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如何确定水稻移栽方法移栽密度

合集下载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不要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误解为“复杂、费时、费工”的精耕细作栽培,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种植方法。

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培育壮秧、适龄移栽
移栽时要根据播种期和秧龄确定恰当的移栽时间。

移栽秧龄不宜过大。

避免秧苗老化移栽,以免出现有效穗减少和抽穗不整齐。

移栽时间定在6月初,秧龄40天左右, 6叶移栽,平均带蘖3个(1 叶及2叶蘖3个)。

二、栽插密度要求
合理密植是水稻夺取高产的前提,合理密植与栽培方式、密度密切相关。

1、栽培方式:采用精确定量栽培。

拉线手工定点栽插,清水栽秧,插秧深度1-2公分。

2、栽培密度:采用株行距为3X9寸或3.5X8寸的条栽,亩插2.1-2.2万丛,每丛1苗,栽插质量一定要做到栽浅栽稳。

三、肥水管理
1、施足底肥:亩用1000-1500千克优质农家肥、10千克尿素、50千克普钙做底肥。

2、早施分蘖肥:秧苗移栽大田7-8天,亩用10千克尿素,5千克硫酸钾拌匀撒施,促花肥亩用尿素10千克,5千克硫酸钾,保花肥亩施10千克尿素,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强上部叶片光合能力,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四、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确保增产增收。

并根据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专业化防治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稻瘟病的防治应在大田分蘖盛期和破肚初期及时用异稻瘟净和75%三环唑预防1-2次。

白叶枯病的防治在幼穗分蘖期、齐穗期、扬花期各用叶枯灵进行喷雾1次,施药时尽量选择雨后叶干时进行。

同时要加强其它病虫害防治。

水稻秧苗移栽的方法

水稻秧苗移栽的方法

水稻秧苗移栽的方法水稻秧苗移栽的方法一、传统的手工移栽方法•适用范围:小面积田地•步骤:1.挑选健壮的秧苗。

2.在水田中开凿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

3.将秧苗根部切齐,放入沟中并插入泥土。

4.确保秧苗的生长部分在土壤表面。

5.注意株距和行距的合理布局。

二、机械化移栽方法•适用范围:大面积田地•步骤:1.准备机械化移栽所需的设备,如水稻移栽机。

2.调整机械设备,设置好行距和株距。

3.将秧苗放入机械设备的供株仓中。

4.启动机械设备,自动完成移栽过程。

5.检查移栽后的秧苗是否整齐,并及时进行补栽。

三、直播法移栽方法•适用范围:水稻直播技术适宜的地区•步骤:1.将稻种直接撒播在湿润的水稻田里。

2.在播种后进行水稻田的管理,如覆盖稻草、喷洒杀虫剂等。

3.等待稻苗长成稻秧,然后进行疏松、中耕等工作。

4.随后,在适宜的生长期将稻苗移栽到稻田中。

5.移栽后进行及时的灌溉,保证稻苗的生长。

四、育秧机移栽方法•适用范围:种植大田作物的育苗阶段•步骤:1.设置好育秧机的参数,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2.将稻种放入育秧机的培养槽中。

3.调整育秧机的水温和水位,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4.等待稻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利用机器自动将秧苗移栽到田地中。

5.移栽后进行灌溉和施肥,促使秧苗快速生长。

以上是常见的水稻秧苗移栽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的移栽方法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水稻的移栽工作。

当然,水稻秧苗移栽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注意事项:•土壤环境:不同的土壤环境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排水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移栽方法。

•人力资源:手工移栽方法需要大量人工投入,适合小面积田地,而机械化移栽方法可以节约人力,适合大面积田地。

•技术条件:育秧机移栽方法需要投入一定的设备和技术,适用于种植大田作物的育苗阶段,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水稻 移栽

水稻 移栽

水稻移栽水稻的移栽是指将幼苗从育苗箱中移植到田间地块中,以供后续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产生。

移栽管理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水稻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稻移栽的步骤以及移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移栽前的准备1. 土地筛选: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壤结构适宜的土地进行移栽。

2. 土地整理:在移栽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耙平、松土等工作,使土壤紧实程度适宜。

3. 种苗育成:要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并进行正常管理的幼苗进行移栽。

4. 种苗处理:移栽前需要将幼苗割去一部分根和叶子,以保证其在移栽后能够更快适应新环境。

二、移栽步骤1. 确定移栽的时间:水稻幼苗一般在4-5叶时进行移栽,如果在此之前移栽可能会导致生长不良,如果在此之后移栽则可能影响稻株的生长节奏。

2. 布置栽植机具:在田间按照要求进行排列,将栽植机具准备好。

3. 根据田块形状、大小、底墒等情况,确定移栽方式:直排、交错排、簇栽等。

4. 开始移栽:将育好的水稻幼苗放入栽植机具中进行移栽。

注意控制移栽的深度和距离,不要受风吹雨淋,避免干旱或渗透不良。

三、移栽后的管理1. 及时灌溉:移栽后的水稻需要进行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

2. 施肥:移栽后在第7-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3. 除草:接下来,要及时进行除草,以保证水稻作物正常生长。

4. 防治病虫害:移栽后应加强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以免影响产量。

总之,水稻移栽是水稻栽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注意控制移栽深度和距离以及及时进行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只有在这样全面的管理措施下,才能让水稻获得更好的发育和产量。

水稻移栽技术要点

水稻移栽技术要点

水稻移栽技术要点一、水稻移栽技术概述水稻移栽是指将育苗期的水稻幼苗从育苗床上移植到田间的操作过程。

移栽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非常大,因此掌握好移栽技术十分重要。

二、选种和育苗1. 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优良品种。

2. 育苗: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正确的播种、浸种处理,保证出苗率和幼苗健壮程度。

三、准备工作1. 土地整理:在水田中进行深耕翻土,使土层松散,便于插秧。

2. 灌溉管理:在移栽前要保证充足的灌溉,使土壤湿润透气。

3. 施肥管理:在移栽前进行基础施肥,并在移栽后及时补充追肥。

四、移栽时间1. 移栽时机:一般在秧龄25-30天左右进行移栽。

2. 气象条件: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移栽,避免雨季或寒冷天气。

五、移栽方法1. 移栽间距:一般为30cm×20cm或25cm×20cm。

2. 移栽深度:将幼苗插入土中,深度以叶鞘基部与土壤表面齐平为宜。

3. 移栽姿势:将幼苗插入土中,要保证秧心朝上,叶片展开自然。

4. 移栽密度: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进行合理调整。

六、移栽后管理1. 灌溉管理:移栽后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透气。

2. 施肥管理:移栽后及时补充追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3.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田间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七、注意事项1. 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以避免影响产量。

2. 移栽时间和气象条件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遵循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水稻生长规律。

3. 在移栽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并对田间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管理。

水稻种植规格与密度

水稻种植规格与密度

水稻种植规格与密度
水稻种植的规格和密度会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种植目标和机械种植或人工种植等因素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稻种植规格和密度:
1. 行距:通常为30厘米至60厘米,这取决于水稻品种和种植目标。

行距宽可以减轻水稻相互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 株距:通常为10厘米至30厘米。

株距取决于水稻品种的穗形和植株高度。

株距近可以增加每棵稻穗的结实粒数,提高产量。

3. 每公顷的种植数量:通常在15,000至30,000株之间。

种植数量取决于水稻品种的穗形、植株高度和生长速度。

种植数量多可以提高产量,但也需要考虑到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

以上只是一般的建议,具体的种植规格和密度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在肥力充足的土壤中,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提高产量;在瘦土壤中,则需要减少种植密度以避免水稻生长不良。

超级稻Y两优85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Y两优85高产栽培技术
超 级 稻 Y 优 8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两 5
斤 ,具有亩产8 0 5 公斤 以上 的增产潜 力。 () 性 :该 品种 根 系发 达 ,茎 秆粗 壮 ,抗 旱 性 能 2抗 强 ,耐 高温 ,耐肥 抗 倒 。稻瘟 病 抗 性鉴定 :综 合指 数 1 级 ,高抗稻瘟病 ;白叶枯 病抗 性鉴定 :综合指数2 ,抗 级
品 种 表 现
4科学 管理 、薄水勤灌 。
5加强 病 虫害 防治 综合 防治 。分蘖 期注 意防 治螟 虫
及 纹枯 病 、稻 瘟病等 ,减 少稻飞 虱 的发生基 数。破 口至
() 1产量 :2 0 年参 加云南 省籼 型杂 交稻 区试 B 试 齐穗 期 ,注 意 防治稻 曲病 、纹枯病 、颈瘟 、螟 虫和稻飞 08 组 验 ,平 均亩 产7 46 克 ,比对照增产82 ,达 极显著水 虱 。 3 .千 _ % 平 ;2 0 年 参加 云南 省籼型 杂交稻 区域 B 09 组试验 ,平 均
白叶枯病。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1适 时播 种 、培 育壮秧 。适播期 为4 . 月上 旬。每亩秧 田播种 量8 1 千 克 ,每亩大 田用种量 05 5 克 。 — 0 .一O 7 千
秧龄 3 天 内 ,田与 大 田面积 比例 1 . 肥 每亩 施复 合 0 :7基
 ̄ 3 公 斤 ,叶 1 时每 亩施尿 素5 J 0 B 心 公斤 作断奶肥 ,移栽 前
阳等地籼型杂 交稻试验示范 ,平 均亩产7 35 克 ,比对 5 千
丁乃然 19) 378 8( 08 6 1
网 址 :www. i【唱n b 1) 】 ;n e1l c
照增产92 .%,达 极显 著水平 ;大 田栽 培一般 亩产 7 0 5 公
5 r 窖 0 8 - - -

85如何确定水稻移栽方法移栽密度

85如何确定水稻移栽方法移栽密度

如何确定水稻移栽方法、移栽密度①、水稻盘育机械插秧机械插秧要做好计划安排,保持花达水插秧,水深泥稀易埋苗,无水插秧机前进阻力大,降低机插效率。

⑴普通插秧机插秧第一生态区5月20日前为30×12厘米,确保25穴/平方米以上,5月21日-25日30×10厘米,确保33穴/平方米以上,每穴3-5株;第二、三生态区30×10厘米,33穴/平方米,每穴3-5株,机械插秧确保基本苗数100-150株/平方米。

⑵八行插秧机插秧第一生态区5月20日前为23.8×14厘米, 5月21日-25日插23.8×10-12厘米;第二生态区5月15日前插23.8×12厘米,5月16日-25日插23.8×10厘米;第三生态区5月15日插23.8×12厘米,5月16日-25日插23.8×10厘米。

插秧密度35-40穴/平方米,3-5株/穴,基本苗数140-180株/平方米。

②、水稻机械钵育摆栽摆栽规格33×12厘米,25穴/平方米,3-4株/穴,基本苗数100-120株/平方米。

机摆侧深施肥,侧45-50毫米、深50毫米。

③、人工插秧第一生态区5月20日前(40+20)×10厘米(9×3寸),5月21日-25日(33+20)×10厘米(8×3寸),第二、三生态区(33+20)×10厘米(8×3寸),33-37穴/平方米,3-5株/穴,基本苗数140-170株/平方米。

④、人工钵育摆栽5月20日前(40+20)×13.2厘米(9×4寸),25穴/平方米,5月21日-25日(40+20)×10厘米(9×3寸),33穴/平方米,3-4株/穴,基本苗数100-120株/平方米。

⑤、钵育抛栽水整地泥浆稍沉淀后,田间花达水即可抛栽,钵苗入泥深0.6-0.7cm,大风大雨天不宜抛栽。

种植技巧掌握最佳种植密度

种植技巧掌握最佳种植密度

种植技巧掌握最佳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农作物种植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因此,掌握最佳的种植密度是农民朋友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种植技巧和最佳种植密度。

一、水稻的种植密度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密度的合理选择对保障水稻产量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种植密度也有所不同。

1. 早稻和中稻一般适宜选择较高的种植密度,利用较小的株距进行集中栽培,以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

种植密度一般在每亩8-10万株左右。

2. 晚稻则可选择相对较低的种植密度,适当增加株距,以利于避免病虫害的侵袭及有效利用光照。

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6-8万株左右。

二、玉米的种植密度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对于玉米的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和生长期的不同,有所变化。

1. 早熟玉米一般适宜选择较高的种植密度,常规种植密度为每亩5-6万株左右。

对于高产型品种,可以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利用较小的株距进行集中栽培,以提高产量。

2. 晚熟玉米则一般选择相对较低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一般在每亩4-5万株左右。

此种植方式可以增加玉米的单株产量,提高品质。

三、蔬菜的种植密度蔬菜是我国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蔬菜种类和品种对种植密度要求也不同。

1. 茄子、辣椒等果菜类一般适宜选择较高的种植密度,这样可以增加每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般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500-2000株左右。

2. 叶菜类如小白菜、油菜等则相对较低的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增加株距,利于蔬菜生长发育和通风透光。

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4000-6000株左右。

四、水果树的种植密度水果树的种植密度也直接关系到水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的水果树对种植密度的要求也不同。

1. 例如苹果树,一般采用留心种植方式,每亩密植800-1000棵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确定水稻移栽方法、移栽密度
①、水稻盘育机械插秧机械插秧要做好计划安排,保持花达水插秧,水深泥稀易埋苗,无水插秧机前进阻力大,降低机插效率。

⑴普通插秧机插秧第一生态区5月20日前为30×12厘米,确保25穴/平方米以上,5月21日-25日30×10厘米,确保33穴/平方米以上,每穴3-5株;第二、三生态区30×10厘米,33穴/平方米,每穴3-5株,机械插秧确保基本苗数100-150株/平方米。

⑵八行插秧机插
秧第一生态区5月20日前为23.8×14厘米, 5月21日-25日插23.8×10-12厘米;第二生态区5月15日前插23.8×12厘米,5月16日-25日插23.8×10厘米;第三生态区5月15日插23.8×12厘米,5月16日-25日插23.8×10厘米。

插秧密度35-40穴/平方米,3-5株/穴,基本苗数140-180株/平方米。

②、水稻机械钵育摆栽摆栽规格33×12厘米,25穴/平方米,3-4株/穴,基本苗数100-120株/平方米。

机摆侧深施肥,侧45-50毫米、深50毫米。

③、人工插秧第一生态区5月20日前(40+20)×10
厘米(9×3寸),5月21日-25日(33+20)×10厘米(8×3寸),第二、三生态区(33+20)×10厘米(8×3寸),33-37穴/平方米,3-5株/穴,基本苗数140-170株/平方米。

④、人工钵育摆栽5月20日前(40+20)×13.2厘米(9×4寸),25穴/平方米,5月21日-25日(40+20)×10厘米(9×3寸),33穴/平方米,3-4株/穴,基本苗数100-120株/平方米。

⑤、钵育抛栽水整地泥浆稍沉淀后,田间花达水即可抛栽,钵苗入泥深0.6-0.7cm,大风大雨天不宜抛栽。

按照计划抛栽穴数,先抛2/3,再用1/3补抛找均。

抛后进行人工调苗,保证均匀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