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旅游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旅游的技巧和技术 B.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C. 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和景观 D. 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策略正确答案:B2.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A. 个人兴趣和偏好 B. 旅游时间和预算 C. 季节和气候 D. 邻近地区的景点推荐正确答案:A、B、C、D3.旅游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减轻压力和焦虑 B. 促进身心放松和平衡 C. 增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心 D. 提高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正确答案:A、B、C、D4.旅游可以带来哪些正面的心理效益? A. 增加幸福感和满足感 B. 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 C. 激发冒险精神和探索欲 D. 提供学习和体验的机会正确答案:A、B、C、D5.旅游中的团体活动有助于促进哪些心理层面的满足? A. 社交和归属感 B. 自我实现和成就感 C. 身体健康和活力 D. 精神放松和内心平静正确答案:A、B、D二、判断题1.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国际通用的学科。
正确答案:正确2.旅游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正确答案:正确3.旅游对身心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4.个人的旅游经验会因为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正确答案:正确5.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只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哪些方面?简答: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个体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例如旅游的动机、期望和满意度,以及旅游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等。
2.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简答: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体验,为旅游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此外,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旅游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和挑战,提升旅游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3.旅游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简答:旅游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如减轻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放松和平衡,增强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旅游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B. 旅游者的行为动机C.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D. 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特征答案:C2.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下哪一项不是其主要特点?A. 寻求新奇B. 追求舒适C. 逃避现实D. 寻求刺激答案:B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A.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B. 旅游服务的质量C. 旅游者自身的期望D. 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答案:D4. 旅游心理学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几个层次?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C5.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决策过程的阶段?A. 问题识别B. 信息搜索C. 选择评估D. 旅游体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B.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C.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D. 旅游服务的质量答案:A、B、C、D7.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哪些?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尊重需求答案:A、B、C、D8. 旅游心理学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产品设计B. 旅游市场营销C. 旅游服务提升D. 旅游目的地管理答案:A、B、C、D9. 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哪些?A. 旅游者的期望B. 旅游服务的质量C.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D. 旅游者的情绪状态答案:A、B、C、D10.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从而为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销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最终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旅游心理试卷1

《旅游心理学》试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心智技能2、气质3、适应4、需要旅游动机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称。
2、人的气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及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的气质表现为和。
3、当我们看见大理石时,无需用手去触摸它,就可以知道它是坚硬的和冷冰冰的,这是因为人对大理石具有知觉的。
4、操作技能的形式往往要经过阶段和熟练阶段。
5、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原则和的原则。
6、许多华侨、港澳台同胞思念同宗亲人而归国旅行、探亲访友等,他们是以为主导动机。
7、服务员要正确进行人际交往,应遵循两条原则和。
8、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按照其表现形式划分,主要有、和。
9、为了文化方面的原因去旅游,被称为。
10、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由他所生活的条件,所接受的和所从事的等因素决定的。
11、知觉活动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12、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开始的。
13、感觉反映事物的,而知觉则反映事物的。
知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感觉更、更完整。
14、是心智技能的主要特点,技能形成常常是以为基础的。
15、学生在校希望得到师生好评,想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这是人的的需要。
16、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点时会受到作用,作用以及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17、这种人热情活泼、爱说爱笑,但往往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他们是属于气质的类型。
18、旅游者的需要大致可分为、、和三个方面。
19、识记是的过程。
1、情感发生迅速、强烈而持久,并有明显外部表现的人属于()A 抑郁质类型B 胆汁质类型C 粘液质类型D 多血质类型2、下列不属于无意回忆的是()A 触景生情B 佳节思亲C 见物怀旧D 冥思苦想3、现代化的饭店一般都安装了程控电话,这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
A 精神性需要B 社会性需要C 安全的需要D 天然性需要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说明了旅游知觉具有()A理解性B恒选性C整体性D选择性5、人们对自己行动的目的性有明确的认识,并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称为()。
《旅游心理学》考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旅游心理学》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把青蛙投进沸水,它会立即蹦出。
但是,当把它放进常温水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就不会觉得烫,也不会作出激烈的反应,这就是感觉的()的缘故。
A、相互作用B、适应性C、对比性D、理解性2、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C、生理需要D、安全需要3、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A、法国B、德国C、美国D、英国4、在态度的结构中,()是最稳定的因素。
A、认知B、情感C、意向D、客观对象5、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A、人的心理B、个性心理倾向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6、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哪种自我状态之中?()A、父母自我状态B、儿童自我状态C、青年自我状态D、成人自我状态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旅游者情绪、情感的特殊性。
()A、兴奋性高B、波动性大C、感染性强D、感受性强8、()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A、审美感知B、审美想象C、审美理解D、审美情感9、想要正确地处理旅游者的投诉,首先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能()。
A、正确认识投诉事件本身及投诉者B、真心诚意地解决问题C、不可与旅游者争辩D、维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害10、按照群体在成员心目中的地位来划分,可以将群体分为()。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C、松散群体和集体D、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11、“十一”、“春节”黄金周等假期的调整和延长会促使人们选择外出旅游,主要是通过(),使人们潜意识中隐藏着旅游意识,从而表现出旅游兴趣。
A、暗示B、模仿C、服从D、从众12、当我们去某景区景点时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景点介绍中往往运用古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或评价,这就是一种借()来影响旅游者的方式。
旅游心理学自学考试答案

旅游心理学自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旅游者的心理过程B.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C.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D.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与动机答案:D2.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心理状态是()。
A. 紧张B. 兴奋C. 焦虑D. 放松答案:B3. 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时,影响其决策的主要因素是()。
A. 价格B. 距离C. 个人偏好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C4. 旅游活动对旅游者心理的影响不包括()。
A. 增加幸福感B. 缓解压力C. 提高自我效能感D. 增加社会隔阂答案:D5.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是()。
A. 恐惧B. 愤怒C. 悲伤D. 无聊答案:A6.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积极情绪是()。
A. 好奇B. 兴奋C. 满足D. 惊喜答案:B7.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体验到的心理效应是()。
A. 适应性B. 逃避现实C. 社会支持D. 心理恢复答案:D8.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的心理需求是()。
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尊重需求答案:A9.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的心理障碍是()。
A. 语言障碍B. 文化障碍C. 经济障碍D. 心理障碍答案:B10.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的心理变化是()。
A. 认知变化B. 情感变化C. 行为变化D. 态度变化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BCD2.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包括()。
A. 个性特征B. 情绪状态C. 动机与需求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3.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包括()。
A. 个人偏好B. 社会文化背景C. 经济状况D. 旅游信息答案:ABCD4. 旅游活动对旅游者心理的积极影响包括()。
A. 增加幸福感B. 缓解压力C. 提高自我效能感D. 增加社会隔阂答案:ABC5.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包括()。
自考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旅游目的地B. 旅游产品C. 旅游者D. 旅游服务答案:C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中,最基本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尊重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社交需求答案:A3. 旅游动机的类型中,不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 探索未知B. 寻求刺激C. 获得奖励D. 个人成长答案:C4.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A. 语言障碍B. 交通不便C. 住宿问题D. 所有选项答案:D5.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B.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C. 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包括:A. 求新求异B. 追求舒适C. 寻求刺激D. 社交需求答案:ABCD7.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BCD8.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包括:A. 个人偏好B. 经济能力C. 时间限制D. 社会影响答案:ABCD三、简答题9. 简述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答案: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动机,旅游业可以设计更符合旅游者期望的旅游产品;其次,通过研究旅游者的行为模式,旅游业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再次,通过分析旅游者的心理反应,旅游业可以更好地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最后,旅游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旅游业进行市场细分,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群体。
四、论述题10. 论述旅游心理学对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答案:旅游心理学对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期望,从而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其次,旅游心理学可以帮助旅游服务人员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行为和反应,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旅游心理学综合测试一

旅游心理学综合测试一一、选择题学生信息:[矩阵文本题] *1.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人脑中还会再次浮现该事物的形象这就是()[单选题] *A、思维B、想象(正确答案)C、记忆D、知觉2.在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态度体验就是() [单选题]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正确答案)意志过程3.在酒店消费活动中舒适的环境,周到的服务、完善的设施、热情的态度能让人产生满意、愉悦、赞美等心理反应这是指旅游者的() [单选题]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正确答案)C、意志过程D、想象过程4.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毅力和决心是心理过程的() [单选题]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正确答案)D、想象过程5()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个别性。
[单选题]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正确答案)个性倾向性情感过程6.提出“性善论”的是() [单选题] *孔子孟子(正确答案)荀子老子7.提出“腊板假说”的是古希腊的() [单选题] *柏拉图(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苏格拉底8.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就著有《论灵魂》一书。
[单选题]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笛卡尔D、苏格拉底9.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威廉•冯特于()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单选题] *A、1978B、1879(正确答案)C、1998D、187510的病人耳目完好就是看不见东西,听不见声音或听不懂别人的言语说明心理() [单选题] *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正确答案)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选择性11时遇到蛇正常人看到蛇就会感到恐惧,而盲人看不到蛇就不会觉得害怕,这说明心理() [单选题] *A、是脑的机能B、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正确答案)C具有主观能动性D、具有选择性12家和数学家的社会实践对象不同,它们的记忆和思维活动也会n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心理() [单选题] *A、是脑的机能B、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具有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D、具有选择性13,醉酒的人容易胡言乱语,失去自控甚至昏迷不醒,这说明心理() [单选题] *A、是脑的机能B、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正确答案)C具有主观能动性D、具有选择性14我们看到红色的物体,就会产生红色的视觉这说明心理() [单选题] *A、是脑的机能B、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正确答案)C具有主观能动性D、具有选择性15,园艺师和建筑师对深圳民俗村的评价和欣赏角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心理()[单选题] *A、是脑的机能B、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具有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D、具有选择性16,()的缺点是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的等待其所需要的现象发生,对所观察的现象不易做定量分析。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
A. 旅游者的心理活动B.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C. 旅游服务的质量D. 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答案:A2. 旅游者决策过程中,最先考虑的是()。
A. 目的地的吸引力B. 旅游费用C. 旅游时间D. 旅游安全答案:A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希望获得的是()。
A. 物质享受B. 精神满足C. 社交机会D. 知识增长答案:B4.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主要来源于()。
A. 亲身体验B. 媒体报道C. 朋友推荐D. 网络信息答案:A5. 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
A. 服务的价格B. 服务的质量C. 服务的速度D. 服务的个性化答案:B6.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是()。
A. 焦虑B. 兴奋C. 疲劳D. 无聊答案:B7.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通常是基于()。
A. 目的地的知名度B. 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目的地的自然景观D. 目的地的交通便利性答案:B8.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是()。
A. 气候条件B. 旅游同伴C. 旅游费用D. 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答案:B9. 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评价,通常是基于()。
A. 服务的标准化程度B. 服务的个性化程度C. 服务的创新性D. 服务的一致性答案:B10. 旅游者在旅游结束后,最可能产生的心理状态是()。
A. 满足B. 遗憾C. 怀念D. 失望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B.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C.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D. 旅游服务的满意度E. 旅游市场的消费趋势答案:A, B, D, E2.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因素包括()。
A. 个人偏好B. 社会文化背景C. 经济状况D. 旅游目的地的宣传E. 旅游同伴的建议答案:A, B, C, D, E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旅游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 特征。
3_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4( .知觉) (选择性) 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5.封闭_原则是指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6晕轮现象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7.旅游消费的学习,意指人们学习正确地使用旅游产品。
8.态度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是旅游消费__偏好_形成的重要依据。
9.卡特认为,人格由16种各自独立的特性因素构成。
10.典型的家庭形态有两类:核心式家庭和延续式家庭。
11.儿童自我状态其典型的行为模式有两种:自然式和服从式。
12.从市场营销角度,一些专家将旅游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活动型。
13.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意志的要求必须具备: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14.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15.强化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6.群体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
17.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沟通。
18.1964年美国的布莱克博士和莫顿博士提出了管理_方格理论。
19."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企业管理的四条原则。
20.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多血质人的行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外倾。
(√)
2.依据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动机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
3.任何旅游决策都包含有风险和不可知因素。
(╳)
4.文化是旅游消费者环境中影响旅游消费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
5.注重实用、追求档次是中年消费者的心理。
(╳)
6.工作与外在满足是满足职工生存和精神需要的重要手段。
(╳)
7.双因素理论是研究满足人们需要的目标或诱因对人的动机作用的理论。
√( )
8.如果员工的能力较差,应调整工种或岗位,或者加强针对性培训。
(√)
9.引起竞争的根本原因是目标有限、资源短缺。
(√)
10.直线式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大、管理任务繁重复杂的企业。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目标: 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2.自我知觉: 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已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它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3.参照群体: 是指一个人在其思想、态度和信仰形成时能给他以影响的群体。
4.服务时机: 是指服务人员为旅客提供服务的"火候"与"机会"。
5.群体规范: 是由群体成员建立起来的行为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着群体对其成员的行为可以接受和不能容忍的范围,提示其成员应该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