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ppt课件21

合集下载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ppt实用课件4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ppt实用课件4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四读诗词 深入探究
试推想这首词背后可能的隐含着的主旨 (或写作动机是否有所寄托)
提示:称诗言志 知人论世
屡试不第,坎坷终生
流露出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这慵懒美丽的女子,正是作者内在被压制着甚 至不免懈怠了的美好追求.
要爱惜自己美好品质,不因一时挫折就堕落、放弃。 这正是士大夫读书人品格上的操守:穷则独善其身. 这或是温自我之写照和志气的砥砺
莎士比亚

《菩萨蛮-小山重叠》课件25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课件25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作《菩萨鬘》,又名《子夜 歌》、《花间意》、《重叠金》 等。此调原出外来舞曲,唐苏 鹗《杜阳杂编》:“大中初, 女蛮国入项,危髻金冠,璎珞 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 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 往往声其词。于是《菩萨蛮》 就成了词牌名。小令,双调四 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 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 转低沉。
叁 以意逆志
屈原《离骚》:香草美人之传统 其多以男女之情喻君臣遇合
女子美貌无人欣赏,孤独寂寞
士人才华无人欣赏,怀才不遇 既怜人,又怜己 抒发了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的伤感
叁 以意逆志
推想这首词背后可能的隐含着主旨
❖ 称诗言志,知人论世——屡试不第,坎坷终生。 ❖ 词人以寂寞无人赏的美人自况,流露出自己怀才不
所谓“欲度”者,是正在进行,是鬓云在如雪香腮上滑过。
开头两句写女子晨醒,缭乱的鬓丝像云朵一般蓬松,拂过像雪一 样洁白的香腮。 “欲度”二字化静为动,赋予如云鬓发人的情 感动作,写其想要划过美人香腮,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生 动活泼,衬托美人之美。
贰 合作探究
3、“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句中的懒、迟二字应如 何理解?
贰 合作探究
5、“双双金鹧鸪”对表现人物心情起什么作用?
绣罗襦上新贴的花样,则是一对对的金鹧鸪。 鹧鸪在发情期,常常会互相对鸣,因此在古 诗中,鹧鸪是甜蜜爱情的象征。
这里咏物衬人,借成双成对的鹧鸪,反衬自 己的孤独和寂寞。
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 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
❖ “绮丽香艳、婉约柔媚”风格的诗歌,其内 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 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 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高中语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探究思考:
思考: 前人评价这首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词作用了那些意
象?各有何意蕴?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 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小山重叠金明灭, “ 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鸳鸯眉、小山眉、五 鬓云欲度香腮雪。 岳眉、分梢眉、逐烟眉……”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6、把握意象“绣罗襦、金鹧鸪”:
绣罗襦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6、把握意象“绣罗襦、金鹧鸪”:
这两句对表现人物心情起什么作用?(试从表达技巧 方面法分析)
答: ①运用反衬手法; ②以绣罗襦上的金鹧鸪的成双成对反衬美妇的
孤独和寂寞。 ③用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寂寞
空虚。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6、把握意象“绣罗襦、金鹧鸪”:
罗襦: 绸制短衣、短袄。
鹧鸪: 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 古诗词常见禽鸟意象,因其叫声悲惋凄切,故有离情
别绪、忧伤惆怅、凄苦悲凉等愁苦之意蕴,如辛弃疾《菩
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又因其喜爱雌雄对啼,故也借其来描写男女爱情,象 征爱情和美。这里两者兼而有之。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5、把握意象“花、镜、面”:
花: 头上的花饰。 镜: 女子梳妆用的铜镜。 面: 俏丽的面容。
一系列动作描写,暗寓女子对镜时自赏自怜。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6、把握意象“绣罗襦、金鹧鸪”:
链接所学《孔雀东南飞》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 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 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 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 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 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 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菩萨蛮》课件(4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菩萨蛮》课件(40张PPT)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 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 点出原因在于行人远“在天涯”,满腔怅恨喷薄而出。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文学常识
《菩萨蛮》,本是唐教坊曲,后用 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 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 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 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 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 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 《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 成了词牌名。
一到君臣关系中,就变成“臣妾”了,就跟那妾连在一起了,
相当于女子地位。他可以被选择,被抛弃,被贬谪,被赐死,
甚至杀身都还要谢恩的。与夫妻关系极为相似。所以很多男
子做起诗来,想到自己不得知遇,就把自己比作一个女子,
没有找到一个托付终身的人。
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
伸 作比喻?
思考讨论: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作比喻?

明确:在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中,夫妻的伦理关系和君
展 臣的伦理关系,是相当的。妻子在丈夫面前是没有自由的,
延 丈夫可以选择她,喜爱她,抛弃她。她的一切都操纵在男子
伸 手中。
君臣关系也是如此。那个在家中唯我独尊的男子汉大丈夫,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 题材,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
词作内容为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同时注重 于作者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流畅,情感真挚深沉。

【高中语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ppt精品课件1

【高中语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ppt精品课件1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圈出词句的韵脚
灭雪眉迟 镜映襦鸪 两仄两平,相互交 错,既有整饬之美, 又有变化之美,读 来琅琅上口,富于 听觉之美
诵读体验-美妙的声音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菩萨蛮
温庭筠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着淡黄衣。倚 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无端和泪拭燕脂,惹教双翅垂。 ——《蝴蝶儿》 晚春时节,蝴蝶翻飞。少女倚窗学画, 初如花间所见,翩翩成双;忽而无故拭 泪,使得画上蝴蝶双翼下垂。 花间派“花间”两字即出自花间词人张 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这两句。
花间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
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后蜀赵崇祚将温、 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花间词以“绮罗 香泽”为主。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 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晚唐五代时,南方相对安定的 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 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 温庭筠,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 婉约柔媚”的风格。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 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 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梳妆打扮的情景
“懒”“弄”“迟”三 字,富有表现力地描摹 了她的情态,不言自喻 地刻画了她的心情—— 闺怨。 “蛾眉”是古典诗词中关于美女的传统意象。“蛾眉”是以 对于女子眉毛美好形状的形象刻画,来代指美女的整体气 质的。如李白《怨情》中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蹙) 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词人还多用“翠黛”、 “翠蛾”“远山”“春山”等形容代指美女容貌。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菩萨蛮(小山重叠)》 课件 (共19张)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菩萨蛮(小山重叠)》 课件 (共19张)

温庭筠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
二、作者介绍
新添声杨柳枝词/南歌子词 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二、作者介绍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晚唐诗人,约比白 居易晚50年。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与韦 庄并称「温韦」。 温庭筠才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 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文学史上,温庭筠可称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名压倒诗 名。他流传下来的词近70首,主要保存在赵崇祚编的 《花间集》中。多写闺妇或青楼女子的爱情,也有少数 写边塞题材之作。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在卖花的担子上,买了一枝将开未开的,含苞待放的春天的花朵。斜斜地 插在如云的鬓发上,故意让丈夫看一看,到底是花更美丽?还是人更美丽?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武衍《宫词》
用物的自由反衬人的不自由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 (孤寂)的闺中贵妇形象。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形 象的?
菩萨蛮
温庭筠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花”——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不免兴起盛时独处、顾 影自怜的伤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五课《菩萨蛮》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五课《菩萨蛮》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0张PPT)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插上头上的花饰,仔细地 在镜子的前后照来照去, 花饰与容颜交相辉映。
客观地描写人物活动 中,暗寓其人对镜时 自赏自怜之意。 自赏:人而如花; 自怜:盛年独处。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 穿上崭新的贴绣丝绸短袄,那上面的图案是成 双成对金色的鹧鸪。
• 着装(反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 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衬 人物的孤独 。
菩萨蛮
温庭筠 龙口第一中学 邢彦
教学目标:
1、诵读《菩萨蛮》,因声求气,吟 咏诗韵,理解感悟词的美感。
2、总结本词的写作手法,准确把握 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能够通过对温庭筠词的鉴赏,初步 了解温词及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预习检测
• 花间词派:以唐 、前蜀 为代表, 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
不是。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姿容服 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 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其中也一定程度地流 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在政治舞台处处碰壁的伤感, 及词人对当时朝廷的失望心情
探 究
• 比较阅读韦庄《菩萨蛮》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
• 俞平伯先生指出:“‘ 度’字含有飞动意。”
• “度”即飘度,纷披, 形容头发蓬乱,半掩着 面容,如飞飘之状。
• 简而言之,“度”字具 有飞动之意,富有动感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妇 女初醒的惺忪懒散之态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慵懒地起身后画起漂亮的眉毛, 迟迟地梳理打扮。
着一“懒”字和“迟”字, 说明女主人公对梳妆打扮并 无兴致。因为她心上的人不 在身旁,打扮得再漂亮又给 谁看呢?其惆怅倦怠之情, 生动可睹。
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7.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ppt课件

7.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ppt课件

16
拓 • 思考讨论: • 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作比喻?

明确:在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中,夫妻的伦 理关系和君臣的伦理关系,是相当的。妻子

在丈夫面前是没有自由的,丈夫可以喜爱她, 选择她,抛弃她。她的一切都操纵在男子手

中。 君臣关系也是如此。那个在家中唯我独
尊的男子汉大丈夫,一到君臣关系中,就变
太阳升起,懒起的少妇慢 慢地梳妆打扮,你可猜透她此 刻的心思?
1
2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对温庭筠词的鉴赏,了 解温词及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感悟词的美感和内在的情 感。
3 、背诵本词。
3
作者简介
温庭筠(812-约870), 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 字飞卿,唐宰相温彦博后 代,属于没落贵族家庭出 身。 • 才思敏捷,屡举进士 不第,一生抑郁不得志。
成“臣妾”了,就跟那妾连在一起了,相当
于女子地位。他可以被选择,被抛弃,被贬
谪,被赐死,甚至杀身,还要谢恩的。与夫
妻关系极为相似。所以很多男子做起诗来,
想到自己不得知遇,就把自己比作一个女子,
没有找到一个托付终身的人。
17
课后作业:
搜集历代文人以女子意象 寄予情感的诗作 ,揣摩其 中寄寓的情志。
19
11
艺术手法:
肖像: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突
小山重叠金明灭动出作,了:女着子一容“颜懒的”美字艳和。“迟” 鬓懒云起欲画蛾度眉香,腮雪字扮情,并,。说无生动映明兴动作图女致可:,主。睹写花人其。出似公 惆一人对 帐幅 面梳 倦花 ,妆 怠面 人打 之相 面 弄妆梳洗迟。 似花。刻画人物自得自
照花前后镜, 怜的情态。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衣服和装饰 代表美好的才智, 品德,操守。无论 是否有人赏识,任 用,都要保持高洁, 美好,芳香的本质。
over
古代妇女是被压迫,被 损害,被选择,被抛的, 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不 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业 和人格。有“士为知己 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有才智之士是愿意为欣赏他的知己付出 代价的。阮小二说,我这一腔热血是要 买给识货的。孔子,“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等待能欣赏自己的人。 女子化妆为人 欣赏,无人欣 赏爱悦,所以 慵懒。
陆游
《卜算子· 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哪怕我梅花零落了, 零落在泥土之中, 被车马践踏,碾过 去了,我的芳香落 在泥土之中,都是 不改变的,因为哪 是我的本质。
正像陶渊明诗中所说“知 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我自己有一个理想,我追 求我的理想。你们大家都 认为我是傻瓜,有什么关 系,我的本质是如此的。
“金明灭”指什么?
金光明灭闪动的样子。
早晨,破晓时,阳光从门窗的空隙射 进来,照在这个女子枕畔的屏山之上, 而屏山有金碧螺钿的美丽装饰,于是, 日光就显出金光闪烁的样子。是一幅 很美丽的图画。
有了光线, 人就容易惊 醒。日光照 进来,金光 闪动,这个 女子醒了。
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时候,日光照耀之下,在 枕上一转头。鬓云欲度香腮雪。云鬓,像乌云 一样的头发。鬓云,头发的乌云。更形象。
2 山枕。古代的枕头与现在不大一样。
陆游,“采得黄花做枕囊”,用晒干 的菊花做枕头。 有一种硬枕,中间凹下去,两边翘起 来,恰好可以把头放上去。“山枕上, 几点泪痕新” 可惜也不是,硬枕无法重叠,软枕还 可以,可软枕不叫小山。
山屏。折叠的屏风,有点像山的形状。 可离床太远了。 古人所说的山屏或屏山,就是在床 头的。现在一般的床还是如此,床 头有个板子高起来。“无言匀睡脸, 枕上屏山掩” 鬓云欲度香腮雪。正是指睡脸,所以 小山是屏山
所以,画蛾眉 就有了一种象征的意义。 但温词不止如此,还“懒起”。难道说 赖着不起床还有什么道理?当然有! 屈原和李商隐都不可能画蛾眉。是一 种爱美要好的感情。而且是精神品格 上的爱美要好。也是传统。离骚:制 茋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余独 好修以为常。不是说外表涂红抹黑的 修饰,而是自己的品质思想情操上的 修养。
温词中正是闺阁中美丽 女子早晨睡醒的形象和 动作。
李贺Leabharlann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就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结合在一 起了。 蛾眉。诗经,一个女子的眉毛是弯曲 的很美丽的意思。“手如柔荑,肤如 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 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那些女子嫉妒我,因为我 比她们的容貌更美丽,我 的眉毛比她们的更美好 屈原所写美人芳草都有寄 托意义。蛾眉,喻指才德 意志的美好
屈原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 死其犹未悔”
温词中。她虽然是“懒起画蛾眉”,虽 然是“梳洗迟”,但毕竟是画了。这是 在珍重爱惜自己的美好品质。不是说没 有人欣赏,我就堕落,就败坏,就放弃 自己,不时的。这是读书人的品格上的 操守。
上半片讲完
画了眉了,弄了妆了, 面部化妆完成了,梳 头也梳好了,现在可 以在头发上戴花了, 所以“照花前后镜”。
只面对镜子,只能知道前面位置如何, 不够。人群中活动,四面八方,所有 角度都可以看到你的。
前后镜都要照一照, 从每一个角度看花的 位置是不是合适,是 不是美好。这就是 “照花前后镜”
照花前后镜,就看到花面交相映。花 是美丽的,人也是美丽的。
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减字 木兰花》 在卖花的担子上,买了一 枝将开未开的,含苞待放 的春天的花朵。斜斜地插 在如云的鬓发上,故意让 丈夫看一看,到底是花更 美丽?还是人更美丽?
可是,为什么用这 种写美女和爱情的 词来表现呢? 再看:懒起画蛾 眉。懒起,也有 一个中国的古代 文化传统。看例 子: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 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 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 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 芙蓉。
年轻时,因美丽选入宫 中。早晨面对妆台镜子, 懒于梳妆。Why?
温词也有这样的寄托之意。
画眉,就更有类似传统。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 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 学弹筝,银甲不能卸。十四藏 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 风,背面秋千下。
写一个美丽女子的成长,有要好和爱 美的情感。
八岁就知道爱美和要好了,没必要化妆, 家人不让,所以偷照,以能画出非常美 丽的眉毛。后来学习弹筝,追求才能技 艺。非常勤勉。去踏青,衣服穿得美丽, 秀的芙蓉花朵。 长成了。古代观念:女子许聘个一个 人,才有一个归宿,才有生命的意义 和价值。自己本身不能完成任何理想 和意志。十四岁就连亲属关系最密切 的男子都回避不见了。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是词的高峰, 从起床到梳妆,到这种衡量。交相,二 字表现一种重重无尽的、精力饱满的样 子。用最大的精力向最完美的标准去追 求。
老子:
动而愈出。
即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 人己愈多。
正因为偷懒,把一切的思想智力头脑都 淘空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做人要 付上力量。
杜甫曾说:种竹交加翠, 栽桃烂漫红。 不种则已,种出来,竹 子要枝叶交加,茂盛美 丽;桃花要开得烂漫, 鲜艳美丽。
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宠爱, 不仅因为美丽。如果整天 劝皇上怎样改正作风,怎 样为百姓设想,恐怕唐玄 宗也就不高兴,不会喜欢 她。 因为她能逢迎皇帝的爱好和喜爱,皇帝 的意思还没表现出来,她已经希旨,预 先就知道皇帝的意思了。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斗争, 薛胜利。每当和贾母吃饭 看戏时,都是点贾母喜爱 的戏和菜。
有权的人,像皇帝,像贾 母,喜欢逢迎他的人。可 见受到宠爱不是只因才智 能力的美好。
实际是假借写女子,实际正是写他自己 仕宦之上的不得意,是写一个才智之士 不被任用的一种感慨和悲哀。温词就妙 在这里。
懒起毕竟弄妆了。弄,是玩味欣赏的意 思,自我欣赏的意味。并非匆匆忙忙洗 一把脸,梳一梳头。
她要调粉涂脂,把胭脂的深浅,画眉用 的黛色的深浅,都要调理的很好,一丝 不苟地慢慢地画。画一画,还要照一照, 欣赏一番,再画一画,再照一照,这叫 弄妆。 “承恩不在貌,叫妾若为容”既然无人欣 赏,还弄什么妆?从文化传统来看。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无人欣赏 就不香了吗?不会。因为,香是它的本 质。
欲度,就是度过。当她在枕上一转头, 所以那鬓云就欲度----流动过来,要掩 过去没掩过去的样子。
腮指面颊,“香腮雪”腮上有脂粉, 是香的,皮肤是白的。 云放在前面,雪放在后面,是说香腮 的雪白,鬓发的乌云。 这种注意感官形象的句法句式,是 当时流行的写作风气。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 十六宫土花碧。 桂花开在秋天,是香的, 所以叫“悬秋香”。土 花就是土上的苔藓。不 提供认知的解释,而提 供感官的形象。
两个意思都可以。
鹧鸪
是在绣罗襦上刚刚贴绣好的,花纹是 “双双金鹧鸪”,一对一对金色鹧鸪鸟。 在中国,常用鱼鸟,比目鱼,鸳鸯鸟, 一对一对,成双成对的,代表一种幸福 美好的生活,代表找到理想的对象,理 想的归宿。 词中所写是一个孤独的女子没有人欣赏 的寂寞心情。衣服的贴绣是反衬,点醒 她所追求的是双双对对的理想。
表面意思:一 个美女,在闺
房之中,起床
-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 装,这样一个
过程。
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是外界自然 景物的山水之山, 是一座很小的山峰? 显然不是。
联系时代背景,来解读
1 山眉。女子眉毛的形状像一个山的形状。 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写的很 美。眉毛的形状弯曲得像远山。山是眉之形, 黛是眉之色。真是妙!愁是眉上的表情。有颜 色,有形状,有表情,生动真切。 词中绝不是眉毛之意!因为有重叠二字。再 者,第三句提到“蛾眉”,这样短小的词里, 不会两次出现。
帖照 迟腮 小 绣花 。雪 山 罗前 。 重 襦后 懒 叠 。镜 起 金 双, 画 明 双花 蛾 灭 金面 眉 , 鹧交 , 鬓 鸪相 弄 云 映 妆欲 。 梳度 新 洗香
菩 萨 蛮 温 庭 筠
温庭筠 (约812—约870),本名岐,字 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宰相温彦博后代。早年才思敏 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 客游江淮间。宣宗朝试宏辞,代 人作赋,以扰乱科场,贬为隋县 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 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 江陵。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 国子助教。诗词工于体物,设色 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 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 存风骨。
当春天百花开的时候,想到自己生命 落空,还没有归宿,所以当打秋千时, 就背面偷偷地在秋千下流下眼泪来了。 用女子作比喻。在中国古代的伦理 道德中,夫妻的伦理关系和君臣的 伦理关系,是相当的。妻子在丈夫 面前是没有自由的,丈夫可以喜爱 她,选择她,抛弃她。她的一切都 操纵在男子手中。
君臣关系也是如此。那个在家中唯 我独尊的男子汉大丈夫,一到君臣 关系中,就变成“臣妾”了,就跟 那妾连在一起了,相当于女子地位。 他可以被选择,被抛弃,被贬谪, 被赐死,甚至杀身,还要谢恩的。 与夫妻关系极为相似。所以很多男 子做起诗来,想到自己不得知遇, 就把自己比作一个女子,没有找到 一个托付终身 的人。
“画蛾眉”是代表一个有才学,有意志, 由理想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才能意志的 珍重爱惜,一份爱美和要好的心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他所写为一个美丽的女子 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引申:为了美好的理想付 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古典诗词里面所洋溢着的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一种美好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 操守和修养。我们不管他是不是写美女, 是不是为了美丽的女子。可是,正是因 为这种美好的理想,能够唤起我们的一 种共鸣,鼓舞我们向上,向着美好的理 想追求。
一般的人,能欣赏,能看得懂别人栽种 出的竹子桃花,就不错了。但是,何不 自己栽种呢?而且要交加翠烂漫红。这 是一种精神作用。 所以说“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表现得精力饱满,神采飞扬。而且是 修容自饰的爱美要好的精神。这与屈 原以衣饰之美来喻托的传统又相似之 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