性,其余为阴:为乙肝恢复期,已产生抗体,传染性
9、245阳性: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此时处于恢复期,体内乙肝
产生免疫力。

10、45阳性:乙肝携带者。

注意事项:乙肝五项检查通常只能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要判断乙肝病情的严重,则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1. 引言1.1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简介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乙肝五项检验是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清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血清乙肝e抗原(HBeAg)、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和血清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五项指标的检测。

这些检验结果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血清HBsAg检测结果反映了病毒感染的早期,阳性结果说明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

血清anti-HBs检测结果为阳性时,表示患者体内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血清HBeAg和anti-HBe检测结果则反映了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和慢性感染的状态。

通过对乙肝五项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2. 正文2.1 乙肝五项检验包括哪几项指标乙肝五项检验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检测过程中常规进行的五项指标检验,主要包括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检测、血清乙肝e抗原(HBeAg)检测、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检测和血清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

这五项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感染情况和免疫状态。

1.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标志。

阳性结果表明个体目前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曾经感染过。

阴性结果则表示个体没有乙型病毒感染。

3. 血清乙肝e抗原(HBeAg)检测主要用于判断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

阳性结果表明病毒携带者具有高传染性,阴性结果则表示传染性较低。

4. 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检测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

乙肝五项检验报告单详细解读

乙肝五项检验报告单详细解读

乙肝五项检验报告单解读医院乙肝两对半的报告中会出现OD值、Cut off值、S/C.O.值。

以上数值是乙肝五项检测时候仪器读取出来的几个数据。

OD值表示吸光度,Cut off值表示对照样本的临界值,S/C.O.比值即用来判断阴阳性结果的数值。

对于乙肝两对半前三项(HBsAg、HBsAb、HBeAg)OD值S/C.O.>1,则表示阳性,后两项(HBeAb、HBcAb)OD值S/C.O.>1则相反,表示阴性。

正常组合模式1、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乙肝五项检查全阴。

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2、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

注射乙肝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具有免疫力。

常见阳性组合模式一、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俗称大三阳,即一三五项为阳性。

在新版的《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大三阳”的规范医学名称应该有两个,分别是慢性HBV 携带者和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要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 简单地说,“大三阳”并不意味着病情严重程度。

其临床意义可归纳为:急性期、慢性期、有较强的传染性。

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俗称小三阳,即一四五项阳性。

新版的《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小三阳”的规范医学名称有两个: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以上组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C)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无 红色条带出现。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含有待测抗体。
❖ 弱阳性(+):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有非 常弱的红色条带出现。弱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含有少量待测抗体。
❖ 阴性 (-):两条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位于测试区(T)内,另一条位于 质控区(C)。阴性结果表明:标本中检测不出待测抗体。
T细胞免疫功能 完全 低下
完全缺乏
能否清除病毒、引起损伤 完全、并产生抗体
不足以、持续引起病理反应 不清除、不引起病理反应
疾病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无症状携带者
乙肝五项及血清学诊断
❖ —— 已感染标志 ❖ 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 —— 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接种成功 ❖ 若感染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生
❖ 2.用吸管吸取血清/血浆标本,逐滴(每孔2-3滴) 加入试剂板的五个加样孔中。
❖ 3.等待红色条带的出现,测试结果应在15分钟时读 取。20分钟后判定无效。
❖ 检验结果判定:阳性(+):两条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位于 测试区(T)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阳性结果表明: 标本中含有待测物质。
❖ 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在测试区 (T)内无红色条带出现。阴性结果表明:标本中检测不出 待测物质。
❖ 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纸条 已变质损坏。在任何情况下,应重新测试。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 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商联系。
谢 谢!
谢谢!
❖ 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 程或试纸条已变质损坏。在任何情况下,应重新测试。如果 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 商联系。
❖ 注意:测试区(T)内的红色条带可显现出颜色深浅的现象。 但是,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不论该色带颜色深浅,即使只 有非常弱的色带也应判为阳性结果。
氨酶价值最高),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 判断如何治疗的参考依据,也可评估传染性。
一般越高,传染性越强(应同肝功能一起检查)
胶体金
胶体金( )也称金溶胶(),是金盐被还原成原子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
❖ , 检测试纸条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试纸条含有 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多克隆抗体和 控制区(C)的相应抗体。检测试纸条采用双抗 原夹心法,试纸条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 试区(T)的乙肝表面抗原和控制区(C)的相应抗 体。
慢性肝炎
急性乙肝转变而来。 乙肝携带者发病后转变而来 原发性慢性乙肝——新近感染病毒后 表现为慢性乙肝的过程 不大 多在正常值5倍左右 半年以上 反复,复杂,迁延不愈
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完全可控制病情 发展、推迟和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病毒不会被彻底清除 不存在大 、小三阳全转阴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携带者?
双抗体夹心法
阳性结果
标本
G区:金标特异性 抗体(兔型)
T区:特异 性抗体
吸水纸
C区:羊
抗兔
14
❖ 测试时,血清/血浆标本滴入试剂板加样处,随之标 本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如标本中含有相应的待 测物质,在测试区内(T)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则是 阳性结果。如标本中不含有相应的待测物质,则测 试区内(T)将没有红色条带,则是阴性结果。无 论相应的待测物质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红色条 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质控区内(C)所显 现的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 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认识乙肝病毒
乙肝五项检测
认识乙肝五项
在认识乙肝五项前, 先了解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临床
急性肝炎
来源 之前从来未感染过
较大 升高幅度 500-1000U或更高
感染时间 一般不超过半年
病程特点
病程顺利,无需特殊治疗, 一般不用抗病毒药
预后
预后良好 若有不良因素,5-10%成慢性
6个月内、、可转阴并出现抗, 结果 获得对乙肝的免疫
❖ , 检测试纸条采用竞争抑制法,试纸条含有被事先 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单克隆抗体和控制区(C)的 相应抗体。测试时,血清/血浆标本滴入试剂板加样 处,随之标本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如标本中含 有相应的抗体,则同膜上测试区(T)的单克隆抗体竞 争与预包被在乳胶颗粒上的相应抗原反应。如标本 中没有相应的抗体,预包被在乳胶颗粒上的相应抗 原则同膜上测试区(T)的单克隆抗体全部结合。强阳 性标本,测试区内(T)将没有红色条带,弱阳性 标本,测试区内(T)将有一条非常弱的红色条带, 阴性标本,测试区内(T)将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条 带。
❖ 标本收集:标本收集后应尽快分离出血清或
血浆以避免溶血。检测时应尽量使用新鲜的 标本。标本若不能及时送检,可在2℃-8℃冷 藏3天。长期保存需冷冻于-20℃,忌反复冻 融。
❖ 操作步骤:在进行测试前必须先完整阅读使用说明 书,使用前将试剂板和血样标本恢复至室温 (20℃-30℃)。
❖ 1.从原包装铝箔袋中取出试剂板,在小时内应尽快 地使用。
竞争法
阳性结果
标本
G区:金标特异性抗 体(兔型)
T区:标准 抗原
吸水纸
C区:羊
抗兔
17
阴性结果
标本
G区:金标特异性抗 体(兔型)
T区:标准 抗原
吸水纸
C区:羊
抗兔
18
❖ 无论相应的抗体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红 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质控区 内(C)所显现的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 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 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 —— 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 —— 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
❖ —— 曾感染或正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两对半检查
—— 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 估两计对半病—— 毒评复估病制情严水重程平度价的值不初大 步检查
肝功能 —— 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或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