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茶园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标本(土壤)采集操作流程

环境监测标本(土壤)采集操作流程

环境监测标本(土壤)采集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确定采集点位和采集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采集点位,并根据监测要求确定采集方法。

- 准备采样工具:准备好采样锹、采样袋、标签等必要的采样工具。

2. 采集点位选择和确认
- 根据监测要求,在待采样区域内选择代表性的采集点位。

- 标记采集点位:使用标签或其它方式标记每个采集点位的位置和编号。

3. 采集操作步骤
- 使用清洁的工具(如采样锹),将表面杂质如石块、枯枝等清除。

- 把采样锹插入土壤中,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保持垂直采集。

- 将土壤样品放入采样袋中,并尽量避免接触外界污染。

- 在采样袋上标注采集点位编号和采集日期等必要信息。

4. 采集完毕
- 确认采集完毕后,仔细封闭采样袋,确保样品不外泄。

- 按照监测要求填写采样登记表,记录相关信息。

- 将采集好的样品送往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分析与检测。

5. 后续处理
- 采集完毕后,清理现场,确保不影响周围环境。

- 按照监测要求进行样品储存和运输,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环境监测标本(土壤)采集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

在进行采集操作时,请务必遵守相关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采集的样品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

土壤样品采集流程

土壤样品采集流程

土壤样品的采集
1、采集土壤样点(3种方式,见图1)
根据农户一块地的实际情况(3种选1种方式),在十字叉部位采集
(1)对角线式(地块面积小,接近正方形)
(2)棋盘式(地块面积大,地块平坦,但地块的肥力有强有弱)
(3)蛇形式(地块不平坦,肥力不一样的长条形地块)
图1
2、采集土壤方式
铁锹挖个“V”型土坑,深度一般为20cm左右,贴着土坑边儿挖取一锹土,用小刀竖着划掉铁锹两边的土,留在铁锹上的土为条形,再把条形土装袋。

图2
3、分取土样(四分法)
第一步:将同一地块取得的所有条形土壤混合在一起,
第二步:混合好后画十字叉,
第三步:将白色部位的土壤丢掉,留黑色部位的土壤约2斤,晾干后装如袋子。

图3
4、土壤样品标签
用铅笔按图4的内容写两个标签,一个装入袋子里,另一个贴在袋子外面。

图4。

茶树土样化验实施方案

茶树土样化验实施方案

茶树土样化验实施方案一、引言。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而茶树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对茶树土壤进行化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茶树土样化验的实施方案,希望能为茶叶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茶树土样采集。

1. 选取样地,选择茶园中不同地块的代表性样地进行采集,覆盖茶园中各种不同的生长环境。

2. 样品数量,每个样地至少应采集3-5个土样,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3. 采样方法,使用尖锐的铲子或者钻头,深度约为20-30厘米,将土壤横向切割,取中间部分作为样品。

三、茶树土样保存。

1. 样品标识,在采集样品时,应当在容器上标明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信息。

2. 样品保存,将采集的土样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并在袋子上标注样品信息,然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四、茶树土样化验。

1. 样品干燥,将采集的土样在通风处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以保证土样的水分含量。

2. 样品筛选,将干燥后的土样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根系,保留细土样。

3. 化验项目,对土样进行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项目的化验。

五、茶树土样化验结果分析。

1. pH值,pH值反映了土壤的酸碱程度,适宜的pH值范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2.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这些元素是茶树生长的必需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茶树土样化验结果应用。

1. 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土壤肥力,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调整土壤的肥力,保证茶树的生长需要。

2. 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土壤pH值,如果土壤pH值偏高或偏低,可以采取石灰、硫酸铝等措施,调整土壤的酸碱度。

3. 根据化验结果,调整施肥方案,根据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化验结果,合理调整施肥方案,保证茶树的养分供应。

七、结语。

茶树土样化验是茶叶种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的化验,可以科学合理地调整土壤肥力、酸碱度和施肥方案,保证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

土壤取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土壤取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土壤取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取样的方法可采用对角线法、五点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等。

一般每块地至少要取五个样点,地块大时可多取些,取样深度一般以耕层(0—20cm)为准,多点取到的样品应充分混合,按四分法弃去多余的部分,保留约半斤,拣去枯枝落叶、残根、石硕等杂质,如有土块应研碎,作为分析化验的待测样品。

一般土壤养分的快速测定以新鲜土样为宜。

土壤样品的采集注意事项
(1)采样点不宜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采样时要首先清除表层的枯枝落叶,有植物生长的点位要首先除去植物及其根系。

采样现场要剔除砾石等异物。

要注意及时清洁采样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2)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壤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

(3)测定微量元素的样品必须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

(4)测定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铲、竹片直接采取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再用竹片采取样品。

对于污染土壤的样品,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与人身体的直接接触。

(5)采集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时,要防止待测物质挥发,注意样品满瓶不留空隙,低温运输和保存。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一、样品采集1.确定采样点位: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位。

分析时要注意不同土层的特性,如上层土壤和下层土壤差异,植被覆盖情况等。

避免采样点位受到明显污染以及地表水入侵。

2.采样工具:采用专用的土壤钻或者土壤钻杆进行采样。

钻头直径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一般为5-10厘米。

避免使用过大的钻头,以免破坏样品结构。

另外,采样工具要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3.采样深度: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剖面情况,确定采样深度。

常见的采样深度有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和60-100厘米等。

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能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

4.采样方式:采样时应将土壤钻杆尽可能完全插入土壤中,以获取整个采样深度的土壤。

每个采样点位需要采集若干个子样品,然后混合均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5.样品容器:采样结束后,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密封好,并且在容器上标明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等信息。

二、样品处理1.分析前的样品处理:将采样得到的湿土壤样品进行晾干或者真空冷冻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干燥后的样品需要进行粉碎和筛分,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土壤样品,可以进行去除有机物的处理。

2.保存样品:处理后的样品需要保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

可以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保存,避免样品湿氧化或污染。

3.样品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和分析方法,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分析时需要注意样品的数量和分析项目等要求。

总结: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正确选择采样点位、采样工具和采样深度,以及合理的样品处理和保存方法,都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量状 况 ,评价 了茶 园土壤 养 分丰缺 状 况 ,摸清 了茶 园土壤 主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污 染物 ,评价 了茶 园土 壤环 境质 量 等级 及污 染 水半 , 为福 建省 无 公害 茶叶 、绿 色茶 叶 、有机 茶 叶产 品生 产基 地 建设 提 供数 据支 撑 。
1 样 品采 集与测 试
1 1样 品采 集 与制备 . 以 《 土壤环 境 监测 技术 规 范》H / 162 0 依据 ,按 J 6 .04为 T
照 目前福 建茶 岗 实际分 柿情 况 和面 积大 小 , 集福 建 省 闽 东 、 采
闽南 、 闽北 、闽 中 四大 茶 区 17个土 壤样 本 ,十类 类 型 中红 0 壤 占 8 .%,水 稻 一 占 7 ,黄 壤 占 7 % ,赤红 壤 占 37 1 3 L . 5 . 5 . % 。采样 点 设在茶 I 叶生产 基地 内,每个 采样 点 按梅 花 点布 点
法采 集 0 0 m、2  ̄4 c 土层 土样 ,采 样量 为 l g  ̄2 c 0 0m k 。采 用 GP 记 录 中心 点位 置 。用 于 分析 有 机 污 染物 的样 品只 采 集 S
0 0m 上 层土 样 ,去 除表 面杂物 ,装入 棕色 玻璃 瓶 L ,胶  ̄2c } J
带封 口, 贴上标签; 其它的样品采用竹制工具采集 0 0m、  ̄2 c
钴:硒 =镉 (.% 、汞 :锌 =镍 (.% ;金属最大超标倍数为硒 18 28 ) 0 9) .9倍,汞 18 倍,铅 1 1 倍 ,镉 1 1 倍,有效铅 10 .3 .5 .3 .6
倍 ,有 效镉 1 0 倍 ;六六 六 、滴 滴涕残 留合 格 率 10 .9 0 %; 多环 芳 烃 (A s P H )合 格率 9 .% 78 ;邻 苯 二 甲酸 二 正丁 酯 ( nP DB )合 格 率 9 % ,其 余 的 5个组 分合 格率 10 ; 8 .8 的茶 园土壤 为 污染 程度 为 安全 ,污 染水 平为 清 洁 。 7 0% 31% [ 关键 词] 福 建茶 园 土壤 环境 质 量 营养 元素 无机 污 染物 有机 污染物 评价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土壤样品采集是环境监测、土地利用与管理、自然资源保护等领域的重要工作。

正确的土壤样品采集方法能够保证土壤样品的准确性与代表性,从而得到科学、准确的分析结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

1. 采集区域选择首先需要确定采集区域。

采集区域的选择应考虑到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环境污染情况、地形地貌等因素。

采集区域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土壤特征。

样品的数量也需要根据采集区域的大小和异质性来确定,通常每个采集区域的样品数量应在2-5个之间。

2. 采样工具准备采集工具的选择应该考虑土壤的性质和采样深度。

常用的采样工具有手推型样品器、钢质取样器、不锈钢铲、土壤钻等。

采样前应保证采样工具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样品污染。

3. 采样方法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采样深度。

常见的采集深度为0-20cm和20-40cm,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采集深度。

对于繁殖于深层土壤中的物种,适当增加采样深度;而对于易受污染的土壤,应该深入到20-40cm的深度进行采样。

(2)避免污染。

采集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金属工具与土壤直接接触,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同时,在同一采集区域内不同位置的采样需要避免交叉污染。

(3)采样样品的位置应当随机选择,避免主观导致偏向性。

(4)采集后需记录详细的采集信息,包括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采样方法等信息。

4. 样品保存和运输采样完成后,需尽快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样品的保存应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需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采样后出现空气和水分丧失或其他污染物质的混入。

(2)样品需存储在低温下,一般可以存放在4以下,避免微生物的生长和化学反应导致样品损坏。

(3)当样品无法尽快送到实验室时,应该采用干燥或加入其他保存剂来减缓土壤的变化。

(4)运输过程中需进行包装、标识和标注样品信息,避免采样地点的信息丢失。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摇晃、颠簸等情况。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农民朋友如果想了解自己所耕种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施肥方案,可以自己采集土壤样品送到相关部门测定。

采集土壤样品时,一般每20亩(最多不能超过50亩)取一个混合样品。

采样集中在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一个典型地块上进行,采样地块面积为1~10亩,在采样地块中心位置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

(1)采样时间: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第一次施肥前采集,幼树及未挂果果园,应在清园扩穴施肥前采集。

(2)采样点的数目:应根据地块面积大小和复杂程度来定,面积大、土壤复杂应多设点,反之应少些。

原则是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每个样品取15~20个采样点。

(3)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蔬菜地要在整地起垄前采集;果园要以树干为原点,向外延伸到树冠边缘的2/3处采集,每株对角采2点,但一定要注意避开施肥沟。

(4)采样深度:采样点确定后,将表土刮去,用取土铲或筒钻采集土样。

大田采样深度为0~20厘米,果园采样一般在0~20厘米、20~40厘米两层分别采集。

(5)采样方法:每个取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取土。

所有样品都应采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

(6)样品量:用于推荐施肥的采样地块为0.5千克,用于田间试验和耕地地力评价的采样地块为2千克以上,且需长期保存备用。

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将样品捏碎并混匀,铺成正方形或圆形,画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分别把对角的两份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茶园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试行)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一)样点的选定
利用现有土壤资料,在一个县范围内,根据茶园不同土壤类型和区域分布特点,选茶园面积集中连片且50亩以上,茶园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

按平均50~80亩取一个混合土样。

采用GPS卫星定位仪对采样点进行定位,并调查其基本情况,填写附表。

(二)采样方法。

1、采样部位。

茶树根系活跃或密集区的土壤养分状况与茶树地上部份的产量之间关系紧密。

根据茶树根系分布规律,采样部位为茶树与施肥沟的中央位置。

2、采样深度。

除去表面枯枝落叶层,茶园在0~30cm土层采样。

3、样点分布。

在缓坡、平地茶园采用梅花或棋盘式布点,丘陵坡地在坡面上、中、下部采用蛇形或“S”形布点。

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均匀,注意避开路边、地头、沟边、垃圾堆和局部特殊地形。

4、样点采集。

利用工兵铲、锄头挖掘采样断面,用木片、竹铲等工具除去与铁器接触的部分后整个断面层均衡取样。

每一混合土样要求采集15~20个样点土样,经充分混合
后采用四分法留取1~1.5公斤。

6、采样时间。

每年春茶采收前2个月(指导春茶施肥)及6~8月(指导秋茶施肥)采集土样。

每次采样距上次施肥时间不少于1个月。

(三)土壤化验项目。

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代换性钙、代换性镁、有效硫等项目。

(四)标签。

每一样品用两个塑料封口袋套装,填写两张标签,内外各备一张标签,用铅笔注明采样地点、日期、深度、编号、采样人等,标签详见图。

(五)土壤样品的处理与制备。

(参照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样品采集技术规范DB35/T 742—2007)
附表:
茶园采样点基本情况调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