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深度

合集下载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暖通部分)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暖通部分)

8. 防排烟的区域及其形式、控制方式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与初步设计说明区别:
1. 初步设计说明除了有技术方案的阐述,还包括对各种
方案的比较,更多的强调实施方案的适用性、经济性、
合理性
2. 施工图设计说明首先就没有不同方案比较内容。因此
就着重对实施技术方案做简要、且明确的、按设计内 容作出说明
的需要。
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
件的需要。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
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
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没计合同的要求)
方案设计
暖通专业方案设计阶段主要设计文件有:
1. 方案设计说明文本
方案设计说明主要根据建筑功能特点,定性的阐述本专 业将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有时需同时列举多项方案,并
定,其中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民用建筑一般分三个设计阶段:
1. 方案设计(仅适用于报批方案设计,不含投标方案设计)
2. 初步设计
3. 施工图设计
对于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经有关主
管部门同意,且合同中没有做初步设计的约定,
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3. 设备表
4. 设计图
5. 计算书
施工图设计
图纸目录包括:
1. 设计图纸目录
2. 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施工图设计
设计说明:
1. 简述工程建设地点、规模、使用功能、层数、建筑高度
2. 设计依据
3. 设计范围
4. 室内外计算及设计参数 5. 冷热源设置情况、水系统配置、调节手段 6. 空调系统形式及主要气流方式、控制方式 7. 通风系统形式、换气次数及风量平衡方式

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深度说明

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深度说明

目录目录 (1)1 学习、了解、达到设计文件深度的意义 (3)1。

1满足行业、规范要求 (3)1.2满足施工图审查的要求 (3)1。

3满足合同的约定 (3)1.4满足设备采购和施工的要求 (3)1.5保证暖通空调系统效果、施工质量、运行和维护的要求 (3)1.6明确设计责任、清晰界定设计责任 (4)2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 (4)2。

1民用建筑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 (4)3 图纸目录 (4)4 图例、符号、缩写 (5)5 设计说明的内容、深度 (5)5.1工程概况 (5)5。

2设计依据 (5)5.3设计范围或设计内容 (6)5.4设计计算参数 (6)5.5冷热负荷和冷热源 (6)5.6暖通空调水系统 (7)5.7空调通风系统 (7)5.8加压送风及消防排烟系统 (8)5.9暖通空调自动控制 (8)5.10节能专篇 (9)5。

11环保措施 (9)6 施工说明的内容、深度 (9)6.1施工说明的内容 (9)6.2水管系统的施工说明 (9)6.3风管系统的施工说明 (9)6.4图中尺寸、标高的表示或标注方法 (9)6。

5设备采购要求及注意事项 (9)6.6施工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10)6.7采用的标准图集、施工及验收依据 (10)7 暖通空调主要设备表 (10)8 暖通空调施工系统图设计 (11)8.1散热器供暖热水系统示意图 (11)8。

2地板辐射供暖热水系统示意图 (11)8。

3冷热源系统原理示意图 (12)8。

4空调水立管系统示意图 (12)8.5空调水系统原理示意图 (12)8.6暖通空调设备控制原理要求示意图 (12)8。

7暖通空调系统图的内容及深度 (12)9 暖通空调平面施工图设计 (12)9。

1建筑底图 (12)9.2暖通空调系统设备管道平面图表示内容 (13)9.3空调通风系统平面图标注 (13)9。

4关于配合室内装修设计的问题 (14)10 空调机房详图施工图设计 (14)10。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详细参数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详细参数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5、每人的新风标准UK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民用建筑主要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m3/(h·P)〕《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报批稿)第3.1.9条:(强制性条文)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②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少于30 m3/h的新风量。

表3.1.9 民用建筑主要房间人员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参考值〔m3/(h·P)〕注:大学教室可参照会议室标准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注:本表为最大负荷,在求建筑总冷负荷时,应考虑空调房间同时使用系数0.7-0.9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注:l、上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面积的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平米时,取上限;大于l0000平米,取下限值。

2、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3、由于地区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以北京地区为准。

南方地区可按上限采取。

热负荷估算(l)按建筑面积热指标进行估算注:总建筑面积、大外围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q=(7a+1.7)W/F(tn-tw)W/m2;说明:q—建筑物的供热指标,W/m2²。

装修与暖通的配合深度概念

装修与暖通的配合深度概念

风机盘管空调回风口一般采用单层百叶风口,常用的尺寸600x300~1200x300或 800x200~1500x200。
全空气系统的回风口一般采用单层百叶风口,尺寸根据计算。面积比较大1平米~3平米
三、空调系统安装高度与风口
5.空调风口应用
三、空调系统安装高度与风口
5.空调风口应用
三、空调系统安装高度与风口
空调送风口采用正方形风口的一般顶送为方形散流器(普通的办公,客房,非高大空间 采用)。常用的方形散流器喉部尺寸为200mmx200mm,300mmx300mm,面部尺寸为 600mmx600mm(只要大于喉部尺寸,可根据装修要求改,)
三、空调系统安装高度与风口
4.空调风口分类及尺寸 风口从装修角度分就分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种 空调送风口采用圆形风口的一般顶送为圆形散流器(普通的办公,客房,非高大空间采 用),旋流风口,侧送采用球型喷口。旋流风口,球型喷口适合高大空间。圆形散流器 旋流风口,喉部尺寸为φ200mm,φ300mm,面部尺寸为φ500mm(只要大于喉部尺寸,可 根据装修要求改)球型喷口常用的规格尺寸为φ400, φ500, φ630,风口的实际面板 尺寸为φ550,φ750,φ850
三、空调系统安装高度与风口
3.空调风口三、空调系来自安装高度与风口3.空调风口
三、空调系统安装高度与风口
3.空调风口
三、空调系统安装高度与风口
4.空调风口分类及尺寸 风口从装修角度分就分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种 一般空调送风口采用长方形风口的为双层百叶风口,风口常用的高度尺寸200mm,160mm, 长度尺寸1000mm,800mm,500mm,偶尔会用条缝风口,风口常用的高度尺寸200mm, 160mm,100mm,长度尺寸1000mm,1250mm,1500mm。适合顶送,侧送。普通的办公,客 房,非高大空间采用。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深度指导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深度指导
3 通风、空调、防排烟风道平面用双线绘出风道,复杂的平面应标出气流方向。标注 风道尺寸(圆形风道注管径、矩形风道注宽×高)、主要风道定位尺寸、标高及风口 尺寸,各种设备及风口安装的定位尺寸和编号,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种部件 位置,标注风口设计风量(当区域内各风口设计风量相同时也可按区域标注设计风 量)。
5
1、方案设计阶段
供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专业方 案设计说明。
本专业方案设 计阶段仅需提 供说明文本, 不需提供图纸。
(热能动力说明参 照并单列)
(当项目为城市区域供热或 区域燃气调压站时需提供 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及主 要设备表、工艺系统流程 图、工艺管网平面布置图)
说明文本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及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范围; 2.供暖、空气调节的室内外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 3.冷、热负荷的估算数据; 4.供暖热源的选择及其参数; 5.空气调节的冷源、热源选择及其参数; 6.供暖、空气调节的系统形式,简述控制方式; 7.通风系统简述; 8.防排烟系统及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简述; 9.节能设计要点; 10.当项目按绿色建筑要求建设时,说明绿色建 筑设计目标,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措施; 11.当项目为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供暖通风 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应有装配式设计专门内容。 12.废气排放处理和降噪、减振等环保措施; 13.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3.8.5 计算书。 对于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热负荷、冷负荷、通风和空调系统风量、空调冷 热水量、冷却水量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应做初步计算。
10
3、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施工图设计 阶段,供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 专业设计文件 应包括:
A、图纸目录 B、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 C、图例 D、设备及主要材料表 E、设计图纸 F、计算书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二.设计气象参数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夏季Px=1002.5hPa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通风温度:twf=5.0℃冬季空调温度:twk=-2℃夏季空调温度:twk=32.0℃夏季通风温度twf=30.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3.室外风速: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三.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

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

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

冷热源系统根据其使用特点及冷热负荷情况,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加水冷冷水机组。

其中地源热泵系统按照冬季热负荷选用。

室外部分采用垂直埋管系统,安装于绿化区域。

地源热泵系统夏季供冷量按照冬夏季冷热负荷平衡原则确定,不足部分采用水冷冷水机组补充。

地源热泵室外埋管等系统由专业单位负责勘探、实施及调试。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建设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本建筑工程为一类高层住宅。

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

地上一至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三至二十一层为住宅。

总建筑高度为98.82米,总建筑面积为19575.27平方米。

二.设计内容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采暖、通风、排烟设计。

三.设计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甲方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四.采暖室内外设计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1夏季:35℃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5.7℃2空调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5.8℃3空调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6%4夏季:30.6℃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0.6℃5夏季:959.80hPa大气压力冬季:979.10hPa6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3.4℃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采暖设计参数客厅,餐厅,卧室20℃;浴室25℃;厨房16℃。

五.节能设计1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数外墙:复合墙体传热系数0.57W/m2.℃外窗:塑钢中空玻璃传热系数0.60W/m2.℃屋面:复合屋面传热系数2.7W/m2.℃楼板:复合楼板传热系数0.5W/m2.℃2本工程对每个供暖房间均进行热负荷计算。

3本工程采暖系统入口设置热计量阀组,阀组置于地下室计量小室内。

于每层管井内设置分户热计量装置及水力平衡装置。

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计费。

房间温度可以分室调节。

六.采暖系统设计1一至十一层为低区,十二至二十一层为高区,一层二层层高4.00米,三层以上层高4.78米。

各采暖系统总热负荷、总阻力及平均热耗指标见下表:采暖系统编号建筑面积(m2)总热负荷(Kw)采暖热指标(W/m2)系统阻力损失(KPa)低区109677466838高区997070871422热源:本工程采暖热源为地下室换热站。

[574]暖通设计常用估算值

[574]暖通设计常用估算值

面积估算制冷机房:1%建筑面积锅炉房:1%建筑面积公建换热站:0.5%建筑面积住宅换热站:200m2/5万m2,300m2/10万m2 新风机房:20m2通风兼排烟机房:20m2排烟机房:15m2加压送风机房:15m2采暖小室:12m2汽车库排烟:3个车位汽车库补风:3个车位排油烟井:3‰商铺面积排油烟井:3‰商铺面积层高估算汽车库:最大800mm,最小600,一般700螺杆机:净高4m离心机:净高5m锅炉:净高5m溴化锂:净高5m换热站:净高4m尺寸估算风井净尺寸:500mm分层摆放:净高2800,净宽1800,长度根据台数电量估算空调:70W/m2建筑面积1HP:0.82Kw冷却塔:冷却水量*3%车库排烟:11/33Kw车库补风:7.5Kw排烟:22Kw补风:11Kw水泵:流量*扬程*5‰中央空调:末端,10W/m2建筑面积中央空调:机房,30W/m2建筑面积蒸汽估算溴化锂:制冷量1000Kw~1t/h0.6/0.8MPa溴化锂:制冷量1000Kw~1.1t/h0.4MPa采暖:3.6*热负荷/2000荷载估算制冷机房:1500Kg/m2,且有振动锅炉房:1500Kg/m2,且有振动换热站:1000Kg/m2冷却塔:1000Kg/m2空调机房:800Kg/m2屋顶多联机:300Kg/m2屋顶空调:300Kg/m2屋顶风机:300Kg/m2风冷热泵:500Kg/m2油烟净化机组:200Kg/m2地暖:120Kg/m2基础高度冷却塔:高出建筑完成面800mm 其余设备:高出建筑完成面200mm管径估算冷凝水管,制冷量<100Kw,DN32 冷凝水管,制冷量>100Kw,DN40选型估算冷却塔流量≈主机的冷吨数价格估算多联机:350元/m2建筑面积多联机:500元/m2空调面积风冷热泵:300元/m2建筑面积中央空调:300元/m2建筑面积水环热泵:开式冷却塔,350元/m2建筑面积水环热泵:闭式冷却塔,400元/m2建筑面积地源热泵:1000元/m2建筑面积变风量:700元/m2建筑面积负荷估算采暖:40W/m2建筑面积采暖:80W/m2采暖面积办公:180W/m2空调面积会议:230W/m2空调面积多功能厅:250W/m2空调面积小餐饮:250W/m2空调面积大餐饮:300W/m2空调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设计
3.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8.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应有设计说明书,除小型、简单工程外,初步设计还应包括设计图纸、设备表及计算书。

3.8.2 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1)与本专业有关的批准文件和建设方要求;
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等。

2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

3 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参见表3.8.1)。

表3.8.1 室内设计参数
夏季冬季房间名称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新风量标准
m3/h·人噪声 dB(A)
注:温度、相对湿度采用基准值,如有设计精度要求时,按士℃、%表示幅度。

4 采暖
1)采暖热负荷;
2)叙述热源状况、热媒参数、室外管线及系统补水与定压;
3)采暖系统形式及管道敷设方式;
4)采暖分户热计量及控制;
5)采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5 空调
1)空调冷、热负荷;
2)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参数;
3)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
4)空调风、水系统简述,必要的气流组织说明;
5)监测与控制简述;
6)空调系统的防火技术措施;
7)管道的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8)主要设备的选择。

6 通风
1)需要通风的房间或部位;
2)通风系统的形式和换气次数;
3)通风系统设备的选择和风量平衡;
4)通风系统的防火技术措施。

7 防烟、排烟
1)防烟及排烟简述;
2)防烟楼梯问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封闭式避难层(间)的防烟设施和设备选择;
3)中庭、内走道、地下室等,需要排烟房间的排烟设施和设备选择;
4)防烟、排烟系统风量叙述,需要说明的控制程序。

8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3.9.3 设备表: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参见表3.8.3)。

表3.8.3 设备表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注:型号、规格栏应注明主要技术数据。

3.9.4 设计图纸
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图例、系统流程图、主要平面图。

除较复杂的空调机房外,各种管道可绘单线图。

2 系统流程图应表示热力系统、制冷系统、空调水路系统、必要的空调风路系统、防排烟系统,排风,补风等系统的流程和上述系统的控制方式。

注:必要的空调风路系统是指有较严格的净化和温湿度要求的系统。

当空调风路系统、防排烟系统、排风、补风等系统跨越楼层不多,且在平面图中可较完整地表示系统时,可只绘制平面图,不绘制系统流程图。

3 采暖平面图绘出散热器位置,采暖干管的入口、走向及系统编号。

4 通风、空调和冷热源机房平面图绘出设备位置、管道走向、风口位置、设备编号及连接设备机房的主要管道等,大型复杂工程还应注出大风管的主要标高和管径,管道交叉复杂处需绘局部剖面。

3.8.5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对于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热负荷、冷负荷、风量、空调冷热水量、冷却水量、管径、主要风道尺寸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应做初步计算。

施工图
4.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7.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与施工说明、设备表、设计图纸、计算书。

4.7.2 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4.7.3 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
1 设计说明应介绍设计概况和暖通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采暖热负荷、耗热量指标及系统总阻力;空调冷热负荷、冷热量指标,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必要时,需说明系统的使用操作要点,例如空调系统季节转换,防排烟系统的风路转换等。

2 施工说明应说明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和附件,系统工作压力和试压要求;施工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采暖系统还应说明散热器型号。

3 图例。

4 当本专业的设计内容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承担设计时,应明确交接配合的设计分工范围。

4.7.4 设备表(参见表3.8.3),施工图阶段,型号、规格栏应注明详细的技术数据。

4.7.5 平面图
1 绘出建筑轮廓、主要轴线号、轴线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房间名称。

底层平面图上绘出指北针。

2 采暖平面绘出散热器位置,注明片数或长度,采暖于管及立管位置、编号;管道的阀门、放气、泄水、固定支架、伸缩器、人口装置、减压装置、疏水器、管沟及检查人孔位置。

注明干管管径及标高。

3 二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其建筑平面相同的,采暖平面二层至顶层可合用一张图纸,散热器数量应分层标注。

4 通风、空调平面用双线绘出风管,单线绘出空调冷热水、凝结水等管道。

标注风管尺寸,标高及风口尺寸(圆形风管注管径、矩形风管注宽调高),标注水管管径及标高;各种设备及风口安装的定位尺寸和编号;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种部件位置及风管,风口的气流方向。

5 当建筑装修未确定时,风管和水管可先出单线走向示意图,注明房间送、回风量或风机盘管数量、规格,建筑装修确定后,应按规定要求绘制平面图。

4.7.6 通风、空调剖面图
1 风管或管道与设备连接交叉复杂的部位,应绘剖面图或局部剖面。

2 绘出风管,水管、风口、设备等与建筑梁、板、柱及地面的尺寸关系。

3 注明风管,风口,水管等的尺寸和标高,气流方向及详图索引编号。

4.7.7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1 机房图应根据需要增大比例,绘出通风、空调、制冷设备(如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器、冷热水泵、冷却水泵、通风机、消声器、水箱等)的轮廓位置及编号,注明设备和基础距离墙或轴线的尺寸。

2 绘出连接设备的风管,水管位置及走向;注明尺寸、管径、标高。

3 标注机房内所有设备、管道附件(各种仪表、阀门、柔性短管、过滤器等)的位置。

4.7.8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1 当其它图纸不能表达复杂管道相对关系及竖向位置时,应绘制剖面图。

2 剖面图应绘出对应于机房平面图的设备、设备基础、管道和附件的竖向位置、竖向尺寸和标高。

标注连接设备的管道位置尺寸;注明设备和附件编号以及详图索引编号。

4.7.9 系统图、立管图
1 分户热计量的户内采暖系统或小型采暖系统,当平面图不能表示清楚时应绘制透视图,比例宜与平面图一致,按45°或30°轴侧投影绘制;多层、高层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绘制采暖立管图,并编号。

上述图纸应注明管径、坡向、标高、散热器型号和数量
2 热力、制冷、空调冷热水系统及复杂的风系统应绘制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应绘出设备、阀门、控制仪表、配件,标注介质流向、管径及设备编号。

流程图可不按比例绘制,但管路分支应与平面图相符。

3 空调的供冷、供热分支水路采用竖向输送时,应绘制立管图,并编号,注明管径、坡向、标高及空调器的型号。

4 空调、制冷系统有监测与控制时,应有控制原理图,图中以图例绘出设备,传感器及控制元件位置;说明控制要求和必要的控制参数。

4.7.10 详图
1 采暖、通风、空调、制冷系统的各种设备及零部件施工安装,应注明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的图名图号。

凡尤现成图纸可选,且需要交待设计意图的,均需绘制详图。

2 简单的详图,可就图引出,绘局部详图;制作详图或安装复杂的详图应单独绘制。

4.7.11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
1 计算书内容视工程繁简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及本单位技术措施进行计算。

2 采用计算机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软件名称,附上相应的简图及输入数据。

3 采暖工程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2)散热器和采暖设备的选择计算;
3)采暖系统的管径及水力计算;
4)采暖系统构件或装置选择计算,如系统补水与定压装置、伸缩器、疏水器等。

4 通风与防烟、排烟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通风量、局部排风量计算及排风装置的选择计算;
2)空气量平衡及热量平衡计算;
3)通风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
4)风系统阻力计算;
5)排烟量计算;
6)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正压送风量计算;
7)防排烟风机、风口的选择计算。

5 空调、制冷工程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夏季、冬季的冷热负荷计算(冷负荷按逐时计算);
2)空调房间人体、照明、设备的散热、散湿量及新风负荷计算;
3)空调、制冷系统的冷水机组、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水箱、水池、空调机组,消声器等设备的选型计算;
4)必要的气流组织设计与计算;
5)风系统阻力计算;
6)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