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疗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论文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论文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31-01【摘要】总结6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主要包括: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环境、做好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化疗时的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化疗反应、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及时出院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化疗当中的痛苦,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从而顺利地完成全程的化疗。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化学性、放射性及病毒性等致癌物的接触增多,其发病率日益增加。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化疗是一种以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达到并杀灭或破坏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治疗方法。

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6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化疗后效果良好,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护理化疗是目前世界医学界治疗恶性肿瘤常用方法之一。

化疗药物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乃至提高病人的存活率;但是化疗也会产生很多、很大的负面作用,常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停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进而引发病人产生恐惧、焦虑、愤怒、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

这些不良情绪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化疗、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护理操作都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基于此,本人在熟练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技巧的同时,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研究恶性肿瘤化疗者的心理,在护理实践中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作为我们护士,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67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其中ⅲ期为39例,ⅳ期为28例。

男13例,女15例。

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2岁,平均住院时间(23±1.5)d.其中胃癌19例,直肠癌8例,乳腺癌11例,宫颈癌12例,肺癌17例。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恶性肿瘤病人患病后思想极为紧张,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压力,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犹豫、失望等心理反应。

对治疗失去信心,这些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其病情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根据癌症病人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在整个治疗中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对提高病人的生产质量,延长生命有着积极地作用。

一恐惧悲观的心理护理病人一旦得了癌症后,产生强烈的恐惧、悲观等负面性情绪,甚至到了绝望的境地。

为此,医务人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医疗措施,医护人员以热情、关心和支持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和要求,通过与患者沟通,促使患者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状态,和患者一起讨论有关治疗和饮食方面的问题,指导患者记录每天发生的症状,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疗。

耐心疏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家属平时搜集正面教材,如抗癌明星,说服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焦虑愤怒的心理护理许多病人到了晚期,特别出现症状后,患者焦虑、愤怒,如疼痛、恶心呕吐等,即惊恐万状,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如放疗、化疗中的副作用,病人认为病情加重,失去信心,应采取医生护士家属多种方式,如访谈、咨询、支持、帮助,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关放化疗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帮助患者掌握一般性自我护理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扭转其情绪,改变态度。

三饮食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可以耐受的食物配方,与营养师配合或指导家属经常变换烹调方式,注意色香味调配,食物温和,清淡食物,以免刺激呕吐,鼓励患者尽量摄取为流食或半流食,如稀饭、麦片粥、或清汤、或中医食疗。

四行为疗法的护理指导患者利用自我催眠,放松、生物反馈,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不安情绪,如家属及病人交谈,使病人对癌症有正确的认识,鼓励病人要情绪乐观,要多听舒缓的优美音乐,适宜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总之,现在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了解相关理论,如沟通理论、压力处理、认知理论、社交及家庭护理,心里因素对人的机体健康影响极大,通过心理,对消除不良因素,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却非常重要。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护理论文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护理论文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83-01【摘要】目的:讨论减轻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3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其他相关的护理方法。

结论:在化疗前后期间进行对比发现进行了相关护理的恶性肿瘤患者比无护理的病人其不良反应显著减少了,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临床工作效率。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护理1 临床资料某院在2008年8月—2010年10月治疗了130例肿瘤患者,其中肝癌的28例,乳腺癌的35例,食管癌的46例,还有子宫癌的21例子。

而经过针对性的护理之后,130例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其不良反应发生了显著减少,其中只有10例患者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

2 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2.1 免疫系统的抑制:大部分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其免疫系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低下等等;而血小板地下又会引起体内的隐性出血:颅内出血、皮下出血和内脏出血。

所以针对这种不良反应,医护工作者需限制病人的活动,而且有出血征象的病人需要绝对保持卧床休息。

2.2 脱发现象:恶性肿瘤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脱发现象均多数是由抗癌药物引发的,所以在患者住院后,医护工作者可建议其使用假发或将头发剪短,方便脱发后的处理。

2.3 恶性呕吐:化疗药物之所以会导致大多数患者恶心、呕吐,5-羟色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杀手”的角色。

由于小肠粘膜嗜铬细胞受到药物刺激,5-羟色胺释放到体内环境,并与中枢神经化学感受器和上消化道传人迷走神经上的5-羟色胺受体发生结合,延髓呕吐中枢被激活,从而呕吐反射就是基于这样的机制产生的。

2.4 口腔溃疡: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口腔溃疡,而且这种不良反应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无法进食后的内心挫败感往往需要医护工作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政策。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干预论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干预论文

浅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的收治进行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例,其中,宫颈癌患者为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2例,卵巢癌患者为2例,恶性葡萄胎患者为1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疾病史。

化疗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治疗的效果。

结论:通过对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化疗痛苦,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95-01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分为上皮性的癌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血液癌,妇科恶性肿瘤严重损害妇女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上,妇科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施行化疗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

但由于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较大毒性作用,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1-2]。

为了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顺利进行,加强对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增强患者战胜恶性肿瘤的信心,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研究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的收治进行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例,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治疗的效果。

现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的收治进行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证实,年龄20~58岁,平均36.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到大专;其中,宫颈癌患者为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2例,卵巢癌患者为2例,恶性葡萄胎患者为1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疾病史。

化疗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2 护理2.1 心理护理:随着食品安全、大气污染等多方面消极因素的频繁出现,癌症的好发率也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关于治疗癌症的治疗,仍然是世界医学界的难题。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共3篇)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共3篇)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一篇: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肿瘤作为当前主要的一类高危疾病,很多都属于恶性肿瘤,而且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则只能依赖于化疗及放疗。

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也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而且预后效果不好,所以需要针对科学的化疗护理流程进行研究。

而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主要针对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展开积极治疗,详细研究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同时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为57例。

其中研究组患者57例,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为24~69岁,平均年龄(±)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3例,肺癌等胸部肿瘤18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6例;而对照组57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为23~67岁,平均年龄(±)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5例,肺癌等胸部肿瘤22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0例。

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存在可比性。

方法以上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护理流程包含对患者化疗过程的知识普及、静注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

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化疗流程护理干预,即由护士长作为主要管理者,针对患者的护理流程进行调整,详细调整如下:1)化疗前的准备护理,首先需要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可以包含化疗的目标、措施以及方法,同时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了解,并且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

2)化疗中的准备护理,考虑到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态,则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陪护,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从根本上了解患者的心理,排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与怀疑,同时可以普及相应的自我调节方法,诸如让患者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的方式完成自我调控过程。

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论文

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论文

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摘要:恶性肿瘤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严重疾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心痛苦。

掌握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巧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环节。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要注重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心理特征实施个性化护理。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理化疗;放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42-02肿瘤是机体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恶性肿瘤由于快速生长而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发生转移,因而对机体影响严重。

除具备良性肿瘤的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外,恶性肿瘤还可出现发热、顽固性疼痛,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新发恶性肿瘤1000万例以上,其中死亡人数超过700万。

在过去的10年里,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了22%,未来还将以每年11‰的比例递增。

来自中国卫生部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达219万,到2020年,每年新发病人数量将会超过300万人。

我国恶性肿瘤病人逐年递增,这就对肿瘤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恶性肿瘤护理工作中的要点进行阐述。

1 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常出现多种精神障碍[1]。

在诊断前对真实症状感到害怕和恐惧,对身体变化过于警觉;诊断后常否认恶性肿瘤的诊断,回避谈论自己的病情,过于焦虑和悲伤;对于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出现回避、抑郁、焦虑、恶心甚至幻觉、妄想等;当恶性肿瘤复发后,往往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寻找非医学的治疗方法;在晚期常表现出极度恐惧、绝望和屈服。

患者因面临死亡威胁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则会影响治疗和预后。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激起患者的求生欲望,树立治疗信心,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个性化护理临床应用研究论文

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个性化护理临床应用研究论文

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个性化护理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手段对于淋巴瘤化疗病人的影响。

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个性护理方法包括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

结果:经过化疗治疗与护理之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社会、心理以及生理功能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可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1.2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个性护理方法包括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强化患者的心理指导。

在化疗治疗时,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特征,对于出现负面情绪,如悲观与焦虑以及抑郁状态的患者,应及时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当病情发生变化,做到及时处理,同时运用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安抚患者情绪,使其能够以乐观心态接受化疗治疗与个性护理。

第二,在个性化的护理工作中重视健康教育手段的改进。

对患者进行教育时,利用了电视录像、教育小册子以及宣传栏等方式,保证教育的全面性以及个性化。

定期组织患者学习淋巴瘤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并发症的预防知识、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等,让患者了解到化疗对于控制病情的重要作用。

此外,为了预防消化道出现不适症状,则对患者日常饮食状况进行个性指导。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为两组患者提供服务之后,进行为期150天的随访,并运用量表对患者的社会、心理以及生理等功能进行调查以及分析;获得统计资料之后,利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20.0处理两组数据,差异检验方法为t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经过化疗治疗与护理之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社会、心理以及生理功能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的各项评分情况见表1。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功能评分情况组别n 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对照组 34 10.3±1.4 11.2±2.1 12.5±3.4观察组 34 14.5±1.8 16.6±3.7 17.1±2.83 讨论通常情况下,临床医生会采用化疗法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控制治疗;化疗治疗虽然能够将淋巴瘤当中的癌细胞杀死,但是也会对患者淋巴组织中正常的细胞起到破坏作用,所以在进行化疗治疗后多数患者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化疗反应[2]。

癌症病人化疗护理论文

癌症病人化疗护理论文

癌症病人化疗的护理[关键词] 癌症;化疗;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32-01癌症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化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不仅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且对某些肿瘤可以根治。

但化疗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做好癌症病人化疗后的护理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化疗病人395例,其中胃癌120例、肺癌90例、乳腺癌90例、肠癌37例、淋巴瘤20例、肝癌18例、胰腺癌10例、宫颈癌7例、鼻咽癌3例,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延缓和减轻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2 护理2.1 心理护理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克服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心理,及时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讲解此类癌症的有关知识,介绍化疗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求,鼓励患者及家属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同时还需要向患者或家属讲明化疗的必要性和风险性,以便取得他们的同意、理解和支持。

2.2 饮食护理化疗患者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化疗所致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是可以控制的,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转移注意力,如嘱其深呼吸或听音乐、看电视等,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恶性刺激。

可在化疗前30分钟,化疗后4-6小时给予镇吐剂,如欧贝、胃复安等,全身予以营养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2.3 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防治化疗药一旦渗出血管外,损伤周围组织,可致局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局部溃疡和坏死。

认真选择静脉,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两臂交替使用,选择弹性好,管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开关节处。

因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不宜采用下肢静脉。

乳腺癌病人患侧上肢血液回流欠佳,不宜采用患侧上肢静脉输液。

注意化疗药前后用生理盐水50ml 冲管,拔针前回抽少量血液在针头内,以保持血管内负压.迅速拔针后用酒精棉球压迫穿刺3-5分钟,同时抬高穿刺肢体,以免血液返流,防止针眼局部淤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化疗的护理
【摘要】通过对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总结了常用化疗药物的稀释浓度、静注速度,对静脉的选择以及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对化疗出现的恐惧、悲观、抑郁等情况给予心理支持,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统一整体的方式为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减轻或完全缓解各种症状,并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斗争,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肿瘤;化疗;护理
目前,化学疗法是恶性肿瘤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也有损害,化疗期间做好各种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为使化疗达到理想效果,护理人员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肿瘤病人在化疗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导致病人心理障碍,如出现焦虑和恐惧等。

表现为心悸、震颤、出汗、口干等,应有针对性地耐心地与病人做诚挚的交谈,降低病人的压力,以疏导为主,鼓励尽情发泄、诉说以便了解病人的真实思想状况,同时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化疗计划顺利进行,肿瘤病人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1]。

压力能够改变体温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


理免疫学能够利用情绪来改变免疫力。

应激状态可导致免疫功能的降低,如降低康复的能力[2]。

因此化疗期间做好心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2 健康教育宣教
开展以病人家属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随时同病人进行交谈尽到一名护士应尽的职责,重点做好向病人宣教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反应如何预防,做好院内宣教及出院指导,真正对病人做出有效可信的健康教育计划。

3 做好各项检查
化疗前做好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心电图的检查,每周查血象两次,当白细胞数明显下降,除肌注口服升白药物外,应予以食疗,鼓励病人大量吃皮冻,猪骨头汤、甲鱼汤等。

如血小板下降多吃花生米,红细胞下降多吃大枣等,若wbc<1.0x109/l应立即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发生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4 保护静脉
4.1 熟知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作为一名肿瘤内科的护士,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护理知识,还要了解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才能做到有效的保护病人的静脉。

许多化疗药物对组织有严重的刺激作用,如果漏到血管外,可引起水肿和疼痛,甚至造成皮下组织坏死和经久不愈的溃疡,如阿霉素、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等。

而有些药物只是对静脉有刺激作用易引起静脉炎,如卡氮芥、足叶乙甙等。

还有一些药物对局部组织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

护士掌握了化疗药物的特性,首先在思想上重视,用药时严防刺激性药物外渗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2 掌握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从事化疗的专业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常规剂量、给药途径,熟练掌握给药方法、给药顺序、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出现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静脉冲注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药液稀释浓度不宜过高,给药速度不宜过快。

在给药前二种药物之间和给完所有药物之后均应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将药物冲净,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作用。

4.3 熟练的穿刺技术做到一次穿刺成功,这对化疗病人尤为重要。

首先挑好静脉,爱护好病人的每一根静脉血管,合理安排用药顺序,掌握药物的毒性和特征,避免反复穿刺造成局部血管破坏、组织受损提高穿刺率。

乳腺癌患者不能选用患侧静脉静点。

[3]
5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5.1 化疗前应先识别是刺激性还是非刺激性药物,以适量的稀释液稀释化疗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注射强刺激性药物前,应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

5.2 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不慎溢出血管外应立即给与解毒处理,同时给予冰袋冷敷。

常用解毒方法有①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②氢化考的松外敷或如意金黄散湿敷等等。

6 饮食调理
恶性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并因癌肿毒素吸收而常常有味觉异常食欲下降,为了增加病人的营养摄入,护士应了解病人存在的营
养问题,通过和病人交谈,给病人提出饮食建议,指导病人吃什么怎么吃。

并嘱病人化疗前1小时不进食或少进食,重度呕吐时应予支持治疗,饭后至少2小时再睡觉。

7 化疗期间的护理
在化疗期间要注意几方面的护理:①化疗反应较重者可给予镇静剂、止吐剂,以减轻胃肠道反应②监测体温、脉搏呼吸情况,如有高热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物理降温并多饮水早期发现心肌的损害③注意口腔粘膜反应,由于口腔ph值降低酸性增加减弱了口腔防卫功能如发生真菌感染时,应口服制霉菌素,4%碳酸氢钠和5%双氧水清洁口腔④预防脱发,可在注射前用冰帽降低头部温度,维持30-40分钟,但要预防冻伤
8 化疗后护理
预防感染:①保持病房空气流畅必要时紫外线每日消毒两次;②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勤刷牙漱口,必要时每日口腔护理,配制漱口液;③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破溃;④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消化道疾患;⑤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注意尿量,每日不少于3000ml,预防尿结晶形成。

总之,对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采取不同方法的护理及心理支持,使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利于康复的最佳状态。

同时在化疗期间通过对病人开展健康宣教,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热心服务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实施护理计划并评估护理效果,保证病人能够得到恰当的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使其顺
利度过这一艰难时刻。

参考文献
[1] 顾萍.218例癌症病人心理状态余生存期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1998,(13):1.
[2] 巴德年.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1998:108-113.
[3] 刘桂英,张香芹,张艳莱.化学疗法的护理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1993,6(8):2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