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构建流程

合集下载

载体构建流程

载体构建流程

载体构建SOP流程:GenBank查询目的基因序列→根据ORF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引物→表达目的基因的组织或细胞总RNA提取→RT-PCR获取目的基因→酶切目的基因和载体→分别纯化酶切的目的基因和载体并建立连接反应→转化→初步筛选阳性克隆→阳性克隆测序→测序正确的质粒保种并重提质粒I.获取目的基因/序列片段一.获取序列信息通过GENBANK数据和生物信息的方法设计目的基因或目的片段引物(shRNA、miRNA)。

PCR引物的设计原则:①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

②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③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④ G+C含量在40%~60%之间。

⑤碱基要随机分布。

-⑥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⑦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⑧引物5′端可以修饰。

⑨引物3′端不可修饰。

⑩避免在引物的3’端使用碱基A。

在实际设计引物中由于ORF两末端序列本身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上述理想的设计原则,但也切记引物不能过长或过短。

过长的引物不容易打开其二级结构,与模板结合缓慢,也容易形成引物二聚体,通常不超过35bp(不包括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

过短的引物特异性差,扩出其它不相关片段,最终很难得到目的片段,通常不短于18bp(不包括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

要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相应载体,需要在上下游引物两端设计不同的酶切位点,由于酶切位点位于线性末端时酶对其识别切割能力大大降低,需依据NEB目录添加相应保护碱基,酶切时可相应增加时间。

二.制备模板1.分离高质量RNA:成功的cDNA合成来自高质量的RNA。

高质量的RNA至少应保证全长并且不含逆转录酶的抑制剂,如EDTA或SDS。

RNA的质量决定了能够转录到cDNA上的序列信息量的最大值。

现在实验室通常使用Trizol试剂法提取总RNA,可以从多种组织和细胞中提取高质量的非降解RNA。

Trizol试剂法可以从最少100个细胞或1mg组织中提取RNA。

载体构建基本步骤

载体构建基本步骤

载体构建基本步骤
载体构建基本步骤
1.选定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高保真酶进行PCR扩增
2.对扩增结果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1%),若检测结果正确,测
序结果之后进行胶回收目的片段
3.通过平末端连接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PMD-18T)
4.转化DH5α,根据载体抗性涂板37度过夜培养
5.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验证,PCR验证后挑取阳性克隆进行大摇并
提取质粒、双酶切,同时取500微升菌液送测序
6.测序结果正确后对提取的质粒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
7.对表达载体用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之后回收大片段
8.将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的大片段用T4DNA连接酶连接后转化DH5
α,涂板37度过夜
9.挑取阳性克隆大摇酶切验证,若结果正确,则载体构建完毕。

载体构建流程课件

载体构建流程课件

酶切常见问题
纯化酶切产物
• 通常此步是必要的,可以对比未经纯化的酶切产 物进行连接后获得的阳性克隆大大低于胶回收酶 切产物连接所得阳性克隆。
• 此步的目的是去除多余的片段,得到单一纯化的 目的基因与载体骨架,使之连接不受其他序列干 扰。 • 另外酶切后纯化前,均需热灭活,以免残余的限 制性内切酶干扰后续连接反应,降低阳性率。
I 载体构建流程
提取mRNA
RT PCR
cDNA
得到目的基因
PCR产物纯化
菌落PCR
转化
连接
纯化酶切产物
酶切目的基因和载体
保菌
挑取阳性克隆去测序
测序正确的摇菌提质粒 导入表达宿主
测试表达情况
提取mRNA
• 如果可能,实验室应辟出专门RNA操作区,离心 机、移液枪、试剂等均应专用。RNA操作区应保 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操作过程中应自始至 终佩戴口罩和手套,并经常更换,以避免将手、 臂上的细菌和真菌以及人体自身分泌的RNA酶带 入试管或污染用具。操作过程所用器材都要经过 特殊处理。一次性枪头、离心管等塑料制品 采用 连续灭菌两次来灭活RNA酶。研钵 180℃ ,4h。
菌落PCR
• 此步以适应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批量工作 的高效性,通常只需挑半个菌落直接作为模 板进行常规PCR就能初步检测阳性克隆。 • 初步检菌的阳性克隆接种提质粒,供后续酶 切分析以及测序检测。
酶切检测阳性克隆
• 将菌检的阳性克隆所得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获得预期 条带的即为阳性克隆。 • 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有因PCR所带来的点突变,插入, 缺失等改变目的基因的序列,还需要对阳性克隆进行 测序。 • 选用的酶通常为设计引物的两个酶,因为它能完整切 下ORF和载体骨架,可以通过条带大小以判断阳性克 隆。

载体构建的基本步骤

载体构建的基本步骤

载体构建的基本步骤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载体构建一、原理依赖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其他修饰酶的作用,分别对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进行适当切割和修饰后,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再导入宿主细胞,实现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正确表达。

二、操作步骤1、摇菌(制作感受态细胞备用)取装有液体培养基的3ml试管两支(依情况而定),每管加40-100μl菌种,过夜摇。

2、提质粒(也就是载体)依照提质粒试剂盒中的说明书操作(根据情况最后一步洗脱时可以多洗1-2次)。

3、酶切(双酶切产生粘性末端)反应所需试剂体积(单位:ul)质粒 10所需内切酶反应缓冲液 2所需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1H2O 7将加好的EP管置于37℃保温1-2h。

(依照提酶切的具体步骤操作;为了达到最佳酶切的效果,最好根据所选用的酶确定所需要的反应温度)4、电泳检测将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是否成功。

回收胶:琼脂糖与缓冲液一比一制胶,经过切胶回收目的产物,也有目的产物纯化的功能;检测胶:琼脂糖与缓冲液一比二制胶,为了检测目的条带与预期是否相符。

切胶回收与产物纯化是差不多的过程,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切胶回收也是一种纯化过程,它能去除非目的片段,然后用回收试剂盒进行纯化,能将很不纯的DNA溶液纯化;产物纯化是将较纯的DNA溶液进一步除去多余的杂质,用纯化试剂盒,你会发现纯化试剂盒和回收试剂盒的步骤几乎一样。

5、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如果电泳检测酶切成功的话,则仔细将所需的片段切割下来,将胶体回收(依照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之后将回收的片段和载体连接。

置于温箱,12-16℃,保温8-16h6、转化(连接产物转化到感受态细胞中)依照转化具体操作步骤做感受态,将上述连接产物进行转化实验,涂板培养,37℃,12-16h。

7、单克隆检测(1)挑单克隆先将AMP从冰箱中取出,待融化后,在3ml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加入3μL的AMP,用枪头混匀;取 mlEP管5支(依情况可以多挑几管),给每支管中加500μL上述培养液,然后用接种环(或黄枪头)挑单克隆,挑完后用枪吹打;之后,将挑好的菌摇4-5小时,至混浊即可。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操作流程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操作流程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操作流程一、了解基因表达载体。

基因表达载体就像是一个小货车,它要把我们感兴趣的基因(就好比是货物)运到细胞这个大工厂里,然后让基因在里面表达出我们想要的东西。

这个载体得有一些特定的部件。

比如说启动子,这就像是货车的发动机,启动整个表达过程。

还有终止子呢,就像是刹车,告诉基因什么时候停止表达。

另外,标记基因也很重要,它就像是货车上的独特标志,方便我们在细胞里找到这个载体是不是成功进去工作了。

二、获取目的基因。

那我们怎么得到想要的目的基因呢?这里有好多办法。

有一种是从基因文库里面找,基因文库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基因超市,里面各种各样的基因都有。

我们可以像在超市里找东西一样,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把我们要的基因挑出来。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反转录法,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基因表达出来的RNA长啥样,就能通过反转录把它变成DNA,也就是我们要的目的基因啦。

另外,化学合成法也能用,不过这个比较适合那些比较小的基因片段哦。

三、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当我们有了目的基因,就要开始构建载体啦。

这就像是给我们的货物装到货车上的过程。

我们要把目的基因和载体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处理,这种酶就像是一把特殊的剪刀,它能在特定的位置把基因和载体都剪开,而且剪出来的口子是可以互相配对的。

然后呢,再用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这个酶就像是胶水,把它们粘得牢牢的。

这样,我们的基因表达载体就初步构建好啦。

四、导入受体细胞。

构建好的载体得送到受体细胞里去才能发挥作用。

根据受体细胞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呢。

如果是细菌这样的细胞,我们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就像是偷偷地把东西送进去一样。

要是植物细胞的话,农杆菌转化法就比较常用啦,农杆菌就像是一个小邮差,把我们的载体送到植物细胞里面。

动物细胞的话,显微注射法是一种选择,就像是用一个超级小的注射器把载体注射到细胞里。

五、检测与鉴定。

载体送进去了,我们得看看它有没有成功呀。

首先就是检测目的基因是不是真的到了受体细胞里面。

载体构建的基本步骤

载体构建的基本步骤

载体构建
一、原理
依赖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其他修饰酶的作用,分别对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进行适当切割和修饰后,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再导入宿主细胞,实现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正确表达。

二、操作步骤
5、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
如果电泳检测酶切成功的话,则仔细将所需的片段切割下来,将胶体回收(依照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之后将回收的片段和载体连接。

置于温箱,12-16℃,保温8-16h
6、转化(连接产物转化到感受态细胞中)
依照转化具体操作步骤做感受态,将上述连接产物进行转化实验,涂板培养,37℃,
12-16h。

7、单克隆检测
(1)挑单克隆
先将AMP从冰箱中取出,待融化后,在3ml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加入3μL的
AMP,用枪头混匀;取1.5mlEP管5支(依情况可以多挑几管),给每支管中加500μL上述培养液,然后用接种。

构建表达载体的一般流程

构建表达载体的一般流程

构建表达载体的一般流程
构建表达载体的一般流程如下:
1. 选择合适的载体:根据需要表达的基因或蛋白质,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载体。

常用的载体有质粒、病毒、合成RNA等。

2. 插入目标基因:将需要表达的基因插入到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

可以通过PCR 扩增目标基因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载体和基因,然后进行连接。

3. 连接启动子和终止子:为确保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能够正常表达,需要在基因的上游添加启动子和在基因的下游添加终止子。

这些序列将调控基因的表达方式和水平。

4. 检验构建质量: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PCR扩增或测序等方法,验证所构建的载体和目标基因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 转化宿主细胞: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中。

常用的转化方法有电穿孔、热激冲击和化学转化等。

6. 筛选和鉴定:通过特定的筛选方法或选择标记,在转化的宿主细胞中筛选和鉴定表达目标基因的阳性克隆。

7. 表达优化: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节培养条件、添加诱导剂或使用特定的宿主菌株等方法,优化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质量。

8. 收获表达产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收获表达的基因产物,如蛋白质,进行后续的纯化、鉴定和应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构建流程和方法可能会因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步骤和条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确保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目标基因的成功。

《载体构建流程》课件

《载体构建流程》课件
度。
案例三:物联网设备中的载体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物联网设备中的载体构建主要关注设备的物理设计、通信 协议和数据传输等方面。
在物联网设备中,载体构建涉及设备的外观设计、内部结 构、通信协议选择和数据传输方案等。一个优秀的物理设 计能够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合理的通信协议选择 能够提高设备间的通信效率和稳定性;而高效的数据传输 方案则能够确保设备收集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中 心服务器进行处理。
使用调试技术定位和解决 载体构建过程中的错误和 异常,确保载体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04
载体构建的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一:网站建设中的载体应用
总结词
网站建设是载体构建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内容规划,能够提高网站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详细描述
在网站建设中,载体构建主要涉及网站的页面设计、布局、导航、内容组织等方面。通过合理的页面设计,可以 提升网站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合理的布局和导航设计,可以提高用户浏览和查找信息的效率;而合理的内容规 划,则能够确保网站提供的信息具有价值,满足用户需求。
载体制作
编程实现
根据设计稿,使用编程语言和工 具实现载体功能。
素材准备
准备所需的图片、音频、视频等 素材,确保内容质量。
测试与调试
在制作过程中,对载体进行测试 和调试,确保功能正常。
载体测试
功能测试
对载体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兼容性测试
测试载体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等环境下的兼 容性。
案例四:游戏开发中的载体应用
总结词
游戏开发中的载体构建主要关注游戏画面的表现力、操 作体验和游戏机制等方面。
详细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落PCR
此步以适应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批量工作 的高效性,通常只需挑半个菌落直接作为模 板进行常规PCR就能初步检测阳性克隆。 初步检菌的阳性克隆接种提质粒,供后续酶 切分析以及测序检测。

酶切检测阳性克隆


将菌检的阳性克隆所得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获得预期 条带的即为阳性克隆。 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有因PCR所带来的点突变,插入, 缺失等改变目的基因的序列,还需要对阳性克隆进行 测序。 选用的酶通常为设计引物的两个酶,因为它能完整切 下ORF和载体骨架,可以通过条带大小以判断阳性克 隆。
挑取阳性克隆去测序


测序是构建载体的最后一个关键的环节,只有测 序正确的阳性克隆才算成功构建载体。 ORF序列不允许出现插入、缺失、改变氨基酸的 点突变,至于密码子简并突变以及相似氨基酸间 的突变要视客户要求或是否影响所研究蛋白的表 达、结构、功能。 不符合要求的测序文件需要重克隆或对其进行修 补。
转化
基本步骤: (1)将100μl感受态细胞于冰上解冻。 (2)取5μl连接产物加入到感受态细胞中,轻轻旋转几次以 混匀内容物。 在冰上放置30分钟。 (3)将管放入预加温到42℃的水浴中,热激90秒。快速将 管转移到冰浴中,使细胞冷却1~2分钟。 (4)每管中加700μl LB培养基,37℃振荡培养1小时,进行 复苏。 (5)室温4,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后,用剩余100μl 培养基重悬细胞并涂布到含抗性的LB琼脂平板表面。注意: 细胞用量应根据连接效率和感受态细胞的效率进行调整。 (6)将平板置于室温直至液体被吸收。 (7)倒置平皿,于37℃培养,12~16小时后可出现菌落。
回收前
回收后
酶切载体带 酶切目的条带
连接




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 酯键,使DNA切口封合或使两个DNA分子或片段连接。 PCR产物最好进行切胶回收纯化,以去除PCR产物中的非 特异性片段和引物等杂质。 切胶回收PCR产物时,避免DNA在紫外线下暴露时间过长 从而形成嘧啶二聚体,造成PCR产物不能连接。 凝胶电泳检测纯化后的PCR产物的浓度,优化连接反应时 插入片段与载体摩尔比例为2:1~10:1(通常为3:1)。 PCR产物及载体应尽量避免反复冻融,否则易造成3’末端 残基的丢失。 一般连接25度2小时,16或4度过夜。
酶切常见问题
纯化酶切产物



通常此步是必要的,可以对比未经纯化的酶切产 物进行连接后获得的阳性克隆大大低于胶回收酶 切产物连接所得阳性克隆。 此步的目的是去除多余的片段,得到单一纯化的 目的基因与载体骨架,使之连接不受其他序列干 扰。 另外酶切后纯化前,均需热灭活,以免残余的限 制性内切酶干扰后续连接反应,降低阳性率。
2.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带:PCR扩增后出现的条带 与预计的大小不一致,或大或小,或者同时出现 特异性扩增带与非特异性扩增带 3.什么条带都没有
解决方法



假阳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可能引物设计不合适:选择的扩增序列与 非目的扩增序列有同源性,因而在进行PCR扩增时,扩增出的PCR产 物为非目的性的序列。靶序列太短或引物太短,容易出现假阳性。需 重新设计引物。还有就是靶序列或扩增产物的交叉污染 。 非特异性条带的出现,其原因:一是引物与靶序列不完全互补、或引 物聚合形成二聚体。二是Mg2+离子浓度过高、退火温度过低,及 PCR循环次数过多有关。其次是酶的质和量,往往一些来源的酶易出 现非特异条带而另一来源的酶则不出现,酶量过多有时也会出现非特 异性扩增。 其对策有:①必要时重新设计引物。②减低酶量或调 换另一来源的酶。③降低引物量,适当增加模板量,减少循环次数。 ④适当提高退火温度或采用二温度点法(93℃变性,65℃左右退火与 延伸)。 什么条带都没有,其原因可能是少加东西,酶已经失活了,或退火温 度太高等。解决方法:检查是否少加东西了,换一下酶,降低退火温 度或做个梯度,摸一下条件。
1
2
3
94
重复1~3步 25~30轮 目的DNA片段 扩增100万倍以上
形 成
DNA 2
55 22
条变 单性 链
子链延伸 DNA加倍 DNA单链 与引物复性
DNA双螺旋
1
2
3
时间(min)
4
5
PCR常出现的问题

1.假阳性:出现的PCR扩增条带与目的靶序列条 带一致, 有时其条带更整齐,亮度更高
RT



由于真核基因是由非编码的内含子将ORF分隔开 来的断裂基因,若以基因组为模板PCR得到的片 段克隆进载体,不能在原核细胞剪接内含子,也 不能在非对象真核细胞中正确剪接表达。所以要 克隆真核蛋白基因,需以不含内含子的连续编码 的mRNA为模板。 PCR耐热酶不能直接以mRNA为模板扩增,必须 通过逆转录酶将mRNA逆转录为cDNA,再以cDNA 为模板扩增目的基因。 根据不同的目的,可有三类引物选择
PCR得到目的基因
刚开始摸条件时, 都会先做一个梯 度PCR,选出最 适条件。 由于此步为获 取正确的目的基 因,所以尽量避 免PCR的突变格 外重要。其中所 采取的措施有: 使用高保真酶、 循环次数控制在 300cycle左右、 引物设计合理等。
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 适温延伸 温 度 72 (℃)
谢谢!
经典载体构建流程
I 载体构建流程
提取mRNA
RT PCR
cDNA
得到目的基因
PCR产物纯化
产物
酶切目的基因和载体
保菌
挑取阳性克隆去测序
测序正确的摇菌提质粒 导入表达宿主
测试表达情况
提取mRNA

如果可能,实验室应辟出专门RNA操作区,离心 机、移液枪、试剂等均应专用。RNA操作区应保 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操作过程中应自始至 终佩戴口罩和手套,并经常更换,以避免将手、 臂上的细菌和真菌以及人体自身分泌的RNA酶带 入试管或污染用具。操作过程所用器材都要经过 特殊处理。一次性枪头、离心管等塑料制品 采用 连续灭菌两次来灭活RNA酶。研钵 180℃ ,4h。
PCR产物纯化
倘若直接对PCR产物进行酶切,体系的杂 蛋白、离子等会造成酶切困难或星活性, 残余的聚合酶也会填平粘性末端,造成克 隆失败。 所以此步对整个分子克隆都至关重要,可 适当用酚抽提、柱纯化,必要的话也可以 胶回收。

酶切目的基因和载体
酶切注意事项


两种酶切的条件不同时,分别进行两次酶切,切 完一个纯化后再切:温度要求不同,先酶切低温 要求的,再酶切高温要求的;若盐浓度要求不同, 先酶切低盐浓度要求的,再酶切高盐浓度要求的。 只要其中一种酶需要添加BSA,则应在双酶切反 应体系中加入BSA。BSA不会影响任何内切酶的 活性。 注意将甘油的终浓度控制在10%以下,以避免出 现星号活性,可通过增加反应体系的总体积的方 法实现这一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