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与风景的关系
针对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的探究

针对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的探究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景观也逐渐从简单的钢筋水泥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为了打破冰冷的城市形象,许多设计师开始尝试将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以期创造出更加人情味和温馨的城市环境。
城市记忆是指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经验的潜意识记忆。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记忆,这些记忆是城市的灵魂和根基。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更新之中,很多的城市记忆正在逐渐丧失。
将城市记忆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不仅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在自然景观中建设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可以使城市记忆得到保留和传承。
这些建筑可以是历史建筑的复原,也可以是新建筑带有历史元素的设计。
通过在自然景观中展示这些建筑,可以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在自然景观中设立具有意义的文化标识,可以使城市记忆得到弘扬和传播。
这些文化标识可以是雕塑、纪念碑、标识牌等,以直观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人们在自然景观中欣赏这些标识时,会自然而然地对城市的记忆产生共鸣和回忆。
通过在自然景观中设置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和活动,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他们对城市记忆产生兴趣和关注。
这些景点和活动可以是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等。
通过将这些活动融入自然景观,可以使城市更加有活力和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
通过在自然景观中设置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纪念性空间,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沉思和思考的场所。
这些空间可以是公园、庭院、广场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植被安排,可以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安静和谐的环境,使他们能够有机会思考和回味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是一种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需要设计师有创意和想象力,同时也需要城市居民的参与和关注。
通过将城市记忆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可以为城市打造出一种独特的人文氛围和魅力,使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美丽和温暖。
南京山岳风景与城市关系历史研究

南京山岳风景与城市关系历史研究南京的山岳风景资源丰富多样,主要集中在紫金山、雨花台、钟山等地。
紫金山位于南京市区东南,是南京市区的主要山体之一,山势险峻,景色秀美。
自古以来,紫金山就是南京的一大名胜,被誉为“天下第二观”,拥有梅花、杏花等著名景点,是南京市民休闲游览的热门去处。
而雨花台则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风景区,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为景点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而钟山则是南京的地标之一,有“钟山之夜”之美誉,夜景绚丽迷人,是南京一大风景名胜区。
南京的山岳风景与城市的关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南京本是一座山水之城,其山岳风景一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南京城区即建于紫金山和钟山周边地带,由此可见山岳风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山岳之美一直被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留下了大量诗文传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的山岳风景也影响着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的发展深深融合了山岳风景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京城市风貌。
随着时代的变迁,南京的山岳风景与城市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在现代,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更加注重保护和利用山岳风景资源,以增强城市的绿色气息,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
紫金山、雨花台、钟山等风景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成为了南京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去处,也成为了城市旅游的重要景点,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山岳风景也成为了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京增添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南京的山岳风景与城市的关系历史悠久,山岳风景一直是南京城市的重要元素,对城市的发展与文化底蕴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山岳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加值得重视,希望南京的山岳风景能够为城市的发展与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针对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的探究

针对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的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自然景观逐渐被人们忽略和疏远,城市的记忆也渐渐淡去。
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并非完全与自然景观无关,城市记忆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让城市更加鲜活和有活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城市的记忆融入自然景观中,以此来唤起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让城市更加美丽和有生命力。
城市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记忆的深深沉积,而城市的自然景观则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许多城市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都是与自然景观密不可分的,比如一些古城墙、古建筑等,都是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
如果能够将城市的记忆融入到自然景观中,就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城市记忆可以通过自然景观来进行传承。
在城市的公园、河流等自然景观中,可以布置一些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或雕塑,以此来唤起人们对城市的历史的回忆。
如在一些公园的入口处可以建设一座拱门,拱门上可以雕刻一些历史事件的图案或者故事,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同时也能够对城市的历史有所了解。
在河流或湖泊旁,可以布置一些古朴的建筑或纪念碑,以此来纪念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
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让自然景观更加有故事感,同时也可以让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记忆更加深入人心。
城市的记忆融入自然景观也可以通过绿化环境来实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的记忆可以通过在公园、街道等绿化环境中种植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植物来实现。
比如可以在一些公园或者广场中种植一些古老的枫树、玉兰等,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同时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城市的历史记忆。
在中国的一些古城市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梧桐树,这些梧桐树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绿意,更是承载了城市数百年的历史,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城市的记忆。
城市的记忆融入自然景观还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来实现。
城市景观:自然与都市的完美融合

城市景观:自然与都市的完美融合在繁华的都市中,我们常常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所吸引,而忽视了那些隐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自然之美。
然而,真正的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人造的建筑和景观,它更是自然与都市的完美融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城市景观中自然与都市的完美融合,感受那些被忽视的美。
首先,我们来到了城市的公园绿地。
在这里,绿色植被与城市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公园里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漫步在公园的小道上,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
这些公园绿地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城市的水景。
水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展示了都市的繁华,又为人们带来了清凉和舒适。
无论是宽阔的湖泊、蜿蜒的河流,还是精美的喷泉和游泳池,水景都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夜幕降临,灯光在水面上洒下一片光华,更是增添了城市的浪漫与美丽。
水景不仅美化了城市的环境,还为市民提供了娱乐和休闲的场所,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城市中的自然风光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城市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川、森林、湿地等。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在山间徒步、在森林中呼吸新鲜空气、在湿地中观赏野生动物,这些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城市中的自然保护区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此外,城市中的绿色廊道也是自然与都市融合的重要载体。
绿色廊道是指连接城市各重要区域或重要景点的绿化带,如街道绿化、滨水绿化等。
这些绿色廊道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运动的场所。
在绿色廊道中漫步,感受着自然的清新和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世界中。
总之,城市景观中的自然与都市的完美融合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的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针对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的探究

针对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的探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里的自然景观日渐稀少,而城市记忆也逐渐消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不安。
城市记忆与自然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将城市记忆融合到自然景观中,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探究城市记忆与自然景观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城市记忆是指某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保存于人们记忆中的信息,它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自然景观是指城市占有的自然资源,如山水、河流、湖泊、森林等,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记忆和自然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一方面,城市记忆可以被自然景观唤醒和延续。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保留了清代皇家宫廷的建筑、雕塑和园林,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颐和园的建筑和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美丽而富有特色的景象。
另一方面,城市记忆也可以丰富和拓展自然景观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上海的外滩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它一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象征和窗口,同时也是一个优美的海滨风景区。
外滩有着历史的积淀和人文的底蕴,它的建筑和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城市居民前来观赏。
如何将城市记忆融入自然景观中,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首先,城市规划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城市记忆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将自然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其次,城市记忆的保护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各行各业的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记忆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例如参加文化活动、讲解和推广城市历史文化等。
第三,城市记忆和自然景观的融合需要创新性思维的支持,城市规划和设计要强调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并打造出更为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景观。
总之,城市记忆与自然景观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
城市管理部门、社会各界和个人都应该加强保护和传承城市记忆和自然景观的工作,使城市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关于景观与城市关系的讨论

景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及其对人文的影响1.景观的含义。
2.城市的景观要素。
3.景观对城市个性的塑造作用。
4.城市建筑的包容性和整体性。
5.景观与人文的相互作用以及在铁甲归陈看来景观的终极目标。
6.有关其他秋风萧瑟的怨念。
让一个整天周旋在与或非逻辑线路里的人要写出很专业的景观的东西是有一定难度的。
唉,像我这种爬电杆的人就是没文化,没文化就是吃亏呀论文都写不好,顿时觉得秋风萧瑟起来了。
城市景观,是由城市中由街道、广场、建筑物、园林绿化等形成的外观及气氛。
其中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
大量的城市景观素材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提供了各种组合搭配的可能性,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景观必须经过系统的组织,将各种要素按一定次序排列起来,形成有序的空间形态。
所谓量变会引起质变,单个的景观要素并不能突出什么思想或者理念然而大量丰富的要素集结在一起,会有改变人心的力量。
做景观,每个设计师所重点关注的方面都不一样,我觉得如果能够构建一整个城市的景观那才是最爽的景观师,类似于做一栋房子,我倾向于它大方向的结构和分布,对细节部分并不感兴趣。
如果要构建一个城市的环境,必须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以及未来发展走向和定位,而且这个定位有很大一部分是要由设计师自己来构建的。
城市的环境受到城市的个性影响,同时城市的个性由城市的环境体现,每一块砖,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广场,每一个转角,造就了环境。
我一直不喜欢重庆的夜景,除了重庆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道路的复杂性和很多的长江大桥以外,我认为重庆建设得没有特色。
诚然,大家都觉得重庆发展潜力好,马上快变成国际化大都市了,然而,也仅仅是个国际化大都市而已。
我对很多城市都非常失望,去了上海,得到的也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映像而已。
倒是苏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倒让我觉得很有点小风格。
这就是没有整体性的结果,不管有多少的高楼,没有特点的城市就是一个复制品。
我向来都不喜欢看夜景的,我觉得黑夜遮蔽了所有黑色的事物,所以灯光让人感到了繁华的错觉。
浅谈城市与城市景观

象3 方面功能 , 就是说 , 也 广义的交通道路景 观应该 是包括视觉
景观及交通 、 环保 、 周边土地 开发 、 经济发展 、 历史 文脉 、 旅游资
是个 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变化过程 ,是一个 国家和
地 区不 断获得“ 市特质” 城 的过程 , 是一个 国家科学技术 水平高
源等 因素 , 它是城 市景观环境建设之本。 而狭义 的交通道路景观
道路是城 市的各种 “ 的流动 、 递 、 流” 传 转送的通道 , 人文活 动使
根据道路 的交通特征可将城市道路分为交通性道 路 、生活
性道路和人行道 、 车行道等 。前者连接着城市不同功能 区( 居住
区、 商业区 、 文教区 、 区、 区等 )满足它们之 间的人流物流 产业 社 ,
能量流等空间转移要求 , 通常具备交通运输 、 环境 生态和景观形
不一 ( 见表 1 。 )
种型号机动车 、 自行车 、 人力三轮车 、 摩托 车及 漫步 等 , 交通组织
难度大 , 人车安全便捷 是设计 主要 目标 。 观特征应体现在对人 景
的尊 重 上 。
城市步行街及商业街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街道形式 ,步行商
业街是城市美 观又具魅力 的商业环境 , 功能 活动 主要 是商业 、 其
次干道 6 m 0
区间道
小区道 居 民生活单元道 3 56 .- m
配合 , 文化特征显现 , 形态美丽 , 景观环境安全 、 美观 、 。 舒适
2 一O 0 am 1—8 6 1m
城 市生活 性街道是 指位 于城市 居民 日常生活 的 主要 区域
道路景观是展示在道路使用者视野 中的道路线性 、构造物 和周 围环境 的组合体 , 是城市现代景观的带状 空间 , 是城市面貌
山水城市的自然景观

山水城市:自然的瑰宝,人间的仙境山水城市,一个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地方,它坐落在华夏大地的山川之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这里,山峦叠翠,水波荡漾,四季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一进入山水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连绵起伏的山峦。
这些山峰高耸入云,形态各异,有的如雄狮怒吼,威武霸气;有的如少女含羞,温婉动人。
山间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登山途中,茂密的林木遮天蔽日,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沿途还有许多小溪流淌,清澈见底,水声潺潺。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山水城市的水景同样令人陶醉。
这里的水域宽阔,湖泊、河流、溪流交相辉映。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那座被誉为“人间仙境”的湖泊——碧波湖。
碧波湖犹如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川秀色。
湖畔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每当夏季来临,湖面上荷花盛开,清香四溢,引来无数游客观赏。
在湖边漫步,听着湖水拍打着岸边的声音,仿佛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心跳。
除了山水之美,山水城市还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这里植被茂盛,种类繁多,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鸟类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也可以看到松鼠在林间穿梭嬉戏。
这些自然界的生灵为山水城市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此外,山水城市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曾经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许多古建筑、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让人领略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同时,这里还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名人,他们的诗词歌赋为山水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走进山水城市,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是一个自然风光秀美的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家园。
这里的居民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美丽的景观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这座山水城市成为了人们向往的仙境。
总之,山水城市是一个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于一体的美丽之地。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与风景的关系
——以吐鲁番葡萄沟风景区为例
摘要:本文以吐鲁番葡萄沟风景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与所依托的城市空间交错、功能互补的现象,得出结论:城市风景区的规划发展要与整个城市区域发展及城景协调,统筹综合考虑其规划发展,目的是发展风景区的同时,使整个城市与景区协调发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塑造生态、整体、人性化的城市意象。
关键词:城市,风景,关系,吐鲁番葡萄沟风景区
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位于火焰山中,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8972人。
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旅游胜地。
2007年5月8日,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 风景区介绍
西游记中有火焰山一章节,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居住于此。
火焰山常年气温很高,属于沙漠地带。
但就在这沙漠中,却有着连成一片的葡萄园,郁郁葱葱,犹如绿色的海洋。
在这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桃、杏、梨、桑、苹果、石榴、无花果等各种果树,一幢幢粉墙朗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农家庭院上,别具特色。
夏天,这里风景优美,凉风习习,是火洲避暑的天堂,这说的便是吐鲁番葡萄沟了。
吐鲁番的葡萄沟坐落于吐鲁番市东北,吐鲁番市位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中心,市区距乌鲁木齐市184公里。
市域南北长约262公里,东西狭窄不规则,最宽处约90公里。
隶属于吐鲁番市吐鲁番县城东北15公里的葡萄乡,距城市中心10公里,海拔300米。
葡萄沟系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0.6-2.0公里,沟谷狭长平缓。
沟谷西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犹如屏蟑。
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谷最大的一个沟谷,她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盆地中央。
在葡萄沟里,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品尝到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还能领略到葡萄沟里维吾尔族小伙儿的热情舞蹈、惊险刺激的达瓦孜表演、热闹喜庆的少女采葡萄等,令人目不暇接。
2 吐鲁番葡萄沟风景区现状分析
2.1强项优势分析
2.1.1区位优势
优越的区位条件是旅游开发的前提。
葡萄沟有着优越的交通、旅游、区位和经济区位。
交通区位:葡萄沟景区所在地吐鲁番市,是兰新线的重要节点,南北疆铁路交通的枢纽,并且有吐乌大公路与乌鲁木齐相通,条件优越;旅游区位:葡萄沟位于新疆重点文化旅游区吐鲁番,是乌鲁木齐旅游大区的一部分,离新疆最大的旅游集散地乌鲁木齐较近,旅游区位较好;经济区位:葡萄沟景区处于东疆,并且距离新疆的天山北坡经济带较近,即距离主要的疆内客源地近,利于吸引当地游客;文化区位:吐鲁番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源丰富,且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另外吐鲁番学成为一门学科,这是葡萄沟景区的独特的文化区位优势。
总之,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葡萄沟景区拓展疆内客源市场,推广旅游新产品提供了有利的优势条件。
2.1.2 政策优势
新疆自治区“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把吐鲁番地区作为重点旅游发展区。
自治区和吐
鲁番地区政府都很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各项扶持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法规。
《吐鲁番旅游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四个优先发展重点”,“六个旅游核心区域”中都包括葡萄沟风景区" 总之,葡萄沟景区的发展具备了政策优势。
2.1.3 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1)自然景观资源
葡萄沟处于火焰山西侧余脉,山体呈土色,山顶地势平坦,山崖陡若刀削,两边山崖对峙,山上寸草不生,而沟内则是另一番风景。
景观呈现明显的三级空间结构,火焰山上可鸟瞰全沟;葡萄沟中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更有第一人民渠贯穿整个沟谷。
满沟全是层层叠叠的葡萄架,花果树木点缀其间,村舍农家错落有致,百年古桑随处可见,山坡高处还有许多晾晒葡萄干的“晾房”。
夏季,葡萄沟内的气候要比炎炎火州低5度左右,可谓吐鲁番的避暑、休闲度假胜地。
(2)人文景观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以民俗文化和葡萄文化为主体,其中富有当地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是一大特色。
景区的主要人文旅游资源和景点有:当地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民巷;葡萄产业文化;吐鲁番民居展馆;吐鲁番葡萄陈列馆;民族风味餐厅;民族歌舞表演;王洛宾陈列馆;达瓦孜艺术表演;古迹遗址等。
另外,不同于汉民族的婚嫁、丧葬等风俗习惯以及节日庆典活动更是引人向往,同时兼容了回、汉等多民族文化传统,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特别是,近年来特色民俗家访点大批涌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总之,两种资源的完美结合使葡萄沟在旅游资源特色和品质方面具有独特性。
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当地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的认知水平不高
旅游业的发展,对软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葡萄沟景区在这些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服务意识差: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主要旅游景区绝大多数从业者学历层级较低,导致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景区的整体印象。
保护意识不高: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人为过度的开发建设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 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
2.2.2 核心形象认知缺乏文化内涵,存在合理定位问题
任何一个旅游景区的可持续续发展,都需要一个核心形象。
葡萄沟景区,现在给人最多的观感是景色优美,葡萄飘香,民族歌舞,而对于更深层次的当地的文化甚少,因而景区形象缺乏深厚文化底蕴,在参与争夺未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再加上开发资金的严重不足,造成了宣传推广无所适从,影响了葡萄沟的知名度。
2.2.3 各景点建设的总体规划不协调
葡萄沟风景区虽然做过几次景区规划,但在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中,还普遍缺乏整体观念,景区内旅游功能分区模糊,存在景点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不合理建设等现象;以及景区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系统不完善和与景点规划不协调,这都影响了景区的协调性。
3 风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策略
3.1树立葡萄沟景区发展思路
3.1.1深化吐鲁番市总体发展战略
葡萄沟风景区周边地区的发展需要根据吐鲁番市作出的总体规划确定地区的空间结构,产业定位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1.2发展过程中统筹考虑景区与周边地区的发展
葡萄沟风景区对于吐鲁番市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乃至城市特色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力将伴随着吐鲁番市区的不断发展扩大慢慢显示出来,所以在进行风景区范围划分时要考虑风景区的长远发展。
3.2葡萄沟风景区应该与吐鲁番市进行资源共享
吐鲁番市应充分保护葡萄沟景区内特有的文化风俗等,避免外来文化对其的冲击和影响。
3.3发展空间联系,建立适应景区发展的交通体系
3.3.1提高城市对风景区的可达性
葡萄沟景区的周边地区作为旅游重要的交通枢纽,需要加强其对外交通设施的联系,增强该地区的可达性。
3.3.2加强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联系
景点之间的连贯性是景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思路。
景点之间的联系除了通过城市道路来联系之外,还需要新的交通旅游方式。
3.4城市总体规划与实际管理对接
风景区内应该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协调景区管理委员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权力交差的局面。
4 小结
城市和风景区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
城市影响着风景区的构建,城市性质直接导致风景区的特色定位和品牌打造;而风景区的发展也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城市风景区的规划发展要与整个城市区域发展协调,统筹综合考虑其规划发展,发展风景区的同时,使整个城市与景区协调发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塑造生态、整体、人性化的城市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