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34
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矢量; 过程量;I=Ft;单位是 N·s。 2. 动量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状态量; p=mv;单位是 kg ·m/s;1kg ·m/s=1 N·s。 3. 动量守恒定律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 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 力远大于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 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5. 动量定理 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 I=mv 末 -mv 初 。 6. 反冲 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 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 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系统动量守恒。 7. 碰撞 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 作用力很大;系统动量守恒。 8. 弹性碰撞 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很小,可以略 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9. 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如果 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 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第二章 1. 热辐射 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 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 黑体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 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 简称黑体。 3. 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 体的温度有关。 波粒二象性
5. 氢原子能级 E 1 =-13.6eV,E 2 =-3.4eV,E 3 =-1.51eV; 满足 E n =
h p
; 宏观物体也存在波
1 n2
E 1 (n=1,2,3,…) 。
6. 原子跃迁 只发出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可能直接跃迁或 间接跃迁,两种情况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频率不 同;一群处于 n=k 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或较低激发 态跃迁时,可能产生的光谱线条数 N= 7. 电离 若想把处于某一定态上的原子的电子电离出 去,就需要给原子一定的能量;如氢原子基态电子 电离的电离能是 13.6eV,只要等于或大于 13.6eV 的光子都能使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入射 光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 越大。 8. 电子云 玻尔模型引入了量子化观点,但不完善;在量 子力学中,核外电子并没有确定的轨道,玻尔的电 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概率较大的地方;把电子 的概率分布用图像表示时,用小黑点的稠密程度代 表概率的大小,其结果如同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 云雾,称为“电子云” 。 9. 原子核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 质;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但中子 数可以不同。 10.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 素;氕( 1 H) 、氘( 1 H) 、氚( 1 H)是氢的三种 同位素。 11.原子核的衰变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原 子核放出 粒子或 粒子,放出后就变成新的原 子核,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衰变前 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12. 衰变

高二物理选修3-5知识点-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

高二物理选修3-5知识点-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

高二物理选修3-5知识点|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高中学生在学习选修3-5课程时,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选修3-5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物理选修3-5知识点(一)黑体物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

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

高二物理选修3-5知识点(二)光子说⑴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

⑵光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光子论对光电效应的解释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获得光子后其动能增大,当功能大于脱出功时,电子即可脱离金属表面,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电子获得的能量才能越大,飞出时最大初功能也越大。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

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

高二物理选修3-5知识点(三)电子的发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单位是s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m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知识要点整理一、单位和量纲- 量的定义:描述物理量的性质或特征的概念。

- 单位的定义:为描述量大小的标准或规范。

二、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3. 动能和功-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功:力对物体做的功,即力在物体上产生的能量转化或传递。

4. 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动量和动能都守恒。

- 部分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动量守恒,但动能不守恒。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能量传递的方式,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能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物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造成的能量。

- 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热量减去对外做功的量。

四、光学1. 光线的反射与折射- 光线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

- 光线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和速度的改变。

2. 透镜和成像- 凸透镜:能够将光线汇聚到一点的透镜。

-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的透镜。

- 成像原理:通过透镜的折射和反射,光线汇聚或发散,形成实物的像。

五、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磁通量通过电路变化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 感应电流和发电机- 感应电流:由磁感线与导体运动相对的时候产生的电流。

- 发电机:利用磁场与导体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流的装置。

以上是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的知识要点整理,希望能帮助您复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图文并茂)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图文并茂)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一、量子理论的建立黑体和黑体辐射、1、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3、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ε= hν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二、光电效应光子说光电效应方程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

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②存在遏止电压:当所加电压U为0时,电流I并不为0。

只有施加反向电压,也就是阴极接电源正极阳极接电源负极,在光电管两级形成使电子减速的电场,电流才可能为0。

使光电流减小到0的反向电压Uc 称为遏止电压E k=eU c。

遏止电压的存在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v c=w0/h;④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规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一般..;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不超过10-9s;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高二(3233)班选修3-5总结一、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容易混淆的几个物理量的区别动量和冲量是两个容易混淆的物理量,它们的内容、名称、大小、矢量性、方向、瞬时性、相对性与绝对性联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动量与速度同向,冲量与力同向。

动量变化量和动量变化率也与动量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2.动量定理的应用动量定理可以应用于求解变力的冲量、XXX作用下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以及解释各种现象。

在处理连续流体问题时,也可以应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3.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包括选取研究对象、确定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分析受力情况、规定正方向、列方程式和求解结果等。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统一单位。

4.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守恒定律。

它们的守恒条件、表达式、标矢性、理解和注意事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情况,而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机械能守恒的情况。

在应用这两个定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

这可以用矢量式p1+p2=p1′+p2′来描述。

如果外力总冲量为零,系统总动量不变。

在选择正方向时,应该注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规定。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能量才会从动能转化为势能。

在标量式中,E k1+E p1=E k2+E p2.可以有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力作用,但必须是不做功的力。

选取零势能面时,可以考虑黑体辐射和能量子。

热辐射是一种与物体温度相关的辐射电磁波。

黑体是一种物体,它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表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高二(3233)班选修3-5总结一,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容易混淆的几个物理量的区别(1)动量与冲量的区别:2.动量定理的应用(1)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

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则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这时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Δp,即等效代换为变力的冲量I。

(2)应用Δp=F·t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

曲线运动中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求动量变化Δp=p′-p需要应用矢量运算方法,比较复杂。

如果作用力是恒力,可以求恒力的冲量,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

(3)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

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分析力与作用时间的关系;另一类是作用力一定,分析力作用时间与动量变化间的关系。

分析问题时,要把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搞清楚。

(4)处理连续流体问题(变质量问题)。

通常选取流体为研究对象,对流体应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3.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

(2)确定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

(3)分析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4)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式。

(5)解方程,统一单位,求解结果。

4.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系统动量成立的条件:①系统(或某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或某方向)动量守恒;②系统(或某方向)受外力但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或某方向)动量守恒;③系统(或某方向)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时,如碰撞、爆炸等现象中,系统(或某方向)的动量可看成近似守恒;④系统总的来看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

但是,若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符合以上三条中的某一条,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一、黑体辐射(了解)与能量子1.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叫__________2.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黑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選修3-5知識點梳理一、動量 動量守恆定律 1、動量:可以從兩個側面對動量進行定義或解釋:①物體的品質跟其速度的乘積,叫做物體的動量。

②動量是物體機械運動的一種量度。

動量的運算式P = mv 。

單位是s m kg .動量是向量,其方向就是瞬時速度的方向。

因為速度是相對的,所以動量也是相對的。

2、動量守恆定律:當系統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為零,則系統的總動量守恆。

動量守恆定律根據實際情況有多種運算式,一般常用等號左右分別表示系統作用前後的總動量。

運用動量守恆定律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動量守恆定律一般是針對物體系的,對單個物體談動量守恆沒有意義。

②對於某些特定的問題,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統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內,系統內部各物體相互作用力,遠比它們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這些物體看作一個所受合外力為零的系統處理, 在這一短暫時間內遵循動量守恆定律。

③計算動量時要涉及速度,這時一個物體系內各物體的速度必須是相對於同一慣性參照系的,一般取地面為參照物。

④動量是向量,因此“系統總動量”是指系統中所有物體動量的向量和,而不是代數和。

⑤動量守恆定律也可以應用於分動量守恆的情況。

有時雖然系統所受合外力不等於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為零,那麼在這個方向上系統總動量的分量是守恆的。

⑥動量守恆定律有廣泛的應用範圍。

只要系統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那麼系統內部各物體的相互作用,不論是萬有引力、彈力、摩擦力,還是電力、磁力,動量守恆定律都適用。

系統內部各物體相互作用時,不論具有相同或相反的運動方向;在相互作用時不論是否直接接觸;在相互作用後不論是粘在一起,還是分裂成碎塊,動量守恆定律也都適用。

3、動量與動能、動量守恆定律與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比較。

動量與動能的比較: ①動量是向量, 動能是標量。

②動量是用來描述機械運動互相轉移的物理量而動能往往用來描述機械運動與其他運動(比如熱、光、電等)相互轉化的物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章知识点
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能够从两个侧面对动量实行定义或解释:
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

单位是kg·m/s。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系统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能够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在这个短暂时间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所以“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能够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①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能够用动量守恒,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
去计算了。

所以动量和动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前者是矢量式,有广泛的
适用围,而后者是标量式其适用围则要窄得多。

这些区别在使用中一
定要注意。

4、碰撞: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作用力又很大,其他作
用相对很小,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化的现象叫做碰撞。

以物体间碰撞形式区分,能够分为“对心碰撞”(正碰),而物体碰
前速度沿它们质心的连线;“非对心碰撞”——中学阶段不研究。

以物体碰撞前后两物体总动能是否变化区分,能够分为:“弹性
碰撞”。

碰撞前后物体系总动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
撞是非弹性碰撞的特例,这种碰撞,物体在相碰后粘合在一起,动能
损失。

各类碰撞都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不过在非弹性碰
撞中,有一部分动能转变成了其他形式能量,所以动能不守恒了。

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碰撞:相互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时间,通过相互作用,运
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叫碰撞。

⑴完全弹性碰撞: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系统只发生机械能的转移,无机械能的损失,称完全弹性碰撞。

⑵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力的作用下,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能,机械能有了损失,称非弹性碰撞。

⑶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力的作用下,机械能损失(转化为能等),称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物体粘合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速度。

高二物理选修3-5波粒二象性知识点
一、能量量子化
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ε=hν
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
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
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普朗克
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个现象)
二、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

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实验图在课本)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
新教材:①存有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发射的
光电子数越多;②存有遏止电压:;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
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④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老教材: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
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
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
的增大而增大;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一般不超过10-9s;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电管的玻璃泡的半壁涂有碱金属作为阴极K(与电源负极相连),是因为碱金属有较小的逸出功。

2、光子说: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
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

这些能量子被成为光子。

3、光电效应方程:
EK=h-WO
(掌握Ek/Uc—ν图象的物理意义)同时,h截止=WO(Ek是光电
子的初动能;W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
高二物理选修3-5知识点
光子说
⑴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
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

⑵光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
成正比。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

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
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满足下列关系:
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⑴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实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有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⑵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14条谱线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
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成为巴尔末公式。

除了巴耳末系,后来发现的氢光谱在红外和紫个光区的其它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具有分立特征,用经典的电磁理论无法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