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各单元总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1-8单元)古诗及日积月累综合复习

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日积月累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第二单元:日积月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第三单元:日积月累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来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第五单元:日积月累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六单元:日积月累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滔滔不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无名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邢俊臣)第八单元:古诗两首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日积月累四面八方七嘴八舌成千上万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异口同声大惊小怪南辕北辙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4单元复习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知识点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知识点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第一小节描绘了如画的北海风光,第二小节表现了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抒发了少先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其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太阳”指中国共产党,“阳光”指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谁”指党和人民。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文包诗,作者是(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忆:想念。
独:独自。
异乡:他乡。
逢:遇到。
倍: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是: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有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驱邪避灾的习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对故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节日习俗①春节(放爆竹、贴春联)②元宵节(吃汤圆、赏花灯)③清明节(扫墓、踏青)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⑤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描写人们过节的词语:人声鼎沸、高朋满座、喜笑颜开、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借月抒情的诗句: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苏轼《水调歌头》3、《池上》是写儿童的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其中,写事的诗句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借景抒情的诗句是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不解”的“解”描写儿童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练习1读读背背,关于亲朋好友分离的痛苦和彼此殷切思念的词语:远走高飞:走,跑。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1-8单元名言古诗(空白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1-8单元古诗、名言、课文重点专项练习一、古诗默写。
1.《所见》作者:。
朝代。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2.《山行》作者:。
朝代:。
远上寒山,。
,霜叶红于。
3.《赠刘景文》作者:。
朝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一年好景君须记,。
4.《夜书所见》作者:。
朝代:。
萧萧梧叶送寒声,。
,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望天门山》作者:。
朝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两岸青山相对出,。
6.《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
朝代:。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比,。
7.《望洞庭》作者:。
朝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
遥望洞庭山水翠,。
8.《早发白帝城》作者:。
朝代:。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9.《采莲曲》作者:。
朝代:。
一色裁,芙蓉向脸。
,闻歌始觉。
二、名言谚语。
1.补充下面名言。
(1)灯不拨不亮,。
(2)走遍天下,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万古胜负。
2.根据语境补充名言警句。
(1)“,”有时通过辩论,事理会越来越明晰。
(2)“一时强弱在于力,。
”可见,以理服人,是多么的重要啊!(3)“有理走遍天下,。
”这句话告诉人们:凡事要讲道理,没有道理到哪都行不通。
(4)“,理不辩不明。
”理,是客观规律,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老师常用“一时强弱在于力,”这句话来教育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理服人。
我还积累了一句关于“理”的谚语:“,。
”3、将下下列谚语补充完整。
(1),泰山移。
(2)二人同心,。
(3),顶个诸葛亮。
(4)一个篱笆三个桩,。
4、补充下面名言。
(1)爱人若。
——《墨子》(2)不,不。
——《论语》(3)爱人,敬人。
——《孟子》(4)与人,暖于;伤人,深于。
——《荀子》5.选择恰当的谚语填入句中。
①我和哥哥一起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
”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
②“,一个好汉三个帮”告诉我们要有团队意识,协助精神。
③表示“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难。
”的句子是“”。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梳理1-8单元

第一单元:诗歌的魅力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如何欣赏诗歌、诗歌的基本特征、诗歌的意境等等。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老师可以通过朗读优秀的诗歌作品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它们既来源于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又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常见的成语,并通过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成语的起源和故事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成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第三单元:谚语故事谚语是口头传统文学的一种形式,它简洁明了,具有深刻的智慧。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常见的谚语,并通过谚语故事了解谚语的意义和用法。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谚语的故事和分析谚语的内涵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谚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以虚构的动物或物品为主人公,用以寓教于乐的文学作品。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了解寓言的结构和特点。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情节和分析故事的寓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领略寓言的智慧,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第五单元:识字技巧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识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一些识字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偏旁部首、结构规律、音形规律等。
通过这些识字技巧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识字,为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六单元:诗词鉴赏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通过鉴赏这些诗词了解其文学特点和情感表达。
老师可以通过朗读诗词、讲解诗词的艺术特点和含义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领略诗词的美,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第七单元: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它们既是文学艺术的典范,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版语文总复习资料整理_三年级上册1-4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会认的字坝(bà)(堤坝)(平坝)(河坝)扬(yāng)(扬帆)(飞扬)(飘扬)摔(shuāi)(摔跤)(摔倒)(跌跤)跤(jiāo)(摔跤)(跌跤)(滑跤)凤(fèng)(凤凰)(龙凤)洁(jié)(洁白)(整洁)(洁净)裳(shɑng)(衣裳)背(bèi)(背诵)(背书)(后背)诵(sòng)(朗诵)(诵读)(吟诵)例(lì)(例子)(例外)(照例)圈(quān)(圆圈)(圈子)(铁圈)段(duàn)(段落)(一段)(选段)练(liàn)(练习)(练兵)(训练)糊(hú)(糊涂)(糊墙)(浆糊)涂(tú)(糊涂)(涂料)(涂抹)呆(dāi)(发呆)(惊呆)(看呆)戒(jiè)(戒尺)(戒备)(戒烟)厉(lì)(严厉)(厉害)(厉声)挨(āi)(挨打)(挨饿)(挨过)楚(chǔ)(清楚)(苦楚)(痛楚)二、会写的字晨(早晨)(清晨)(晨昏)绒(绒毛)(毛绒)(羽绒)球(球体)(球面)(足球)汉(汉字)(汉族)(好汉)艳(鲜艳)(明艳)(艳丽)服(衣服)(服装)(信服)装(装点)(冬装)(洋装)扮(打扮)(装扮)(扮演)读(朗读)(读书)(读者)静(安静)(沉静)(静止)停(停止)(停车)(停留)粗(粗鲁)(粗壮)(粗暴)影(影子)(倒影)(留影)落(落下)(掉落)(滴落)荒(荒凉)(荒山)(荒芜)笛(长笛)(竹笛)(汽笛)舞(舞蹈)(跳舞)(歌舞)狂(狂风)(狂欢)(疯狂)罚(惩罚)(罚金)(责罚)假(放假)(假日)(请假)互(互相)(互动)(互助)所(场所)(一所)(所长)够(足够)(能够)(够用)猜(猜想)(猜谜)(猜忌)扬(扬帆)(飘扬)(飞扬)臂(手臂)(臂膀)(左臂)三、多音字四、辨字组词五、词语积累1.近义词穿戴——打扮鲜艳——艳丽飘扬——飘动湿润——潮湿荒野——荒原知道——了解突然——忽然放学——散学互相——相互流利——流畅照例——照常详细——详尽清楚——明白绚丽多彩——五彩缤纷认真——专心急急忙忙——匆匆忙忙鸦雀无声——万籁俱寂2.反义词罚——奖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瘦弱洁白——乌黑鲜艳——素净热闹——冷清湿润——干燥出来——进去流利——结巴详细——简略清楚——模糊认真——马虎急急忙忙——不慌不忙鸦雀无声——人声鼎沸3.量词积累一(条)小路一(间)教室一(所)小学4.词语搭配(鲜艳)的服装(高高飘扬)的国旗(好奇)地听着(湿润)的东风5.词语归类表示色彩丰富的词语:绚丽多彩五彩斑斓五彩缤纷色彩斑斓ABB式动词:摆摆手招招手伸伸手踢踢腿AABC式词语:连连点头屡屡命中洋洋得意翩翩起舞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霎时瞬间瞬时转眼刹那“一~不~”式词语:一字不漏一言不发一文不值一毛不拔6.成语盘点鸦雀无声摇头晃脑六、日积月累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三年级语文(上)1-6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1-3单元重点复习内容1、描写颜色的词语火红鲜红土黄乌黑墨黑碧绿嫩绿天蓝海蓝雪白洁白红彤彤黄澄澄黑乎乎绿油油蓝湛湛白花花五颜六色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五光十色2、《你一定会听见的》重点句子: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3、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因为白鲸能听懂音乐,并能听着音乐随着破冰船游出冰区。
4、《掩耳盗铃》(1)意思: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要设法掩盖。
(2)道理: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
(3)这个故事为什么让人觉得可笑?因为偷铃铛的人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也会听不见,所以很可笑。
5、《滥竽充数》(1)道理: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
(2)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溜走了?因为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不会吹竽,害怕被人发现,所以偷偷地溜走了。
6、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刻舟求剑》《买椟还珠》《拔苗助长》《亡羊补牢》《鱼目混珠》7、描写声音的词语鸦雀无声悄声细语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叮当哗啦啦咔嚓叮咚叮叮当当丁零零8、《回自己的祖国去》课文主要讲华罗庚在听到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的故事,赞扬了华罗庚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重点句子: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9、《意大利的爱国少年》(1)课文记叙了意大利的少年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故事,赞美了少年热爱祖国的精神。
(2)意大利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扔了回去?因为那些人侮辱了他的祖国,少年为了维护祖国和自己的尊严,所以把那些钱扔了回去。
(3)重点句子:热那亚的少年跳下了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了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10、关于爱国的诗句:(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课文知识点总结复习

第一单元知识复习一、易读错的字早晨.(chén) 摔跤..(shuāi jiāo) 打扮.(bàn) 凤.尾竹(fènɡ) 罚.站(fá) 手臂.(bì) 衣裳.(shang) 挨.饿(ái) 背诵.(sònɡ) 一段.(duàn) 戒.尺(jiè) 清楚.(chǔ)二、易写错的字晨:下部是“辰”,不要在里边多写一撇。
绒:右部是“戎”,不要写成“戒”。
装: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边是“士”,不要写成“土”。
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荒:中间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舞:中间是四竖,不要少写一竖。
所: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字形相似,注意不要写颠倒。
臂:注意左上部分的“尸”上没有点。
三、同音字球(足球) 汉(汉语) 装(装备) 静(宁静) qiú hàn zhuāng jìng求(请求) 汗(流汗) 妆(化妆) 敬(敬礼)扬(赞扬)yáng阳(阳光)四、多音字jià(放假) ái(挨打) bèi(后背) quān(圈点) 假挨背圈juān (圈起来) jiǎ(假如) āi(挨近) bēi(背包) juàn(羊圈)五、形近字晨(早晨) 汉(汉族) 艳(艳丽) 服(衣服) 装(假装)辰(星辰) 叹(叹气) 绝(绝对) 朋(朋友) 壮(壮丽)扮(打扮) 读(读书) 静(安静) 停(停止) 粗(粗心)粉(粉色) 卖(买卖) 清(清洁) 亭(亭子) 组(组合)景(景色) 荒(荒凉) 笛(笛声) 舞(跳舞) 狂(狂风)影(电影) 慌(心慌) 苗(树苗) 瞬(瞬间) 全(全部)罚(惩罚) 假(放假) 互(互相) 所(所有) 够(足够)罪(罪过) 暇(闲暇) 五(五星) 听(听见) 移(移动)猜(猜想) 扬(飞扬) 臂(双臂) 落(落叶) 绒(绒毛)请(请客) 杨(杨树) 辟(开辟) 萍(浮萍) 贼(盗贼)球(足球)环(环境)六、近义词鲜艳—艳丽打扮—装扮敬爱—尊敬安静—宁静湿润—潮湿突然—忽然互相—相互碰触—接触看见—瞧见道理—事理照例—照常详细—详尽流利—流畅练习—训练认真—仔细清楚—明白霎时—瞬间糊里糊涂—稀里糊涂摇头晃脑—摇头摆尾鸦雀无声—万籁俱寂急急忙忙—匆匆忙忙一字不漏—一字不差飘扬—飘荡(飘舞)七、反义词关—开罚—奖来—去安静—吵闹古老—年轻粗壮—纤细落下—上升湿润—干燥知道—不解地下—天上流利—结巴认真—草率急急忙忙—慢慢悠悠糊里糊涂—明明白白摇头晃脑—正襟危坐详细—粗略(简略)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八、词语搭配1.填入恰当的动词(打)招呼 (来到)学校 (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看)热闹 (吹)口笛 (做)功课 (站)墙角 (拿着)戒尺(提出)问题2.填入恰当的量词一(间)教室3.填入恰当的修饰词(鲜艳)的服装 (欢唱)的小鸟 (敬爱)的老师 (飘扬)的国旗 (可爱)的小学(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湿润)的东风九、词语归类AABB式词语:急急忙忙摇摇晃晃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安安静静热热闹闹整整齐齐拟声词:咿咿呀呀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摇头晃脑眼疾手快“一×不×”式词语:一字不漏动词重叠+名词:摆摆手成语集锦:摇头晃脑鸦雀无声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十、句子积累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复习-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第一单元一、复习课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团结)、(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和赞美的感情点题。
2、《花的学校》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将(花儿)想象成(孩子),描绘出雨后花儿次第开放的景象,表现出孩子们的(可爱)、(活泼)。
3、《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学习时(不懂就问)的故事,赞扬了他(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敢追求(真理)的主动精神。
二、背诵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听写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校园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朗读安静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粗壮枝干影子阵雨荒野绿草跳舞狂欢功课放假互相狂风自然能够双臂落下口笛罚站所以扬起背诵照例练习吓呆戒尺厉声详细流利挨打清楚摆摆手急急忙忙糊里糊涂鸦雀无声四、形近字晨(早晨)绒(绒球)球(足球)汉(汉族)辰(星辰)械(机械)救(求救)汗(汗水)艳(艳丽)服(衣服)装(装饰)扮(打扮)色(色彩)报(报告)壮(壮丽)盼(盼望)读(读者)静(安静)粗(粗细)影(影子)续(连续)净(干净)组(小组)景(风景)落(落下)荒(荒野)狂(狂风)假(假期)洛(洛阳)慌(慌张)汪(汪洋)暇(闲暇)够(能够)猜(猜想)扬(表扬)臂(手臂)哆(哆嗦)情(情景)杨(杨树)避(躲避)五、多音字xiān ( 新鲜jià(假日)ēi(背包)quān(圆圈)xiǎn ( 鲜有ǎ(真假)bèi(背诵)juàn(羊圈)六、填空1、填入合适的动词(敲响)铜钟(朗读)课文(打)招呼(看)热闹(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吹)口笛(穿)衣裳(扬起)双臂(收起)戒尺(摆摆)手(提出)问题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1)(敬爱)的老师(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洁白)的粉墙(鲜艳)的服装(粗壮)的枝干(欢唱)的小鸟(可爱)的学校(湿润)的东风(摇头晃脑)的同学(2)(好奇)地听(簌簌)地响(流利)地背七、近义词穿戴—打扮鲜艳—艳丽招呼—问候安静—寂静湿润—潮湿碰触—碰撞急忙—匆忙照例—按例流利—流畅霎时—立刻八、反义词安静——喧闹招引——驱散热闹——冷清粗壮——纤细湿润——干燥照例——破例流利——生疏详细——大概九、量词一(段)书一(间)教室一(所)小学一(条条)小路十、特殊词语ABAB式:糊里糊涂AABB式:急急忙忙咿咿呀呀含人体器官名称的: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七嘴八舌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翩翩起舞不骄不躁生气勃勃精神抖擞兴高采烈稳如泰山喜气洋洋跃跃欲试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一、复习课文1、《山行》描写(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诗中写枫叶颜色的诗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各单元总复习资料
1《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一文由(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北宋)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南宋)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组成。
《绝句》通过对大好春光的概括描写以及对春天里的事物——(燕子)和(鸳鸯)的具体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安宁舒适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用优美的诗句写活了惠崇和尚的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描绘了(初夏时节)三衢山中树木繁茂、黄鹂声声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燕子》
通过描写(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在美好春光中(飞行)、(休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对春天的(热爱)。
3《荷花》
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昆虫备忘录》
通过介绍昆虫的(复眼),(瓢虫)、(独角仙)、(蚂蚱)的外形或习性,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触桩而死的兔子后就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再有兔子撞死,结果一只兔子也没有得到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不劳而获)的心理,也不要(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6《陶罐和铁罐》
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7《鹿角和鹿腿》
讲的是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8《池子与河流》
《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以及池子与河流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只顾贪图眼前的安逸,就会走向灭亡);(锐意进取,多做贡献),就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由(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组成。
《元日》通过(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除旧迎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清明》描写了(清明)春色,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怀念已故亲人的(惆怅)、(凄凉)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描写自己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象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用“(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了自己(怀乡思亲)的感情。
10《纸的发明》
通过介绍中国纸的发明及(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表明中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赞扬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11《赵州桥》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中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精巧)、(美观)的特点,表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聪明能干),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第四单元
13《花钟》
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了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一是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二是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14《蜜蜂》
《蜜蜂》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他所做的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作者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15《小虾》
通过写“我”捉小虾、观察小虾的生活及小虾的繁殖,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第五单元
16《小真的长头发》
通过讲述三个小女孩中,(小真)对自己的长头发的想象,表现了孩童的(天真无邪)和丰富的想象力,字里行间充满(童真童趣)。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我”因为不想回家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妈妈带着好吃的住在“我”的鸟窝里,“我”饿得肚子直叫,口水直流的趣事,表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也表现了(母爱)的主题。
第六单元
18《童年的水墨画》
通过描绘孩子们在(溪边垂钓)、在(江上戏水)、在(林中玩耍)的生活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19《剃头大师》
通过讲述表弟小沙不愿意剃头,央求“我”给他剃头,结果“我”剪坏了他的头发,最后还是被迫到理发店剃了光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孩童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20《吹肥皂泡》
通过描写作者小时候(吹肥皂泡)的方法和过程,展现了一个(无忧无虑)、(充满幸福)的儿童世界,表达了作者(快乐)、(骄傲)的心情,告诉我们;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珍惜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
21《我不能失信》
讲了一个晴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一个伯伯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小珍叠花篮,尽管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宋庆龄还是为了(守信)留了下来,表现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第七单元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云彩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23《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生动具体地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24《火烧云》
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火烧云)的奇妙景色,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
第八单元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通过讲述急性子顾客找慢性子裁缝做(棉袄),先后提出改成(夹袄)、(短袖衬衫)、(春装),结果慢性子裁缝还没来得及(裁剪布料)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适当
的度)的道理。
26《方帽子店》
讲述的是方帽子店只卖方帽子,小孩子们制造出(圆帽子),最后人们抛弃(方帽子)选择合适的帽子,方帽子成了古董的故事,告诉我们;(新事物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受到旧事物的阻碍,但是进步是潮流,不可阻挡,我们要顺应潮流,这样才不会被淘汰)的道
理。
27《漏》
通过讲述老虎和贼因为偷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说明(遇到事情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能自乱阵脚),也告诉我们(不要起贪
欲,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28《枣核》
通过讲述枣核帮助村民(赶回牲口)、机智地(惩治县官)的
故事,赞扬了枣核的(勤快)、(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