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232 苗床 封 闭 . . 233 覆膜 搭 架 ..
苗 床 用 5 %杀 草 丹 乳 剂 02 um 对 0 . m 3 杀 草丹 溶 液 喷洒 后 ,缓 慢 向秧 池 内灌
水 10 喷雾 防 除杂草 。 0倍
221 秧床 规格 _.
采 用 小 弓棚 开 闭式 育 秧 , 床 宽 1 秧 . m, 8
埂高 2 使用幅宽 1 、. m的农膜 , 0c m, . 09 8 秧床长 1 、2 n O 1 。 r 222 秧床修整 -_
渐 加大 通风 量 , 夜 盖 , 防烧苗 和受 冻 。 由于育 秧 盘保 昼揭 严
作者 简介 : 新芳(9 3 ) , 青铜峡人 , 艺师 , 从事农业 哈 17 一 , 宁夏 女 农 主要
技 术推广工作。
照射 , 一定要搅拌均匀 , 以防烧苗。 配制后要堆 闷 1~2 。 d 覆土过筛即可 , 切忌不能与底土混合。
收稿 日期 :0 1 0 — 0 2 1— 6 3
此期 发现 缺水 一定 要及 时灌 水 。 秧床做好后 , 利用人工或多功能 田园管 水 性差 , . . ,用 1 0 ~ 0 倍 液 移栽 灵 溶 0 200 0 理 机进 行 翻晒 , 进行 干平 整 , 秧前 1 左 右对 秧 床进 行 244 起 秧 起 秧前 5d 再 育 周 液 喷洒 , 防治 立枯病 。 起秧 前 2 3d 天气 全天炼 苗 。 ~ 视 移栽 大 水漫 灌 , 在水 下 渗时 及时将 床 面整 平 。 并 223 床 土 配 置 _. 选 用 无 盐 碱 、 力 好 、 草 少 的 土 壤 进 肥 杂 前秧 床 灌水 1 ,避免 第 2 次 天起 秧 时秧 苗 太干 无法 卷起 或 行 过筛 。1 1 的秧 床 ,每床 用 底 土 03 土 . m x 0m 8 . m ,覆 0 02 。1 ×1 的 秧 床 ,每 床 用 底 土 03 3 土 . m ;. I 2m 0 8n . m ,覆 6
优质稻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绍如下 :
2 2 1 温 光 的影响 。 度和 光照对 稻米 品质 的影响 相 当 .. 温 大 ,一 般濯 浆结 实期 光照强 、昼夜温 差 大 ,有利于提 高稻
差异 , 甚至相差甚远 。 因此 , 要想生产 出优质米 , 首先要选好
优质稻品种 。 2 2 环境 因素 .
有了好 品种 ,还 必须 有与其相适应 的环境条件 .稻米品 质是 品种 与环境相互作 用的结果 。产地环境对稻米 品质的影
响是非常明显的 。
种必须 配 以优质 栽培 、加 工等 系列措 施 ,方能 生产 出优质
素和矿物质 等 。
法和年限则对品质和口感都有较大影响 。
3 保 优高产栽培技 术要点 3 1 选择优质 品种 . 品种是决定 品质 的主要因素 ,把好这一 关极 为重 要 。目
前, 我省米质较优 、 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 在生产上可供选择
的品种较多 , 早稻 有鄂早 1 、 8 两优 2 7 , 8 等 中稻有鄂 中五号 、
12 食用优质稻的评价体 系 . 我国 目前所用的评价体系 有农 业部 N 2 - 9 6 《 Y 0 1 8 优质 食 用稻米》标准和 国家颁 布的 G / 1 8 1 1 9 优质稻米》标 B T 7 9 — 9 1《
量和蛋白质,但稻米的光泽度和口感变羞 。
2 3 栽培技术 因素 .
富、 少施化肥 有利 于减 少垩 白、 改善 口感 , 增施化肥能增加产
稻米品质是稻米作为商品在流通 、 消费过程 中所必备 的 特性 - 是市场对稻米之物理 与化学特性要求的综 合反映 。 品 其 质的优劣 不仅取决 于稻米的 内在理化特性 , 也与稻谷的栽培 、 收获 、 稻米的加工 、 处理 、 贮藏等环节密切相 关 从某种意义 上说 , 优质 稻谷是优质稻米的前提和基础 。 优质稻米品质具有 三个基本特征 : 一是时代特征 。 优质稻米 的标准随时代变化而 变化 , 具有可发展性 ; 二是区域特征 , 不同区域 因生活习惯 不 同。 优质的标准不尽相同 : 三是用途特征 , 同的用途对稻米 不 品质 的要求各有侧重 。
优质稻栽培技术

优质水 稻指 标除 了米 质要 求 外 ,对卫 生 指 标也
1I,全 县淡 水资 源 总 量 3 . 3亿 m ,人 口和耕 地 TT I I 06
有一 定 的 要 求 。G 27 B 15—8 《 食 卫 生 标 准 》 规 1 粮
定 的稻米卫 生安 全指标 如下 。
平均 占有 量 皆高于全 国 和全省 。具 有 丰 富 的农业 资
21第 期 0 年 2 1
I 廿 耋 斜姨 琅
优 质 稻 栽 培 枝 术
刘 必胜
( 福建省连江县敖江镇农业服务 中心 30 0 ) 5 5 0
摘 要 :在 充分利 用福 建省连 江 县资源 优势 ,大 力发 展 优 质稻 生 产 的基 础上 ,总结 优 质 稻 生产 的
品质 要求 、 品种选 择和 优质 安全 生产 的技术 措施 。 关键词 :优 质稻 ; 品质 ;品种 ;栽 培技 术
连江县 素有 “ 鱼米 之乡 ” 的美称 。地 处 福建 东
南沿海 ,位 于北纬 2 。7 ~ 62 60 2 。7 、东 经 19 1 ~ 1 。7
标 。稻谷 品质 有两项 以上指 标不 合 格 ,但 不低 于下
一
个 等级 指标 的 ,降一级 定 等级 ;任何 一 项 指标 达 品质 采 取 试 验 评 分 的方 式 认 定 ,综 合 分 为 1 0分 ,
现适 当规 模 集 约 经 营 。并 大 力 推 行 “ 单 农 业 ” 订 , 统一 品种 、统 一价格 、统 一 服 务 、统一 回收 ,形成 “ 业 +基地 +农 户 ” 产 、加 、销 一 条 龙 的 经 营模 企 式 ,促进 了优质 稻产 业 的快速 发 展 。现将 连 江 县优 质 稻栽培技 术 总结如 下 。 1 生产的 稻谷要 符合 国家标 准
4.双季稻区“优质晚稻早种-连种”栽培技术

双季稻区“优质晚稻早种-连种”栽培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双季稻区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在于早稻,早稻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风向标。
然而早稻品质差,多做储备粮,难以市场化,经济效益不佳,同时,我省早稻育种相对滞后,缺乏早稻品种尤其是优质稻品种,导致农民早稻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难以保障。
“双季稻区'优质晚稻早种-连种'栽培技术”选用优质晚稻早熟品种作早稻种植,晚季再种植同一品种,该技术可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早稻缺乏优质稻的问题。
扩季审定优质晚稻品种作早稻种植,米质达部标三级,稻米品质优,价格高效益好。
可实现早稻口粮化和市场化,稳定早稻生产。
二是可减轻政府收储早稻的财政压力。
米企加工优质早米有利可图,企业收购可为政府分忧。
三是利于解决落地谷造成优质晚稻原粮纯度差的问题,实现双季节优质。
四是适当推迟成熟期可避开雨季,大大减轻早稻的穗上发芽危害稳定提高粮农收入。
五是可调节大户双抢季节,摊低全年田租成本和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
六是助推品牌创建。
通过优质米早上市和香米早上市可不间断供应优质米,利于品牌大米营销。
该技术适用于北纬28°42'以南的双季稻区推广,自2019年起,该技术模式在江西省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截止2022年,全省累计种植面积达600余万亩,已成为江西省稳定早稻生产的重要措施,被写入省政府文件,在服务政府决策、改善人民物质生活、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社会效益显著。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双季稻区“优质晚稻早种-连种”栽培技术模式在省内得到广泛应用。
据农业部门统计,2019年全省推广该技术模式种植面积近80万亩,其中吉安地区37.8万亩,赣州地区20.8万亩,宜春地区15.6万亩; 2022年,全省推广种植面积超200万亩。
据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初步统计,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扩季审定可做早稻种质的的5个优质晚稻早熟品种“泰优398、井冈软粘、五乡优398、壮优381、金珍优早丝、万象优337”2022年早稻种植面积约165万亩,占全省早稻面积的9%;在赣州市的信丰、余都、南康、大余、兴国、寻乌、定南、崇义等县市,还有“野香优航1573、野香优靓占、粮发香丝”等优质晚稻早中熟类品种,早稻种植面积约40万亩。
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稻优质 品种的选择 、 中棚育 苗 、 大 钵育 保 温效果 , 采用三膜 覆盖 , 可 即在 大棚 管理 、 病虫草 的防治等一系列优化措施 为一体 。 水稻大 中棚育苗可以有效 的解 决 优质高 产品种 生育期长 和无 霜期 短
层地膜 。这种方法保温效果极好。 二、 育苗技术 ( ) 一 品种选 择 ; 我市地 处三 、 四积
证。 所以说优质稻谷高产栽培技术是多 以上时 开始翻地做 苗床 。翻地前 ,要 后昼 揭夜盖 ,并注意 夜间保温 预防 冻
项高产技术 的组合 。
一
、
大中棚的建造与选址
( ) 一 建造地点 : 如本 田地 近 , 可在 配制营养 土 :旱 田土 7 %、腐熟 猪粪 上不 浇水 ,保持 土壤 湿润 ,2叶后做 0 庭院建棚 ; 田地远 的要 留设集 中的秧 2 %、草 炭 土 1 %的 比例 混 合 堆 制 , 到缺 水补水 ,宜早晚 浇 ,一次 浇足 浇 本 0 0
点是节 省农膜 , 防风能力强 , 缺点是不 2 ℃催 芽。 当芽长到 1 2 5 — mm时温度降
便通风 , 双侧 开门 ; 要 二是单侧开闭式 , 到 1— O 5 2 ℃凉芽 、 待播 。
开 闭缝在背 风侧 ,两 块农膜交 叉重 叠 米左 右 , 重叠处 距地面 1米左右 , 点 优
优 质 稻谷 综 合 配套 栽培 技 术
周 强
盖 子 三 面 压入 土 中 , 而后 覆 土 05m, 后 . e 最 水稻优质 高产栽 培技 术应该 是动 膜 向上或 向下拉 ,优点是方便管理 , 态的 , 是多项 高产技 术的组合 , 集水 膜后要拉好 防风绳 , 是 注意防风。为提高 封闭灭草覆盖地膜 。
叶期要 求温度 2  ̄ 5C,并注 意适 当通风
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的特征特性及配套“三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的特征特性及配套“三控”栽培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的特征特性及配套“三控”栽培技术。
文章从广8优2168的优点入手,介绍了其高产、抗倒伏、抗病虫等特点。
接着详细描述了广8优2168的特性,包括生长周期短、穗大米粒饱满等特点。
重点阐述了广8优2168的“三控”栽培技术,即控制水、肥、密度,以确保稻谷的高产高质。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广8优2168这一优质水稻品种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科学栽培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结论部分概括了本文的重点内容,强调了广8优2168作为优质水稻的重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特征特性,优点,三控栽培技术1. 引言1.1 引言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农产品。
而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作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是由广东省恩平市农业科研机构选育的一种优质水稻品种。
它具有生长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青睐。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的特征特性、优点以及适合的栽培技术“三控”。
通过对广8优2168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种植这一优质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实现增收致富。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的优点和特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为我国水稻生产贡献更多的力量。
2. 正文2.1 优质杂交水稻广8优2168的特征特性1. 产量高:广8优2168是一种高产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亩产量,平均亩产量可达到1000公斤以上。
2. 抗逆性强:广8优2168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包括抗病虫害、抗倒伏等性状。
3. 粒型优良:广8优2168的米粒形状规整,米粒饱满,外观晶莹剔透,口感极佳。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田综合种养指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轮作互促系统,通过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从生态学上讲,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进鱼(鳖、虾、鳅、蟹)种群后而形成的以稻、鱼(鳖、虾、鳅、蟹)为主导生物的稻—鱼(鳖、虾、鳅、蟹)共生生态系统。
我国稻田绿色种养的历史悠久,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稻田绿色种养才发展为一种渔业产业。
之后,稻田绿色种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时期,分别为起步性发展时期(1978—1985年)、生产性发展时期(1986—1992年)、拓展性发展时期(1993—2002年)、综合性发展时期(2003—2012年)和全面创新发展新时期(2013年以后)。
在稻田绿色种养的各个发展阶段,虽然其面积曾有回落,但其渔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当前,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而受到高度重视。
在农业部大力推动下,在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的积极探索实践下,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大批以水稻为中心,以特种水产品为主导,以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为特征的稻田绿色种养典型模式不断涌现,逐步构建了“以渔促稻、提质增效、生态环保、保渔增收”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在全国范围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目前,已形成稻—鱼共作、稻—鳖共作、稻—虾共作、稻—鳅共作、稻—蟹共作5大类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增产增效情况在稻田综合种养复合生态系统中,物质就地进行良性循环,能量朝着稻、鱼(虾、蟹、鳖、鳅)双方都有利的方向流动,形成了稻鱼互利共生生态系统,从而实现了“以渔促稻、提质增效、生态环保、保渔增收”的发展目标。
由于稻田中的鱼类对田间害虫和野草的控制卓有成效,并且鱼类粪便等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养分,从而促进了水稻增产;水稻亩产量能够稳定在500 千克以上,平均单位面积增产高达5~15%。
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

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遭受土地资源的限制、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威胁等各种因素,水稻产量和质量始终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水稻丰产、优质和高效种植的问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
一、科学选种挑选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是丰产的基础。
科学家根据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和日照情况,选择适合生长的水稻品种。
其中,优质水稻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耐倒伏和产量高等特点,在推广种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合理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实现水稻丰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科学家们制定了健康、绿色的施肥方案。
通常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又能满足水稻的养分需要,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合理浇水科学的灌溉方式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求和土壤湿度状况,科学家们提出了适合不同区域的灌溉技术。
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减少水分的损失;在湿润地区,可以采用渠道灌溉和交替淹水灌溉等方式,提高土壤湿度。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限制水稻丰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系列的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
同时,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草药浸泡、轮作休耕、适时摘除病虫害植株等,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五、适时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实现水稻丰产的重要保障。
包括适时的翻耕、杂草清除、制订合理的密植方案等。
此外,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及时对水稻进行追肥、打顶、穴育等措施,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节能减耗节能减耗也是实现水稻高效种植的一项重要工作。
科学家们提倡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源作为水稻种植的动力,同时推广使用高效农业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12期周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是动态的,是多项高产技术的组合,是集水稻优质品种的选择、大中棚育苗、钵育摆栽技术、科学的施肥技术、水源、水层管理、病虫草的防治等一系列优化措施为一体。
水稻大中棚育苗可以有效的解决优质高产品种生育期长和无霜期短的矛盾;钵体育苗人工摆栽不伤根、不缓苗直接进入生长,可以争抢积温80-150C左右;科学配方施肥、无污染的水源和水层科学管理是米质优良与否的关键;而病虫草的防治则是产量的保证。
所以说优质稻谷高产栽培技术是多项高产技术的组合。
一、大中棚的建造与选址(一)建造地点:如本田地近,可在庭院建棚;本田地远的要留设集中的秧田地。
建棚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灌排方便、土壤偏酸、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地;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可在水田中选择返浆轻的高地,挖好截水排水沟,建成高出地面50cm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确保旱育质量。
(二)秧本田比例:机插盘;每公顷本田用盘500个,育秧面积90m2。
(三)大、中棚规格:以南北走向为宜,大棚高2-2.2米,宽6-8米,中棚规格;高1.8-2米,长度根据育苗面积计算。
具体扣膜方法;一是整幅扣法,优点是节省农膜,防风能力强,缺点是不便通风,要双侧开门;二是单侧开闭式,开闭缝在背风侧,两块农膜交叉重叠30-60cm,大幅膜6米左右,小幅膜2米左右,重叠处距地面1米左右,优点是方便通风,便于管理,缺点是浪费农膜;三是脱裙子式,整幅农膜盖在顶部居中,两侧分别用开闭式,通风时将农膜向上或向下拉,优点是方便管理,盖膜后要拉好防风绳,注意防风。
为提高保温效果,可采用三膜覆盖,即在大棚内作小床,小床上扣小棚,苗床上再铺一层地膜。
这种方法保温效果极好。
二、育苗技术(一)品种选择;我市地处三、四积温带,应选择抗性好、分蘖强、米质优的品种做主栽品种,如空育131、龙粳20、龙粳26、绥粳4、垦稻6、垦稻12等品种为主栽品种。
(二)作床:当棚内土壤融化lOcm以上时开始翻地做苗床。
翻地前,要均匀施人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土要细碎无大坷垃,楼出土中根茬、杂物。
配制营养土:旱田土70%、腐熟猪粪20%、草炭土10%的比例混合堆制,播种前用6-8目孔目筛,然后加入壮秧剂混拌均匀,每平方米用床土20kg、均匀拌入床土3cm。
棚中间留步道,步道两边有效宽度要与摆放秧盘的组合宽度相吻合,以免浪费苗床。
钵盘:每210kg过筛旱田细土拌入2.5kg壮秧剂,2kg尿素,5kg二铵,2.5kg硫酸钾,可装120个盘。
每个秧盘约2kg营养土。
(三)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3天,用比重为1.1-1.3的盐水选种,捞出瘪谷,清洗后再用施宝克浸种消毒(水温15 -16C,浸种5-7天);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30-32℃条件下破胸,当有80%左右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
当芽长到l-2mm时温度降到15-20℃凉芽、待播。
(四)定播期:播种期为4月10-15 日。
(五)播种:播前床土要浇透底水,播量;机插盘播芽种600-700克/m2;钵盘播芽种250克/m2;先播种子量的80%,再播20%找匀。
播后用平板将种子三面压入土中,而后覆土0.5cm,最后封闭灭草覆盖地膜。
(六)出苗后的秧田管理:一是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育成弱苗、徒长苗,二是防止低温缺水育成小老苗,三是防止湿度剧烈变化引发立枯病造成死苗。
秧龄一般为30-40天。
1、温度管理:播种后出苗前,密封保温。
80%出苗后撤去地膜。
出苗至1.5叶期,保持温度28;1.5 -2.5叶期要求温度25。
C,并注意适当通风炼苗;2.5-3叶期,要求温度20cC;3叶后昼揭夜盖,并注意夜间保温预防冻害。
2、水分管理:秧苗2叶期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2叶后做到缺水补水,宜早晚浇,一次浇足浇透。
3、预防立枯病:秧苗一叶一心期用35%清枯灵;3.2%克枯星或3%病枯净,喷药后用清水将药液冲洗到根部。
4、苗床追肥:秧苗2.5—3叶期如发现脱肥,每l00m2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2-3kg,兑水200-300kg配成100倍液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防止烧苗。
5、防潜叶蝇:育好的秧苗在插前1天(起秧前),叶面喷施内吸杀虫剂一遍净、大功臣等吡虫啉类杀虫剂,每10克药兑水10 -15kg喷施100 -200m2苗床。
三、本田整地施肥与插秧(一)整地;近几年,我市水稻面积逐年递增一般旱整地都在秋季进行,秋翻深度为15-18cm,翻地土壤适宜含水量为25-30%。
以翻一年、松旋二年为周期。
如春季整地应在稻田化冻lOcm时进行,重耙、轻耙相结合,要旱整平、旱耙细、坚持标准,在4月末5月初进行早耙、旱平,修好堑沟、打好池埂,5月上旬放水泡田,插秧前搞好水整地,旋耕地块只进行水整地,结合人工找平后在灌上水,这样即可诱发杂草萌发,又可缓和春耕用水紧张的矛盾。
对漏水地块应反复水耙,搅起泥浆达到整平防止漏水,整地要达到池内“寸水不露泥,高低不过寸”做到地等苗,不能苗等地。
耙地同时施人底肥。
(二)施肥:按技术规程要求配方施肥或经验施肥。
底肥:公顷施二铵85kg,尿素90kg,硫酸钾70kg;整地施人。
蘖肥:公顷追尿素25kg,硫酸铵60kg,在施蘖肥的同时适当追施硅肥以增强植株抗性,施蘖肥时间以见新根为准,一般在6月5日左右。
穗肥:时间在7月5日左右,水稻倒二叶期,根据田间水稻长势而定,一般公顷施钾肥50%氯化钾70kg,尿素40-80kg。
(三)插秧;当气温稳定通过13。
C时即可插秧。
插秧规格:机插9x3寸或8x4寸。
钵育苗不缓苗,应集中在5月15-25日内摆完带蘖秧苗,摆插规格为12寸-6寸x4-5寸或12寸一9寸x3寸。
也可早起垄后泡田、垄上摆双行。
摆插深度控制在钵苗营养土上表面与泥面平齐。
要在整好地后1-3天,汪水汪泥状态时进行摆插,防止土壤变硬。
降低根系与土壤的粘稠度。
四、水层管理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插秧后根据苗情、泥面状况、气候条件(温度、风力)定灌水时间和水层深度。
(一)浅水促;插秧时池内保持花达水,插秧后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进行扶苗护苗,有效分蘖期灌3cm浅水增温促蘖。
孕穗至抽穗前采用干干湿湿的湿润灌溉法,增加土壤的供养量,促进根系下扎。
到抽穗前40天为止;(二)深水护胎、浅水灌浆。
水稻减数分裂是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防御低温冷害,如遇17℃低温时,要灌15cm深水层护胎。
其余时间要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活杆成熟。
每次灌水4-5cm,自然落干后再灌水。
黄熟中期排水,使水稻安全成熟,早日收获。
五、除草及病虫害防治(一)秧田杂草:除草剂选择;安全、高效、广谱、低毒、环保播种覆土后施药;20%敌稗(300-500)MU亩1.5 -2.5叶期;10%千金60-80MU亩;10%千金60ML+48%排草丹160-180MI/亩;50%杀草丹300-400MU亩。
(二)本田杂草:推荐分期施药药剂选择:根据自己秧苗素质和本田整地状况选用以下除草剂并按说明书严格使用。
有机磷类(阿罗津)、酰胺类(苯噻草胺、马歇特、瑞飞特)金水灵。
磺酰脲类(太阳星)、金水牛,环胺磺隆(金秋)、灭草松(排草丹)、恶草酮(农思它)二氯喹啉酸、四唑草胺(拜田净)苯噻草胺+苄嘧(吡嘧):53%禾友一号、60%农牛、50%穗宝、55%水灵苯苄、68%客叉欢、噻龙、田莠清。
35%农力50%稻特利。
苄嘧磺隆:30%威龙、50%和阔净、20%草特佳(苄+莎)丁草胺,施药时期;插前5-7天,用毒土法或甩喷法,(蓝色、高含量、高渗透可以用,含有甲磺隆、乙草胺、异丙草胺有效成份的除草剂不能用)。
水层3 -5cm.保水5-7天。
进行封闭灭草,等水自然渗降花达水进行插秧。
该类除草剂不能在水整地泥浆混浊状态时使用。
茎叶处理:喷药时采用卫士牌W-16型喷雾器,喷雾采用11001型扇形喷嘴,喷液量7-10升水,喷头距地面高度50cm,喷雾工作压力2-3个大气压。
不能重喷否则药害,不能漏喷否则无效。
水稻叶龄在4.5-5.5叶期进行第二次灭草第四片叶展开最晚界限在6月5日(5月25日插秧)水稻插秧后15 -20天。
稗草叶龄在1.5叶期以前一酰胺类除草剂;稗草叶龄在2.1叶期以前一有机磷类除草剂,施药方法:毒土或甩喷,不提倡毒肥法。
技术要点:水层3-5cm,保水5-7天。
稻稗(旱稗粳稗水稗水稻草)泽泻、慈菇的防治;插前5-7天:施药方法:甩喷。
(例如太阳星)20G/亩水层3-Scm保水5-7天。
插后15-20天:磺酰脲类+除稗剂(有机磷类)混用,(例如太阳星+阿罗津或马歇特)20G/亩+60MU亩,杂草基数下降50%。
(三)负泥虫;在负泥虫发生盛期(6月中旬)及时发出预报进行防治。
公顷用2.5%敌杀死或灭杀毙0.5公斤,兑水500-1000倍液。
(四)稻瘟病;近几年发生较重,常规药剂预防效果一般。
建议稻农使用咯喹酮、四氯苯肽、烯丙异噻唑、8%好米得颗粒剂、使百克、2%加收米,采用茎叶喷雾,喷液量15-20升/亩叶瘟: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9.1 -9.5叶期。
(7月2日一7月5日)穗颈瘟: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孕穗末期(7月16日)和齐穗期(7月23日一7月26日)。
很多农户掌握不好这几个时期,喷药时不是过早就是过晚,往往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而导致稻瘟病的严重发生,另外,一些农户对稻瘟病防治的喷药次数不够,甚至根本不按照这几个时期防治稻瘟病,造成水稻稻瘟病的严重发生,甚至绝产。
(五)水稻鞘腐病;防治措施:2%加收米1200MU公顷+50%多菌灵1200G/公顷;25%施保克1000 -1200MU公顷;70%甲基托布津1500G/公顷;40%多菌灵1500G/公顷+酿造醋1500G/公顷。
六、收获和贮藏(一)收获时期。
以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为指标,适时收割,确保稻米品质,过早过晚都影响品质。
(作者单位:224624江苏省响水县大有镇农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