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概念要点

工业设计的概念要点
工业设计的概念要点

1. 工业设计的概念: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技术、知识、训练、经验以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造型、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2. 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时期: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工业设计酝酿和探索时期。第二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工业设计形成和发展时期。第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结合紧密,因而取得重大成就。

3. 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以大生产为前提,为人类创造“迷人”的用品。主要包括:①生活日用消费品;②工业设备;③交通运输工具;

④医疗器械;⑤文教用品;⑥通讯工具;⑦军事工业品。

4. 设计科学的定义设计科学是研究现代设计规律、任务、结构、方法、程式、法规、历史等的学科;是设计哲学、设计科学方法论等的总和;是设计思维与方法、技术与哲学、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等广角而又多元的交叉。

5. 设计的本质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

6. 什么是科学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方法为对象的研究,包括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和扩展知识、补充新知识的方法。已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方法论又称做方法学。此即科学方法论。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探索科学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一般结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

7. 四个层次了解设计模式方法论的结构科学方法论大体经历了四个层次:

①各种技术手段、操作规程等构成科学方法论的最低层次-经验层次;②反映各门学科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它属于各门学科本身的研究对象;③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是从各门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它不是某一学科独有的,而是各门学科共同适用的方法;④哲学方法,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是一切科学最一般的方法。辨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8. 三个国家德,美,日工设研究对象德国:注重设计模式的研究,对设计过程进行系统化的逻辑分析,是设计的方法步骤规范化。美国:重视创造性开发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业设计上形成商业性、高科技的和多元化风格。日本:在开发创造工程学的和自动化设计的同时,特别强调工业设计,形成了东方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的风格。

9. 工业设计方法论包括三个基本问题(三个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的统一

10. 设计永远不变的原则变是设计中永远不变的原则(创新原则)

11. 工业产品的功能1. 实用功能2. 美学功能:是产品对人类心理、人体感官发生的作用,引起的感受。美学功能对产品设计、市场销售有重要作用。3. 象征功能(语义):是观察、使用产品时得到的所有有关精神、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感受、体验。可以有国家的象征、企业的象征、社会地位的象征、财富的象征,功能的象征,情感因素的象征等。产品的象征功能主要经由造型、色彩、材料、表面处理与装饰美学因素得以体现。

12. 创造性思维概念又称变革性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维活动,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以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为基础,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的、产生新成果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实质和核心。

创造性思维的简要特点:高度新颖性,获得成果的特殊性和对智力发展的重大影响。

13. 创造性思维主要特点5条(简)①思维方向的多向、求异性②思维进程的突发、跨越性;③思维效果的整体、综合性④思维结构的广阔、灵活性⑤思维表达的新颖、独特性

14.5w2h 法(7个)①Why? —为什么要革新?②What ?—革新的具体对象是什么?③Where ?—从那些方面进行改进?④Who ? —组织些什么人来承担任务?

⑤When ?--什么时候进行?⑥How ?—怎样实施?⑦How much ?—达到什么程度?

15. 创造技法类比法联想法希望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废物利用法机遇发明法设问法奥斯本设问法功能思考法逆向发明法模仿创造技法

16. 产品设计相关因素(3个论述)(应该没这么多。。。)任何产品都是具有本身特定的功能和一定的外部形状,功能和外形的实现都以来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同时受到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产品设计必然涉及到功能、技术、审美三个方面的内容,之间关系是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一)功能因素1、技术性能主要指产品本身有关的技术参数,如产品的可靠性、使用精度等。产品的技术性能标志着同种产品质量性能的高低和反映产品内部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体现功能的主要方面。2. 使用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产品本身具有的功能、产品与使用者配合的功能、产品与环境牵涉应具有的功能,3、功能与形式(二)技术、经济因素:1、分类1)技术与设计:①制约着设计②也推动着设计2)设计与经济性:产品设计中必须注重生产成本,作到以最少的财力、物力、时间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17. 美学法则①统一与变化②均衡与稳定③比例与尺度

18. 人性化的实质人性化的实质:考虑问题时,以“人”为轴心展开思考。

19. 人性化主要五个因素①运动学因素:②动量学因素:③动力学因素:④心理学因素:⑤美学因素:

20. 产品设计商品化因素(感觉不对)将现代营销学的策略应用于实际的市场活动中

21. 新产品的分类①全新产品:②换代新产品:③改进型新产品:④地区型新产品:⑤未来型新产品:

22. 产品设计程序现代工业设计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方向的创造活动。产品设计的程序一般而言包括: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初步阶段、设计深入阶段、设计完善阶段和设计完成阶段

23. 设计评价概念指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案,进行比较、评定,由此确定各方案的价值,判其优劣,以便筛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24. 设计评价目标 1、技术评价目标2、经济评价目标 3、社会性评价目标 4、审美性评价目标

25. 工业设计设计评价特点:一、评价项目的多样性。二、评价标准的中立性。三、评价判断的直觉性。四、评价结果的相对性

26. 。创造性人才知识机构

工业设计定义

工业设计定义 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 不单指物品的结构, 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 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 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 意即著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 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又作了如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以下是世界上一些著名设计师对“设计”的看法,“设计”是什么? 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 ——刘东利(香港) 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 ——武藏野(日本) 设计就是文化 纷乱与混沌掩盖着秩序,彷徨与矛盾孕育着机会,忧虑与理想蕴藏着哲学,思想与探索需要观念的更新和方法机制的科学。伊甸的宁静被破坏了,南天门中闯入了孙悟空,然而追求实现理想的工业设计师们应投身到这个大潮中,在这个不可回避的“存在”之中既要思考,也要实践,这样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 面临世界贸易全球化发展,如果缺少工业设计在工业产品领域中的必要作用,中国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林衍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 设计就是协同 作为设计师本身,更重要的是具备自身的素质和知识结构及群体设计意识,也就是用立体知识结构与相邻科学协同设计研究的意识。 ——俞军海(蜻蜓工业设计公司总经理) 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 ——亚瑟. 普洛斯(ICSID前主席) 工业设计程序的步骤 从零开始:调查 设计人员首先要了解您的公司,您生产的产品情况,您所在行业的状况,您的客户,从而找到所需解决的问题。 -- 开始进行前期调查,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 -- 发现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品设计概念

向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技术研究
内容提要:分别阐述了产品概念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前者的根本缺陷在于缺乏设计方法学的支持,未能从产品创新着眼、体现整个设计过程,后者往往局限于设计的 理论层次,仅从设计艺术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可实现性和操作性。本文针对上述不足,总结了概念设计过程中五个方面的产品创新,提出了遵循设计思维、面向产品创新 的概念设计的基本思路、支撑技术和实现方法,并进一步研制了实验系统加以验证。(作者:包恩伟 孙守迁 潘云鹤)
0.引言 产品概念设计是设计过程的初始阶段,其目标是获得产品的基本形式或形状。广义上的概念设计(如图 1 所示)是指从产品的需求分析之后,到详细设计之前这一阶段的设计过程。 它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原理设计、布局设计、形状设计和初步的结构设计等五部分。这几个部分虽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相互独立性,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类型的不同,往 往具有侧重性,而且互相依赖,相互影响。 概念设计是产品整个设计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高度地体现了设计的艺术性、创造性、综合性以及设计师的经验性。实践表明,一旦概念设计被确定,产品 设计的 60%-70%也就被确定了;然而,概念设计阶段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在总的开发成本和设计周期中占的比例通常都在 20%以下。 当前,由于工业产品由传统的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子产品方向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观念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一个产品的功能已不再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最主 要因素。产品的创新性、外观造型、宜人性等因素愈来愈受到重视,在竞争中占据着突出地位。这种趋势促使企业在着手进行新产品开发时把面向产品的创新性、外观造型、人机工程 学的设计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也迫切要求对产品概念设计的研究能有进一步的突破,以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图 1 概念设计的定义 1.概念设计的研究现状 概念设计在产品的整个设计开发过程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 CAD/CAM、CIMS 等领域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 敏捷设计、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和 CAD/CAM 应用的深入,产品概念设计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 从工程设计的研究角度,概念设计包括了产品的功能设计、原理设计、方案设计及初步的结构设计等内容。不少学者从工程设计学出发,提出了层次概念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概念 模型、基于功率键图的概念设计等概念设计建模方法。 从工业设计的研究角度,概念设计主要是指考虑功能、结构、人机工程以及制造等因素在内的产品外观形态的设计。不少学者从产品设计方法学出发,提出了造型文法、色彩文法、 形状文法等产品概念设计原理、原则与方法。 另外,从技术的应用角度,有学者从智能辅助的角度提出了基于多层推理机制的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专家系统等概念设计方法和机制;也有学者从虚拟现实的应用角度提出了基于 虚拟界面的概念形状设计、基于多通道用户界面的概念设计等等。 从上述现状可看到:对概念设计的认识和研究目前还处于一个分离的局面。从工程设计角度进行的研究往往以产品的功能原理为出发点,将概念设计看成是功能原理方案的草图实 现过程,而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Computer Aided Conceptual Design,以下简称 CACD)则是提供一个产品的草图绘制和三维重建工具。因而很少从概念设计本身和设计思维的角度进 行研究;从工业设计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则往往从产品的外观造型出发,他们擅长设计理论,但不了解计算机的辅助能力。因而其理论很难通过程序形式加以实现。 另外,当前一些大型 CAD/CAM/CAE 商品化软件系统如 EDS Unigraphics、Pro/Engineer 等也提供了概念设计/工业设计模块,其设计结果能直接传递给系统中其他模块进行后续 设计。但根本的问题在于: ① 这些模块提供的基本上是一个在设计方案基本定型之后的概念化/草图化绘图工具而非设计工具。它缺乏设计方法学的支持; ② 整个模块基本上没有体现概念设计的设计过程,设计流程没能从概念设计师的角度出发,与设计思维不能很好融合;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的定义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 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更新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又作了如下的定义:设计是一种创造活动,其目的是确立産品多向度的品质、过程、服务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系统,因此,设计是科技人性化创新的核心因素,也是文化与经济交流至关重要的因素。 任务:设计在于对结构、组织、功能、表达和经济关系的发现和评估,其任务是: 增强全球可持续化发展和对环境的保护(全球道义) 赋予人类社会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与自由 决定用户,生産者和市场领导者(社会道义) 不论世界如何全球化,支援文化多样性(文化道义) 赋予産品、服务和系统与其特性在形式(符号的、语义学)的表达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审美的、美学)一致。设计涉及産品、服务、系统在工业化导入下与工具,组织和逻辑的构想,——不仅仅是因为系列过程所産生。将设计冠以“工业的(industrial)”形容词,必须与“産业(industry)”的术语或制造的意义、或“工业化行为(indus-trious activity)”的传统意义有关。因此,设计是一种涉及衆多专业的广泛频谱,其范围包括了産品、服务、平面、室内、建筑等所有相关领域。这些活动应该以协和的方式与其他专业团队合作——进一步提升生命的价值。因此,设计师一词涉及到以智慧专业方式实践的个体,而不简单的是为商业或服务业的企业。

工业设计的概念要点

1. 工业设计的概念: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技术、知识、训练、经验以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造型、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2. 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时期: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工业设计酝酿和探索时期。第二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工业设计形成和发展时期。第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结合紧密,因而取得重大成就。 3. 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以大生产为前提,为人类创造“迷人”的用品。主要包括:①生活日用消费品;②工业设备;③交通运输工具; ④医疗器械;⑤文教用品;⑥通讯工具;⑦军事工业品。 4. 设计科学的定义设计科学是研究现代设计规律、任务、结构、方法、程式、法规、历史等的学科;是设计哲学、设计科学方法论等的总和;是设计思维与方法、技术与哲学、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等广角而又多元的交叉。 5. 设计的本质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 6. 什么是科学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方法为对象的研究,包括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和扩展知识、补充新知识的方法。已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方法论又称做方法学。此即科学方法论。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探索科学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一般结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 7. 四个层次了解设计模式方法论的结构科学方法论大体经历了四个层次: ①各种技术手段、操作规程等构成科学方法论的最低层次-经验层次;②反映各门学科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它属于各门学科本身的研究对象;③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是从各门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它不是某一学科独有的,而是各门学科共同适用的方法;④哲学方法,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产品设计及开发教学大纲纲要大纲及实验大纲纲要大纲.docx

《产品设计及开发》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3335007 总学时: 64 学时(讲课64 学时) 总学分: 4 学分 课程类别:选修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本科) 预修要求:工业设计机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设计构成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指导性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把握将市场营销、设计和制造的观点融为一体开发产品的整体思路;了解开发流程和组织、产品规划过程和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产品构造、产品开发项目的经济分析的基本常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采用启发、观摩、演练式教学,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使用一些案例来说 明产品开发方法,由浅入深,难易搭配,循序渐进。以培养能力为主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独立 完成简单产品的开发,掌握开发产品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考核形式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教师可根据本课程发展情况、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和变动。拟采用双语教学。 大纲正文 学时 :2 学时(讲课2第一章引论 学时) 了解成功的产品开发的特点和产品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了解本课程特点。 本章讲授要点:产品开发的特点,产品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产品开发的挑战。 重点:产品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难点:产品开发的特点。 第一节成功的产品开发的特点 第二节谁来设计和开发产品 第三节产品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第四节产品开发的挑战 习题:估计在一个计算机的价格中,产品开发成本占多大比例。 学时: 4 学时(讲课4第二章开发流程和组织 学时)

掌握基本的产品开发流程、概念开发流程,了解AMF公司的开发流程、产品开发组织。本章讲授要点:产品开发流程、首末流程。 重点:产品开发流程。 难点:概念开发:首末流程 第一节基本的产品开发流程 第二节概念开发:首末流程 第三节采用基本的产品开发流程 第四节AMF公司的开发流程 第五节产品开发组织 习题:产品开发组织对于那些作为产品开发班的一部分而介入的学生来说,是什么 第三章产品规划 学时) 掌握产品规划过程及其方法步骤。 本章讲授要点:产品规划过程,识别机会、项目评价和优先级排序、学时: 4 学时(讲课 资源分配和时间计 4 划、完成项目计划、对结果和流程做出反应。 重点:产品规划过程 难点:识别机会 第一节产品规划过程 第二节产品规划过程的方法步骤 习题:对选定产品进行开发过程规划。 第四章识别顾客需要学时: 5 学时(讲课 5 学时) 了解识别顾客需要的方法,理解建立需要的相对重要性,掌握对结果和流程做出反应的 基本方法。 本章讲授要点:顾客需要、建立需要的相对重要性、对结果和流程做出反应。 重点:识别顾客需要。 难点:建立需要的相对重要性 第一节从顾客那里获取原始数据 第二节从顾客需要的角度理解原始数据 第三节组织需要的等级 第四节建立需要的相对重要性 第五节对结果和流程做出反应 习题:过大开发团队(多于10 个人时)的有效调整方法。 第五章产品规格说明学时:5学时(讲课5学时) 了解什么是规格说明、何时建立规格说明、确定最终规格。掌握建立目标规格说明的方法。

工业设计任务及责任

工业设计任务及责任 ——安中流 首先讲一讲什么是工业设计,只有了解工业设计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工业设计的任务及责任是什么。从任务及责任分析,大致得知工业设计绝不是仅仅从定义上来解析。 在1980年的巴黎年会是这样定义的:"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又是这样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 不单指物品的结构, 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 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 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 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 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2015年定义又发生了变化:“(工业)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它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工业)设计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

经济、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工业设计的定义每几年发生一次变化,工业设计随着时代的变化,任务也会不同。从最开始的定义得知,设计注重技术,讲究技巧,仅仅停留在事情本身上。但是技术越进步越革命,设计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单单技术层面。例如,从工业革命开始,人们只是使用粗糙的批量产品;而后,人们开始注重质量,于是技术使得工业设计有了提升的空间。最后人们关切的不是产品本身的功能了,而是不让产品变得冷冰冰,那么工业设计注重从人的角度来考量产品的设计。再后来,产品倒是令人喜欢了,可是面临环境的问题,又给设计师们出了一道难题。 那么设计师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呢?我只能讲设计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作为一种工具或是一种手段了,而是一种谋略,是要考量全局的。又或者是说整合资源,寻求最优。是从一个战略层面来说,而不仅仅是战术问题。 无论做任何事,都是要承担的责任的。设计师也不例外,设计师的责任有用户的责任、老板的责任、以及整个社会的责任。也就是说,设计师不光为用户考虑产品是否合用、还要谋求老板的收益,以及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如果设计师能够首先考虑整个社会的效益,为整个社会资源寻求最优进行整合,那么一定会为前两者的收益带来保障。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定义论文:试匡正对ICSID工业设计定义的不当引译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定义论文:试匡正对ICSID工业设计 定义的不当引译 内容摘要:对工业设计定义的探索,是工业设计学科最重要的理论原生点之一,是学科理论构建中最基本的工作。在对工业设计进行定义时,参考、引用、翻译国际上的权威论述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一些国内的专业教材对有关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与工业设计定义的史实陈述缺乏考证、讹误百出,对定义原文的翻译断章取义、晦涩不通。文章就此予以一一匡正。 关键词:工业设计定义 icsid 翻译教材 设计界众所周知,icsid即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素有“设计界的联合国”之誉。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多次提出和修正对工业设计的定义,颇受学科理论研究者重视,几乎成为学科研究的风向标。然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常见的专业教材对有关icsid与工业设计定义的史实陈述缺乏考证,试撰拙文予以匡正。 一、定义知多少 1957年,世界上60多个国家联合成立了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也有教材称,由4个国家发起成立了该组织。事实上据icsid官网记载,1957年在伦敦成立时仅有12个国家级的设计协会①,它们来自多少个国家并未记录。到今天icsid的会员包含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共

150多个协会、公司或机构,其中包括中国两岸三地共17家单位。② 伴随着目标和使命的调整变迁,icsid曾先后多次提出和修正了工业设计的定义,并将其载入组织宪章。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icsid到底先后对工业设计下了几次定义,都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在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中见得最多的有以下几个版本。 较早的是1964年,icsid在布鲁塞尔年会上的定义,某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就是这样描述的。另有一本《艺术设计概论》也持同样的说法,但同时又称1970年在伦敦举行的第6届大会上又下了一次定义。如果仔细品读两个定义,应能看出二者出自同一英文原本,只是译本不同而已。连编者也自称“这个定义与1964年所下的定义没有本质的不同”。还有一本教材称同样的定义是1954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工业设计研讨会上提出的。我们暂且把以上诸版本都叫做“布鲁塞尔定义”,其中又区分为1954版、1964版和1970版。而几乎每本专业教材都转引了的,是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社团协会在巴黎举行的第11次年会上的定义。众教材对该定义的文字翻译没有太大差异,我们暂且叫它“1980定义”。还有一个就是一些新近出版的教材上所引译的2006年icsid对工业设计的最新定义,我们暂且称之为“2006定义”。

工业设计新含义的理解

“(工业)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它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工业)设计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经济、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解析新定义的内涵。 一、工业设计的主要特征是追求创新与变化 创新是打破和改变固有的旧模式,建立新的模式。创新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独特性,与众不同,独一无二;(2)实用性,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使之出现更多的复杂问题;(3)可实现性,在现有技术物质条件下可以实现。创新导致新旧事物的交替变化,促使人类文明的进化。 设计具有两层主要含义:开拓创新,规划未来。设计自古就有,而工业设计是针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问题,用各种价值观念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开拓创新的方式来规划工业时代的未来社会,也是设计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专业学科。从创新的主要特征和设计的主要含义看,追求创新与变化即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特征。创新是工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工业设计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方式。对于工业设计师而言,设计必须创新,模仿就是剽窃。 工业设计的创新既有价值和重要性的差异,也有针对现实问题的创新和概念创新,概念的东西不好用学理判断,概念创新不是理论,没有严格的对错,只需要看是否有需求和效率。创新的东西只要开启了大家的思路又和工业实际生产相吻合,又推动了新产业就是好的。 二、工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是问题导向下的策略化的视觉和体验解决方案 什么是问题导向?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解决好用户的需求问题和痛点问题。简而言之,从用户最希望的地方(需求)做起,从用户最不满意的地方(痛点)改起。工业设计就是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要针对的问题包括:提出新的物人关系,提出新概念产品和改良产品。

工业设计概念及分类

工业设计已成为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基础的新兴实用学科。我们给出下面这一工业设计定义:工业设计并不是象其名字给外行人的印象那样,是对各种工业(象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等)的设计,也不是工业建筑或工业流程的设计,而是专注对产品之有用性与美以及整体环境方面的设计活动。为了进一步理解工业设计的概念,我们必须对定义的内容进行逐步的研究与探讨。 (l)工业设计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区别于手工业时期单件制作的手工艺品。它要求必须将设计与制造、销售与制造加以分离,实行严格的劳动分工,以适应于高效批量生产。这时,设计师便随之产生了。所以工业设计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研究的是现代工业产品,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2)产品的实用性、美和环境是工业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所以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它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使它们得到协调和统一,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3)工业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需求。工业产品是满足手工艺时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无疑工业设计就是为现代的入服务的.它要满足现代人们的要求。所以它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一个杯子必须能用于喝水,一支钢笔必须能用来写字,一辆自行车必须能代步,一辆卡车必须能载物等等。工业设计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对产品的合理规划,而使人们能更方便地使用它们,使其更好地发挥效力。在研究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工业设计还通过合理的造型手段,使产品能够具备富有时代精神,符合产品性能、与环境协调的产品形态,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 (4)工业设计是有组织的活动。在手工业时代,手工艺人们大多单枪匹马,独自作战。而工业时代的生产,则不仅批量大,而且技术性强,而不可能由一个人单独完成,为了把需求、设计、生产和销售协同起来,就必须进行有组织的活动,发挥劳动分工所带来的效率,更好地完成满足社会需求的最高目标。 (5)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自1957年成立以来,加强了各国工业设计专家的交流,并组织研究人员给工业设计下过两次定义。在1980年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公布的修定后的工业设计的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这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在上述工业产品的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一、工业设计的概念(industrial design)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当中。 工业设计概念: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在1980年的巴黎年会上为工业设计下的修正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

工业设计发展史

工业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当中。 工业设计概念: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在1980年的巴黎年会上为工业设计下的修正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1.传统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当时大量工业产品粗制滥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设计作为改变当时状况的必然手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概念分析工业设计的性质:第一,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取得产品与人之间的最佳匹配。这种匹配,不仅要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还要与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取得恰到好处的匹配,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第二,工业设计必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交叉融汇的科学,涉足了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如工业社会的粘合剂,使原本孤立的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市场学、美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彼此联系、相互交融,结成有机的统一体。实现了客观地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与主观、能动地进行创造活动的艺术的再度联手。 2.现代工业设计 传统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设计内涵的发展也趋于更加广泛和深入。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设计所带来的物质成就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现代工业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广义的工业设计和狭义的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师所具备的基本素养要点说明

根据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对设计师的定义“工业设计师是受过训练,具有技术知识、经验和鉴赏能力的人;他能决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材料、结构、机构、形状、色彩和表面修饰等。设计师可能还要具备解决包装、广告、展览和市场等问题的技术知识和经验”,①来论述,何为一个成功的工业设计师,一个优秀的工业设计师应具备一些什么样的素质。关键词:工业设计师、基本素质、知识结构、通才、 工业设计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到现在已有20多年时间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设计业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中脱离出来,逐渐成长并且发展壮大。中国的设计业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热点,然而奇怪的是,作为设计基础和核心的工业设计却始终默默无闻,不为许多企业家和大众所知。面对如此尴尬景况,从事工业设计行业的工业设计师们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们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自如地应对呢,这正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1工业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工业设计被称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作为工业设计科学技术性的一面,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的学科领域,包括材料学、数学、仿生学、生理学、光学、色彩学、声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艺学、环境工程学、信息工程学、哲学、技术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价值工程学、系统工程学、生态学等等;作为工业设计艺术性的一面,它涉及到美学、技术美学、审美心理学、符号学、技术学特别是技术艺术的理论等等。上述所有学科都在工业设计中起着各自的作用,而工业设计则是综合上述学科来创造功能与审美外观统一的创造性的活动。[1] 理论上讲,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结果属于通才型。他们的知识围往往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领域,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具有处理设计中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能力。但人掌握知识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成为专家。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由于涉及面的广,对许多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可能深,只是对许多学科的应用性质有所了解,而以对“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比较能力、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见长,但工业设计师还必须善于与不同学科的专家携手合作、讨论,因为任何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仅靠设计师一种人是无法胜任的。优秀的设计师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扩延知识的能力以及善于合作的能力,最终要能够适度、适时、适场合地表达对问题的理解、限定、处理、组织、评价的能力。[2] 然而我们要在四年本科的学习中了解以上所有的学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我们想做一个成功的工业设计师,就需要有良好的技术背景和艺术背景,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良好的理解力和悟性,这样才能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培养良好的判断力。想做一个成功的工业设计师,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设计师需要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多学科的文化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国外对设计师知识结构作了这样的测定: 30%的科学家(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 30%的艺术家(要有好的审美能力) 10%的诗人(要有创造的激情) 10%的商人(要了解商业的需要) 10%的事业家(要把设计当作一生的事业) 10%的推销员(要了解用户的心理和需要) 这是对设计师很高的要求。实际上,设计师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地学习。设计师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因此要具备很好的自学能力。[3]

工业设计方法学概念整理

方法论发展的四个时期:(1)自然哲学时期(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分析与综合并重的方法论时期(4)综合方法论时期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1980年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结构,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目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作为工业设计师,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应在其发展中探求美的精髓 设计与人 20世纪80年代的孟菲斯设计前卫集团和后现代的设计师们强调形象,生理,心理相互联系和统一,视觉形象的创造应以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吻合为前提。他们提出设计师的责任不是实现功能而是发现功能。“新的功能就是新的自由”。工业设计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功能,形式就无从产生,因此,正确处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是工业设计方法论研究的第二个基本问题。 工业设计研究的对象是“人—机—环境—社会”这一大系统。工业设计的出发点是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使人的生存环境更加“合乎人性”。因此,工业设计首先不是对产品的设计,而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的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论常用设计方法 1、突变论方法:突变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关键 2、信息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前提 3、系统论方法:系统论是以系统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的科学方法 4、智能论方法:智能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核心 5、优化论方法:即用数学方法在给定的多因素,多方案等条件下得到尽可能满意的结果, 是现代设计的宗旨。 6、寿命论方法:设计中以产品使用寿命为依据,保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指标与使用价 值,同时谋求必要的可靠性与最佳的经济效益的方法论 7、艺术论方法 工业产品的功能 实用功能:产品给予使用者直接的物理、生理作用的所有功能。 美学功能:产品对人类心理、人体感官发生的作用,引起的感觉。工业设计应使产品通过形态,色彩,材质,肌理,表面加工,装饰等手段符合人的感觉条件,维持人类的心理健康象征功能:在观察、使用产品时得到的所有有关精神、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感受、体验。环境功能:优良的产品设计,环境功能第一个体现是产品应与环境和谐共处,并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是产品创造的人类生活方式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社会功能:要求设计师能够自觉地从道德品质、文化、价值、环境和社会角度出发,运用“引导性”的设计,限制人们不良的产品消费观和使用观,提倡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表现为“选择”、“突破”、“重新组建”这三者的关系和统一 工业设计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无论从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工业设计角度讲,设计的内涵是

工业设计的概念【深度解析】

工业设计的概念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简称ID。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 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4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等。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它艺术、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都有明显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交叉产物。 学术概念 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美国工业设计协会IDSA(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 ) :工业设计是一项专门的服务性工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利益而对产品和产品系列的外形、功能和使用价值进行优选。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视觉及心理感受,而赋予产品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广义概念 广义工业设计(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 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狭义概念 狭义工业设计(Narrow l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_2006年最新定义(精)

工业设计定义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2006 目的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 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任务 设计致力于发现和评估与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 - 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道德规范 - 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 - 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社会道德规范 -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道德规范 - 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语义学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美 学。 设计关注于由工业化---而不只是由生产时用的几种工艺---所衍生的工具、组织和逻辑创造出来的产品、服务和系统。限定设计的形容词―工业的(industrial‖必然 与工业(industry一词有关,也与它在生产部门所具有的含义,或者其古老的含义―勤 奋工作(industrious activity‖相关。也就是说,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都在其中。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它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生命的价值。 The definition of design Aim

Design is a creative activity whose aim is to establish the multi-faceted qualities of objects, processes, services and their systems in whole life-cycles. Therefore, design is the central factor of innovative humanisation of technologies and the crucial factor of cultural and economic exchange. Tasks Design seeks to discover and assess structural, organisational, functional, expressive and economic relationships, with the task of: + Enhancing global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lobal ethics + Giving benefits and freedom to the entire human community,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 Final users, producers and market protagonists (social ethics + Supporting cultural diversity despite the globalisa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ethics + Giving products, services and systems, those forms that are expressive of (semiology and coherent with (aesthetics their proper complexity. Design concerns products, services and systems conceived with tools, organisations and logic introduced by industrialisation – not just when produced by serial processes. The adjective "industrial" put to design must be related to the term industry or in its meaning of sector of production or in its ancient meaning of "industrious activity". Thus, design is an activity involving a wide spectrum of professions in which products, services, graphics, interiors and architecture all take part. Together, these activities should further enhance – in a choral way with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s – the value of life. Therefore, the term designer refers to an individual who practices an intellectual profession, and not simply a trade or a service for enterprises. 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为工业设计下的定义:

未来的工业设计

未来的工业设计

未来的工业设计

姓名:安中流 班级:工设131 学号:1308030074 摘要:马克思曾说: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必将会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同样,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出现了3d 打印和人机交互技术还有智能生产,未来的工业设计必将是一场革命运动。而且我们这一代人正在接受着这一场洗礼,每天大批量的信息爆炸似的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对于这场革命运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作好准备,了解这场运动趋势,以及合理预测它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变革人机交互3D打印技术智能生产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最早由美国艺术家约瑟夫?西奈尔于1919年提出,但真正的工业设计理念始于德国的包豪斯运动。20世纪60年代,国际工业设计社团协会对工业设计作了基本阐述,认为“工业设计作为创作行为,其目的在于决定产品的正式品质,除了外形表面的特点,最重要者乃在于决定产品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获得一种便于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感到满意的整体”。到了20世纪80年代,该协会在法国巴黎年会上又作进一步的表述:“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特征,并解决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叫做工业设计”。 人机交互的兴起 人机交互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改造的角度,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人机交互是研究人、计算机以及它们间相互影响的技术.而用户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交互技术,如鼠标器、窗口系统、超文本、浏览器等,已对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将继续影响全人类的生活。人机交互技术是当前信息产业竞争的

工作设计概念与内容

工 业 设 计 的 概 念 与 内 容 一、工业设计的概念(industrial design)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当中。工业设计概念: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在1980年的巴黎年会上为工业设计下的修正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1.传统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当时大量工业产品粗制滥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设计作为改变当时状况的必然手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概念分析工业设计的性质:第一,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取得产品与人之间的最佳匹配。这种匹配,不仅要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还要与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取得恰到好处的匹配,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第二,工业设计必须是一?quot;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交叉融汇的科学,涉足了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如工业社会的粘合剂,使原本孤立的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市场学、美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彼此联系、相互交融,结成有机的统一体。实现了客观地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与主观、能动地进行创造活动的艺术的再度联手。 2.现代工业设计 传统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设计内涵的发展也趋于更加广泛和深入。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设计所带来的物质成就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现代工业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广义的工业设计和狭义的工业设计。 广义工业设计(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 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狭义工业设计(Narrow lndustrial Design) 单指产品设计,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与匹配。 狭义工业设计的定义与传统工业设计的定义是一致的。由于工业设计自产生以来始终是以产品设计为主的,因此产品设计常常被称为工业设计。 二、工业设计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