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上《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上《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教案
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条件
一、种子的萌发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过程
二、植株的生长
花的基本结构
三、开花和结果传粉和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投影被子植物各个时期图片
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什么在春天播种?播种前后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农民在春天种好庄家并每天精心照料,过了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缺苗没有萌发,他很困惑请你帮他解除困惑?
2、如果有三袋种子如何选择发芽率高的?
3、出示种子萌发过程图片
巩固练习
出示答案
找出变量
学法指导:科学探究
设置对照实验
重点
1.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
过本节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教法
讨论、探究、练习
教具
CAI课件学案
教学环节
学 习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 动
导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那几个重要时期?
种子萌发后,长成幼苗,幼苗是如何长大的呢?
引导向上(枝条)和向下生长(根)
1、引导:
植物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所有的花都会结果吗?
要形成过适合种子必须经过两个过程:传粉和受精
2、例题解析
3、组织学生完成学案及练习
出示答案 班内交流
总结
1、学生交流本节困惑
2、教师总结,寄语情感价值观。
板书
设 计
被子植物的一生
复习
一、种子的萌发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2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2节 植株的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2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2节 植株的生长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本课学习植株的生长过程(根的生长、芽的发育、茎的长粗)及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本课是在学生了解种子的萌发之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认识,也为下一节开花和结果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

若引导学生对一些现象提出如“种子萌发后,幼苗是怎样生长呢?根是怎样生长?枝条是怎样来的?”这些疑问,学生就会被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

把握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植株的生长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

教学难点:观察根尖的结构;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教学课件、杨树的枝条(带有叶芽和花芽)、芽发育成枝条的视频、培养好的小麦或绿豆的幼根、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培养皿、显微镜、刀片、镊子等。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教材P96“想一想,议一议”:有一位科学家统计了一株生长良好的黑麦的根,发现这株黑麦的根约有1400万条。

如果一根根连接起来,全长达600千米。

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1万千米。

精确计算表明:这株黑麦所有根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

你能说出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吗?教师提问:种子在萌发成植株后,该植株是怎样生长的呢?书中给出了一个良好的黑麦植株,它的根大约有1400万条,这些根上一共有150亿条根毛,这么多根毛有什么意义呢?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提示:黑麦的根数量大,总面积大,可以有效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教师过渡:植株的生长过程很复杂,不同植物也有差别,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了解植株的生长。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幼根的生长1.教师提问:根是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根越多,面积越大,起到的固定效果越好,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越多,那根是怎样生长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6~97,思考:(1)什么是根尖?(2)什么是根毛?多媒体展示植株幼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根尖和根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功能,但它们又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所以胚必须是完整和活的。

(2)已经度过休眠期种子大都有一段时间休眠,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

种子休眠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拓展】把某些种子的种皮剥去,不损坏胚,在适宜的环境下,仍能萌发,如蚕豆种子;平时吃的大米是水稻种子的胚乳和残留的一部分胚,不能萌发。

3、种子的萌发过程(图P92)首先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4、实验Ⅰ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实验步骤及结果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处理方法拧紧瓶盖洒入少量清水,使餐纸巾湿润,然后拧紧瓶盖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中置于室温环境中放在低温处(如冰箱内)置于室温环境中实验结果未萌发种子长成幼苗未萌发未萌发(2)实验结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Ⅱ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实验步骤①在培养皿中铺2~4层滤纸,加入适量清水,使滤纸湿润。

②随机抽取100粒种子均匀地摆在培养皿中。

③每天观察一次,记录萌发的种子数,连续观察七天左右。

(2)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注意】为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影响;选取100粒种子,重复测定取各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例题解析】下列哪项不是菜豆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A.适宜的温度B.适宜的阳光C.充足的空气D.一定的水分二、植株的生长1、幼根的生长(1)根尖(图P97)概念: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为根尖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

芽中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叶是由芽的幼叶发育而成,幼嫩的茎是由芽的芽轴发育而成,枝条上的芽是由芽的芽原基发育而成,因此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3.2.1被子植物的一生.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3.2.1被子植物的一生.doc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
反思、体会课题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价值

重点
难点
教法选
教学择

略学法引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推断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种子的自身条
件。

2.举例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
究实验。

4.学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
物的情感。

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

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组
看书中资料分析,分组实验
1。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课时复习内容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4、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5、描述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6、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7、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和无机盐。

8、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9、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会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复习重点与难点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描述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4、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5、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和无机盐。

6、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复习步骤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二)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三)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四)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五)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六)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七)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八)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PPT教学课件
(2)“浇水施肥”中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无机盐 。 (3)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氮肥、磷肥、钾肥 。 (4)植物的不同时期,需要的无机盐是不同的。
链接中考 1.(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对
幼根的生长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花药
C.①是花药 D.④能发育成果实
花丝 子房
2.(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木棉花(如图)是广东凉茶“五花 茶”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木棉花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图示为木棉的营生养殖器官 B.木棉花中有雄蕊和雌蕊 C.花药成熟后散发出花粉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受精后胚珠可发育成种子
3.(2018·广东·中考真题)桔作为吉祥物常用作贺年赠品,如下图为桔的 生命周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 枝条是由芽发育来的 (1)芽中含有 分生 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
成新的枝条。 (2) 叶芽的结构和及其发育
幼叶→叶 芽轴→茎 芽原基→芽
➢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包括 水 、 无机盐 、 有机物 。 水和无机盐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有机物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形成。
1.(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谚语
表明了清明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明时节气温回升、雨量
增多,正是农民松土播种的好时机。下列不属于影响播种后种子萌发的
外界环境条件是( A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2011·广东阳江·中考真题)某同学依照如图将同种具有相同、较强 活力的植物干种子分别置于①空气中,②水面可以接触空气的位置,⑨水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三单元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教案 (2)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三单元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教案 (2)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备课时间:氮肥:能促进枝叶繁茂,例如:白菜、菠菜应多施。

磷肥:能促进果实、种子提早成熟,例如:辣椒,茄子应多施。

钾肥: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形成,例如:甘蔗、红薯应多施第三节开花和结果1、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蕊→雄蕊(花药—可产生花粉、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内有胚珠)2、(雌蕊和雄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注意:一朵花中没有雌蕊,绝对不能结果;一朵花中没有雄蕊,有可能结果。

3、传粉:(花粉)从花药中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4、受精的过程:①花粉落到柱头上;②花粉萌发生成花粉管;③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进入子房里的胚珠;④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精子;⑤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可见:传粉是在柱头上完成的,受精是在胚珠内完成的。

5、绿色开花植物经开花、传粉、受精后,结出果实和种子。

6、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雌蕊中的柱头、花柱都凋落。

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7、玉米果穗缺粒,向日葵子粒空瘪,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

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常进行辅助授粉。

8、小麦、玉米、花生、西瓜、杏等属于果实;蚕豆、绿豆、花生仁、西瓜子、杏仁等属于种子。

9、花生的麻屋子是果皮(子房壁)、红帐子是种皮(珠被)、白胖子是胚(受精卵)。

单子叶的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复习测评:1、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示意图,请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空气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菜豆种子吸收,体积膨大。

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⑵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图C所示,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D图中的[ ]⑶胚芽发育成D 图中的[ ] 、[ ] 。

⑷4是由种子中的发育而成的。

⑸5所示的结构是,种子萌发后它逐渐干瘪的原因是。

别2、某同学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据图回答问题:甲乙(1)甲、乙两瓶都应当放在怎样的环境中?(2)为什么甲植株生长状况比乙植株好?3、下图是桃花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探究课《西瓜的一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探究课《西瓜的一生》)优秀教学案例
4.设计互动环节,如学生讲述自己种植西瓜的经历,分享种植心得,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西瓜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西瓜的生长?”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验证假设,获取证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明确被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强调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3.总结本节课的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讨论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西瓜生长过程的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5.环保意识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重点讲解西瓜的生长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如西瓜植株的攀爬习性、花果期的管理等。
3.结合实例,讲解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等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4.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强调珍惜资源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西瓜生长过程中,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其生长?”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西瓜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探究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鼓励学生积极评价他人,培养良好的评价习惯。
3.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4.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教学
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内容
重点
1.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
2.根尖结构及幼根的生长;
3.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
掌握本章知识,完成相关习题检测
目标
针对性授课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知识归纳
一、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会妨碍种子吸收水分,影响种子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不利于种子里有机物的转化
(2)一定的水分:足够的水分供应是种子萌发的重要条件。

但是,如果水分过多,会使种子缺乏氧气,无法呼吸,引起种子腐烂。

(3)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吸入氧气,把细胞内储存的大量营养物质逐渐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种子萌发时需要。

【说明】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土壤、阳光等是非必需条件,对不同植物的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同。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活的完整的胚
种子的主要构造是胚,构成胚的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各有自己的发育方向和功能,但它们又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所以胚必须是完整和活的。

(2)已经度过休眠期
种子大都有一段时间休眠,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

种子休眠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拓展】
把某些种子的种皮剥去,不损坏胚,在适宜的环境下,仍能萌发,如蚕豆种子;平时吃的大米是水稻种子的胚乳和残留的一部分胚,不能萌发。

A.适宜的温度B.适宜的阳光
C.充足的空气D.一定的水分
二、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根尖(图P97)
概念: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为根尖
根尖各部分的特点
名称细胞特点功能
根冠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太整齐保护作用
分生区细胞很小,排列紧密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通过分裂产生
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伸长区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伸长区细胞的体积能增大,最后成为成熟
区细胞的一部分
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
毛,内部细胞开始分化形成导管
(2)根的生长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1)植株的芽的种类
顶芽: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
侧芽:着生在主干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
【拓展】
有的芽只能发育成花,叫做花芽;有的芽既能发育成枝条,也能发育成花,叫做混合芽;只能发育成枝条的芽叫做叶芽。

一般来说,叶芽比较瘦小,混合芽、花芽比较肥大。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图P98)
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

芽中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叶是由芽的幼叶发育而成,幼嫩的茎是由芽的芽轴发育而成,枝条上的芽是由芽的芽原基发育而成,因此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说明】
植物茎的加粗的原因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3、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营养物质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是由根从土壤中吸收获得 有机物:是由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2)植物所需的三类主要无机盐(图P99)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求量最大的为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植物还需铁、硼、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需求量少,但对植物的生活同样起重要作用。

三类无机盐 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缺乏时的表现
含氮无机盐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植株瘦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含磷无机盐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含钾无机盐
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3)要合理施肥,并以农家肥为主。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三、开花和结果
1、花的结构(以桃花为例P104)
【说明】
一朵花中含有雌蕊、雄蕊两种花蕊的是两性花;只含有雌蕊或雄蕊的是单性花。

2、传粉和受精
(1)传粉
①概念:花粉成熟后,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②传粉方式
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

③传粉媒介不同的花的特点
虫媒花:为了吸引昆虫,一般多具有鲜艳的颜色、芳香的气味及花蜜。

风媒花:一般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但花粉多而轻,柱头常分叉和产生粘液。

【拓展】
人工辅助授粉是指为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由人工收集雄蕊花粉并涂抹或撒在同种植物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产量。

(2)受精(图P105)
①概念: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②受精过程:成熟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花粉在柱头上的粘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将精子送入→精子与卵细胞完成受精过程。

【说明】
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一个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和两个极核细胞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卵细胞和极核细胞同时和两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称为双受精。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就会发生如下变化。

萼片→凋落(如桃)或留存(如茄子)
花瓣→凋落雄蕊→凋落
【注意】双子叶植物胚乳中的营养被胚吸收,因此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没有胚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