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散文语言的特点

一、要点梳理(一)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1.用词角度散文写作时,作者会选用很多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荷塘月色》中,文章运用了许多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形成一种舒缓的音韵美。
如“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富有韵味,同时也与文章朦胧淡雅的意境相吻合。
文章用词准确生动。
如,一个“泻”字与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的特点,创造出幽静朦胧的意境。
2.遣词造句:整句和散句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
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于叙述说明,整句长于抒情。
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
例如《回忆鲁迅先生》作者通过文字和句式的参差错落,长短交错,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合理运用,使得文字张弛有度,缓急更迭,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再如《老王》一文中作者用语平淡有味,多用短句,但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
如:“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3.各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荷塘月色》中多出运用比喻、比拟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荷塘月色。
抓住事物的特征作比:将“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的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用通感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比拟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绘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效果。
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4.语言风格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那么鉴赏散文的语言该从哪里入手呢?可以从文章的用词、句式、修辞、语气入手感悟并分析。
鉴赏散文的语言1. 词语。
可以先把它分成两类,口语化的和书面语性质的。
看文章中以哪种为主。
一般来说,作者的偏好是比较明显的,他要使文章显得质朴自然,亲切平和就多有意多用口语词,有的为了显得突出生活气息还有意选用一些俗语,引用一些人们的日常对语。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它的语方特点是“质朴自然、平实通俗”。
与此相反的是有的文章有意多用书面语,喜用成语或那些古雅优美的词汇,它的用语远离日常生活,仿佛是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它有不引用俗语,要引用也多是经过锤炼的诗词名或名言,这种语言特色可以称之为“精工典雅、绚丽优美”。
鉴赏散文的语言2. 句式。
同样我们也把它分成两类,散句与整句。
前者句式不整齐,长短错落,显得灵活多变,几乎和日常对话的句式相同,让人感到好像是随口说出来的。
这种语言可以说是“自然平实”。
如果文中好用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或者虽不是这两种句式,但是句子的长度大致相同,比如喜用四字句,那么这种语言就可说是“典雅精致”。
鉴赏散文的语言3. 修辞。
这里说的当然是积极修辞。
如果文章里面喜欢用比喻、比拟等方法,我们可以说它的主要特点是“形象生动,文辞华丽”。
反之有意避免使用这些方法,甚至故意让文句显得粗俗浅显,我们就可以说它“通俗朴拙”。
如果多用排比、夸张的方法,表达一种激越豪迈之情,我们就可以说它“豪迈奔放”。
鉴赏散文的语言4. 语气。
对一种事特的态度也可以从语气上表现出来。
有的文章热情洋溢,有的却冷嘲热讽,有的委婉含蓄,有的一针见血。
对那种写优美之景或物以抒发喜悦之情的文章或以说它“清新自然”,对丑恶事特的揭露毫不留情,爱憎分明的文章可以说“辛辣犀利”,含而不露,款款道来的文章可以说“含蓄蕴藉”,善用类比,时不时让你会心一笑的文章可以说“幽默睿智”。
以上是大的方向,显然以于一道题目来看,它可以是问的文章中间的一段话,也可以是问的整篇文章。
散文的语言特点【精选文档】

散文的语言特点一、鉴赏散文中的句子的角度:结构上:扣题,引出,开门见山,总领,总结,首尾或前后呼应,承上启下,铺垫,伏笔。
内容上:本句内容概括,突出主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写作手法:对比、象征、衬托、虚实、动静、联想与想象。
散文的语言特点:朴素自然美:口语化,方言色彩。
朴素无华,亲切感人,充分展示作者的情感.含蓄美:含义丰富深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有哲理,借景抒情。
)音乐美:(叠词、句式上整句为主或整散结合)节奏明快,音节和谐,富有韵律,给人以音乐美.绘画美:(多种修辞,多角度写景,画面感强。
)画面感强,具有诗情画意。
典雅美:(文言词汇多,引用或化用古人诗词)语言典雅。
诙谐美:幽默简洁美:短句子。
细腻美:细节描写或表现情感细腻。
二、标题的好处:有好几种作用,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一般作用有:第一,作为全文的线索第二,点明主旨第三,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第四,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这一般标题是物)第五,含蓄委婉,或引起读者注意第六,虚实结合的含义。
有的标题是有多层含义,字面的和深层的。
第七,标题也反映作者感受,奠定情感基调. 第八,小标题。
作用:格式新颖条理清晰。
能够很好反映文章的脉络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三、反复:同样的词语,同样一句话连继或间隔地在文章中出现,叫反复.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间隔反复还能前后呼应,使结构整齐.四、开头的作用1、点明文章主旨。
2、定下文章感情基调。
3、引出下文.4、交代写作意图。
5、制造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
6、写景为了渲染气氛。
7、介绍人物。
8、抒发感情.9、与结尾相呼应.※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分别为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生动的描写手法、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话的运用。
一、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现代散文以多样性的语言风格为主要特点之一。
散文来自于生活,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因此使用的语言风格也各异。
有些散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短小精悍的句子和朴素的词语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人物的感受。
这种风格给人以简洁明了、易读易懂的感受,例如《草地之歌》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另外一些现代散文则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期达到独特的效果。
这种风格有时候更加充满了诗意和质感,例如余秋雨的散文《自在独行》中,他以“一个战士,用一片坚硬的铁,磨砺出锋锐的刃来,我是用言语雕琢出我的武器,那是一支巍然不动的利剑”,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追求。
二、生动的描写手法现代散文以生动的描写手法为特色。
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人、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因此描写是散文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散文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描写手法常常以感官的刺激为主,使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事物。
如丰子恺的散文《炊烟》中,他运用了细腻而形象的描写,如“烟袅袅地从厨房的竹窗里悠悠涌出”、“漫天纷飞的筷子,像蝴蝶,像叶片,像白云,像蒲公英”等,使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炊烟的柔软和漫天飞舞的场景。
三、抒情性的表达方式现代散文以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为特点。
散文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抒情性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
散文中通常会借助书写人物、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等方式,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巴金的散文《秋天的童话》中,他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和秋天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关于散文的语言特点解析

关于散文的语言特点解析一、鉴赏散文中的句子的角度:结构上:扣题,引出,开门见山,总领,总结,首尾或前后呼应,承上启下,铺垫,伏笔。
内容上:本句内容概括,突出主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写作手法:对比、象征、衬托、虚实、动静、联想与想象。
散文的语言特点:朴素自然美:口语化,方言色彩。
朴素无华,亲切感人,充分展示作者的情感。
含蓄美:含义丰富深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有哲理,借景抒情。
)音乐美:(叠词、句式上整句为主或整散结合)节奏明快,音节和谐,富有韵律,给人以音乐美。
绘画美:(多种修辞,多角度写景,画面感强。
)画面感强,具有诗情画意。
典雅美:(文言词汇多,引用或化用古人诗词)语言典雅。
诙谐美:幽默简洁美:短句子。
细腻美:细节描写或表现情感细腻。
二、标题的好处:有好几种作用,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一般作用有:第一,作为全文的线索第二,点明主旨第三,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第四,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这一般标题是物)第五,含蓄委婉,或引起读者注意第六,虚实结合的含义。
有的标题是有多层含义,字面的和深层的。
第七,标题也反映作者感受,奠定情感基调。
第八,小标题。
作用:格式新颖条理清晰.能够很好反映文章的脉络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三、反复:同样的词语,同样一句话连继或间隔地在文章中出现,叫反复。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
间隔反复还能前后呼应,使结构整齐。
四、开头的作用1、点明文章主旨。
2、定下文章感情基调。
3、引出下文。
4、交作意图。
5、制造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
6、写景为了渲染气氛。
7、介绍人物。
8、抒发感情。
9、与结尾相呼应。
※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散文阅读之赏析语言特色

2011年湖北卷《才子赵树理》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 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4分)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 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 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 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 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 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 ,也是揸手舞脚, 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 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 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字是欧字底 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①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她撒一把米,鸡们 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 语言鲜明、 生动、形象。 ②运用多个抒情性的意象 。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 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给人诗情画意之 感。 ③语言含蓄丰富。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 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使含义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语言简洁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 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凝练,描写细腻。
参考答案:
① 运用了口语词。如“土混混”“耍 骨头”“紧一把儿”“松一步儿”“瞪 眼”“摆弄”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使文章质朴通俗。 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被弄得迷迷 糊糊比作“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 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四爷的聪明 善于调动。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 请以③④段为 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两处分别
加以赏析
高考试题回顾:
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2012年湖南卷《忆韦素园君》 16.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 请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2013年浙江卷《牛铃叮当》 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2013年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 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2013年天津卷《胡杨人家》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

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散文是一种富有个人感情和想象力的文学形式,以自由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富含哲理,有着独特的表达技巧和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散文的特点及其表达技巧。
一、散文的特点1. 主题广泛: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主题,如生活、人性、自然、社会等,没有受到限制。
作者可以借助散文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2. 散文的“散”:与叙事文和诗歌不同,散文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律,没有严格的对仗和押韵规则。
它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3. 真实感和生活感:散文追求真实感和生活感,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会真实地描写人物、环境和事件,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4. 反映个人观点:散文是作者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平台。
作者可以通过散文来阐述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和价值观,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共鸣作者的情感。
二、散文的表达技巧1. 生动的描写:散文需要通过生动的描写来展现细节和情感。
使用形象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以及环境的氛围和特点,使读者可以产生直观的感受。
2. 抒发真实情感:散文通常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
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作者可以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散文中,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并思考其中的意义。
3. 运用修辞手法:散文中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可以增添文章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比如使用比喻、象征、夸张、反问等手法,来强调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让文章更富有表现力。
4. 创造思维的碰撞:散文常常通过对事物的深思熟虑和联想,形成思维上的碰撞。
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作者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和见解,让读者对问题有更好的思考和理解。
5. 运用比较和对比:散文中常常使用比较和对比来表达观点。
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对比和比较,作者可以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使读者对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6. 设计良好的结构:散文的结构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具有逻辑性和吸引力。
散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

散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自由灵活、形散神聚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而散文的语言风格,更是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每一颗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散文的语言风格首先体现为自然质朴。
这种风格就像是一位老友在与你促膝谈心,没有丝毫的做作与修饰。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近和真实。
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段文字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生动地描绘出百草园的美景和趣味,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清新明快是散文语言风格的又一特点。
它如同一阵春风,吹走读者心头的阴霾,带来清新愉悦的感受。
作者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出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朱自清的《春》便是典型的例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作者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读来心情舒畅。
深沉凝重的语言风格在散文中也较为常见。
这种风格往往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社会、历史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它像是一位智者在深沉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厚重。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写,抒发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语言深沉而有力。
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能给读者带来轻松和欢乐。
作者以风趣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展现生活中的趣事和人性的弱点,让人在欢笑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
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
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
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
说服力强)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
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
(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
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特征。
对比: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正侧描写: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
本文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1、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例如“。
”朴实清新中有隽永,没有斧凿痕迹,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节奏。
2、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例如“。
”这是全文的点晴之笔。
3、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
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有文采,有气势,有感情,像诗一样美。
如“。
”比喻生动、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想象力丰富。
我们在写作时应学习本文的遣词造句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风格,用婉笔书写柔情,用形象表达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