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2单元植物的一生实验活动记录单

三年级科学2单元植物的一生实验活动记录单

二单元植物的一生实验活动记录
1、果实和种子活动记录
1、种子内部的构造。

我观察的种子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预测我解剖后看到的:
2、每种果实都有它的传播种子的方式,我知道的有:
2、根和茎活动记录
1、我画的直根和须根。

直根须根2、我画的不同形态的茎。

杉树的茎牵牛花的茎
爬山虎的茎西瓜的茎
3、叶和花活动记录1、对一片树叶的观察。

2、对更多片树叶的观察。

3、我的种植观察日记
4、植物和我们活动记录
1、我画的某种植物完整的图。

(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吃植物的哪些部分”的调查。

种子可以吃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可以吃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茎可以吃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可以吃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可以吃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PPT课件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PPT课件

4课 植物和我们
除了“提供食物”以外,植物对人类 有哪些方面的贡献
• 日用供应:树干可以给我们做家具、纸;亚麻茎 皮能制布,种子可以榨油;能橡树树干的乳状胶 质,加工提炼成橡胶;棉树种子能纺织成布匹; 竹子可做席子、篮子、笛子等竹器;棕榈树皮可 以做绳索、尾刷、床垫等;樟树可提炼樟脑和樟 油。
为 例
•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种 子 结 构 比 较
2课 根和茎
根 的 种 类
直根系
须根系
根 的 构 造
变形的根
变 形 的 根
植物的茎分地上茎 和地下茎两大类

地 上 茎
地下茎
地上茎的生长方式1
地上茎的生长方式2
地上茎的变态1
• 医药提炼:很多植物能够制取药,《本草纲目》 就是一本介绍植物的古代药典。
• 环境维护: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和水土保持,地球 上的植物,为人类与动物提供了氧气、食物等, 也竭尽全力维护着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
1、果实一般都有(果皮)和( 种子)。 2、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和( 适宜的温度),种子才能萌发。
3.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将2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 天后观察4只瓶子。说明:1号瓶子没有水,2号瓶子没有 适宜的温度,4号瓶子没有足够的空气。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种子的发芽
种子是怎么“旅行”的?
1.借助外力传播
风无处不在,地球上的风就成了种子“旅行” 的“免费车”。例如:蒲公英,成熟时冠毛展开, 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刺果:因为它的刺毛 顶端带有倒钩,可以牢牢钩住所附着的东西,不 易脱落;浆果:小鸟可以帮助它传播;椰子:利 用水力来传播;挪威枫:种子和槭树的种子一样, 具有“双翅”,像长了翅膀的小鸟,风能将种子 带向远方。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和种子【教学目标】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教学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泡好的蚕豆种子、放大镜、记录单、黄豆种子、瓶子、湿巾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种子和果实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3.小组实验、交流。

4.分组汇报。

(猕猴桃、香蕉的种子都退化了,变的很小,很难察觉。

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需提醒。

)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

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4.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1、果实和种子教学目标:、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图画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4、认识果实和种子。

5、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6、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7、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德育目标:、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愿意开展长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2、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探讨种子“旅行”的方式。

教学难点: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教学准备: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大小一样的透明的瓶子、餐巾纸、植物的种子、种植一种植物、学生把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们的“家”一起带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集中话题、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植物的各个部分。

谁来说一说绿色开花植物一共可以分为几大不同部分?2、你们带来了哪些植物?它们的种子是哪部分?学生四人小组交流与旧知相联系;认识种子和果实。

探索调查、这些植物是在哪里生长的?为什么它们的家在不同的地方?2、种子是怎样旅行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3、小小的种子能成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是多么神奇啊!大家想不想看看神秘的种子?4、引导学生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将预测结果画在活动记录上。

5、知道学生用镊子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或菜豆种子剥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内部构造。

6、画下所观察到的情景。

7、种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萌发?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要求学生回去后做种子萌发的实验并要求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8、你还能提出哪些种子萌发有关、又是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学生自由发问。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

果皮对种子有保护作用。

一颗蚕豆种子由种皮、子叶、胚根和胚芽四部分组成。

2、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才能萌发。

3、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时先长出胚根,再长出胚芽。

无论种子如何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小苗朝上。

4、种子旅行方式:①、风力传播:蒲公英、挪威枫;②、水力传播:椰子、莲;③、动物运送:刺果、苍耳、浆果;④、依靠自身弹射:豌豆、喷瓜。

5、植物的根分为直根和须根。

根的作用是:①、将植物牢牢固定在土壤中;②、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6、(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7、胡萝卜的根是一种特殊的(直根)。

8、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各种形态,如:缠绕茎(牵牛花)、直立茎(竹子)、攀缘茎(爬山虎)、匍匐茎(西瓜),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杉树的茎是(直立茎)、爬山虎的茎是(攀缘茎)、西瓜的茎是(匍匐茎)。

9、茎的作用:①、把植物身体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②、承担运输的任务:a、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b、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10、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的作用:①、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来;②、光合作用: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11、不同植物的叶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是不同的。

12、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13、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制造的。

14、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15、观察解剖油菜花时要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16、一朵完全花由四部分组成:雌蕊、雄蕊、花瓣、萼片。

17、各部分功能是: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和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科学知识1、认识果实和种子。

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一些带种子的植物、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四、教学过程一、认识种子和果实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3、小组实验、交流。

4、分组汇报。

(猕猴桃、香蕉的种子都退化了,变的很小,很难察觉。

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需提醒。

)5、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

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

4、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一、单元科学知识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生命科学领域11.为了维持生存,生物体需要不断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12.植物能适应环境,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并为动物和人类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和养分15.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各自的物种得以延续科学探究内容标准25.提出和聚焦问题27.收集和获取证据29.表达与交流二、单元概念图三、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体的主要特征;2、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

(二)科学探究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大体包括的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3.能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运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索活动。

(三)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认真完成预定的任务。

2.依据实际证据,勇于发表和说明自己的见解,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观点,以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

对别人的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

4.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单元重点及突出重点的思路五、单元难点及突破难点的策略六、单元主要活动及意图七、单元检测与参考答案科学三(下)《植物的一生》知识自测练习3年班姓名学号一、选词填空(每个词只能选择一次)果皮种子直根须根叶柄叶片叶脉绿叶由外向里花昆虫风力1、果实一般都有()和()。

2、根可以分为()和()。

3、叶子都是由()和()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

4、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制造的。

5、观察解剖油菜花时要按照()的顺序。

6、()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7、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和()。

二、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花开了,植物就会结出果实。

《植物的一生》教案(五篇范例)

《植物的一生》教案(五篇范例)

《植物的一生》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植物的一生》教案《植物的一生》教案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

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课的设计:(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

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和种子【教学目标】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教学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泡好的蚕豆种子、放大镜、记录单、黄豆种子、瓶子、湿巾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种子和果实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3.小组实验、交流。

4.分组汇报。

(猕猴桃、香蕉的种子都退化了,变的很小,很难察觉。

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需提醒。

)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

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4.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

谁来说说解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呢?5.教师示范解剖种子。

强调:用镊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部分,然后从蚕豆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

6.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

7.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8.学生再用花生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

让学生比较每组前后两组的记录图,有什么不同?说明观察有什么作用?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

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1.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2. 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3.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吗?4.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问题。

5.各小组汇报,选择一个研究问题。

6.小组讨论:怎么去研究这个问题?7.小组汇报,确定研究方案。

8. 课后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板书设计】1.果实和种子.根和茎【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给根、茎分类,会通过实验观察茎的运输功能。

2.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认识形态各异的茎,知道茎的作用是运输养料和水分。

3.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根和茎的形态与作用。

【教学难点】区分直根和须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长有直根和须根的植物、烧杯、红墨水、植物的茎。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学习植物的根。

教师叙述: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继续走进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植物的根和茎。

2. 探究根源。

观察、比较、描述、绘画及分类活动认识直根和须根,并了解根的作用。

①教师出示菠菜与葱的根,比较菠菜的根和大葱的根由什么不用。

3. 教师适时小结:像菠菜这样的根,有一条粗粗的主根,四周有一些侧根的称为直根;而像葱这种植物有许多粗细相似的根,就称为须根。

4. 介绍变态根。

5. 小组活动:按根的不同形态给植物分类。

①学生小组合作,给植物按根的不同形态分类。

(事先提供的植物:香菜、荠菜、菠菜、青菜、芫荽、葱、蒜苗、青草等。

)②汇报交流。

小组派一名代表带着实物到前面给大家说说他们的分类情况。

(学生会说出:我们将香菜、荠菜、菠菜、青菜和芫荽分为一类,他们都是直根;而葱、蒜苗和青草分为一类,他们都是须根。

)6. 引导学生认识根的作用(学生说出:根能吸收水分;根能把泥土固定在植物的根上;根能将养料传给植物的叶子;根可以让植物长大。

)7. 教师小结: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根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8. 观看植物庞大的根系。

二、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认识茎的不同形态,了解茎的作用。

1. 认识茎的不同形态。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画面,了解茎的不同形态。

2. 学生结合画面讨论植物的茎由什么不同。

3. 教师用简笔画表示出各种不同形态的茎,并总结这四种地上茎的特点。

4. 介绍茎的变态。

5. 通过实验了解茎的作用。

观察竹子的茎插入装有红水的烧瓶中,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6. 教师小结:从你们的实验结论中,我们了解到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三、自主总结,引发深思。

1.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 教师总结。

感谢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

课后同学们可以留心我们身边的各种植物,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根和茎。

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索在《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

【板书设计】2.根和茎根:直根、须根茎:匍匐茎、攀缘茎、直立茎、缠绕茎3.叶和花【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知道花的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2.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3.能初步按要求搜集资料,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的构造与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花粉的传播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准备花、镊子、放大镜。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谜语,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及谜底。

2. 小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植物的花)二、观察解剖花朵1. 提问:这些美丽的花朵,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构成的吗?课件播放视频:解剖桃花。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

2. 学生交流所看到的,课件出示花的解剖示意图,让学生说出花的各部分器官名称,适时指名学生板书相应名称。

3. 请学生说说在解剖时要注意些什么,教师小结出示解剖要点。

(1)动手解剖花时,动作要轻柔,要注意安全。

(2)在解剖过程中按一定顺序,先解剖萼片再花瓣,接着是雄蕊和雌蕊。

(3)请组长分好工,一人解剖花,一人做好记录,其他同学观察,花的萼片有几片?花瓣有几片?雄蕊有几个?雌蕊有几个?(4)在解剖过程中请同学们小声讨论。

4. 学生分小组解剖自己带来的花,填写观察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

5. 全班交流,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6.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花朵各部分,猜测各器官的作用,指名板书。

7. 小结各部分功能,告诉学生花朵进行传粉以后,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三、认识花粉的传播方式1. 过渡:你们知道花粉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吗?2. 课件播放视频演示花粉的传播方式。

3.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补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人工授粉的好处。

4. 教师小结,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

四、拓展延伸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2. 课后自己独立解剖一朵花,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各部分构造,试着把它们画下来。

【板书设计】3.叶和花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植物和我们【教学目标】1.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名称及其作用。

2.能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3.愿意为保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感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学生收集植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整理认识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1. 谈话: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历程,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一株完整的植物都包括哪几部分。

2. 出示完整西红柿植物图片,明确会开花的植物都与西红柿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指认:它们分别属于植物的哪一个部分,并说说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3. 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你知道我们吃的这些都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吗?出示课件,逐一说出所吃的是植物的哪部分。

4. 想一想你昨天都吃什么菜了,吃的是植物的哪部分?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出示蔬菜图片帮助理解)5. 给学生一点时间开一个小型的“果蔬品尝会”品尝食品,说说你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哪一部分。

二、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1. 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讨论植物的食用价值,其实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很大,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植物还有哪些了解?2. 我们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方面离不开植物?(吃、穿、睡、住、烧、医药、呼吸、净化空气、水土保持等等)3. 师小结板书:日用供应、医药提炼、环境维护。

4. 植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这样密切、贡献这么大,你认为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多植树造林、爱护环境、保护植物)三、扩展延伸,总结升华1.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2. 总结:地球上的植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氧气和食物,也竭尽全力维护着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懂得爱护植物,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4.植物和我们贡献:食、住、用保护植物、保护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