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动机和行为研究

合集下载

旅游动机调研报告

旅游动机调研报告

旅游动机调研报告【旅游动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人们旅游的主要动机以及对旅游活动的期望。

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分析1.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参与调研的对象主要为20-50岁之间的城市居民,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2. 主要旅游动机根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人们旅游的主要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休闲放松:有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旅游是为了休闲放松,远离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寻找片刻宁静和舒适。

(2)文化体验:约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去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遗迹,拓宽视野和增长知识。

(3)探索冒险:大约三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旅游,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追求刺激和冒险。

(4)人际交往:约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旅游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与亲朋好友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增进彼此的感情。

3. 旅游期望根据调研结果,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期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景点吸引力: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旅游景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旅游设施:约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旅游景点能够提供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酒店、交通、餐饮等,以便能够更好地享受旅游过程。

(3)服务质量: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是判断其好坏的关键因素,他们希望得到周到和细致的服务,让他们感到满意和愉悦。

(4)体验感受:约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对于旅游活动而言,他们更注重的是体验过程中的感受和情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游览和观光。

三、结论和建议1. 结论通过对旅游动机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旅游的主要动机包括休闲放松、文化体验、探索冒险和人际交往等方面。

同时,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期望主要包括景点吸引力、旅游设施、服务质量和体验感受等方面。

2. 建议针对以上结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旅游景点应注重提升自身的吸引力,通过开发独特的景观和文化资源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旅游动机的调研报告

旅游动机的调研报告

旅游动机的调研报告旅游动机的调研报告摘要:旅游动机是指人们选择旅游的原因和动力,对于了解旅游行为和旅游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了人们选择旅游的动机和因素,并分析了不同人群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倾向。

调研结果表明,放松身心、体验新鲜事物、增长知识和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是人们选择旅游的主要动机。

1. 引言旅游是人们休闲娱乐、增长见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了解人们选择旅游的动机和因素,对于旅游市场的开发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人们选择旅游的动机和因素。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旅游动机和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因素。

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0份。

3. 调研结果3.1 人们选择旅游的动机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人们选择旅游的主要动机如下:(1)放松身心:占比35%。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通过旅游来放松身心、舒缓压力,远离喧嚣和压力。

(2)体验新鲜事物:占比30%。

人们借助旅游机会,探索新的地域、文化和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交环境。

(3)增长知识:占比20%。

人们通过旅游来拓宽视野、学习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提高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

(4)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占比15%。

人们选择旅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家人、朋友共同度过美好时光,增加亲情和友情。

3.2 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因素如下:(1)风景和自然环境:占比40%。

人们对目的地的风景和自然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和纯净的自然环境。

(2)文化和历史遗迹:占比25%。

人们对目的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在旅行中能够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3)美食和购物:占比20%。

人们在选择目的地时,对当地的特色美食和购物环境也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和购买到当地的特色产品。

旅游经验、动机与行为意向的关联研究

旅游经验、动机与行为意向的关联研究

旅游经验、动机与行为意向的关联研究摘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的起点,是产生旅游行为的直接原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者消费品味的提高,传统观光度假旅游的主导地位将逐渐被个性化旅游和特色旅游所取代。

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而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则有必要深入认识和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其特征。

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增多,旅游经验逐步积累,旅游动机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本文基于旅行生涯阶梯理论,构建旅游动机要素,进一步探宄旅游经验与旅游动机的关系。

此外,旅游者的重游意向以及推荐意向对于特定旅游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行为意向概念,综合考虑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两个因素,探究行为意向与旅游动机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基于旅游生涯阶梯理论对旅游动机的构成要素进行阐述;在进行旅游动机这一变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时,本研究不仅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还进行CITC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高校旅游情境下旅游经验与旅游动机的关系,探讨旅游动机与旅游者行为意向、旅游经验与行为意向间的关系。

在以往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探究旅游动机的构成要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高校旅游动机的四维度,即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动机、尊重动机、文化动机与自然动机,构建行为意向量表时同时考虑推荐意向与重游意向两方面。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T检验、最优尺度回归法发现,人口统计学特征中仅收入、受教育程度对旅游动机的部分维度存在显着影响,即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旅游者的尊重动机存在显着性差异;收入不同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旅游者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动机存在显着性差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各维度均没有显着影响。

研究的结果显示,旅游经验仅积极影响旅游动机的一个维度,即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动机;旅游动机的四个维度均对行为意向有积极的影响;旅游经验对行为意向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旅游动机;旅游经验;行为意向目录1 绪论1.1研究背景1.1.1旅游动机研究至关重要1.1.2旅游经验与旅游动机关系研究存在矛盾点1.1.3旅游者行为意向对目的地发展有作用1.1.4高校旅游方兴未艾,相关研究不足1.2研究目的1.3研究意义1.3.1理论意义1.3.2实践意义1.4职贡献1.5研究设计1.5.1研究方法1.5.2研究框架2 文献综述2.1旅游动机相关研%2.1.1旅游动机维度研究2.1.2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动机的关系研究2.1.3旅游动机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研究2.1.4旅游动机相关研究小结2.2旅游者行为意向相关研究2.3旅游经验相关研究2.4髙校旅游相关研%3 理论基础3.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3.2旅行生涯阶梯理论3.3认知心理学理论3.4自我效能理论3.5髙犹游3.5.1概念界定3.5.2高校旅游概况4 旅游经验、旅游动机与行为意向关系模型4.1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动机的关系4.2旅游经验与旅游动机6?关系4.3旅游动机与行为意向的关系4.4旅游经验与行为意向的关系4.5旅游经验、旅游动机与行为意向的关系模型5 实证研究5.1 问卷设计5.1.1旅游动机指标选择与测量5.1.2旅游经验指标选择与测量5.1.3行为意向指标选择与测量5.2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5.2.1数据收集5.2.2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5.3数据分析及结果5.3.1描述性统计分析5.3.2探索性因子分析5.3.3信度分析5.3.4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假设检验5.3.5关系模型检验6 研究结论与展望6.1研究的主要结论6.1.1理论研宂方面6.1.2实证研究方面6.1.3相关建议分析6.2研究局限性与未来方向6.2.1研究局限性6.2.2未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旅游动机研究至关重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的起点,是产生旅游行为的直接原因。

“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

“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

“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和兴趣逐渐增长。

作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的见证者,“80后”一代成为现代旅游消费主体的重要群体。

本文通过对“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探讨“80后”旅游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一、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1. 社会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对旅游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旅游的欲望更加强烈。

此外,家庭、朋友和亲戚的旅游经历也会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进而影响其旅游动机。

2. 经济因素:经济状况是影响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80后”一代逐渐步入职场,其经济水平得到提升,更多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生活品质和体验。

因此,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80后”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旅游,对旅游的需求和动机也因此增强。

二、旅游动机的分类1. 情感动机:情感动机是指旅游活动中追求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的动机。

对于“80后”一代来说,他们渴望通过旅游活动来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感受新事物,增强自身与他人的情感共鸣。

2. 社交动机:社交动机是指旅游活动中追求社交交流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动机。

很多“80后”旅游者倾向于选择与朋友一起旅行,通过旅游活动来增进友情、亲情和爱情,拓宽社交圈子。

3. 自我发展动机:自我发展动机是指通过旅游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成长的动机。

对于“80后”一代来说,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放松和娱乐,更是一种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他们通过旅行来开拓视野,提升自我价值。

三、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1. 消费理念转变:与前几代相比,“80后”更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体验,他们更愿意为独特的旅行体验付出更多的金钱。

2. 选择偏好的转变: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景点,他们更愿意选择独特的目的地和探索未知的旅游资源。

他们更看重体验性和探索性的旅游,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观光旅游。

3.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利用: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80后”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搜索和朋友圈的分享获取旅游信息和推荐。

中国赴尼日利亚旅游者行为研究

中国赴尼日利亚旅游者行为研究

中国赴尼日利亚旅游者行为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休闲方式。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大陆的一个重要国家,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游客的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赴尼日利亚旅游者的行为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他们的动机、行为模式、体验和建议等方面。

一、动机分析1.文化探索:尼日利亚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文化的国家,中国游客通过旅行可以了解当地的传统艺术、宗教文化、民族风俗等,增加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2.自然风光:尼日利亚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包括高山、瀑布、雨林等,吸引了很多喜欢探险和摄影的游客。

3.商务考察:随着中尼两国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务人士选择赴尼日利亚进行商务考察和洽谈合作。

4.休闲度假:一些中国游客选择赴尼日利亚度假放松自己,远离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景。

二、行为模式1.自由行:一些中国游客选择自助游的形式前往尼日利亚,自己安排行程、选择住宿和交通方式,更加灵活自由。

2.跟团游:另一些中国游客选择参加旅行团前往尼日利亚,由专业的导游负责安排行程和导游,省去了自己安排的麻烦。

3.深度游:一些中国游客选择深度游的形式前往尼日利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与当地人交流互动。

三、体验分析1.文化体验:中国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艺术中心、民间工艺市场等,了解尼日利亚的传统文化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2.美食体验:尼日利亚是一个美食之国,中国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各种特色美食,如肉串、烤鱼、炒面等,丰富自己的味蕾。

3.自然体验:中国游客可以前往尼日利亚的国家公园、海滩、溪流等自然景观,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宁静与清新。

四、建议和改进建议针对中国赴尼日利亚旅游者的行为,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改进建议:1.加强文化交流:鼓励中国游客与当地居民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

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尼日利亚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提升中国游客的满意度。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导言:旅游是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旅游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社交圈,还能够增加对社会和文化的认知。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学生旅游行为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趋势和特点。

本文将以中山大学的大学生为例,探讨其旅游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其影响的因素。

一、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与意愿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和意愿是影响他们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发现,中山大学的大学生旅游行为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个人兴趣和爱好:大学生希望通过旅游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在忙碌的学术生活之余,通过旅游放松自己,摆脱学习上的压力。

2. 社交因素:旅游可以提供大学生与同学、朋友一起的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增进友谊,丰富彼此的社交圈。

3. 学习因素:中山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吸引了很多学生,有些学生选择旅游的目的地是因为与学业相关,可以参观学术机构、图书馆等,增强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二、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山大学的大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距离和交通是大学生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通常会选择离学校相对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2. 旅游资源和景点: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各种景点的知名度也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产生影响。

3. 经济因素:大学生通常具有有限的经济能力,因此旅游目的地的费用水平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旅游方式与偏好中山大学的大学生在旅游方式和偏好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1. 自由行:大部分大学生更喜欢自由行,他们希望能够自由安排行程,更好地探索和体验每个目的地。

2. 旅游趋向城市:中山大学的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因为城市旅游更加方便且提供更多的机会与人们交流和体验城市文化。

3. 多样性和多元化:大学生希望能够体验不同的旅游活动,例如文化、自然、冒险等,他们追求旅游经历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旅游心理学主要内容

旅游心理学主要内容

旅游心理学主要内容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行为和体验。

通过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以下是旅游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 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人们选择旅行的原因和目的。

旅游者的动机可以有很多种,比如逃避现实、放松心情、寻求冒险和探索等。

了解旅游者的动机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2. 旅游态度:旅游态度是指人们对旅游活动和目的地的看法和评价。

旅游者的态度可以受到个人经验、社会文化背景和媒体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态度有助于制定相关的旅游营销和宣传策略。

3. 旅游决策:旅游决策是指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交通方式、住宿和活动等方面的决策过程。

旅游者的决策可以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提供更好的选择和建议。

4. 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指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旅游者的体验可以受到目的地环境、服务质量和个人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体验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改善服务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5. 旅游满意度:旅游满意度是指人们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

旅游者的满意度可以受到旅游服务质量、价格、交通和住宿等方面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满意度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改善服务和提升口碑。

6. 旅游心理健康:旅游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程度。

旅游者的心理健康可以受到旅游活动、目的地环境和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7.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指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接触和体验的文化元素。

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可以影响他们对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景点的理解和感受。

了解旅游文化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提供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的旅游产品。

总结: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行为和体验。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旅游是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旅游消费行为则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下,研究旅游消费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心理、动机以及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

1. 消费动机旅游者选择旅行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动机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消费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本身的需求和欲望驱动的动机,例如满足好奇心、放松身心等。

外在动机则是指被他人或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动机,例如社交需求、追求社会认可等。

旅游者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会影响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以及旅行方式。

2. 决策过程在旅游消费行为中,决策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社会心理学认为,决策过程受到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旅游者在做出旅行决策时,会考虑个人的偏好、预期满足和风险评估等因素。

此外,他们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意见影响。

因此,在研究旅游消费行为时,需要考虑个体的认知、情感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3. 消费体验旅游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种产品或服务,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体验。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会产生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

情感体验涉及到旅游者的情感反应,例如快乐、满足、兴奋等。

认知体验则涉及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景点或活动的认知和理解。

旅游者期望通过旅行获得愉悦的情感和丰富的认知体验。

4. 消费满意度消费满意度是评价旅行体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会受到前期期望、旅游体验和后期评价等因素的影响。

旅行者的满意度不仅仅受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的影响,还受到旅行过程中的情境、旅行者的个人特征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5. 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旅游消费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特征、社会影响和文化影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种旅游行为也可出自 不同的旅游
Lioyd E. Hudman A Shrinking W Columbus,OH:G orld id,
19 8 8 误的旅游行为等。因此, 正确地分析人的 旅游动机, 才能对
( 三) 按同行者的类别一般可分为个人、 家庭、 朋友、 人的旅游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 团
造成了人际关系需求 旅游有3 个基本要素:一是“ 旅游的主体” 即旅游者; 越多的社会阶层中造成了一种缺陷, , 人们试图通过旅游来填补这一空缺。参加 二是“ 旅游的客体”即旅游资源;三是“ , 旅游的媒体” 即为 的变异。于是, , 旅游团是取得成员资格, 获得自 尊重和地位需要的有效 信、 旅游服务的旅行社、 饭店、 交通设施等。 手段和达到社交需要的理想途径。 一、 旅游的需要是旅游行为的源泉 ( 四)尊重需要: 就是对受到重视、 成为榜样、 享有威 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 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欲望 望、 取得成功、 掌握自己的 命运和名誉以及使自己和自己的 要求。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常常表现为一种缺乏什么东西 志愿得到承认的需求。发达国家的下层人士到非发达国家 有不足之感, 又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的两种状态 去尽情享受, 满足从未得到过的受人尊敬的愿望;能到一个 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当今社会, 人们对高层次生活 知名度很高的景点去旅游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标准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旅游的需要越来越强烈, 它已 ( 五) 自 我实现的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表现为一种自 经成为人们旅游行为的 最基本、 最核心的动力因素。 我实现的 要性, 超越自 以 必 即 我, 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充分的 ( 一) 生理需要: 这是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例如, 发展。对某些人而言, 在 旅游就可充分开发个人的潜能。 基本的温饱解决后, 人们追求的是好胃口, 甚至是享受美食
杨 雁 :旅游动机和行为研究
2002 年第4 期
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除了与其个性有关外, 还与目 的地本身的吸引力及旅游者对它的认识程度有关。通常, 知名度越高, 景观价值越大, 交通及设施越完备, 接待能力 越强, 吸引力越大。旅游目的地应具备各 自不同的风格。 只有旅游景区发挥其最大的吸引力 , 旅游者才会根据其需 要和可能选择它。当目的地的选择决定后, 他们就准备出 发。这时候他们处于众多的想象与期盼中, 对即将来临的 旅游活动产生憧憬和向往。 ( 二) 途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当旅游者在完成准备活动后, 就择定日 乘坐交通车 期, 踏上了旅途。 在旅游途中, 游客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 旅游者在异国他乡进行旅游, 在内心深处总隐伏着一 种不安的心理:担心人身、 财产是否安全, 他乡生活是否习
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展开, 旅游者在精神上会更加轻 松, 个性表露有扩大的趋势。他们感到心情愉快, 会产生一 种平和、 轻松的心态。但是正由于这种心态的左右, 游客往 往忘却了控制 自己, 行其是, 自 常常表现出自由散漫、 丢三 落四、 时间观念差等旅游病, 造成一种懒散的心态。由于处 于兴奋欢悦的状态 , 旅游者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往往减弱, 表 现出一种人云亦云、 随大流的群体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得 到正确的引导, 会造成严重后果。 ( 三)旅游结束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旅游活动后期, 旅游者的心情波动较大。他们普遍关
运动
娱乐 文化 的 政治的
社会 的
地理特征
重大灾祸
参加的 观看的 周游 音乐 赌博
朝拜
蜜月
宗教
访 问宗教 中心 宗教歌舞音乐 公司业务 教育
力的欲望。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 社交需要的人总是 与有选择的人群交往。因为它最容易取得团体成员的资 格, 并从团体中获得信心、 尊重和地位等。事实表明旅游是 实现社会交往的最理想的方式之一。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旅游行为很少出于单一的旅游
惯, 交通工具是否安全舒适, 导游是否称职等等。 会因 所以 语言不通而产生孤独感、 茫然感和不安全感, 存在拘谨心 理、 戒备心理及怕人笑话的心理。如果求安全的心理得不
到满足的话, 旅游者的行为就有可能被对安全和保护的寻 求所完全支配, 会上升为压倒一切的主要需要。旅游者会 此次活动, 可能产生再次重游的 心理需求, 由此激发旅游的 只求安全而放弃一切, 甚至整个旅游。 兴趣, 引发出再去别的景点旅游的动机。反之, 他们会对该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自 始至终都充满着种种美好的愿 旅游地产生厌恶, 造成极大不快的旅游心理, 回去后会较长 望和期待, 希望事事如意。 这种求全的心理反映到旅游各 时间地记忆起此次旅游 , 甚至影响到下次旅游的兴趣。 方面:生理上的要求是可口的餐饮、 舒适的住宿、 方便的交 通。 如果这些基本要求得不到满足, 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映, 〔 参考书目〕 甚至导致过火的行为。旅游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求全心理 [ 13曾 延忠. 旅游心理学〔 . 四川 M] 人民出 版社, 1996. 反应在游、 娱方面的高层次需求。就其心理需求而言, [2] 罗贝尔 朗卡尔. 旅游和旅行社会学[ M] . 商务印书馆, 购、 . 199 7 . 他们希望获得尊重、 体谅和关怀, 团内的和睦气氛、 导游周 到体贴的服务等能使心理上的高要求得到满足。 精神上的 [3〕 甘朝有. 旅游心理学[M]. 南开大学出 版社, 1998. 需求反映在对奇异的 风土人情、 深刻的 文化底蕴、 心的自 [4〕 内 约翰. 托马斯. 是什么 促使人们旅游〔 . 1964. M] 我实现的追求上。 [5]A. 马斯洛 . 人类动机的研究[ MI . 1934.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变换日 常内容和环境, 打破常规, [6] A Shrinking W 追 orld Lioyd E. Hudman Columbus [ M〕 . 19 88 . 求新刺激的 求新活动。所以旅游者向往种种新奇独特的事 物。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 罕见的自 然景观、 传统的民俗文 ( 贵任编辑:朱德东) 化等引人人胜的刺激物就能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异心理。
种手段。 巧、 考察历史 社会交往是人之本性, 它既是人们需要的层面, 也是人 16、 了解世界的愿望 探 约翰. 托马斯《 是什么促使人们旅游》 美国旅行代 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它包括在异地结识新的朋友, 载《 亲访友, 日 摆脱 常工作、 家庭事务等动机。这种动机常常表 理人协会旅游新闻》1964 年8 月)第64 一 页 ( 65 现出对熟悉的东西的一种厌倦和反感, 逃避现实和免除压 健康 身体的 健康的 好奇心
公、 商务
探 亲访友
科考 会议
及寻根
自我炫耀
探访 家乡 家度研究
动机, 总是受多种需要和欲望的 驱使。 所以, 一种旅游行为 中往往包含多种旅游动机;有时, 同一种旅游动机由于个人 的个性、 价值观和抱负水准不同( 个性决定动机指向, 价值 观决定动机模式, 抱负水平决定动机强度) , 其旅游行为具
[ 摘要〕 从心理学的角 发, 度出 运用心理学的 理论和方法, 过分 通 析旅游者的 旅游动机和旅游活动中 不
同阶段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从而探索如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激发旅游动机, 从而产生旅游行为。
〔 关键词」 动 旅游 机;行为 研究;旅游业
【 中图分类号1F59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 424X(2002)04 - 0091 - 03 1008
的乐趣。
二、 旅游动机的多样性
( 二) 安全需要:一旦生存的基本需要得到了 保障, 安
全就作为一个新的需要领域显现出来了。它是指生命、 财 产、 环境、 心理等多方面的安全。游客出门最关心的就是旅 途平安, 顺顺利利。不过在实际的旅游活动中, 有些旅游者 偏去探险、 经历不平凡的东西, 甚至不顾生命危险, 这是复 杂多变的。我们可理解为是为了逃避异化和陈规而追求的 一种解闷方式, 是出于特殊的旅游需要。 ( 三) 社交需要:就个人而言, 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是促 使与邻居取得某种沟通的动力, 无论这邻居是一个人还是 一个群体。这就是同家庭、 同周围人进而同更广泛的集体 发展情感联系的需求。迅速的城市化和环境的巨变在越来 .
人类的需要激发动机的产生。动机决定着人对现实的 态度和行为的方向, 促使人们寻求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
动, 满足某种需要。 以 旅游动机就是在旅游需 要的 刺激下,
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部驱动力。 (一)根据动机形成的原因, 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内在 需求一心理类;二为外在刺激一目标类。前者在旅游动机 的 研究中被称为“ 推力”用于解释人们为什么要旅游的内 , 在的深刻原因。后者被称为“ 拉力”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 , 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那些特点。 (二)根据不同的旅游目的进行分类: 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动机:
心的 是购物问题。 这是旅游服务体系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 由于购物的动机各不相同, 如为新奇、 保值、 馈赠等目 的而
购物。因此能否满足个性需求, 保证购物行为的顺利进行 就成为后期工作的重点。 在完成旅游活动, 即将返家时, 旅游者会对整个活动作 一个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如果各方面总体需要大部分得 到了满足, 那么, 他们对此持肯定态度, 会回忆、 提及、 留恋
很少出于单一的旅游动机, 总会受多种需要和欲望的驱使。 但就其最主要的动机而言, 大致可分成三类: ( 一) 自然性动机 是指人们为得到身体的休养、 身心的宁静, 消除紧张、 疲劳而诱发的动机。健康是历史最悠久的旅游动机之一。
现代社会度假被认为是对健康的投资。 各种度假胜地满足
92
渝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
体等类型。 旅游是复杂而具有高度象征性的社会行为, 旅游者要 通过旅游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同时, 又受到客观环境 的影响, 旅游需要往往随之变化。因此, 旅游行为不可能或
三、 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 一) 旅游准备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当人们有了足够的余暇时间、 较强的经济支付能力, 产 生了旅游欲望后, 人们便做出外出旅游的决定, 这就进人了 旅游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旅游者处于激动与兴奋状态, 开 始对电视、 报纸上的旅游广告感兴趣, 开始注意旅行社所推 荐的旅游线路, 开始打探亲戚或朋友的旅游经验, 以便他们 对目的地、 线路、 旅行社、 交通工具、 住宿的宾馆饭店等做出 选择和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