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论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

论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

广告与品牌研究视觉艺术179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论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胡小龙摘要:新闻摄影是新闻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前网络信息传播愈加普遍的情况下,新闻摄影所具备的形象美、新鲜美、真实美、思想美等美学元素能够为传统的新闻报道增添亮点,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如今新媒体发展迅速,新闻市场的竞争加剧,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新闻摄影的作用,加强对新闻摄影的应用。

基于此,本文就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摄影;新闻报道新闻摄影主要是指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其目的不仅限于传递信息,而且更需要以直观的视觉形式给予社会公众一定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也使得当前进入了“读图”时代,加强对新闻摄影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闻摄影的美学元素(一)形象美新闻摄影的形象美包括摄影作品的结构美、线条美、色彩美等,新闻摄影工作者自身审美水平与新闻敏感性都会影响摄影作品的形象美,这种形象美会让受众从图片中感受到新闻事件的生动性,从而会加强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这也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创作摄影作品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受众的审美期待,以便真正体现出摄影作品的新闻价值[1]。

(二)新鲜美新闻摄影的新鲜美指的是时间新鲜、角度新鲜以及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新鲜,而这也是一个新闻报道具有较高价值的关键,因此摄影作品的创作与发布必须要考虑到时间、角度、事件等因素,以此满足受众求新纳异的倾向,为社会公众提供第一手的真实新闻事件。

(三)真实美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新闻的文字报道同等重要。

因此,要求摄影记者能够遵循摄影对象、摄影时间与摄影空间三位一体的真实性原则,为受众提供真实的新闻事件报道。

二、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一)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而且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开放性造成很多不实的信息被肆意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成为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纸媒体来说,真实的文字与真实的图片同等重要,要想始终保持新闻报道在社会公众中的公信力,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作用,以此来向公众展示新闻最真实的一面,这也要求广大新闻记者应用好摄影技术,保证摄影图片的真实性。

新闻摄影的意义和价值

新闻摄影的意义和价值

新闻摄影的意义和价值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传媒工具,一直以来都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闻摄影旨在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新闻事件真实地展现给观众,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世界。

它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新闻报道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感染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闻摄影的意义在于传递信息。

相比于纯文字报道,图片更能直观地呈现事实。

一张生动的照片能够在瞬间传递大量信息,使观众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对新闻事件的直观认识。

通过摄影,记者可以抓住关键瞬间,捕捉事件发生的真实场景,将新闻事件的现场感传达给观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新闻故事中。

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唤起共鸣和关注。

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能够深深地触动人们的情感,引发共鸣和关注。

例如,一张揭露贫困现象的照片,可以唤起社会的关注和呼吁,推动改变;一张表达人道主义精神的照片,可以激起人们的同情和支持,促使行动。

通过图片,新闻摄影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新闻事件的影响和重要性,从而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新闻摄影还具有记录历史的价值。

一张照片可以永久地保存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

通过摄影,记者记录下重要的历史时刻和事件,使之成为后世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这些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了解现在,并对未来有所启示。

新闻摄影还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

一张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可以引发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

例如,曝光环境污染、人权侵犯、社会不公等问题的照片,能够引发公众的愤慨和呼吁,促使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行动。

新闻摄影通过直观的视觉语言传递信息,引起公众的注意和行动,推动社会的正义和进步。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形式和艺术表达,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它通过图片的形式传递信息,唤起共鸣和关注,记录历史,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

新闻摄影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责任,摄影师们应该始终秉持真实、客观的原则,通过自己的镜头,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浅析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浅析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浅析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作者:张帆俊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0期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浏览新闻对世界进行认知。

人们通过新闻的传播可以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事情,所以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任何形式的新闻传播都离不开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而我们通过上述媒介了解到新闻画面都是摄影记者在第一线努力摄影的成果。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任何的新闻事件,通过摄影机拍摄可以将画面直接传达给观众,给观众最真实的感受。

因此,摄影记者在新闻传播环节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摄影记者所拍摄的画面是新闻事件的场景反馈,其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关键词:摄影记者;新闻;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0-00-02新闻的传播就是为了让观众了解世界,了解事情的真相,获得更多真实有用的信息。

但是伴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不良新闻媒体为了博眼球、追热度,存在夸大事实、断章取义、胡乱剪辑的假新闻,而这些失真的假新闻就会导致新闻行业的风气混乱。

新闻摄像记者可以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里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所以,培养出具有专业职业素养的摄像记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媒体行业基本要求就是必须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但是随着新闻媒体竞争激烈,很多新闻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抓住观众的眼球违背了行业底线,但是最能打动人的感情肯定是最真实的,所以真实性的原则是新闻媒体必须守住的。

在事件发生第一线的摄像记者,必须具有的职业操守就是努力还原事情原本的一面,要确保传递到观众手中进入观众视野的是最完整、最真实的场景反馈,尽量对所摄的场景少修饰和避免剪辑,只有当摄像记者更注重新闻拍摄的真实和宣传的真实,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媒体工作人员不敷衍观众,努力做好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传递给观众最真实的新闻,观众也会反馈最真实的感情。

浅谈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浅谈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浅谈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摄影镜头捕捉生动的瞬间,用画面的方式向观众传达新闻事件的真相和情感。

他们的作品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新闻事件,还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首先,摄影记者通过镜头记录下真实的瞬间,将其呈现给观众。

相比于文字报道,摄影作品可以更直观地展现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影响。

无论是重大灾难、社会事件还是体育赛事,摄影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巧,将瞬间定格在镜头中,使观众可以通过图片感受到当时的氛围和现场的真实感。

例如,一张反映战争的摄影作品可以通过图像的力量传递出战争的残酷和人间悲剧,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其次,摄影记者通过精心构图和选取角度,将复杂的新闻事件凝练成图像,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摄影作品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复杂的事物,将细节和情感直观地呈现给观众。

例如,一张描绘新冠疫情的摄影作品可以通过患者床边的家属焦急的神情,或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将疫情的紧迫感和挑战展现出来。

观众通过这样的图片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疫情的严峻和人们在其中所面临的困境。

摄影记者使用构图、对焦和色彩等技巧,将复杂情况简化并突出其中的关键细节,使观众能够迅速地理解和感受到新闻事件的意义。

此外,摄影记者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报道,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够传递出一种情感和价值观,引发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例如,一张反映贫困问题的摄影作品,可以通过展现穷人的生活困境和他们的挣扎,引发观众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促使人们行动起来,推动社会变革。

摄影记者的作品往往是情感的传递者,通过图像的力量触动观众的心灵,使他们更加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

最后,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还体现在记录历史和维护公共记忆方面。

他们的作品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记录下重要的事件和时刻。

这些摄影作品可以长期保存,成为后世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新闻摄影照片影像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和作用

新闻摄影照片影像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和作用

新闻摄影照片影像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和作用新闻摄影照片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图像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信息,起着增强记忆、改善理解、引起共鸣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闻摄影照片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和作用。

一、传递真实的信息新闻摄影照片能够展现真实的画面,将事件的现场再现给观众。

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观众可以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感受到情感的冲击。

这样的视觉刺激能够使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的真相,避免信息的偏颇和误读。

二、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新闻报道常常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其观点和陈述。

而图像作为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能够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例如,一张揭露环境污染问题的照片,通过生动的图像展示,能够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公众的关注和行动。

三、增强记忆和理解相对于文字,图像更容易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大量信息快速传递的社会中,观众对文字信息的记忆常常较为模糊,而一张精彩的摄影照片却能在观众心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通过独特的构图、明亮的色彩和生动的场景,图像可以加深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记忆,并提供更好的理解。

四、引起共鸣和关注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它能够通过图像中的人物表情、动作,以及背景所传递的信息,唤起观众内心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这种共鸣往往能够激发出观众的情感反应和行动,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五、拓宽报道方式和形式除了文字报道,新闻摄影照片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报道方式。

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照片展示一个事件的过程,或者通过图片拼接、剪辑等手法呈现复杂的信息。

这种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能够满足观众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增加新闻报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总之,新闻摄影照片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图像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信息,具有传递真实信息、提供说服力证据、增强记忆与理解、引起共鸣与关注以及拓宽报道方式和形式等作用。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照片将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生动和深刻的新闻体验。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新闻摄影”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对其的定义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从这一定义不难发现,新闻摄影的特点在于新闻和信息传播,单纯的一张没有任何意义的图片并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

一、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新闻摄影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图片往往可以发挥一些文字表述无法达到的功用,使新闻报道更加圆满、富有情感。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使新闻报道的页面排版更加美观人们在形容一篇好的文章时,经常会用到“图文并茂”这个词。

从编辑美学角度来说,图和文的搭配使用,的确能使排版的界面更加整洁好看。

而从人的行为心理学来说,图文搭配,也能让人的视线更加舒适。

在看了一段文字后,来一张直观的、美丽的图片,可以让人的眼睛得到短暂的舒缓,神经也能得到一定的休息。

因此,图文搭配的新闻信息往往要比大块大块的文字更易于接受。

(二)补充说明新闻事实,使新闻报道更具可读性图片不仅仅是美学效果的意义,新闻图片本身就具有大量的可读信息,承担着重要的传递信息的任务。

尤其是在一些现场性的、震撼性的画面表现上,文字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即便是一篇洋洋万言的文字也难以还原真实的画面,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图片则不同,一个经典的抓拍镜头配合简短的文字说明,就可以轻松地把读者拉近现场的情境,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比如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一场激烈的球赛往往需要配上大量的拼抢、进球庆祝和其他具有代表性画面的镜头,而通过这些图片的展现,配合文字说明,读者就好像在阅读一整场完整的比赛一样,这也让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大大增强。

此外,图片还能比文字描述更迅速、直白地让读者了解新闻的内容,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效率。

浅析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及作用

浅析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及作用

浅析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及作用摘要: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各类新闻媒体也逐渐重视各种新闻内容形式的应用和作用发挥。

新闻摄影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新闻性的特点,是新闻播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实际,从新闻摄影的概念出发,浅要探讨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的地位及作用,并对新闻摄影在报纸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关键词:新闻摄影;新闻媒体;报纸;作用新闻摄影是新闻媒体在出稿时经常加入的一项内容,是图文内容中最具说服力的组成部分,新闻摄影在当前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应用广泛,比如在报纸、网络、电视、手机媒体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新闻摄影概述(一)新闻摄影的定义新闻摄影是以结合新闻内容的摄影图片为主体,通过图片内容的表现形式配合新闻事件进行内容报道。

简单地说,即是当前结合摄像摄影技术对新闻事件结合现场纪实拍摄的新闻报道形式。

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传播载体,并通过其对新闻事件的现场抓拍,形成对新闻事件内容的有效说明,以此传播新闻信息内容,形成消息影响。

一般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往往会配合必要的简短文字内容进行附加说明,介绍新闻事件的相关内容和背景及过程。

(二)新闻摄影的基本特点新闻摄影作为新闻内容,需要在摄影所表达的图片内容中附有充分的新闻事件信息,其价值就在于图片是否有效传递新闻内容信息。

其作为一条新闻内容,必须具备新闻内容本身的基本特点。

首先,新闻摄影作为新闻内容,必须遵循时效性特点,保证新闻事件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影响,并且在其具备新闻价值的时间段内刊发。

时效性越强的新闻摄影自然具备更高的新闻价值。

其次是新闻摄影必须保证自身的真实性,需要紧密结合新闻事件本身,体现出新闻事件现场的具体情况描述,不能进行艺术渲染,保证清晰准确的反映真实新闻现场状况。

再者是新闻摄影应当体现出新闻事件现场的典型特点、典型形象,突出在新闻事件现场典型的瞬间中,具有代表性的情况描述。

最后是新闻摄影必须立身于新闻现场,紧密结合新闻事件现场环境。

浅析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浅析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新闻的传播就是为了让观众了解世界,了解事情的真相,获得更多真实有用的信息。

但是伴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不良新闻媒体为了博眼球、追热度,存在夸大事实、断章取义、胡乱剪辑的假新闻,而这些失真的假新闻就会导致新闻行业的风气混乱。

新闻摄像记者可以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里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所以,培养出具有专业职业素养的摄像记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媒体行业基本要求就是必须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但是随着新闻媒体竞争激烈,很多新闻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抓住观众的眼球违背了行业底线,但是最能打动人的感情肯定是最真实的,所以真实性的原则是新闻媒体必须守住的。

在事件发生第一线的摄像记者,必须具有的职业操守就是努力还原事情原本的一面,要确保传递到观众手中进入观众视野的是最完整、最真实的场景反馈,尽量对所摄的场景少修饰和避免剪辑,只有当摄像记者更注重新闻拍摄的真实和宣传的真实,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媒体工作人员不敷衍观众,努力做好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传递给观众最真实的新闻,观众也会反馈最真实的感情。

成为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就是敏感的新闻洞察力。

相比较来说,摄像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比文字记者更加重要。

在某件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文字记者可以通过新闻洞察力提前预感选择提前采访,采访可以选择发生时采访,也可以选择发生后采访,这些都不影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但是摄像记者则不同,要是想所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反映事情的真实性,就必须在新闻发生的那一刻抢拍到珍贵的现场画面,满足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的表达方式不同。

文字记者表达是通过记录文字叙述发生过的事或者正在发生的事。

但是摄像记者不同,他们只可以通过相机拍摄表达,因此摄像记者必须在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进行拍摄记录,不能通过摄像表达发生过的和即将发生的。

因此摄像记者就必须具有极高的新闻洞察力。

新闻摄影记者要把发生的事实真相体现到拍摄的画面里,需要把事情的经过浓缩在一个又一个画面里,因此对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要求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是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媒介。

新闻报道可以使人们迅速又便捷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大小事情。

如果说文字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那么图片报道则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尤其是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图文报道显得尤为重要,也普遍更受人们的欢迎。

可见,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现主要对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旨在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摄影成为记录时代瞬间和促进社会改革的有力工具,从某种角度来说,摄影也是一门记录的艺术。

在新闻传播中,摄影技术通过强大的记录功能与真实性发挥了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信息化时代能有效发挥新闻摄影的传播效力,赋予了新闻摄影新的内容和要求,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

新闻摄影的概念新闻摄影,又称报道摄影。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操作手段,以图片、文字为传播媒介,对当前或近期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摄影师抓拍来完成,其根本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

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用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这个阐释表明,“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图片只是承载“新闻”和“信息”的“外壳”。

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仅剩图片这种“外壳”,那么图片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不同于文字报道,新闻摄影是将新闻元素合成现场摄影纪实,属于视觉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递信息。

和一般摄影图片相比,新闻摄影图片包含的内容信息更具体、更强调真实可信,将“真实性”作为第一要素。

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表现手段,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和文字相比,图像更具直观性,打破了文字的局限性,翻越了语言障碍,使人们不用通过阅读、不必过多思考就能最快速地获取信息。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图片实现了拥有跨地域、跨语言的受众群体,使新闻传播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与纪实摄影不同,新闻摄影更强调新闻的短暂性、时效性,绝大部分提供的是“新闻快餐”,它既可以是单张作品,也可以成组出现。

而纪实摄影往往在创作前经过周密的构思,内容涉猎更广泛,经常以成组、成套系的作品形式呈现,在时效性上没有具体要求,往往时间越久越能体现作品的价值。

早在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普及之后,新闻摄影在报纸版面上的作用与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人们也开始对新闻摄影学进行研究。

如今,新闻摄影已成为新闻的一种重要体裁和报纸版面的有机构成部分。

新闻摄影的价值与作用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它是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与新闻形象的纪实性的统一。

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能把新闻价值、历史文献价值与形象的审美价值结合为一体。

主要表现为传递信息、记录历史、宣传与舆论导向、认知与审美这几个方面。

传递信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手段,以视觉影像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实质上是一种能够阐述新闻事实的视觉报告,具备文字无法比拟的视觉优势,这也集中体现出新闻摄影作品的新闻价值。

新闻照片浓缩的信息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

新闻照片由摄影画面和具备新闻要素的文字说明结合而成,对二者的要求应力求一致。

比如,要求报道的内容应是真人真事,要求表现这一内容的画面形象也应是真情实景。

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和画面形象必须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

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必须是摄影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经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和瞬间的选择、抓拍得来的,而不是什么“艺术创作”的产物。

传递信息是新闻摄影的最主要功能,也是新闻摄影创作的主旨,因其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也从侧面印证了新闻的真实性。

例如,2020年初,中国摄影家协会完成的新闻摄影作品《为最美“逆行者”造像》,没有过多的后期“创作”,也没有过度摆拍,都是摄影记者在现场的真实所见所闻,经过专业的拍摄手法生动直观地将现场情况传递给大众,比单纯的文字报道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记录历史摄影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记录历史,新闻摄影更是如此。

摄影师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就将历史“定格”,形成珍贵的历史文献。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新闻、重大突发事件等通过新闻摄影真实地记录下来,直观的表达与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历史事件更加真实可信,也使人们能了解真实的历史。

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大型摄影展览,集中展出600余件反映中国近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珍贵作品,其中包括很多处于战争年代的战地影像资料。

在摄影家们的手中,摄影不但是记录历史的时间的“琥珀”,还可以成为时间的“种子”,向未来的世代传递我们生命的讯息、存在的消息。

宣传与舆论导向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无图无真相”早已成为流行语,由此也可看出,大众对新闻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有图有真相”才能吸引眼球,获得新闻流量。

新闻摄影具有一定的宣传与舆论引导性,既可以宣传美好的事物,也可以批判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

当人们在浏览照片时,很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觉得“我看到的就是事实”,这说明照片中的信息也在潜意识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甚至引导人们的思考。

例如,2016年北京国际摄影周推出系列作品《中国:大国工匠》,记录了很多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摄影记者利用全景、中景、近景,甚至特写镜头记录下每一位“工匠”工作的精彩瞬间,展现“工匠”风采,将“工匠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认知与审美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巧妙的“光影”技术。

在摄影学领域,新闻摄影虽然并没有被要求同艺术摄影般必须达到美的意境,但依然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美。

新闻摄影的美在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拘一格。

新闻摄影作品提供充足信息含量的同时,也能通过适当的技术和手段获得赏心悦目的照片。

这既不影响它的新闻传播功能,又能为报纸或者网络等媒介主页面添彩。

例如,2022年初,新华网关于北京冬奥会的系列图片报道,用开幕式绚丽的全景照片作为专题页面标题图。

从技术角度看,无论画面构图,还是光影的运用,都为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深受大众喜爱。

摄影记者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发挥作用新闻摄影这项重要的传播手段,离不开摄影记者的艰辛与功劳。

在如今全民摄影时代,要想真正发挥新闻摄影的效力,作为一名专业的摄影记者,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如何发挥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摄影记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新闻摄影记者的根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纪实摄影,背后都离不开一个“真”字。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对事实负责,对观众负责,是摄影记者要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有些摄影记者可能因为技术不够专业,或者政治敏锐性与政治觉悟不高,拍摄的照片存在明显缺陷,比如刻意的摆拍、夸张的后期处理等。

如果媒体发布了弄虚作假的照片,就违背了新闻摄影的初衷,降低了摄影记者在大众眼中的威信力,更违反了职业道德,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舆论导向的歪曲,给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稳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摄影记者要同时具备“四力”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蒋齐生先生曾提出:“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

”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原则的前提下,力求新闻照片的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使其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要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摄影作品具有“说话”的能力,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经典的新闻摄影作品背后一定离不开摄影记者,要想力求新闻报道震撼人心,这就对摄影记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总的来说,摄影记者要同时具备以下“四种能力”——脑力、眼力、笔力、腿力。

1.脑力首先,摄影记者要保持头脑清醒,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摄影记者要时刻认识到,工作不只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要在脑海中认清拍摄的目的,清楚要给受众传递哪些信息、留下哪些思考等。

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观,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如此拍出的作品才能积极引导受众,传播正能量。

2.眼力除了思路清晰以外,摄影记者还需具备相当敏锐的“眼力”,要善于捕捉新闻点,寻找新闻敏感。

俗话说:“藏在镜头身后的那双眼睛很重要。

”在新闻事发现场,不确定因素有很多,摄影记者必须擦亮眼睛,第一时间捕捉新闻亮点,发现与众不同之处,并运用娴熟的专业手法以不同的角度完成拍摄,创作出独特的视觉传达作品。

在具体拍摄时,也要注意采取不同的视角,仔细观察被摄对象。

如果被摄对象是人物,摄影记者就要时刻留意对方的动作、衣着,甚至是微表情,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近景、特写等,认真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

3.笔力在大众摄影时代,自媒体飞速发展,很多所谓的“媒体人”都能在现场随意抓拍照片再配上简单的文字发布简要资讯。

摄影记者要做到精确无误地讲述事实,而不是为了博眼球,提供“快餐式”新闻。

在图片报道中,经典的照片往往离不开精彩的文字说明。

而对专业的摄影记者而言,能够完整如实地讲述新闻讯息也是一项必备的本领。

摄影记者回到编辑部不能直接把作品交给文字编辑去发挥想象,照片里的讯息只有拍摄者最了解,也只有当事人最能表达清楚作品中的内涵。

因此,摄像记者还要练好“笔力”,在叙述新闻讯息的时候,准确、恰当地运用文字,用文字衬托画面、表现画面,做到所有的文字都是在传递信息,引人思考,字字珠玑。

如果摄影记者能够妙笔生花,不仅能为作品锦上添花,而且也能使自己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

4.腿力有了以上三种“能力”外,摄影记者的“腿力”也不能忽视。

想干好新闻摄影这一行,必须要勤快。

在新闻摄影界有句老话:“好的照片是‘跑’出来的。

”这不难理解,摄影记者不光要有一双“好眼睛”,也要具备一双“好腿”。

在动态的新闻现场,尤其是跟拍环境,摄影记者必须足够勤快,冲在最前面,抢占绝佳位置,找到“黄金视角”。

在静态的新闻现场,比如会议类报道,摄影记者有时候会提前进入场地,熟悉地形,以便找到最佳角度。

如果现场遇到突发事件,摄影记者还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可抱有“先选后拍”的想法,以免错失良机,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做出调整,确保拍摄顺利进行。

摄影记者要从单一拍摄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如今,互联网传播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集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为一体。

传播形态逐渐多样化,与传统单一的图文传播相比,融媒体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手法、更广阔的信息渠道,其优势显而易见。

尤其短视频、微视频的出现深受大众欢迎,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的关键力量。

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在为媒体融合提供有效平台,网络从4G 升级至5G,越来越有利于视频输出,这也在悄然影响着大众的阅读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