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
图书馆、博物馆建筑设计探析

图书馆、博物馆建筑设计探析摘要:恩平市图书馆、博物馆新建项目位于恩城鳌峰山东麓电视大学西侧本项目规划用地19016.12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15134.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540.88平方米,计容面积12696平方米。
其中博物馆3层,建筑面积4489.4平方米,图书馆5层,建筑面积8206.6平方米,地下辅助用房844.88平方米和室外水系景观6500平方米。
以遵循项目的在地区域各项规划为前提,本着节约土地和节能环保的原则,在满足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室外景观设施。
关键词:岭南文化和谐空间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一、设计背景:改善服务环境力促文化惠民据悉,恩平市博物馆目前暂时设置在恩城街道沿江路8号的“大钟楼”。
“大钟楼”原先是恩平县公立图书馆,是恩平第一间图书馆。
因该馆楼顶装有一个大钟,故人们习惯称之为“大钟楼”。
“大钟楼”于1929年3月动工兴建,翌年底竣工。
多年来,“大钟楼”功能几经易用,如今为恩平市博物馆办公大楼。
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大楼,于2012年10月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恩平市博物馆每年在一楼展览厅举办多种形式的免费展览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恩平市图书馆由原来的“大钟楼”迁址到旁边的大楼,其后,该栋大楼被评定为危楼,于2018年被拆除。
目前,恩平市图书馆临时设置在好景花园路青云公园内。
该馆藏书3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3万册,电子版图书11万册。
据了解,由于临时场馆面积太小,上架图书不多,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随着恩平市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恩平市图书馆、博物馆功能场室和设备等硬件明显落后,市民阅读、参观大受影响。
两馆工程项目不仅是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恩平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一项服务百姓的文化惠民工程。
早日建设完成一流精品图书馆、博物馆,既有城市提质的硬件需求,也承载着市民的殷切期待。
室内设计项目类型划分

三、工业建筑室内设计
主要涉及各类厂房的车间和生活间及辅助用房的室内设计。
四、农业建筑室内设计
主要涉及各类农业生产用房,如种植暖房、饲养房的室内设计。
2、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涉及医院、社区诊所、疗养院的建筑室内设计,具体包括门诊室、检查室、手术室和病房的室内设计。
3、办公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涉及行政办公楼和商业办公楼内部的办公室、会议室以及报告厅的室内设计。
4、商业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涉及商场、便利店、餐饮建筑的室内设计,具体包括营业厅、专卖店、酒吧、茶室、餐厅的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分类
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区别,可将室内设计做如下分类:
一、居住建筑室内设计
主要涉及住宅、公寓和宿舍的室内设计,具体包括前室、起居室、餐厅、书房、工作室、卧室、厨房和浴厕设计。
“梦·上海”,瓴点传媒会员、香港设计师郑仕樑作品
二、公共建筑室内设计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涉及幼儿园、学校、图书馆、科研楼的室内设计,具体包括门厅、过厅、中庭、教室、活动室、阅览室、实验室、机房等室内设计。
5、展览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涉及各种美术馆、展览馆和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具体包括展厅和展廊的室内设计。
6、娱乐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涉及各种舞厅、歌厅、KTV、游艺厅的建筑室内设计。
7、体育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涉及各种类型的体育馆、游泳馆的室内设计,具体包括用于不同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及配套的辅助用房的设计。
建筑与艺术的交融——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

前言首先,衷心感谢蒋晓风老师一学年的悉心指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我运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所学习到的知识,对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了分析。
本文将从建筑总体环境布局、功能与流线、造型艺术和空间特点四个角度,全方面地分析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本文尝试通过理性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这个非理性造型建筑,并在分析过程中思考与感悟,最终取得了收获。
目录前言一.建筑概况 (2)二.总体环境布局 (4)三.功能与流线 (6)(一)功能分区(二)交通流线(三)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分析图四.造型艺术 (9)(一)非线性外形(二)雕塑式建筑(三)钛金属装饰外表面五.空间特点 (13)(一)入口序列(二)中央大厅(三)空间组合方式分析(四)展厅空间分析(五)采光分析(六)广场与高塔——空间序列的终止六.感悟与收获 (19)一.建筑概况名称: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Bilbao,Spain)建筑类型:博览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Frank O.Gehry地点:西班牙毕尔巴鄂建成时间:1997建筑规模:建筑占地面积24000m2展览空间面积11000m2建筑简介: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基金会旗下所有博物馆的总称,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为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和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一落成就以独特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它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作。
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成十九个展示厅,其中一间是全世界最大的展厅之一。
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使用钛金属,不同功能采用相应不同的材料,这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工业传统遥相呼应。
这个作品中表达的那种西班牙文化和既激扬又沉静的诗意,不仅倾倒了全世界的万千民众,也折服了无数对盖里满怀偏见的建筑师。
博物馆建筑设计要点

博物馆建筑设计原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博物馆建筑概述第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博物馆建筑的选址第三部分:博物馆建筑设计创第四部分:意与构思的途径第四部分博物馆设计规范第一部分:博物馆建筑概述一、定义定义博物馆是供搜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二、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是展人类文明的橱窗也是对公众进行文化普的机构示人类文明的橱窗,也是对公众进行文化普及的机构。
在一定意义上,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它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大职能:收集管理、调查研究、普及教育。
二、博物馆的基本职能1、收集保管职能如:美术馆收集美术品,历史博物馆收集某时期的文物。
收集得来的藏品经过整理、筛选修复选出有代表性的能把博物馆的教选、修复,选出有代表性的,能把博物馆的教育内容很好的抽象概括的、有价值的藏品加以保管。
2、调查研究职能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需要调查研究藏品的抽象内容,加工、组织它的抽象材料,根据博物馆的教育目的,向观众进行展示。
3、普及教育功能这种教育是通过向观众陈列、展示展品或由观众亲自操作。
体验来实现的。
博物馆一般都有这三种功能,有些博物馆还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学术活动中心有些博物馆当地的文化中心,学术活动中心,有些博物馆还有休息、游乐等内容。
三、博物馆涉及名词解释三1 博物馆建筑:供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
本之用的公共建筑2 馆区:对基地内各类建筑物及道路、广场、绿地等占用的整个区域的总称。
3 藏品库区:对藏品库房及为保管藏品而专设的房间、通道、场地等占用的空间的总称。
4 藏品库房:存放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为存放各类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藏品或贵重藏品 而专设的藏品库房。 2.0.27 保管装具 Collection Container
藏品保管中使用的橱柜、台座、支架、隔板、箱盒、囊匣、镜 框、瓶罐等。 2.0.28 消毒室 The Disinfection Room
一些小型或是专题性的博物馆常以陈列馆冠名,其可以是历史 类、艺术类博物馆、自然或产业博物馆。 2.0.6 工艺设计 Technological Design
由于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本规范借用工业建筑设计中“工艺 设计”一词,泛指周密完整的设计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项目评 估和设计任务书等;包含博物馆功能策划、藏品收藏与保护计划、 观众目标与数量、陈展大纲与设计、教育与研究、投资与效益、近 期建设与发展目标等内容。 2.0.7 藏品 Collections
高峰密度是指在展厅内观众驻足观展困难,观众秩序需要维 持、疏导,展厅温湿度升高,保安视线受人群遮挡较大时每m2展厅 净面积容纳的最大观众人数(人/m2)。此时应限制观众进入。 2.0.14 展厅观众合理限值(合理限值M1) Reasonable Limiting Value of Attendance
具有收藏、研究、展示、传播等价值的文物、标本、艺术品、 科技产品、模型等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的总称。 2.0.8 展品 Exhibits
向观众展示的藏品。
2.0.9 陈列/展览 Display 陈列与展览的词义是相同的,都是向观众展示藏品。博物馆学
中常将反映博物馆主要藏品内容和展示目的展示称为基本陈列;将
表 4.1.3 博物馆建筑区域划分、功能区与各类用房组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苏州博物馆分析

③.新材料、新技术
苏州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 构造,贝聿铭在新馆设计中承 受了钢化构造,再用优质木材 为钢构造镶边、包装。
在屋面材料的运用上,则 以现代材料花岗岩取 代青瓦。
建筑的中庭借鉴传统“老 虎天窗”的做法,但窗户开在 了屋顶中间部位,屋顶形成一 个折角,光影穿插,整个空间 布满祥和与大气。走廊由透过 天顶造成的线状光书写着,犹 如走在了古老的竹帘下,传统 符号在光线中简洁地演绎着现 代的气息。
从建筑构造看,现代几何体构成 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 屋顶的根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 断的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 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 大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 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在的三 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 形空间交错在一起,西中有东,东中 有西,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简洁、 抽象、有力度,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 中西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 的转换。
一 :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爱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 王府毗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其弥补了 古物无保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
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 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争论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 用作贮存,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苏 州 博 物 馆 模 型
五.具体解析
馆建筑总面积:15391平方米,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主要有展厅、 公共空间、行政办公区、库房等功能,绿地占地率42.4%。新馆建筑群分 成三大块;中心局部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 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
博物馆设计方案

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博物馆计方案说明张掖是华夏文明多种文化交汇和融合的圣地,千古不息的祁连雪水滋润着这方土地,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张掖文明。
张掖市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围绕“张掖魂”主题,将一幅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和无数绚丽的历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
一,整体设计在总体设计中,我们选用馆藏文物的典型,突出营造张掖文化的氛围,体现张掖博物馆的鲜明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场景复原、展柜、展台、壁龛,陈列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文化、汉代文化、丝路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佛教文化、游牧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在河西走廊区域性上所具备的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设计理念按照“朴素大气、厚重典雅、自然流畅、特色鲜明、科技环保”的设计原则,设计根据陈列体系与内容构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均衡、重点突出、富于变化,观众参观路线顺畅,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运用丰富的陈列语言,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升华陈列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绿色陈列”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使陈列设计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三,一楼——展馆大厅总体构想。
一楼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公共区域,也是博物馆张掖文化灵魂汇聚地。
以简约的张掖文化印象,为空间加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周设计。
笔直的大厅天井柱体由色彩明快的石材干挂而成,直插三楼顶部,寓意张掖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中流砥柱之一。
各楼层临大厅墙体则由一幅幅蕴含张掖故事的浮雕组成。
与大厅中央的雕塑交相映衬。
主题设计。
大厅正中央区域是由“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雕塑造型群组成。
雕塑群由半圆弧的祁连山浮雕、“万国博览会雕塑”、张掖浮雕岩体结构地图、流水瀑布四个艺术元素呼应融合而成。
安放在巨大的张掖地图上视觉震撼的半圆弧祁连山浮雕寓意“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万国博览会”则象征张掖辉煌的历史烙印和丝绸之路文化的鼎盛。
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

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以满足博物馆提供观众良好参观体验的要求。
我们将从展示空间设计、展品陈列、灯光布置、装饰风格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
2. 展示空间设计2.1 展厅分区博物馆的展厅应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展区,以便清晰地展示和分类不同的展品。
我们建议将展区分为主题展区、临时展区和交互展区。
•主题展区:按照不同的主题或历史时期来划分,方便观众进行主题性参观和学习。
•临时展区:用于定期举办特定主题的临时展览,增加博物馆的活力和吸引力。
•交互展区:提供观众与展品互动的时机,增加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
2.2 展品陈列展品陈列是博物馆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们建议采用以下策略来展示展品:•主题式陈列:按照主题将展品进行组合,可以通过时间、地域、文化等因素进行分类。
•多媒体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展品与多媒体设备结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展品的呈现方式。
•互动展示:为观众提供互动的展示方式,例如触摸屏、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兴趣。
3. 灯光布置灯光布置对于营造博物馆的气氛和展品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灯光布置的建议:•环境光:使用柔和的环境光来照亮整个展厅,营造舒适的气氛。
•重点照明:对于重点展品或特定展区,使用聚光灯或照明灯来突出展品的重要性。
•色彩灯光:采用不同色温或色彩的灯光来营造不同的气氛和情绪,例如使用暖色调灯光来衬托历史展区的古朴气氛。
4. 装饰风格博物馆的装饰风格应与展品相互照应,并且应该注重与博物馆的整体定位相一致。
以下是一些装饰风格的建议:•简约现代: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突出展品的特点和视觉效果,营造现代感。
•古典传统:对于历史类的博物馆,采用古典传统的装饰风格,强调文化的厚重感和历史气氛。
•创意主题:对于特定主题的博物馆,可以采用创意主题的装饰风格,与主题相照应,增加观众的兴趣和互动性。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涵盖了展示空间设计、展品陈列、灯光布置和装饰风格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指导书一、概述博物馆属于博览建筑类型,除博物馆外,还包括各类、各式展览馆以及其他规模大小不等的陈列馆展览中心等,其设计方法大同小异。
博物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的机构,因此它具有采集保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
以下将着重阐述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博物馆建筑按规模可分:大型馆 (面积大于10000m2)、中型馆 (面积4000—10000 m2)、小型馆 (面积小于4000 m2)。
二、博物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1、博物馆功能组成博物馆建筑最基本的组成有展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行政管理区、学术研究区、设备后勤区七大部分 (图2)。
这七部分功能区又各自包含着相应的房间组成 (图1),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其功能组成还会有增减-如特大型博物馆,还有图书资料区、安全保卫区、对外服务区等。
而小的博物馆功能组成可能只有二、三个区。
图1博物馆的功能组成2、博物馆的功能分析在上述博物馆七个功能区中,展览陈列是核心部分,并与观众服务设施部分构成对外开放部分;而藏品陈列区、技术用房、学术研究用房、行政设备辅助用房构成了内部作业部分并服务于对外开放部分。
在图2中,图形大小示意各用房面积的差别,线条的粗细表示它们相互间关系密切的程度。
根据这七个功能分区,我们应注意到在方案构思过程中,应尽量使粗线连接的功能区相对要靠近些,以避免流线过长。
做到对上述博物馆大的功能分析的理解不是太困难,问题是把博物馆所有房间的功能关系搞清楚并不是太容易。
为此,需要特别对博物馆的出入口布置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分析,从图3博物馆的出入口关系中可以看出下列几个问题:图2博物馆的功能分区分析(1)博物馆建筑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含:观众出入口、管理人员出入口、藏品出入口、后勤辅助出人口。
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规模,这些出入口有的可以合并 (如小型博物馆可将管理人员和藏品出入口合二为一);有的甚至因为没有某种功能部分而取消这部分的出入口(如某些小型专博物馆没有设备用房,也就无需考虑后勤的出入口)。
对于博物馆建筑的这几个出入口都相应要与用地的出入口发生对应关系。
一般来说,博物馆用地范围内最好有至少两个与城市道路衔接的出人口一个作为主入口与博物馆建筑的观众入口相对应,另一个次要入口与其余的内部作业几个功能区的出入口相对应(图)。
(2)观众服务区内各功能房间众多,诸如:休息、接待、问询、存包、咖啡座、卖品部、卫生间等,这些房间基本围绕门厅或大厅布置,并都处在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的前部。
(3)展览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的主体部分,应处在核心部位。
它所包含的展厅,虽然数量多、空间大,但功能并不复杂,仅包含展具储藏。
根据博物馆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展厅可细分为陈列厅、展览厅、室外展场。
分清这几种不同展览空间的性质,有助于设图3博物馆的出入口分析计者将它们布局在恰当的地方。
当然,在这个功能区内还包含了为观众服务的休息、卫生间等。
(4)学术研究区是大中型博物馆内研究人员工作的地方,作为功能分区应布局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根据博物馆的不同特色,学术研究区所包含的房间内容并不一样。
如综合博物馆有对各类文物进行研究的文物保护环境研究室、热释光断代研究室、青铜工艺研究室、陶瓷工艺研究室、金属文物腐蚀控制研究室、x光工作室、激光工作室、照相室等等。
如果是美术馆,学术研究区就包含有创作室、研究室、画室、图书资料室等。
这些房间之间不需要很紧密的功能联系,但与藏品库要有方便联系。
(5)藏品保管区,它由藏品库及为藏品库服务的各相关房间组成。
各类藏品库 (一般库房、珍品库)组成完全独立的区域,由总门控制与外界隔离。
而为藏品库服务的缓冲间、藏品暂存库、鉴赏室、储藏室、管理办公室等都应布置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6)文保技术区是对藏品进行处理的专设房间。
根据文保的技术要求设置有鉴定室、编目室、熏蒸室、实验室、摄影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体制作室、裱糊室等相应的技术用房。
文保技术区要与藏品保管区接近,但其中的熏蒸室、实验室要与藏品库有一定距离。
(7)行政管理区包含馆长、接待、会议、财务、党团办公等各办公室,它们要靠近内部入口,以便与外来人员联系方便,又要有通畅的过道与陈列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取得联系。
(8)设备后勤区包含空调机房、变配电房、水泵房、水工、电工、行政库房等,它们可布置在博物馆偏僻一角,也可在馆区内单独设置。
图4博物馆的流线分析3、博物馆建筑流线分析上述博物馆建筑的众多房间如何配置成一个有机整体,只能通过清晰的流线组织把各空间串起来。
因此,对博物馆建筑功能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把所有房间之间的关系搞清楚,这就是流线分析。
从图4所表述的博物馆流线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出:(1)博物馆可分为:一般观众流线、专业人员流线、藏品流线、行政管理流线。
它们各自有单独的出人口与外界联系。
(2)一般观众流线和专业人员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对公众开放的区域,应布局在博物馆建筑的前区,接近博物馆主要出入口。
(3)藏品流线和行政管理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馆内作业区。
帅布局花博物馆建筑的后区,与观众流线隔开。
(4)前区的展览陈列与后区的藏品库应尽可能靠近,使藏品运输流线短捷。
(5)设备后勤区应与其他房间保持-定距离,没有直接的流线关系,并有单独的出入口。
三、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主要相关法规(JGJ66-91)1、总平面(1)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2)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
(3)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4)馆区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2、建筑设计(1)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2)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
珍品及对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
(3)大、中型馆的藏品宜按质地分间储藏,每间库房的面积不宜小于50 m2,应单独设门。
重量或体积较大的藏品宜放在多层藏品库房的地面层上。
(4)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储藏室、办公室等用房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5)收藏对温湿度较敏感的藏品,应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设缓冲间,面积不小于6 m2。
(6)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每一陈列主题的展线长度不宜大于300m。
(7)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
(8)大、中型馆内陈列室的每层楼面应配置男女厕所各一间,若该层的陈列室面积之和超过1000 m2,则应再适当增加厕所的数量。
男女厕所内至少应各设2只大便器,并配有污水池。
(9)大、中型馆应设置报告厅,位置应与陈列室较为接近,并便于对外开放。
报告厅宜按1-2m2/座设计。
(10)水池、喷泉不应紧贴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布置。
(11)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面积,单层建筑不得大于1500 m2,多层建筑不得大于1000 m2,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500 m2。
陈列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大于2500 m2,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1000 m2。
(12)藏品库区的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应设在每层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疏散楼梯宜采用封闭楼梯间。
(13)陈列室的外门应向外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四、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要点1、总平面设计(1)妥善选择馆区用地与城市道路衔接的主次入口位置,使之对外联系做到主入口能迎合观众主要人流方向,次要人口便于馆内人员和藏品的进出,且两者适当拉开距离,有利于博物馆建筑的对外开放部分与馆内作业部分两大功能分区的布局。
(2)合理把握馆区用地的图 (建筑)底 (场地)关系,做到 "图"的覆盖率不大于40%。
建筑适当集中,且以南北朝向为主。
场地平面形状便于按室外功能分成若干区,且有足够的馆前广场和停车场地。
2、建筑方案设计要点(1)根据用地出入口位置和总平面的图底关系使博物馆的屁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学术研究区、收藏保管区、行政办公区、设备后勤区六大部分的功能分区合理,使观众参观路线与藏品运送路线互不交叉。
(2)陈列室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主要解决好 "三线"(流线、光线、视线)的设计问题。
对于考试来说重点要测试的是如何处理好陈列室的流线设计问题,这涉及到陈列区各陈列厅的布置形式。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方式:1)串联式。
参观路线连贯,方向单一,国内多为顺时针进行。
适合连续性强的展出,如历史博物馆。
2)放射式。
各陈列室环绕放射枢纽 (大厅、共享空间)布置,观众参观完一个或一组陈列室后,同到放射枢纽,再到其他陈列室。
适合观众选择性参观,如美术馆。
3)大厅式:利用大厅综合展出或灵活分隔成小空间,布展灵活、流线自由,如展览中心。
(3)上述各陈列方式其人流组织要合理、路线要简洁,防止逆行和阻塞,并安排好观众休息场所。
(4)陈列室开间应不小于7m,跨度当陈列室为单线陈列时应不小于7m,当为双线陈列时应不小于10m,陈列室净高一般为4-6m。
(5)藏品库区内不应设置其他用房,每间藏品库房面积不宜小于50m2,单独设门。
(6)藏品库房尽量少开窗,以免阳光射入和温湿度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