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9影像与剪辑艺术 浙江省2013年7月自考试题
最新7月浙江自考视听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视听语言试题课程代码:0718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大全景不同,____通常表现室内环境,表现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人。
通过它,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还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黄土地》中就大量运用了这种镜头来表现人物的动作。
( )A.大特写B.特写C.中景D.全景2.吕克·贝松的作品《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第一场戏中,男主人公里昂正在接受着一个有关谋杀的任务。
影片用里昂的手,牛奶,里昂的墨镜,雇佣者的面部,被杀者的照片等若干个____镜头简练地完成了这场对话。
( )A.大全景B.特写C.全景D.中景3.1896年法国摄影师狄克逊首创了____手法。
( )A.旋转镜头B.升降镜头C.闪摇镜头D.摇镜头4.在35mm影片规格之下,下列哪一项镜头焦距长为标准镜头?( )A.14mm-35mmB.35mm-50mmC.50mm-75mmD.200mm-1200mm5.麦克·尼克尔斯的《毕业生》将近结尾时,达斯丁·霍夫曼在人行道上奔跑,匆忙赶去阻止女友嫁给别人。
此时摄影师采用了____压扁了透视,使人感觉他虽尽其所能快跑,却只前进了一小段距离。
( )A.长焦距镜头B.望远镜头C.变焦距镜头D.广角镜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作为电影创作的实践术语,它是指摄影机连续不断地一次拍摄。
7.画面的_________,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这两个因素。
8.电影一诞生,卢米埃尔就发现并运用了______景画面善于表现大的物象的特点。
《工厂大门》与《火车进站》所表现的就是众多工人上工和火车到站时站台上熙熙攘攘的景象。
07229 影像与剪辑艺术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影像与剪辑技术课程代码:07229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影像与剪辑技术》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其性质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
本课程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讨影视剪辑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手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和技巧,依据这些能够对某一影视片进行剪辑分析;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影视片剪辑中,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影视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影像与剪辑技术》是动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它与动画设计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形态构成》、《视听语言》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数字录音制作》、、《二维动画(实践)》、《三维动画(实践)》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单元剪辑基础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剪辑的由来及发展、剪辑产生的依据。
理解剪辑的概念和范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剪辑的由来(一般)识记:剪辑的出现;早期的大师和流派理解:剪辑产生的依据(二)剪辑的概念和范围(一般)识记:剪辑的概念理解:剪辑的范围第二单元并列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并列镜头的基本概念、产生。
掌握并列镜头的经典方法及其演变,深入理解因果叙事、“象征”和具有时间因素的三种组合的并列镜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并列的镜头(重点)识记:并列镜头的概念;并列镜头的产生理解:经典的方法;经典方法的演变(二)组合的并列镜头(重点)应用:因果叙事组合的并;“象征”组合的并列;具有时间因素的并列第三单元匹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镜头排列的匹配。
07229影像剪辑艺术复习题

《影像与剪辑艺术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鲍特的电影作品是【】A.《国家的诞生》B.《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C.《火车到站》D.《战舰波将金号》2.电视画面的色彩,青、蓝被称为【】A.暖色B.冷色C.素描色D.不清楚3.经常被作为肖像景别镜头的是【】A.远景B.全景C.中写D.近景4.不受四框制约的是【】A.人物画面B.景物画面C.视觉空间D.声音5.多机位拍摄时,机位之间的夹角一般不小于【】A.20B.30C.40D.456.自始至终都要贯穿于电视创作过程中的是【】A.导演B.主持人C.剪辑意识D.演员7.摄像机在轴线上正面拍摄或者背面拍摄所得到的镜头称为【】A.平行镜头B.轴线镜头C.骑轴镜头D.中间镜头8下列关于剪辑率和剪辑调子关系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A.如果剪辑率过低,其剪辑调子的总值就会越来越高B.如果剪辑率过低,其剪辑调子的总值趋向于零C.只要保持高剪辑率,其剪辑调子就会一直增长D.如果剪辑率过高,其剪辑调子会先下降,再上升9 声音剪辑点分为【】A.语言剪辑点、音乐剪辑点、音响剪辑点B.水平剪辑点、垂直剪辑点C.时态剪辑点、时空剪辑点D.内部剪辑点、外部剪辑点10.A-B、C-D表示一个镜头的【】A.开始、结束 B.入画、出画C.入点、出点D.起幅、落幅11和我们文学中的比喻手法相似的电视表现剪辑的方法是【】A.对比剪辑 B.重复剪辑C.隐喻剪辑D.叙事剪辑12下列关于剪辑率和剪辑调子关系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A.如果剪辑率过低,其剪辑调子的总值就会越来越高B.如果剪辑率过低,其剪辑调子的总值趋向于零C.只要保持高剪辑率,其剪辑调子就会一直增长D.如果剪辑率过高,其剪辑调子会先下降,再上升13常用于表现情绪气氛愈益高涨的叙事句型是【】A.后退式句型B.前进式句型C.循环式句型D.积累式句型14 经常被作为某一场景的定位镜头的是【】A.远景B.全景C.中写D.特景15音响与画面同时切入切出的剪辑法是【】A.分剪法 B.串剪法C.平剪法D.平衡法二、多项选择题16.画面剪辑点可分【】A 镜头内部运动剪辑点B镜头外部运动剪辑点C声音剪辑点D综合运动剪辑点E运动主体剪辑点17. 电视的叙事时间基本上包括:【】A 时实的时间B 省略的时间C 延长的时间D 真实的时间E 事件的时间18.对于两个主体的拍摄方法包括 【 】 A 外反拍 B 内反拍 C 骑轴拍摄 D 平行拍摄 E 交叉拍摄19.在剪辑中影响节奏的视听元素主要包括 【 】 A 时间因素 B 主体因素 C 构图因素 D 情节因素 E 空间因素20感动调子的构成是 【 】 A 内容调子 B 剪辑调子 C 构图调子 D 声响调子 E 色彩调子三、名词解释题(21.匹配原则 22.动接动23.全景 24.平剪法25.视觉心理节奏四、简答题(26 如何做到剪辑流畅27 简述什么是重复剪辑及其作用。
艺考摄影笔试题目及答案

艺考摄影笔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摄影中,光圈的大小会影响什么?A. 曝光时间B. 景深C. 快门速度D. 感光度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的基本构图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黄金分割法C. 对称构图D. 色彩对比答案:D3. 在黑白摄影中,如何通过后期处理增加照片的对比度?A. 增加曝光B. 增加饱和度C. 调整曲线D. 调整色温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中常用的镜头类型?A. 广角镜头B. 标准镜头C. 长焦镜头D. 微距镜头答案:D5. 摄影中,曝光三要素指的是什么?A. 光圈、快门、ISOB. 焦距、光圈、ISOC. 快门、ISO、白平衡D. 焦距、快门、白平衡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摄影中,______是影响照片明暗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曝光2. 在摄影构图中,______是将画面分为三等分,每等分的交点是放置主体的理想位置。
答案:规则三分法3. 摄影中,______是一种通过改变光线强度和方向来控制照片效果的技术。
答案:光线控制4. 摄影中,______是一种通过后期处理来调整照片色彩的技术。
答案:色彩校正5. 摄影中,______是一种通过后期处理来增强照片细节的技术。
答案:锐化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摄影中景深的概念及如何控制景深?答案:景深是指在摄影中,被摄物体前后的清晰范围。
控制景深的方法包括调整光圈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调整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以及调整拍摄距离(距离越近,景深越浅;距离越远,景深越深)。
2. 描述一下什么是HDR摄影技术,并解释其作用。
答案: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摄影技术是一种通过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后将它们合成为一张具有更广动态范围的照片的技术。
它的作用是能够保留照片中的高光和阴影细节,使得照片在明暗对比强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丰富的细节。
影像与剪辑艺术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7月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像与剪辑艺术试题课程代码:07229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是电影剪辑的_________。
2.电影和电视都是以平面空间来表现_________的。
3.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视剪辑称为_________,用传统的录象机进行电视剪辑称为_________。
4.电视中的轴线一般分为三种:动作轴线、_________和方向轴线。
5.表现的是成人膝盖以上的画面称为_________。
6.按照爱森斯坦的观点,影视中的时空结构存在着两个维度:水平的时空结构和_________。
7.交错式时空结构也被称为_________。
8.构成电视影像的运动节奏包括:镜头内主体运动节奏、_________、_________和音乐音响节奏。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_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在全世界获得巨大的成功。
()A.爱森斯坦C.巴拉兹2.画面语言包括()A.构图、光与影、色彩C.人物、对白、画面动作B.人物、光与影、色彩D.构图、画面动作、色彩B.普多夫金D.梅里爱3._________只需确定入点就开始编辑,等记录完预计所需要的部分后,选择适当的位置停止编辑。
()A.插入编辑C.混合编辑4.动接静、静接动称为()A.动静剪辑1B.组合编辑D.替换编辑B.软剪辑C.硬剪辑D.综合剪辑5.拉镜头是使被摄主体在画框中所占的比例()A.越来越小C.越来越大方式为()A.现场录播C.实况录像7.传统的结构都是()A.时空结构C.含义性结构8.高剪辑率在一段画面中的镜头()A.相对比较短C.相对适中B.相对比较长D.说不清楚B.艺术结构D.顺序结构B.记实电视片D.现场直播B.没有变化D.说不清楚6.观众能够从电视画面中与真实生活同步地看到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生活本身。
07229影像与剪辑艺术复习题参考答案

《影像与剪辑艺术》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在电视剪辑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谁突破了使用单个镜头来叙述一个故事的是。
【 D 】A.格里菲斯B.梅里爱C.爱森斯坦D.鲍特2、构成影视声音的元素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 】A.同期声B.语言C.音响D.音乐3、电视剪辑最基本的要求是。
【 C 】A.合适的剪辑入点B.合适的剪辑出点C.流畅D.切4、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假设连接线称为。
【 C 】A.动作轴线B.双轴线C.关系轴线D.方向轴线5、有一种镜头是从远离被摄体的观察点上拍摄,画面中没有明显主体,也看不清具体的活动状况,这种镜头是镜头。
【 A 】A.远景B.特写C.近景D.中景6、通过摄像机自身的运动实现视点的转化,这种运动镜头是。
【 B 】A.推拉镜头B.摇镜头C.移镜头D.升镜头7、在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中,上个镜头内的人物表情动作仍在继续,而将下个镜头的声音先于画面出现在上个镜头中去,这种方法叫。
【 C 】A.平剪法B.拖声法C.捅声法D.积累法8、电视剪辑最基本的技巧是。
【 A 】A.上下镜头之间的剪辑B.段落的剪辑C.总体构思D.操作编辑软件9、电视创作的后期,涉及的多道工序主要是围绕来进行的。
【 B 】A.特技B.剪辑C.字幕D.配音10、动作轴线是一条假想连接线,它的方向性主要表现在的方向上。
【 D 】A.人物视线B.物体与物体C.人与物体D.主体运动11、下列不.属于合理越轴的方法是。
【 B 】A.插入中性方向镜头B.插入技巧性特技C.插入运动与运动主体有关的事物局部镜头D.插入运动中人物的主观镜头12、下列不属于影视声音三元素的是。
【 A 】A.画面B.语言C.音乐D.音响13、音乐剪辑点要求准确,误差不能超过帧,否则就会产生听觉上的不流畅。
【 C 】A.1/3 B.1/2 C.1/4 D.114、下列不.属于对电视剪辑认识的是。
【 C 】A.镜头组接B.段落的剪辑C.会操作编辑软件D.总体结构剪辑15、把所有运动幻觉称为似动现象的是下列哪种心理学。
以往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像与剪辑艺术真题

以往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像与剪辑艺术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动作轴线是一条假想连接线,它的方向性主要表现在______的方向上。
A.主体运动B.人物视线C.人与物体D.物体与物体2.主体在相同空间的连续动作应采用______切换的剪辑方法。
A.第一个镜头主体入画,第二个镜头主体不出画不入画B.第一个镜头主体不出画不入画,第二个镜头主体出画C.主体出画入画D.主体不出画不入画3.______对剪辑的贡献是突破了用单个镜头来叙述一个故事的限制。
A.卢米埃尔兄弟B.鲍特C.布莱顿学派D.梅里爱4.所谓“______”是指剪辑点前后的两个镜头有明显的动感。
它可以是主体相对静止而镜头运动,也可以是主体运动而镜头固定。
A.静接动B.动接静C.动接动D.静接静5.在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中,上个镜头内的人物表情动作仍在继续,而将下个镜头的声音先于画面出现在上个镜头中去。
这种方法叫A.平剪法B.拖声法C.捅声法D.积累法6.在总结前人剪辑经验的基础上,______等人探索了一种新的剪辑方法——既能讲故事,又能阐述思想、表现主题,这就是蒙太奇。
A.杰姆斯·威廉逊B.阿尔伯特·史密斯C.格里非斯D.爱森斯坦7.______镜头由于主体几乎占据了整个画框,因此其空间感较弱,在剪辑中常被作为插入镜头和岔开镜头使用。
A.全景B.近景C.特写D.中景8.关系镜头一般以全景系列镜头景别为主。
在常规节目中,关系镜头的使用频率一般不会超过镜头总量的A.10%B.30%C.60%D.80%9.有一种比较戏剧化的时空结构形式,它是指从一个时空中引出第二个时空,再从第二个时空中引出第三时空等,这就是______时空结构。
A.线性B.交错式C.板块式D.套层式10.使用长镜头来完整表现被摄对象的动作、情节和事件过程的,被称为A.前进句式B.后退句式C.长句式D.短句式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7月浙江自考影视文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影视文学试题课程代码:100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爱森斯坦认为镜头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是电影艺术基础之一。
( )A.冲突B.组接C.剪切D.并列2.目前有资料记载的中国正式放映电影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______年开始的。
( )A.1895B.1896C.1897D.18983.首次在电影里运用“闪回”镜头,人物有了纵深运动的是( )A.鲍特B.奥逊·威尔斯C.格里菲斯D.卢米埃尔4.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长故事片是( )A.《劳工之爱情》B.《孤儿救祖记》C.《火烧红莲寺》D.《难夫难妻》5.提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是( )A.岩崎昶B.列宁C.高尔基D.鲁迅6.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的是( )A.爱情片B.喜剧片C.恐怖片D.西部片7.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A.《城市之光》B.《摩登时代》C.《大独裁者》D.《一个国王在纽约》8.1950年代,________________出现了电影新浪潮。
( )A.美国B.德国1C.意大利D.法国9.梅里爱的《灰姑娘》和________________把电影带入了艺术的门槛。
( )A.《贵妇人的失踪》B.《巴黎歌剧院广场》C.《工厂的大门》D.《月球旅行记》10.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的是( )A.戛纳电影节B.柏林国际电影节C.威尼斯电影节D.莫斯科国际电影节11.下列属于反映知识青年题材的电视剧是( )A.《今夜有暴风雪》B.《高山下的花环》C.《四世同堂》D.《新星》12.繁荣鼓励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最高政府奖是( )A.百花奖B.金鸡奖C.飞天奖D.金鹰奖13.1982年,香港亚视的电视连续剧________________的播放,掀起了功夫片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影像与剪辑艺术试题
课程代码:072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动作轴线是一条假想连接线,它的方向性主要表现在______的方向上。
A.主体运动
B.人物视线
C.人与物体
D.物体与物体
2.主体在相同空间的连续动作应采用______切换的剪辑方法。
A.第一个镜头主体入画,第二个镜头主体不出画不入画
B.第一个镜头主体不出画不入画,第二个镜头主体出画
C.主体出画入画
D.主体不出画不入画
3.______对剪辑的贡献是突破了用单个镜头来叙述一个故事的限制。
A.卢米埃尔兄弟
B.鲍特
C.布莱顿学派
D.梅里爱
4.所谓“______”是指剪辑点前后的两个镜头有明显的动感。
它可以是主体相对静止而镜头运动,也可以是主体运动而镜头固定。
A.静接动
B.动接静
07229# 影像与剪辑艺术试题第1页(共4页)
C.动接动
D.静接静
5.在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中,上个镜头内的人物表情动作仍在继续,而将下个镜头的声音先于画面出现在上个镜头中去。
这种方法叫
A.平剪法
B.拖声法
C.捅声法
D.积累法
6.在总结前人剪辑经验的基础上,______等人探索了一种新的剪辑方法——既能讲故事,又能阐述思想、表现主题,这就是蒙太奇。
A.杰姆斯·威廉逊
B.阿尔伯特·史密斯
C.格里非斯
D.爱森斯坦
7.______镜头由于主体几乎占据了整个画框,因此其空间感较弱,在剪辑中常被作为插入镜头和岔开镜头使用。
A.全景
B.近景
C.特写
D.中景
8.关系镜头一般以全景系列镜头景别为主。
在常规节目中,关系镜头的使用频率一般不会超过镜头总量的
A.10%
B.30%
C.60%
D.80%
9.有一种比较戏剧化的时空结构形式,它是指从一个时空中引出第二个时空,再从第二个时空中引出第三时空等,这就是______时空结构。
A.线性
B.交错式
C.板块式
D.套层式
10.使用长镜头来完整表现被摄对象的动作、情节和事件过程的,被称为
A.前进句式
B.后退句式
C.长句式
D.短句式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由四部电影组成的描写消防队员生活的影片在当时已可以连成一组放映,由此便形成了最初的剪辑。
因此,我们把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敬为电影剪辑的创始人。
12.粗剪一般在纸上剪辑之前,是为纸上剪辑所做的基础工作。
13.镜头组接顺序不同,虽然改变了镜头关系,但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14.转场一般指的是场面转换或场景转换,它不包括段落的分隔与过渡。
07229# 影像与剪辑艺术试题第2页(共4页)
15.主观音响是指镜头中没有的声音,是指创作者为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理而人为加入的一种音响。
16.观众熟悉程度是决定镜头长度的因素之一。
通常观众比较熟悉的内容要求留得时间长一些,而比较陌生的则要留得短一些。
17.动接动、静接静一直是剪辑最基本的准则。
它的合理性来自于受众的视觉心理。
18.技巧转场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省略很多不必要的过场戏,缩短场面之间、段落之间的时空间隙,使之紧凑。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9.______是将素材带上的______和______,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一个地记录在编辑带上,制编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20.利用一组短镜头的剪辑,多角度多视点地表现对象,从而起到压缩______、突破______、形成多变的视听节奏的目的称为______。
21.亮处的景物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所以,在剪辑中,如果主体处于明区,镜头可______一些;反之则要______一些。
22.画面剪辑点是指在剪辑中以画面中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为依据选择正确的剪辑点。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3.骑轴镜头
24.对比剪辑
25.插入编辑
26.180度线
27.切换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8.简述转场的依据。
29.简述表现剪辑的特点。
30.电视时间的特性。
07229# 影像与剪辑艺术试题第3页(共4页)
31.简述相邻时空主体动作的剪辑法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2.结合实例谈谈构成空间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
07229# 影像与剪辑艺术试题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