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题集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实用工艺流程图题集

初中化学实用工艺流程图题集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题集1、某氯化钾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流程如下:(1)操作A的目的是使样品________。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的杂质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若先加过量X溶液,再加过量Ba(OH)2溶液,则蒸发后所得固体中含有的杂质是。

答案:(1)充分溶解;玻璃棒;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2)SO42-、Mg2+(写全才1分);Ba(OH)2+MgSO4==BaSO4↓+Mg(OH)2↓;K2CO3;氯2、(2014.佛山)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

下图是以大理石(含Al2O3及其他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图:(1)操作a、b、c的名称都是。

(2)操作a的目的是。

(3)从滤液C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5)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在该生产过程中,用110kg 大理石制得了72Kg 的过氧化钙。

如果不考虑过程中的损耗,可计算出大理石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过滤 (2)除去大理石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 (3)NH 4Cl(4)3NH 3·H 2O+AlCl 3=Al(OH)3 +3NH 4Cl (5)复分解反应 (6)90.9%3.(2014.广州)粗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溶解过滤3.6g 粗盐蒸馏水滤渣滤液蒸发结晶精盐回收装瓶(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第一次:溶解时搅拌;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中考化学流程图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流程图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黄铜矿(主要成分2CuFeS )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243Fe SO ()、4CuSO 及24H SO 。

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的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

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温馨提示:2434+Fe (SO )Fe=3FeSO﹙1﹚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会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 。

﹙2﹚不溶物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

﹙3﹚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废铁屑中含有少量铁锈,却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

步骤Ⅲ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转化,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答案】过滤 引流 Cu 、Fe 44=Fe+CuSO FeSO +Cu 铁锈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再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23Na CO【解析】【分析】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详解】(1)操作a 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会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2)不溶物的成分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故不溶物的成分为Cu 、Fe 。

(3)步骤I 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44=Fe+CuSO FeSO +Cu ;废铁屑中含有少量铁绣,却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铁锈中的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步骤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钠,从而得到碳酸亚铁,因此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Na 2CO 3溶液。

2.某种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还含有较多的脉石(SiO 2)和少量石灰石。

下图是利用该镁矿石制备七水硫酸镁(MgSO 4·7H 2O)的工艺流程。

完整版)初中化学流程图题目附答案

完整版)初中化学流程图题目附答案

完整版)初中化学流程图题目附答案1.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们市也有相应的利用方式。

其中,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

另外,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也是一种利用方式。

具体操作包括将海水进行处理,得到粗盐,然后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

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也是一种利用方式,其中包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所不同。

此外,海水还可以用于“制碱”,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是制取金属镁的重要原料。

分离出食盐的海水称作苦卤水,其中含有丰富的MgCl2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包括在沉淀槽中进行反应、将产物溶于水得到溶液等步骤。

其中,沉淀槽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烘干后得到的MgCl2中可能含有一些杂质。

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可以用于提取镁。

具体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反应、进行沉淀等步骤。

其中,试剂A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沉淀B的化学式为重要的一部分。

由无水MgCl 2电解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也是关键的一环。

电解无水MgCl2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与给蓄电池充电相同。

在从氯化镁溶液中取得氯化镁晶体时,应选择蒸发溶剂结晶方式。

4.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但其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为制备精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步骤。

其中,选择适当的结晶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1)在第一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水搅拌,作用是使盐溶解均匀。

2)第二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杂质,化学式为NaCl。

3)第五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4)在第三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因为不同试剂对应的化学反应不同。

初中化学专题讲解专题4《流程图题—物质制备流程》

初中化学专题讲解专题4《流程图题—物质制备流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016重庆B卷)空气中的氧气在细菌的作用下将辉铜矿中的硫化亚铜(Cu2S)转化成 硫化铜(CuS),再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铜是“生物炼铜”的重要环节。 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硫化铜在水中可以产生极少量的S2-,其结构示意图为
, 则一个
硫原子中含有______个电子。
元素种类 生成物
已知反应物 差值(3X)
一个X的微粒中 X的化学式
Na
Cl
O
H
1
1
3
6
1
1
0
0
0
0
3
6
0
0
1
2
H2O
从表格数据可以得出X的化学式为H2O。(3)反应Ⅱ为氯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反 应生成氯酸钾和氯化钠,该反应是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属于复分解反应。 (4)反应Ⅰ中消耗氯化钠,反应Ⅱ中的产物是氯化钠,即氯化钠可以循环利用。
【答案】
4. (1)CaO + H2O=== Ca(OH)2 Ca(OH)2 + MgCl2=== Mg(OH)2 ↓ + CaCl2 (2)H2 盐酸 (3)CaCl2 【解析】(1)将苦卤水引入沉淀槽,向沉淀槽中分批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与苦卤水中的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过滤后可得氢氧化镁沉淀,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过滤后的沉淀中还可能混
有氢氧化钙。(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电解氯化镁后生成 属镁和一种单质,该单 质为氯气,氯气与单质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得到x溶液,根据氢氧化镁与过量的x溶 液反应生成氯化镁,可知x溶液是稀盐酸,则单质z是氢气。(3)由于将沉淀槽中反应 后的物质过滤后得到的沉淀中可能混有氢氧化钙,因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流程图题复习(有详解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流程图题复习(有详解答案)

工艺流程图题类型1物质合成流程图Ⅰ.与碳酸钙有关的工艺流程1. 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

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第1题图(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________(填“是”或“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种合理的补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

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第2题图(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

小李在实验室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第3题图(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石灰石高温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加入Na2CO3溶液后,溶液M中的溶质是否反应完全,可取上层清液加入________(填序号)进行检验,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A. 碳酸钠溶液B. 铁粉C. 无色酚酞(4)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立即用较多水冲洗,并涂上________溶液。

中考化学压轴冲刺专题训练07 工艺流程图(含解析)

中考化学压轴冲刺专题训练07 工艺流程图(含解析)
(2)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H2+FeCl2 Fe+2HCl.
在制备纳米级Fe粉的工艺流程中,N2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研究人员发现最后制得的纳米级Fe粉样品中混有少量的FeCl2杂质.
①为除去样品中的杂 质,在无氧环境下,先加水溶解,然后再过滤、洗涤、烘干.
②取样品20g,加入足量的盐酸,生成氢气0.7g.请计算该样品中单质Fe的质量分数.
B、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2、(2013•扬州)某热电厂用脱硫得到的石膏(CaSO4•2H2O)生产K2SO4肥料的流程如下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膏中S的化合价是.脱硫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
(2)石膏与饱和(NH4)2CO3溶液相混合,发生反应Ⅰ时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3)实验室完成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以及(填字母序号),玻璃
棒的作用是 .
3、(2013•泰州)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级Fe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Fe3O4.
专题07工艺流程图
☆精典再现☆
☆真题解密☆
这是一道考查金属冶炼知识的题目。题目以工艺流程图的形式,考查了氧化物、粉碎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浓硫酸的稀释、物质的用途等知识。化学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主要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针对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紧密联系的化学工艺流 程试题。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题头简单介绍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所需的材料,描述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的目的;题干则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表示出来,或把化学实验中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提纯的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或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其特点有: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十工艺流程图题4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十工艺流程图题4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十工艺流程图题4
类型3混合物除杂流程图题
1.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

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和H2O。

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

(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有利于节约成本。

2.现有一包混有少量Na2CO3和CaCO3的NaCl固体,为除去其中的杂质,设计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Ⅰ前加入水的目的是。

(2)操作Ⅱ的名称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写出除杂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4)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类型3混合物除杂流程图题参考答案
1.(1)Na2SO3增大接触面积
(2)Na2SO3+Ca(OH)2CaSO3↓+2NaOH
(3)化合
(4)NaOH
2.(1)溶解碳酸钠与氯化钠,分离碳酸钙(2)蒸发结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
(3)Na2CO3+CaCl22NaCl+CaCO3↓复分解反应(4)+4
【解析】(3)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设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x+(-2)×3=0,解得x=+4。

中考化学流程图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中考化学流程图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以下是两个常见的工业流程,流程一:从只含有C u 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生产流程如下:(1)加入过量的A物质,该A物质为______。

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操作a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写出流程图中的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___,B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流程二:如图是两种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CaSO3中Ca、S、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已知原料NaOH的价格为2.9元/kg. 而Ca(OH)2的价格为0.36元/kg.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质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铁过滤漏斗引流 Fe和Cu H2SO4 5:4 : 6 双碱法中通过反应II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处理等量SO2,氢氧化钙用量更少且价格便宜,所以双碱法成本更低【解析】流程一:只含有C u 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所所加试剂是过量的铁,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反应后得到是固体铜和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过滤可将难溶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应过滤,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将铜和铁的混合物中的铁除掉,得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应加入的试剂B为稀硫酸,因为.Fe+H2SO4=FeSO4+H2↑,而铜和酸不反应;流程二:(1)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aSO3中Ca、S、O元素的质量比是40:32:3×16= 5:4 : 6;(2)Na2SO3 + Ca(OH)2 =CaSO3↓+2NaOH , 2NaOH+ SO2 == Na2SO3+H2O;因此用双碱法(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联合使用)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处理等量SO2,氢氧化钙用量更少且价格便宜,所以双碱法成本更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题集1、某氯化钾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流程如下:(1)操作A的目的是使样品________。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的杂质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若先加过量X溶液,再加过量Ba(OH)2溶液,则蒸发后所得固体中含有的杂质是。

答案:(1)充分溶解;玻璃棒;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2)SO42-、Mg2+(写全才1分);Ba(OH)2+MgSO4==BaSO4↓+Mg(OH)2↓;K2CO3;氯2、(2014.佛山)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

下图是以大理石(含Al2O3及其他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图:(1)操作a 、b 、c 的名称都是 。

(2)操作a 的目的是 。

(3)从滤液C 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5)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在该生产过程中,用110kg 大理石制得了72Kg 的过氧化钙。

如果不考虑过程中的损耗,可计算出大理石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过滤 (2)除去大理石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 (3)NH 4Cl(4)3NH 3·H 2O+AlCl 3=Al(OH)3 +3NH 4Cl (5)复分解反应 (6)90.9%3.(2014.广州)粗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溶解过滤 3.6g 粗盐蒸馏水滤渣滤液蒸发结晶精盐回收装瓶(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第一次:溶解时搅拌;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4)看图可知,200C时NaCl的溶解度为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答案:⑴泥沙⑵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⑶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⑷36 10 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4、(2014•茂名)某沿海工业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少量的Fe2+,Na+,Ca2+,Cu2+,Cl﹣,为了达到零污染的目标,将污水进行如下工业流程处理:(1)步骤Ⅰ的操作名称是过滤,并写出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Fe+CuCl2=Cu+FeCl2.(2)滤渣Ⅰ所含的物质是Fe和Cu (填化学式).(3)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完全除去Fe2+.(4)在滤液Ⅲ中加入盐酸使得到的溶液呈中性,要使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确保盐酸不过量.考点: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1)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以及金属活动顺序来分析解答;(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铁粉过量来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来分析;(4)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分析.[来源学*科*网]解答:解:(1)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因此可以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故填:过滤;Fe+CuCl2=Cu+FeCl2;(2)因为在步骤Ⅰ中加入的铁粉是过量的,所以滤渣Ⅰ是置换出来的铜与剩余的铁的混合物;故填:Fe和Cu;(3)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亚铁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将亚铁离子完全除去;故填:完全除去Fe2+;(4)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也就是pH,通常用pH试纸.故填:pH试纸.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离等知识点,难度较大,注意会运用溶液的pH值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分离,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且不引进新的杂质.5.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查阅资料知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以Cu2(OH)2CO3为原料制取铜,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铁制仪器为铁架台(2)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是CO2,大气中该气体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写出蓝色溶液B与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Fe=FeSO4+Cu .(4)试剂E可选用稀硫酸溶液.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碱式碳酸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蓝色溶液B是硫酸铜溶液,其中含有反应剩余的稀硫酸,硫酸铜和铁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C中含有铁和铜,溶液D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F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各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碱式碳酸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蓝色溶液B是硫酸铜溶液,其中含有反应剩余的稀硫酸,硫酸铜和铁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C中含有铁和铜,溶液D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F是氢气,碱式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推导合理.(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所以过滤操作中用到的铁制仪器为:铁架台;(2)通过推导可知A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4)通过推导可知固体C中含有铁和铜,铁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所以试剂E可选用稀硫酸溶液.故答案为:(1)铁架台;(2)温室效应;(3)CuSO4+Fe=FeSO4+Cu;(4)稀硫酸.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6.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木炭粉,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回收铜的方案如下:(1)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滤液Ⅱ中的溶质为_________ .(4)试剂A最好选用下列_________ 溶液(填序号).①H2SO4②CuSO4③MgSO4(5)为了完善实验方案,可对滤渣Ⅰ中的_________ 进行回收.解析:(1)根据过滤时所用仪器可知,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木炭与硫酸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CuSO4+H2O;(3)反应①后,滤液1中的溶质是硫酸和硫酸铜,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硫酸铜和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H2SO4+Fe═FeSO4+H2↑;滤液Ⅱ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4)滤渣Ⅱ中含有剩余的铁粉,因此可加入硫酸除去;(5)开始混合粉末中的铜没有和酸反应,进入滤渣Ⅰ中,为了回收更多的铜,可将滤渣Ⅰ中的铜也回收.答案:(1)漏斗引流(2)H2SO4+CuO═CuSO4+H2O(3)硫酸亚铁(4)①(5)Cu7(2013•佛山)硫酸钙转化为K2SO4和Ca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1)吸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 ,沉淀的主要物质为_________ (填化学式).(3)蒸氨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_________ (填编号).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4)操作Ⅲ包含一系列操作:蒸发浓缩、_________ 、过滤、洗涤、干燥.(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NH3外,还有_________ (填化学式).答案:(1)CO2+H2O+2NH3=(NH4)2CO3;(2)过滤,CaCO3 ;(3)AB;(4)冷却结晶;(5)CO2,CaO.18.(8分)(2013•茂名)提纯某KCl样品(含有少量的MgCl2和K2SO4)的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如下:样品溶液浊液滤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和③的实验操作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_________ .(2)步骤②得到的浊液中含有Mg(OH)2和BaSO4沉淀,写出生成Ba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确定步骤③所加的K2CO3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在加入K2CO3后的浊液中取少量上层澄清液于试管,然后滴加K2CO3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所加K2CO3_________ .(4)步骤④得到的溶液的溶质除了KCl外,还含有_________ (填化学式).若要得到KCl晶体,还要进行如下操作:将溶液倒入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 时(填现象),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8.(2013•茂名)提纯某KCl样品(含有少量的MgCl2和K2SO4)的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如下:样品溶液浊液滤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和③的实验操作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_________ .(2)步骤②得到的浊液中含有Mg(OH)2和BaSO4沉淀,写出生成Ba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确定步骤③所加的K2CO3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在加入K2CO3后的浊液中取少量上层澄清液于试管,然后滴加K2CO3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所加K2CO3_________ .(4)步骤④得到的溶液的溶质除了KCl外,还含有_________ (填化学式).若要得到KCl晶体,还要进行如下操作:将溶液倒入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 时(填现象),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1)溶解、过滤时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烧杯;(2)根据浊液的成分可以判断试剂A的名称,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3)氯化钡和碳酸钾反应能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该反应可以判断碳酸钾是否过量;(4)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蒸发结晶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解答:解:(1)溶解、过滤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和烧杯.故填:烧杯.(2)步骤②得到的浊液中含有Mg(OH)2和BaSO4沉淀,说明试剂A是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钾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K2SO4═BaSO4↓+2KOH.故填:Ba(OH)2+K2SO4═BaSO4↓+2KOH.(3)在加入K2CO3后的浊液中取少量上层澄清液于试管,然后滴加K2CO3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所加碳酸钾过量.故填:过量.(4)步骤④得到的溶液的溶质除了KCl外,还含有盐酸,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化学式是HCl.故填:HCl.蒸发结晶时,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故填:蒸发皿.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故填:出现较多固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杂质的去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蒸发结晶等方面的知识,要注意蒸发结晶操作过程中,停止加热的时间要掌握好.9、(2013•梅州)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的产品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NH3溶于水得到氨水,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呈_________ 色.(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____ 、过滤.(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考点:纯碱的制取;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分析;(2)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3)观察分析工艺流程,找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解答:解:(1)NH3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显碱性,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呈红色;(2)由工艺流程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3)由工艺流程中可知,向饱和的食盐水中通入了二氧化碳,在加热碳酸氢钠时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故答为:(1)红;(2)2NaHCO3Na2CO3+H2O+CO2↑,分解反应;(3)CO2.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本题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该题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等知识,要根据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10、(2013•珠海)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1)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_________ (填字母).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含可溶性杂质,他设计了下面的除杂流程:(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_________ 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_________ 操作.(3)已知试剂X是碱溶液,则沉淀I为_________ (写化学式),下列碱溶液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步骤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净化水的物质要有一定的顺序;(2)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蒸发食盐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3)显碱性的物质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4)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能和盐酸反应中和反应.解答:解:(1)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应该是:用小卵石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较小的颗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撑作用.故填:BADC.(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蒸发操作.故填:过滤;蒸发.(3)如果试剂X是碱溶液,碱溶液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H)2.故填:Mg(OH)2.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氯化钡在加入碳酸钠后,能够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而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在加入碳酸钠后无法除去,所以氢氧化钾不符合要求.故填:C.(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步骤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故填:CaCl2+Na2CO3═CaCO3↓+2NaCl;NaOH+HCl═NaCl+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的提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11、(2012•佛山)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 CO+H2,CO+H2O CO2+H2.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 (填化学式).(3)原料中N2、H2中常含有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的过程是_________ .(4)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 ℃.物质H2N2O2NH3沸点﹣252℃﹣195.8℃﹣183℃﹣33.35℃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或4/5;水在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提供氧元素,表现为氧化性;杂质CO2和水蒸气,分别用碱溶液和浓硫酸除去,要先除杂质再干燥;N2、H2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H3,配平即可;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解:(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或4/5;故答案为:78%(或4/5)(2)水在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提供氧元素,表现为氧化性;故答案为:H2O(3)杂质CO2和水蒸气,分别用碱溶液和浓硫酸除去,要先除杂质再干燥;故答案为:先把原料气通过NaOH 溶液(或石灰水等碱液),再通过浓硫酸(或碱石灰等干燥剂)(4)氮气和氢气在有催化剂和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故答案为:N2+3H22NH3(5)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故答案为:﹣33.35本考点属于实验题中的物质的制备题,综合性比较强,需要掌握酸碱盐的性质,还要掌握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还要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属于哪一种类型,各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把握好.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2.(2012•广州)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图1:(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 .(2)反应①所用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现要配制40g 24.5%的硫酸,需_________g 98%的硫酸和_________ g水.实际操作时,用lOmL量筒取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请在图2中画出所取硫酸的液面.(3)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的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_________ 中(填仪器名称),然后_________ (填操作名称),使反应充分进行.(4)试剂A可选用_________ 溶液(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5)为了从混合粉末中回收更多的铜,可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你的建议是(提出一条即可)_________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反应流程及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及公式变形分析求解(3)烧杯可用作较多试剂进行反应的容器(4)要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可加入稀硫酸(5)要得到更多的铜,可将反应过程中的铜全部回收解答:解:(1)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木炭与硫酸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CuSO4+H2O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铁粉,硫酸铜和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2)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10g;,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需要水的质量为40g﹣10g=30g;(3)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在烧杯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滤渣Ⅱ中含有剩余的铁粉,因此可加入硫酸除去(5)开始混合粉末中的铜没有和酸反应,进入滤渣Ⅰ中,为了回收更多的铜,可将滤渣Ⅰ中的铜也回收故答案为:(1)反应①:H2SO4+CuO═CuSO4+H2O反应②:Fe+CuSO4═FeSO4+Cu(2)10g;30g.所取硫酸的体积为5.4mL(如图所示)(3)烧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H2SO4(CuSO4等合理即给分)(5)回收滤渣I中的Cu点评:对于流程图的题目关健是看明白流程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注意过量物质的去向,如何除去过量物质.13、(2012•茂名)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以工业大理石(主要杂志是氧化铁)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为加快反应I中的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只写一点).(2)写出反应Ⅱ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若将滤液b中的溶质回收再用,除了得到NaNO3外,还可能得到_________ (填化学式);其中NaNO3可用于补充植物养分,它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__ 肥.(4)反应Ⅰ中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加快反应I中的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把工业大理石研成粉末、搅拌等;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反应Ⅱ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反应是,硝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硝酸钠,配平即可;将滤液b中的溶质回收再用,除了得到NaNO3外,还可能得到反应Ⅱ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反应Ⅲ中加入的碳酸钠;Na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反应Ⅰ中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解答:解:(1)加快反应I中的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把工业大理石研成粉末、搅拌等;故答案为:把工业大理石研成粉末(2)反应Ⅱ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反应是,硝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硝酸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NO3)3+3NaOH=Fe(OH)3↓+3NaNO3(3)将滤液b中的溶质回收再用,除了得到NaNO3外,还可能得到反应Ⅱ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反应Ⅲ中加入的碳酸钠;Na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NaOH、Na2CO3;氮(4)反应Ⅰ中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故答案为: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题利用流程图中的现象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考查同学们的判断能力,同学们只要认真分析,根据条件综合把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4.(8分)(2012•梅州)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Ca(OH)2溶液的pH _________ (填“>”、“=”或“<”)7.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 .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____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__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实验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Ca(OH)2溶液成碱性,pH大于7;Ca(OH)2溶液只能与粗盐水中的MgCl2反应,据此写出化学反应式;(2)经过①②后,要进行过滤实验除去沉淀;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滤液中多余的Na2CO3和NaOH;(3)根据Ca(OH)2可除去MgCl2,Na2CO3可除去CaCl2分析.解答:解:(1)Ca(OH)2溶液成碱性,pH大于7;Ca(OH)2溶液只能与粗盐水中的MgCl2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OH)2+MgCl2═CaCl2+Mg(OH)2↓;故答案为:>;Ca(OH)2+MgCl2═CaCl2+Mg(OH)2↓.(2)经过①②后,生成沉淀,要进行过滤实验除去沉淀,所以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步骤①中过量的氢氧化钙和生成的氯化钙与步骤②中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氢氧化钠.所以步骤④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滤液中步骤②加入的多余的Na2CO3和生成的NaOH;故答案为:过滤;NaOH.(3)根据Ca(OH)2可除去MgCl2,Na2CO3可除去CaCl2.如果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步骤②先反应溶液中就有过量的碳酸钠,然后完成步骤①,这时过量的氢氧化钙把上步中多余的碳酸钠除去,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另外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还生成氯化钙,最后步骤④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反应掉生成的氢氧化钠,但不与生成的氯化钙反应,所以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CaCl2.故答案为:CaCl2.点评:粗盐提纯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其中要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滤操作、杂质的除去等内容,需要同学们对此内容了然于心.16、(2012•珠海)下面是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生石灰可以由_________ (填名称)高温煅烧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 ;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_________ (写化学式);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_________ 溶液.(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_________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分由图示的过程可知利用氧化钙和纯碱制取氢氧化钙的过程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