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论+量子论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辩论稿

我宁愿站在通向真理的荆棘丛中哭泣,也不愿站在通往谬误的康庄大上微笑。
也许当站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庞大“科学”体系之中来审视全部马克思主义时,很难发现其会有过时的倾向,或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述【我认为,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这一命题,若以单纯“是”或“否”的判定形式来回答未免过于粗糙。
因为在现阶段并不能说他已过时(否过时)——我发现有不少前沿人物不管是在他们的著述中还是谈话中都有清晰的论述:“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生活、工作的全部。
”但在将来(不知是几年?几个世纪?几十个世纪后?)某时他却要过时(是过时)】。
既然如此,何不跳出马克思主义,站与他的旁边或以更高姿态来审视这一科学呢?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近二十年时期里,人类思想、科学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更新的层次,特别是随着一种“预言”的迫近,对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关于人类未来的观点形成一种不言自明的威胁。
那么在此,我先与辩论稿的展开提出自己不成熟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会过时,但有其在当下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空距离中存在并被运用的自身合理性和社会必然性;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当以审慎求真的态度和符合伴随人类时代大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的发展的眼光;马克思主义并非终极真理,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并非万古长青。
下面几行字是通篇辩论稿的整体思路和大体框架的展示。
一、哲学是什么?一)定义二)学科:引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坐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一)产生基础(早期工业时代)二)存在(有用性)基础(中盛期工业时代)三)局限性——上层建筑三、现代经济基础的嬗变(后工业时代)一)由市场经济(工业时代)到知识经济(科技时代)的嬗变二)基本经济理念的嬗变(机器、体力劳动、有形的原材料到若机器化显现、脑力劳动、无形商品)四、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高度一)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二)从纳米技术到费米技术的构想五、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狂热一)儒学的宗教狂热——一言堂二)悖论出现六、马克思主义哲学悖论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二)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性七、结尾谈到哲学是什么,在《哲学导论》(孙正聿著)一书中持“普遍规律学说”者这样定义:各门学科只是研究世界的各种“特殊领域”,并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并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的世界观理论。
二十大理论知识

二十大理论知识1.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作者:查尔斯·达尔文)2. 相对论:《相对论》(作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3.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基础》(作者:施罗丹格)4. 人类自我感知:《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作者:艾琳·伯奇)5. 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起源》(作者:斯蒂芬·霍金)6. 基因理论:《基因的构成和表达》(作者:詹姆斯·沃森)7. 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作者:R. Clausius)8. 均衡与失衡:《生态学基础概念》(作者:C. Krebs)9.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哥德尔证明》(作者:耶日·布恩奇)10. 科学本体论:《科学与假设》(作者:K. Popper)11. 系统论:《系统论:一个概念的历史与哲学》(作者:L. von Bertalanffy)12. 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者:H. Cramer)13. 社会契约理论:《社会契约》(作者:托马斯·霍布斯)14. 决策理论:《决策的困境:多准则决策理论》(作者:T. L. Saaty)15. 分形几何学:《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与分形维数》(作者:B. Mandelbrot)16. 博弈论:《均衡论》(作者:约翰·纳什)17. 信息论:《信息论、编码、与表示》(作者:C. E. Shannon)18. 调控论:《从分子到系统的神经与内分泌调控》(作者:R. F. Thompson)19. 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的心理信息学基础》(作者:G. Miller)20. 发展心理学:《人类发展:一本心理学手册》(作者:W. Damon and R. M. Lerner)。
量子论和相对论

量子论和相对论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提出:
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通称相对论。
内容:
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
①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③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
2、量子论
提出:
1900年普朗克(德国)提出“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的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
意义:
量子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核物理学等科学的发展,人类从此进入了核能时代。
经典力学,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关系

经典力学,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关系
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三个分支,它们分别描述了不同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多联系和关联。
经典力学是物理学的经典分支,主要研究非常规律性的物理系统,如牛顿力学和拉格朗日力学等。
它适用于大尺度和低速度的物理现象,但在描述原子和分子这样微小尺度和高速运动时,它的描述就无法精确和准确。
相对论是描述高速和强引力下物理现象的理论,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它的理论基础是光速不变原理和等效原理,可以解释黑洞、宇宙膨胀等重要物理现象。
但相对论仍然不能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和规律。
量子论是描述微观世界中物理现象的理论,如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等。
它可以精确描述原子、分子、粒子等微观尺度下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但在大尺度和高速运动时,其描述就不再适用。
这三个分支之间的联系和关联是多方面的。
首先,相对论和量子论都可以被看作是经典力学的推广和修正,它们都包含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其次,相对论和量子论在许多领域都有交叉应用,如量子场论和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最后,许多物理学家正在寻求一种统一的理论来描述整个宇宙的物理现象,这种理论被称为“物理学的理论一统天下”,它的构建需要将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进行有
机的结合和整合。
- 1 -。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辨证关系.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辨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对哲学问题的孜孜不倦的探讨、研究以及反复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就是在这些原著中不段积累总结汇编而成的,但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编纂, 这是对人类认识规律的总结, 没有那一本伟大著作可以和客观真理的价值做比较, 真理是无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一门无价的哲学。
本文就本人的简短实践以及就读马列原著给予的营养简单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辨证关系, 作为一名科学研究的工作者, 时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本原理, 基本研究方法作为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指南, 无疑拓宽了自身的方法论规范与研究视野。
另外, 马克思主义的众多学者大多都是从研究马列原著开始, 因为这是研究的起点, 读马列原著时刻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学者思维的严密性, 创作的独到之处, 而马列原著本身也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贯穿始终的。
这给了我这样一个科学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关于科学与哲学的统一辨证关系,谈对自身实践的意义。
首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利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使人们对历史和自然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为人类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活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以及为获得这些知识体系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和所建立的社会建制。
技术是人们为了社会需要, 利用自然规律, 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基本特征是:它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 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 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 具有特殊的社会建制。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量子论相对论三者关系

量子论相对论三者关系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两个理论,它们描述了宇宙中最微小和最大的事物。
虽然它们描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有趣的关系。
首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它们描述了不同的现象。
相对论主要描述了高速物体的运动和引力,而量子力学则描述了原子和分子的行为。
因此,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适用的尺度和领域是不同的。
然而,当我们研究更微小的领域时,我们必须将这两个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描述。
这就是量子场论的基础,它结合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其次,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具有基本的不确定性原理。
相对论中的不确定性原理表明,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测量一个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而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则表明,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测量一个量子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最后,量子场论中也有引力的存在,这意味着引力也是一种基本力量,和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一样重要。
总之,虽然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描述的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更微小的尺度下,这两个理论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够得出更完整的描述。
同时,它们也共享着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力量的存在。
- 1 -。
论量子力学与三个代表

论量子力学与三个代表论量子力学与三个代表量子力学的建立与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纪念普朗克创立量子论100周年何柞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摘要]通过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原子能、计算机、光纤通讯、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的科学性。
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论证了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理论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根本性标准。
[关键词]量子力学;科技创新;评价标准[中图分类号]0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CN 53-1160/C (2001) 01-0003-06The Establish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ch Quantum TheoryHE Zuo-xiu(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080, China)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 lay dow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tomic energy, c完达山uter, fiber-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laser technology. It also attests to the scientificalness of the theory that science.and technology are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 argues that Jiang Zeming's theory on "Three Representativesthe fundamental criter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Key words:quantum mechanic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valuation system1900年的12月14日,普朗克宣布创立了量子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汇总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种方法、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开展3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对立统一规律4种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开展律、真理开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1大规律、1个根本问题〕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开展规律1个根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一〕物质物质是指由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出的一种共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首先要确立的是它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意识存在可以独立存在。
同时它又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二〕意识〔1〕意识产生的充分条件:人脑。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决定条件:社会实践〔语言促进〕。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开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开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开展。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并反作用于物质。
〔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根本原理。
包含三点内容:1、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根源只有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论+量子论+数学推演+物理现象=物质结构光子说
光生万物万象!万物万象统一于光!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论量子论理解物质及其运动统一性联系性的壮丽美!提出基本实物粒子(电子,中微子)是光子的黑洞态学说。
导出电子的相对论质速关系式和光电统一方程将引力电力将引力常数电力常数基本电荷光速普朗克常数精细结构常数以及圆周率写入一组统一的数学方程组,揭示了光子与实物粒子(电子和中微子)的内在统一性,得到了正负电荷概念的全新理解认识!提出了正负电荷可相互转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一定数目具有一定动能(动质量)的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及其相互间的电磁和弱力作用来组构粒子的理论设想,得到了质子和中子的半径,计算出核力的大小和强度,解释了核力的短程饱和性。
解释了原子核在发生核反应时静质量变化的本质和内在机理,解释了各种核现象!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感谢中科院物理所北大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李政道副主任周光召路甬祥邀请我参加首届国际量子调控物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