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讲解
土力学名词解释

1、土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或土中中各粒组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6、塑性指数:表示粘性土呈可塑状态的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其大小等于液限与塑限的差7、液性指数:表征了粘性土的天然含水率和界限含水率之间的相对关系,用来区分天然土所处的状态。
1、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重量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
2、附加应力:由外荷载(建筑荷载)作用在地基土体中引起的应力。
3、基底压力: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自重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传至地基的单位面积压力。
3、渗透力:由渗透水流施加在单位土体上的拖曳力。
4、流土: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某一范围内土粒群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5、管涌:在渗流作用下,无粘性土中的细小颗粒通过较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并被带出的现象。
6、超固结比: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时的土压力p0的比值。
7、前期固结压力:指土层在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压力。
8、最终沉降量:地基变形稳定后基础底面的沉降量。
9、固结: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压缩量随时间增长的过程。
1、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对外荷载产生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2、土的极限平衡状态: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相切时的应力状态。
3、极限平衡条件:根据摩尔库仑破坏准则来研究土体单元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应力条件及大小主应力之间的关系,该关系称为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7、灵敏度:原状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与重塑土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1、土压力: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
2、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
3、主动土压力:挡土墙背离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降为最小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4、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向着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达到最大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5、挡土墙:为了防止土体的滑坡或坍塌而修建的支挡结构物。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讲解

一名词解释:1、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
142、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
用来描述土可塑性的物理指标。
143、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
14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
145、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
14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
13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13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
139、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
1310、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
1311、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
121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1213、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11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10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p表示。
10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
09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
08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07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土力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液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塑性指数IP(越大,土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越大,过程中常按IP对粘性土分类):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液性指数IL:是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性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渗流:水等液体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渗透力:单位体积土体内土颗粒所受的渗透作用力,也称为动水力★渗透破坏:由于渗透力、水压力或浮力的变化,导致土体颗粒或土体结构变化,引起堤坝或挡土墙等遭到破坏的现象,叫做渗透破坏(类型:管涌\流土)★流砂:渗透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且向上的渗透力克服向下的重力时,表层土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粒群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俗称流土或流砂★管涌:在渗透水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至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陷,这种现象称为管涌,也叫潜蚀★自重应力:由土体自重引起的应力★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基底附加应力:建筑物建造后在基础底面新增加的压力,是基底压力减去基底标高处原有自重应力之后的应力★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土中引起的,附加在原有自重应力之上的应力★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粒间应力★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计算地基时,超过地基下一定深度,土的变形可不计,该深度称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压缩系数:反映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或在一定压力变化区间其压缩性大小的参数,其值等于e——p曲线上对应一定压力的切线斜率或对应一定压力变化区间的割线斜率★压缩指数:采用半对数直角坐标测绘的e ——log p压缩曲线,其后段接近直线,直线的斜率称为土的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值★先期固结压力:土体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的最大固结压力★临★界孔隙比:由不同初始孔隙比的砂土试样在同一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得出初始孔隙比与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相应于体积变化为零的初始孔隙比为临界孔隙比★砂土液化:是指饱和砂土或粉土在地震力作用下,砂土或粉土在受到强烈振动后,土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土体失去强度而造成地基失效的现象★挡土墙:用来支撑天然或人工土坡,防止土体滑动的构筑物。
土力学名词解释

土力学名词解释土的结构: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粒或土粒集合体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与联结等。
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之为土的构造。
土的密度: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称之为土的质量密度,简称土的密度。
土的重力密度: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称之为土的重力密度,简称土的重度。
土的相对密度:土粒密度(单位体积土粒的质量)与4 °C时纯水密度之比,称为土粒的相对密度,或土粒比重。
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成为土的含水量。
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中土粒的质量成为土的干密度。
土的饱和重度:土中孔隙完全被水充满诗土的重度成为饱和重度。
土的有效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扣除水浮力后单位体积所受的重力称为土的有效重度。
土的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土的孔隙率:土中体积和总体积之比土的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液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塑性指数: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液性指数:是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性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而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的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粉土: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粘性土按塑性指数大小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二渗流:水等液体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渗透变形:土工构筑物由于渗透作用而出现的变形水力坡降:单位渗流长度上的水头损失水头: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能量层流:指液流速度十分缓慢,液流相邻两个水分子的轨迹相互平行而不混惨的流动渗透指数: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相当于水力坡降等于1时的渗透速度流网:在流线和等势线所组成的正交网格称为流网渗透力:单位体积土体内土颗粒所受的渗透作用力,也称为动水力流土:渗透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且向上的渗透力克服向下的重力时,表层土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粒群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俗称流土或流砂临界水力坡降:指土体发生流土破坏时的水力坡降管涌:在渗透水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至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陷,这种现象称为管涌,也叫潜蚀三自重应力:由土体自重引起的应力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基底附加应力:建筑物建造后在基础底面新增加的压力,是基底压力减去基底标高处原有自重应力之后的应力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土中引起的,附加在原有自重应力之上的应力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粒间应力四角点沉降系数:单位均布矩形荷载在某角点处引起的沉降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计算地基时,超过地基下一定深度,土的变形可不计,该深度称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压缩曲线:室内土的侧限压缩试验结果,是图的孔隙比与所受的压力关系曲线压缩系数:反映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或在一定压力变化区间其压缩性大小的参数,其值等于e——p曲线上对应一定压力的切线斜率或对应一定压力变化区间的割线斜率压缩指数:采用半对数直角坐标测绘的e——log p压缩曲线,其后段接近直线,直线的斜率称为土的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值变形模量:根据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的参数,定义同弹性模量,但由于变形模量随应力水平而异,加载和下载时值不同,故未称作弹性模量,而称变形模量地基最终沉降量: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时地基表面的沉降量应力比法: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20%处,在该深度以下如有高压缩性土,则继续向下取至10%处,这种确定沉降计算深度的方法称为应力比法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处附加应力系数的平均值变形比法:由基底下一定深度向上取规定的计算厚度,若计算厚度土层的压缩量不大于该深度土层总压缩沉降量的2.5%,即可确定该深度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这种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规范方法为变形比法前期固结压力:土体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的最大固结压力正常固结土:历史上所经受的最大固结压力等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的土体超固结土:土体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的前提固结压力的土体欠固结力:在目前自重应力下还未达到完全固结的土体,土体实际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超固结比:土体经受过的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的土自重应力之比原始压缩曲线:指室内压缩试验e——log p 曲线经修正后得出的符合现场原始土体孔隙比与有效应力的关系曲线五抗剪强度: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破坏准则:当土体中的应力组合满足一定短息是,土体即发生破坏,这种应力组合即为破坏准则,也是判定土体是否破坏的标准,破坏准则也称极限平衡条件库伦定律:将土的抗剪强度表示为剪切面上法向应力的函数莫尔—库伦强度理论:由库伦公式表示莫尔包线的强度理论莫尔包线:土地发生剪切破坏时,剪切破坏面上的剪应力是该面上的法向应力的函数,这个函数在坐标中是一曲线,该曲线为莫尔包线快剪试验:在试样施加竖向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的直接剪切试验,要求在3~5min 内将土样剪坏固结快剪试验: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的直接剪切试验,要求3~5内将土样剪坏慢剪试验: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在缓慢地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的直接剪切试验,为保证剪切过程中土样内不产生孔隙水压力,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历时较长,对粘性土一般历时4~6h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在施加周围压力和随后施加竖向压力直至剪切破坏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允许排出,自始自终关闭排水阀门的三轴压缩试验固结不排水试验:施加周围压力,打开排水阀门,允许排水固结,固结完成后关闭排水阀门,再施加竖向压力,使试样在不排水的条件下剪切破坏的三轴压缩试验固结排水试验:试样在施加周围压力后,允许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排水条件下施加竖向压力至试件剪切破坏的三轴压缩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将圆柱土样放在无侧限抗压仪中,不施加任何侧向压力的情况下施加垂直压力,直到使土样剪切破坏,剪切破坏时试样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压力孔隙压力系数:指土体在不排水和不排气的条件下,由外荷载引起的孔隙压力增量与总应力增量的比值天然休止角:指干燥砂土自然堆积所形成的最大坡角临界孔隙比:由不同初始孔隙比的砂土试样在同一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得出初始孔隙比与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相应于体积变化为零的初始孔隙比为临界孔隙比应力路径:土体内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该移动轨迹为应力路径破坏主应力线:在p-q坐标表示的剪切破坏包线,是表示极限状态应力圆最大剪应力的特征点的连线。
土力学名词解释

1.土力学: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的一门力学。
它以力学和工程地质学为基础,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及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
2地基:承受建筑物,构筑物全部荷载的那一部分天然的或部分人工改造地层。
3.地基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强度,稳定性,安全度,变形。
4.土:土是由岩石经理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
5.土粒:土中的固体颗粒经岩石风化后的碎屑物质,简称土粒。
6.土是由土粒(固相)“冻土” ,土中水(液相)和土中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物质。
Eg:是固体颗粒,液体水,冰,气四相体。
7.物理风化:由于温度变化,水的膨胀,波浪冲击,地震等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碎裂的过程,这种作用使岩体逐渐变成细小的颗粒。
(只改变大小,不改变性质)8.化学风化:岩体(或岩块,岩屑)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作用不仅使岩石颗粒变细,更重要的是使岩石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大量细微颗粒(黏粒)和可溶岩类(发生质的变化)。
9.残积土:指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碎屑堆积物。
它的基本特征是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六分选,天层理,分布在宽广的分水岭地带,变形大,不稳定,属于不良地质。
10.坡积土:残积土受重力和暂时性流水(雨水,雪水)的作用,搬运到山坡或坡脚处沉积起来的土坡积颗粒随斜坡自上而下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性和局部层理。
分布在山脚或山腰平缓部位上部与残积物相连,厚度变化大。
矿物成分宇母岩不同,不稳定,属于不良地质。
11.洪积土:残积土和坡积土受洪水冲刷,搬运,在山沟出口处或山前平原沉积下来的土。
随离山由近及远有一定的分选性,近山区颗粒粗大,远山区颗粒细小,密实,颗粒有一定的磨圆度。
12.粒度: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通常以粒径表示。
13.粒组:介于一定的粒度范围内的土粒,称为粒组。
14.颗粒级配: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个组粒占总量的百分比)表示土中颗粒大小及其组成情况。
土力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自重应力:由土层自身重力引起的土中应力。
附加应力:是指土体受外荷载以及地下水渗流、地震等作用下附加产生的应力增量,它是引起土体变形和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土体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接触应力。
基底附加压力:由于新建建筑物在地基当中增加的应力就叫基底附加应力。
土的压缩性: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对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移动或转动),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离开土体向前位移时,土压力随之减小。
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推挤土体向后位移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随之增加。
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9. 地基破坏模式有几种?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p-s曲线的特征如何?(形式: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破坏。
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P-S曲线陡直下降,通常称为完全破坏阶段。
其地基变形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压密阶段即当荷载较小时,基底压力p与沉降s大致呈直线关系;剪切阶段即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基础边缘土体开始发生剪切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剪切破坏区逐渐扩大,土体开始向周围挤出,P-S曲线不再保持直线;完全破坏阶段即随着荷载继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不断扩大,最终在地基中形成一连续的滑动面,基础极具下沉或向一侧倾斜,同时土体被挤出,基础四周地面隆起,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P-S曲线陡直下降。
1、何为最有含水量?影响填土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在一定功能的压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率。
含水量对整个压实过程的影响;击实功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不同压实机械对压实的影响;土粒级配的影响。
土力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土力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简答题:1. 何谓正常固结粘土和超固结粘土,两者的压缩特性和强度特性有何区别?答:把土在历史上曾经受到的最大有效应力称为前期固结应力,以pc表示;而把前期固结应力与现有应力po'之比称为超固结比OCR,对天然土,OCR>1时,该土是超固结;当OCR=1时,则为正常固结土。
压缩特性区别:当压力增量相同时,正常固结土压缩量比超固结土大。
强度特性区别:超固结土较正常固结土强度高2. 简述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答:土压实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含水率、击实功能、土的种类和级配以及粗粒含量等。
对粘性土,含水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当含水率较低时,相同击实功能下所获得的干密度较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所得到的干密度会逐渐提高;当达到某含水率时,对应击实功能下会得到最大干密度,对应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随着含水率的提高,最大干密度反而会减小。
击实功能的影响表现为:击实功能越大,所得到的土体干密度也大;最优含水率随击实功能的增大而减小。
土类和级配的影响表现在:粘性土通常较无粘性土压缩性大;粘粒含量大,压缩性大;级配良好,易于压密,干密度大;粗粒含量对压实性有影响,大于5mm粒径的粗粒含量大于25%-30%时,需对轻型击实试验的结果进行修正。
3.地基破坏形式有哪几种?各自会发生在何种土类地基?答: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
地基破坏形式主要与地基土的性质尤其是压实性有关,一般而言,对于坚实或密实的土具有较低的压缩性,通常呈现整体剪切破坏.对于软弱黏土或松沙地基具有中高压缩性,常常呈现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
4.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超固结粘土的沉降一定小于正常固结粘土的沉降吗?为什么?答:是的。
因为和正常固结粘土相比,超固结粘土孔隙比比正常固结土小,如果现有有效应力相同,则在某荷载增量作用下,超固结土是沿再压缩曲线压缩,而正常固结土沿压缩曲线压缩。
由于同一土质,再压缩曲线肯定比压缩曲线缓,即再压缩指数比压缩指数小,因此,超固结粘土沉降比正常固结土小。
土力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土的级配: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
称为土的颗粒级配2.基底附加压力:在荷载作用以前,地基土体中存在有初始应力,在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应力发生改变,改变那部分称为附加应力。
3.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压力增量与相应的竖向应变增量的比值,是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的,是判断土的压缩性和计算地基压缩变形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极限平衡条件:当土体发生剪切破坏时,该点应力摩尔圆与摩尔强度包线相切。
如图1所示。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为C和4,该点此时最大主应力@1,最小主应力@3.在摩尔园中,01B表示剪切面。
由图可知,剪切面方向与@1作用面方向角度为,如图2所示。
土体中某点发生剪切破坏,亦称该点处于极限状态。
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条件称为极限平衡条件。
(补图)5.超固结土:当CIU试验中作用在土样上的固结压力小于制备土样时的固结压力称为超固结土。
当试验时固结压力等于制备土样时的固结压力称为正常固结土。
6.主动土压力:挡土结构在填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填土方向移动。
这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土压力逐渐减小,当其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出现连续滑动使土体下滑。
滑动面上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
这事土压力达到最小值,称为主动土压力。
7.土中的水:在自然条件下,土中的水可处于液态,固态,气态。
土中的细粒越多即土的分散度越大。
对土的性质影响也越大。
存在于土粒矿物晶体格架内部或参与矿物构造中的水称为矿物内部结合水,存在于土中的液态水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8.压缩系数:不同的土具有不同的压缩性,因而就有形状不一的压缩曲线,这些曲线反映了土的孔隙比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
一种土的压缩曲线越陡意味着这种土随着压力的增加孔隙比的减小越显著,因而起压缩性越高。
故可以用e-p曲线的切线斜率来表征土的压缩性,该斜率就称为土的压缩系数。
(补图)9.临塑荷载:又称为比例极限荷载。
指基础边缘地基中刚开始出现塑性极限平衡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一14。
、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 1、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
用来描述土可214塑性的物理指标。
、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314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
14 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
、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 514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
13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
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13范围。
13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
、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913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
、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1013 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
12 、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
111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12作用在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13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11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10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表示。
10 p 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
09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
08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07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此即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07 20、土的压缩指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应力常用对数值增量的比值。
0721、临塑荷载:是指基础边缘地基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它相 1当于地基土应力状态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临界限荷。
0722、临界荷载:是指允许地基产生一定范围塑性区所对应的荷载。
0723、先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历史上受过最大的固结压力(指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的最大有效应力)。
0724、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荷载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特性。
0525、塑性变形:是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当施加的外力撤除或消失后该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一种物理现象。
0526、土的压实度:现场土质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室内试验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值。
0527、固结:饱和土在压力作用下随土中水体积减小的全过程。
固结度:地基在固结过程中任一时刻的固结沉降量与其最终固结沉降量之比,称为固结度。
05 28、液限:土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用符号WL表示。
0429、缩限: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继续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收缩时,对应的极限含水量叫缩限,用符号Ws表示。
04第一章1、颗粒级配:粒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质量占土粒总质量百分比2、粒径累计曲线:横坐标为粒径对数坐标,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一粒径土重(累计百分比)含量。
3、不均匀系数:粒组分布情况,反应土粒均匀程度4、结合水:受电分子引力影响吸附在土粒表面的自由水5、强结合水:紧靠在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弱结合水:紧靠在强结合水外围的结合水膜6、自由水:存在于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7、重力水: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8、毛细水:在地下水位上,受水与空气交界面表面张力的自由水9、毛细压力:由于弯液面张力与土粒表面的侵润作用,使毛细弯液面切线反向产生使土粒挤紧的力10、土的结构:土粒单元体大小,矿物成分,形状,相互排列和连接关系,以及土中水的性质,空隙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11、土的组构:同一土层中的物质和颗粒大小等相似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表征土的层理,裂隙第二章1、相对密度:土粒质量与4°时纯水质量之比22、含水量:水的质量与土质量之比3、密度:土体单位体积的质量4、干密度:土中固体颗粒部分质量5、饱和密度:充满水时的单位体积质量6、浮密度:地下水位以下土粒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只差7、重度:土的重力密度称为重度8、孔隙比:空隙体积与土粒体积比9、孔隙率:空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10、饱和度:水体积与空隙体积之比11、可塑状态:粘性土在某含水量范围内,可由外力朔成任何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外力移去后任可保持既得形状,这种性能也叫可塑性12、液限:土由可朔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13、朔限:土由可朔状态到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14、缩限:土由半固态不断蒸发水分,体积不断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的界限含水量15、液性指数:天然含水量与朔限的差与朔性指数的比。
16、天然稠度:原状土样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差与朔性指数的比。
17、触变性:粘性土强度随时间恢复的胶体化学性质。
.18、相对密实度:砂土的最大孔隙比和天然孔隙比的差值与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的差值之比。
19、土的湿陷性: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陷的特性。
第三章1、渗流力:水在土中流动时,单位体积土颗粒受到的渗流作用力。
2、流砂:土体在向上动水力作用下,有效应力为零时,颗粒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
3、水力梯度:土中两点的水头差与水流过的距离之比。
为单位长度上的水头损失。
4、临界水力梯度:使土开始发生流砂现象的水力梯度。
5、管涌:在渗流作用下,较细的颗粒在较粗颗粒形成的空隙中移动,甚至流失,随着空隙的不断扩大,流速的不断加快,较粗的颗粒也开始被水流带走。
最终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的现象称为管涌。
第四章1、自重应力:受到自身重力而存在的应力,(可以分为成土年代久,完成压缩的;和新近沉 3积没有完成压缩的)2、附加应力:受到外荷载,地下水渗流,地震等作用产生的附加应力增量,是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和强度破坏与失稳的重要原因。
3、有效应力:土粒传递的粒间应力,控制土体变形和强度两者变化的土中应力。
4、孔隙水压力:土中水传递的孔隙水压力。
5、超静孔隙水压力:由附加应力引起的孔隙水压力,超过了经水压力水头。
6、地基压力(地基反力):建筑物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给地基,在基础底面和地基之间产生的荷载效应。
7、地基附加压力:地基压力与地基建造之前的自重应力之差第五章1、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2、土的压缩:土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即土中水和土中气所占体积的缩小。
3、土的固结:饱和土压缩的全过程,即在压力作用下土中水缩小的全过程。
4、压缩系数(指数):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少量和有效应力增量(常用对数)的比值;5、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侧限条件下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竖向应变的比值(倒数)6、先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历史上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7、正常(超、欠固结):历史上受过的先期固结压力等于(小于、大于)现有覆盖土重8、超固结比: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覆盖土重的比。
9、弹性模量: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第六章1、地基压缩层深度:基础底面以下需要计算变形所达到的深度,大于该深度的变形值可以忽略不计。
2、地基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地基某点下至地基任意深度范围内的附加应力分布图面积,对基底附加压力和地基深度的乘积之比。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状态。
4、瞬时沉降:紧随加压之后地基即时发生的沉降,此时地基体积还来不及发生变形,是地基土的不排水剪切变形,也称初始沉降或不排水沉降。
5、固结沉降:在荷载作用下,随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有效应力增长完成的。
6、次压缩沉降:在超孔隙水压力已经消散,有效应力增长基本不变后随时间而缓慢的压缩。
7、渗透固结:饱和土在附加压力作用下,孔隙中相应的一些自由水随时间被排出,同时孔隙体积也缩小,这个过程为称为渗透固结。
48、地基固结度:在某压力作用下,地基土t时刻的固结变形,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
9、平均固结度:某一时刻有效应力图面积和最终有效应力图面积之比。
第七章1、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应力的极限值或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能力2、土的天然强度:原状土所具有的强度。
3、极限平衡状态:土中任意一点在某一平面发生剪切破坏时该点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第八章1、土压力: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2、主(被)动土压力:在挡土墙向离开(靠近)土体方向偏移至极限平衡状态,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3、静止土压力:挡土墙静止不动时,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4、极限平衡条件: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应力与抗剪强度指标的关系第九章1、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2、比例界限(临塑)荷载:基础边缘刚要出现塑性变形区时地基单位面积上承担的荷载,相当于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的界限荷载3、极限荷载:剪切阶段过渡到隆起阶段的界限荷载4、临界荷载:允许发生一定塑性变形区所对应的荷载5、地基极限承载力: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承受的极限荷载(相当于极限荷载)。
6、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有稳定安全度的承载力相当于极限承载力除以一个安全系数。
5二、简答题1、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在附加作用力下土的有效应力、孔隙压力和沉降随时间的变化?142、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14答:地下水下降,降水使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有效资中应力增加与降水前比较犹如产生了一个由于降水引起的应力增量,它使土体的固结沉降加大,故引起地表大面积沉降。
地下水位长期上升(如筑坝蓄水)将减少土中有效自重应力。
(1)、若地下水位上升至基础底面以上,它对基础形成浮力使地基土的承载力下降。
(2)、地下水位上升,如遇到湿陷性黄土造成不良后果(塌陷)(3)、地下水位上升,粘性土湿化抗剪强度降低。
3、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有哪些基本假设?14答:(1)地基土是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空间体;(2)地基土在竖向附加应力作用下只产生竖向压缩变形, 不发生侧向膨胀变形。
(3)采用基底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地基变形量。
(4)一般地基的沉降量可以认为等于基础下某一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压缩量的总和。
4、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在工程中有哪些用途?14答:反映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是直观反映泥沙样品颗粒级配组成的几何图形,也是计算有关特征值和资料整编的重要依据,根据颗粒级配曲线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