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经典文学语言,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其语言特点是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深沉庄重,给人以亲切而庄重的感受。
如今,尽管现代汉语已经逐渐取代了文言文成为主流语言,但文言文依然承载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精炼而独特的语言风格也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欣赏。
一、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汉语有明显的差异。
文言文的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多用双音节词和叠词:文言文常常使用双音节的汉字词汇,如“明亮”、“和平”,这表明了文言文的简练和精确。
同时,文言文中也常运用叠词来增强表达的形象和力量,如“叮叮当当”、“古里古怪”。
2. 注重韵律和押韵:文言文追求韵律和韵脚的协调,使文章更具音乐美。
通过运用叠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言文读起来更加韵味十足。
3. 使用诗韵相关的表达方式:在文言文中,使用较多的是和诗韵相关的表达方式,如借用典故、应用成语等,使文章散发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文学氛围。
4. 引用典籍经典:文言文通常借助于典籍经典来表达思想,这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也使文章更富有传统的深度和学问。
5. 含蓄而深刻的表达:文言文注重表达意义而非直接表达事实,其语言含蓄而深刻。
通过间接表达和修辞手法的使用,文言文常常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已经较少使用,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雄浑的表达方式依然吸引许多人的关注。
文言文能够通过简练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意义,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首先,文言文的简练和精确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工具。
文言文注重言简意赅,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读者在阅读时,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其次,文言文的含蓄与深刻给人以想象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更多地借助意象和比喻来表达,这样的表达方式常常给人留下余味和思考的空间,使人产生深深的思索。
现代文中的语言风格与节奏

现代文中的语言风格与节奏现代文是指符合当代社会和时代要求的文学作品,其语言风格和节奏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本文将通过分析语言风格和节奏的特点,探讨其在现代文中的重要性以及对阅读体验的影响。
一、语言风格在现代文中的表达方式现代文的语言风格以简明、准确、生动为主要特点。
与古代文学相比,现代文注重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作者的意图。
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简练的词语选择:现代文避免冗长的古文词藻,更多地使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词汇,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2. 运用通俗的语句结构:现代文多采用简单直接的句子结构,减少修饰成分和复杂的从句,使句子更加流畅易读。
3. 强调直观的描写:现代文更注重对人物、地点和事件的具体描写,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读者形象地理解文本。
上述语言风格在现代文中的运用,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亲和力,读者能够迅速理解作者的表达,更好地融入文本的世界。
二、节奏感对现代文阅读体验的影响在现代文中,节奏感指的是文章的节奏和韵律,通过合理的句子长度、排列方式和节奏感的变化,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感受。
节奏感在现代文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句子长度的变化:作者通过短句和长句的巧妙组合,使句子的节奏感更加丰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节奏的变化,增加阅读的乐趣。
2. 序列式的句子排列:作者通过使用序列式的句子排列方式,将一系列相关内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增加了文章整体的节奏感。
这种排列方式使读者更加顺畅地阅读下去。
3. 音韵的运用:作者在现代文中也常常运用音韵的手法,如押韵、重复等,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些音韵的运用让读者在阅读时更易于产生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通过运用适当的节奏感,现代文能够更好地引导读者进入文本的氛围,增加阅读的乐趣和感受。
三、语言风格与节奏在现代文中的重要性语言风格和节奏是现代文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对作品的表达效果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实用文档之文章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

(典雅) 对偶、用电等修辞手法。
庄重 庄重 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
与
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诙谐 诙谐 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简洁 简洁 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与 繁复 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繁复 (细腻)
语言特点: 1.用词的特点 (1)感情色彩、语体上的搭配 (2)叠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关联词的使用 2.造句的特点 (1)句式的选择:整散句、长短句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表达方式的选择——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4.语言风格:侧重于不同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整体上的个 性。或不同文学作品样式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特色。 豪放—柔婉、直露—含蓄、庄重—诙谐、简洁—繁复、质朴(平实) —华丽(典雅)
柔婉 所表现的对象纤巧ຫໍສະໝຸດ 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
反问。
直露 直露 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于 含蓄
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 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
质朴 质朴(平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与 实)
华丽 华丽 讲究节奏也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饮用、排比、
实用文档之"文章的语言特点"
特点的角度
特点的具体内容
语 用词 感情色彩、语言感情色彩是否鲜明;文
特点 色彩上的搭配 言语、口头语、书面语、
言
方言的运用
叠词、关联词和 运用叠词;精炼的动词、
特
动词、形容词、 形容词;准确的副词、
副词的使用 关联词
点
造句 句式的选择:整排比句、对偶句、反复
初一作文中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点

初一作文中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点初一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综合训练和实践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时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本文将从初一作文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应对作文任务。
一、写作风格1. 简洁明快:初一作文以简明扼要为主要特点。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力求用简练的语句表达清楚主题,避免冗长的句子和累赘的词藻。
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使用过于华丽的修饰词和句式,保持文字简洁明快。
2. 情感真挚:初一作文以真情实感为基础,力求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或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来展开描写。
在表达情感时要真实感人,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3. 叙述流畅:初一作文的语言要求流畅,叙述要有条有理,扣住主题。
写作时要注意逻辑结构的清晰,避免过多的突兀转折或冗长的背景描写,以保持叙述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二、语言特点1. 真实自然:初一作文的语言应力求贴近生活,真实自然。
学生要尽量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日常用语,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矫揉造作的表达方式。
语言要求自然流畅,符合语法规范,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2. 形象生动:初一作文在描述和描绘时应力求形象生动。
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事物的形态和氛围。
3. 多样灵活:初一作文的语言应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可根据具体写作题材的不同,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在描写人物时可以使用对话的方式展示人物性格;在叙述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总结起来,初一作文的写作风格以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叙述流畅为主要特点,语言特点则着重于真实自然、形象生动、多样灵活。
通过培养和提高这些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可以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
高分作文的五大语言类型

高分作文的五大语言类型语言是作文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
其新颖别致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特别是考场作文,要想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现谈五种造就考场高分作文的语言风格类型。
一、文采飞扬型。
富有文采的语言,就像一面旗帜,轻轻招摇,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就像一束火把,灼灼闪耀,能点亮读者的思想。
考场作文的语言倘无文采,是不能打动阅卷老师的。
因而,要做到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还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选用句式,或对偶、或排比、或反问,或长短相间、或整散交错。
用优美的文字去构筑作文迷人眼球的招牌。
例如,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三段:“春的柔媚,夏的欢快、秋的成熟、冬的执著---你,最喜欢哪一季?”“艳阳的热情,细雨的多情,劲风的干脆,白雪的纯洁---你,又欣赏哪一个?”“李白古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静;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柳公权字体的苍劲风骨……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可以酷爱高洁的青松,也可以钦佩山间柔韧的青藤;你可以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也可以抱一颗静谧的心灵;你可以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也可以对坎坷人生的曲线美垂青……”作者词汇之丰富,句式之多变,表达方式之灵活,特别是几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美感。
二、幽默风趣型。
幽默风趣的语句,能够给文章语言增添几分活泼而又含蓄之美;也会给处在沉重单调乏味的阅卷工作中的老师们带来片刻的轻松愉悦。
因此,同学们可以用带有乡土气息的口语作文,可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组织语言,可以模仿通俗文学的笔法,也可以巧妙借用专业术语成文,使文章具有幽默风趣的外衣。
例如:考场满分文《生活是一种幸福》中一段话“吃饭乃人生第一大事。
当我在下课铃响0.1秒之后,手捧我那刚买的新碗狂奔向目的地时,地上的一颗小石子不知是怪我踩疼了它的肉体,还是故意与我过不去,偏偏要不识时务地跑到我的脚下来,害得我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时,与大地母亲接起吻来,直到嘴肿得老大,更可气的是,我那刚买的新碗不幸英年早逝。
作文的语言风格与篇章结构

作文的语言风格与篇章结构在写作中,语言风格和篇章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们直接影响着文笔是否优美、文章是否通顺连贯以及信息传达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作文的语言风格和篇章结构,以及如何进行合理搭配,使文章更加出色。
语言风格是作文中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不同的语言风格适用于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读者群体。
首先,记叙风格适用于叙述事实、事件的情况。
通过详细描写和逐步展开的叙述方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中所讲述的内容。
其次,说明风格主要用于解释观点、原因和结果等。
它要求作者清晰、准确地陈述论点,并给出充分的论证。
再次,议论风格在辩证思考和观点表达中得以体现。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对比和辩论,作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立场并加强说服力。
此外,描写风格适用于对人物、景物等进行描绘的情况。
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形象地感知到文中所描述的事物。
最后,抒情风格适用于表达作者个人情感和感受的场合。
通过独特的修辞手法和感情的表达,读者可以更好地与作者建立情感共鸣。
篇章结构是作文中各段落之间的组织和联系方式。
合理的篇章结构可以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首先,开头部分是文章的引子,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
可以使用引言、问题、疑问、引发思考的故事或现象等方式,引起读者兴趣并预设主题。
接着,中间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展开,通常由多个段落构成。
每个段落应该只有一个主题,通过论证、解释或例证等方式,逐步发展主题。
同时,段落之间需要有明确的过渡句,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最后,结尾部分是文章的总结和升华。
可以通过重申主题、提出观点、呼吁行动等方式,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在实际写作中,合理运用语言风格和篇章结构可以有效提升文章的质量。
首先,需要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群体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例如,在写一篇新闻报道时,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说明风格;而在写一篇故事时,则可以运用记叙和描写风格。
其次,应根据文章主题和发展思路进行篇章结构的设计。
首先明确主题,然后逐步展开,最后进行总结与升华。
我的空中楼阁语言特点

我的空中楼阁语言特点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由李乐薇所写的散文,这篇文章具有以下语言特点:
1.
诗化的语言:整篇文章采用了诗化的语言风格,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2.
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感觉,读起来流畅、舒适,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3.
精妙的语句:文章中有很多精妙的语句,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等等,这些语句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4.
独特的结构安排:文章采用了独特的结构安排,先从整体上描绘了山上的风景和小屋的位置,再细致描绘小屋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这种结构安排使文章更加有条理,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总的来说,《我的空中楼阁》的语言特点是诗化、清新自然、精妙独特,充满了感染力和美感,读起来令人受益匪浅。
文章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

文章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
1.语言准确简洁,重点突出:文章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洁,能够准确表
达作者的意思,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
文章应注重突出重点,在表述上注重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
2.文采飞扬,修辞手法运用:文章应该运用到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这样能够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但是要注意
不要过度使用修辞手法,以免过度华丽而影响理解。
3.严谨准确,材料充实:文章在语言上要严谨准确,避免出现错误或
不完整的信息。
材料和论证要充实且可靠,让读者相信所阐述的观点和论据。
同样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和使用恰当的名词术语,以确保描述准确、专业。
4.抒情和感情色彩:文章可以适当地融入抒情的色彩,让读者感受到
其中的情感和情绪。
这可以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情感化的描写和对
细节的关注来实现。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沉湎于情感,以免影响分析和论
述的客观性。
总结起来,一篇1200字以上的文章在语言特点和风格上应该准确简洁,重点突出;修辞手法运用恰当;严谨准确,材料充实;抒情和感情色
彩恰到好处;思维深刻,逻辑严密。
通过运用这些特点和风格,可以使文
章更具魅力、可读性和说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的语言风格1从用词遣词方面去赏析叠字叠词:不仅传神的描写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2人称变化美2011深圳二模《为生命奔跑》语言方面的最大的特点: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
语言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
语言洒脱,透过语言可见作者洒脱奔放的性格。
3句式多样美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感叹句:情感强烈疑问句:发人深思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乐美,感染力。
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4从修辞角度5从语言风格豪放、激越-----阴柔、婉约清新、明快-----沉郁、含蓄质朴、通俗-----华丽、典雅潇洒、旷达-----严谨、工整舒缓、和平-----急骤、猛烈活泼、幽默------细腻、隽永语言风格举隅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
(牛汉的灯笼)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
文章主要续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祥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任务形象特征相吻合。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7、从语气称谓如:语气委婉谦卑。
8从情感的角度鉴赏如《陈情表》融情于事,寓理于情。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2009年湖北卷杨振声《书房的窗子》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二段为例,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文体与语言的关系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典雅等风格;议论文(杂文、随笔)主要有幽默诙谐、辛辣、冷峻等风格。
小说的语言是散句形式,其语言可以口语化,个性化。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
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和谐,意境深广。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比如古代的:李白-雄奇飘逸,杜甫-沉郁顿错,白居易-清浅通俗,李贺-幽峭冷艳,李商隐-秾丽朦胧。
现代作家的:鲁迅—冷峻,孙犁—朴实,赵树理—通俗,朱自清—高雅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李商隐—委婉含蓄李清照—婉约缠绵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常用语言风格术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含蓄委婉,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文白夹杂,多用口语,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如话、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例文: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清新自然,口语化《长干曲》唐人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二、阅读李白的《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回答问题: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析: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
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
评: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l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l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江楼月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六)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l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l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举例我的母亲胡适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
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语言特点:自然、质朴《再塑生命》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语言特点:饱含感情雷电颂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语言特点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运用象征,含蓄深沉,凝练感情充沛,富有气势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特点:熔书面语和口语为一体,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完美结合,在平实自然中流露出典雅雍容。
雪含蓄,深刻,凝练春清新、朴实,隽永(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
如草,结尾背影济南的冬天遣词造句精妙,用词讲究,语言生动、传神,恰当,云南的歌会夏感描写细致生动文白相见;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豪放,气势磅礴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