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铝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铝合金粉尘有哪些危害

铝合金粉尘有哪些危害铝粉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的性质,同时作为粉尘,人体吸入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近年来,由铝粉尘引起的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频频发生。
铝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应当充分引起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重视。
铝合金粉尘的危害:铝合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伤害呼吸系统,一般主要是损失气管和肺部,长期接触一般会有气管炎和哮喘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铝尘肺,铝尘肺是长期吸人铝粉或含氧化铝的粉尘,长时间滞留于体内,沉积在肺组织导致肺纤维化。
金属铝、氧化铝、含铝矿石等粉尘沉积于肺内,形成尘灶,尘灶融合,组织细胞浸润,形成尘细胞结节,胶原纤维及组织细胞包绕,中心有少量透明样物质,进一步肺组织结构破坏,出现肺气肿表现。
铝尘肺的发病一般较慢,发病工龄均在10年以上。
因此建议您最好选在户外或通风进行切割工作,亦可以通过防尘面具口罩来保护自身防止受到金属粉尘伤害。
预防粉尘的措施:1、技术革新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是一项彻底消除粉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的技术措施。
在工艺改革中首先应当使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危害的治本措施,其次才是产生粉尘以后通过治理消除或减少其危害的措施。
2、湿法防尘这是一项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
粉尘遇水后很容易吸收、凝聚、增重,这样可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及扩散,改善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
3、密闭尘源将尘源有效的封闭,是防止粉尘外逸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它常与通风除尘技术措施配合使用。
4、通风除尘这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效果最好的一种技术措施。
通风除尘就是用通风的方法将尘源予以有效的控制,并将含尘气体抽出,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使作业区空气含尘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并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5、个人防护这是一项辅助性的措施。
通常是在其他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通过各种防护用品(如口罩、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进一步防止粉尘的吸入,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铝制品对人体有害吗

铝制品对人体有害吗铝制品对人体有害吗铝制品对人体的健康是有一定危害的。
如果用铝制品蒸饭,米饭中铝的含量可增加两倍,人体摄入过多的铝会影响钙和磷的代谢。
造成骨骼的正常生理功能失调,出现骨脱钙、骨软化、骨萎缩等,老年人还容易发生骨折、老年性痴呆症的。
铝还可以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使用铝制品时尽量不要擦掉表层的棕色锈,避免用铝制品装酸性和碱性较强的食物,如果汁、西红柿和酒类的。
不要将食品长期存放在铝器中,更不能用铝制品煎煮中药,以免药物失效,或产生毒性更大的化合物。
1、消化道损害:人不慎误食铝或含铝食品,使得口腔、食管、胃等部位黏膜受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出血、黏膜坏死等;2、呼吸道损害:人吸入铝时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局部炎症,诱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长时间吸入铝粉的人群,还可能出现铝尘肺,表现为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3、皮肤损害:人体皮肤接触铝时,可对皮肤产生刺激,造成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出现明显烧灼感、疱疹等;4、脑部损伤:长期接触铝时铝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脑部铝含量升高而损伤中枢神经,脑组织损伤而出现共济失调、肌力减退、口吃等症状,对于老人可能会诱发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等,对于婴幼儿、青少年则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出现智力障碍、持物无力、站立困难等;5、其他危害:铝若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容易引发贫血,出现全身无力、面色苍白等。
累及生殖系统时,可使得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卵巢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能影响生育。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使用铝制餐具,不宜食用含铝食物,防止出现铝中毒的情况。
铝制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1、不要用铝制品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如果汁、酒、酱油、醋等等。
2、忌在铝制品中搅拌鸡蛋。
当蛋清碰到铝以后会变成灰白色,搅拌鸡蛋最好选择瓷制品。
3、忌用铝制品长期存放面粉,面粉中的淀粉发酵后会产生有机酸,对铝有腐蚀作用,过久存放会与空气中的水分产生碳酸气,铝表层的保护膜氧化铝会在有机酸、水和碳酸气的侵蚀下被破坏掉而生锈。
铝粉尘的危害及防护

铝粉尘的危害及防护
环保行业的发展是趋于更全面和多领域的接触,在粉尘的处理过程中,这是环保事业的一个一直关注的点。
所以下面作为获得广大客户一致好评的水处理环保公司,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铝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1)铝对人有危害,但仅限于摄入或吸收过多铝离子之后。
危害表现为:
1、记忆力减退
2、注意力不太集中
3、反应迟缓
4、中老年人长期摄入过多极易导致老年痴呆症。
2)长期吸入铝粉尘易患铝尘肺。
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的一种职业病,因肺部有粉尘不能排出,具有不断发展和产生多种并发症的特点。
3)铝粉的爆炸特性:
1、大量粉尘遇潮湿、水蒸气能自燃。
2、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3、与酸类或与强碱接触也能产生氢气,引起燃烧爆炸。
4、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1,带专业的防尘口罩。
2,要带橡胶手套作业。
3,安装吸尘设备及时清理空气中的颗粒物。
4,要勤洗澡,注意皮肤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铝粉等。
END。
铝含量超标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食品中铝含量超标问题尤为突出。
铝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长期摄入铝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铝含量超标的法律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铝含量超标对人体的危害1. 脑功能损害:长期摄入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大脑细胞受损,引起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
2. 肾脏损害: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损害肾脏功能,引起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3. 骨骼系统损害:铝可干扰人体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症状。
4. 免疫功能下降:铝含量超标可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人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
5. 增加患癌症风险: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三、铝含量超标的法律后果1. 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销售铝含量超标的食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责令召回:监管部门可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召回铝含量超标的食品,防止危害消费者健康。
3. 罚款:监管部门可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
4. 责任追究:食品生产、经营者因生产、销售铝含量超标的食品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5. 刑事责任:在严重情况下,食品生产、经营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四、应对措施1.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铝含量超标违法行为。
2.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中铝含量,选择合格的食品。
3. 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严格控制铝含量标准。
4.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铝含量超标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5. 加强科普宣传:加强对食品中铝含量危害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铝含量超标问题的认识。
铝粉的健康危害和急救措施

铝粉的健康危害和急救措施铝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的金属粉末,具有轻便、廉价、导电、耐腐蚀等优良特性。
但长期对铝粉的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本文将针对铝粉的健康危害和急救措施进行介绍。
铝粉的健康危害吸入铝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吸入铝粉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强烈刺激,进而引起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
此外,铝粉还会在肺部沉积并形成交叉反应,导致肺泡炎症,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
铝粉对皮肤的刺激作用皮肤接触铝粉会对皮肤产生轻度刺激,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铝粉还可引起皮肤过敏和刺激性皮炎。
铝粉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铝粉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系统释放氢氧化铝,长期接触可导致胃肠道问题,例如便秘、腹泻等症状。
铝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铝粉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铝粉的急救措施吸入铝粉后的急救措施吸入铝粉后应立刻将受害人从环境中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且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应立即使用氧气治疗,以缓解症状。
皮肤接触铝粉后的急救措施皮肤接触铝粉后,应立刻用清水冲洗,把铝粉冲掉,并用肥皂或其它去污剂洗净。
在严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摄入铝粉后的急救措施如果铝粉被误食,应立即喝大量清水,以稀释肠道中的铝粉,并尽快送往医院。
其它注意事项在使用铝粉时,必须戴上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及穿过滤口罩。
另外,要尽量减少铝粉的碎片,以免对自身和他人产生伤害。
总结铝粉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工业原材料,但在使用时,要注意铝粉的危害性,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一旦发生铝粉中毒等事故,应立刻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以尽快缓解症状,并及时就医。
铝厂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铝厂的职业危害有哪些铝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它在工业生产、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铝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使得铝厂工人面临着职业危害的风险。
本文将从铝生产的过程和相关设备入手,介绍铝厂工人所面临的职业危害。
铝生产的危害1. 粉尘危害铝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熔炼、铸造等操作,这些操作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铝粉尘。
铝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呼吸系统的损害,另一方面是对眼睛的伤害。
吸入铝粉尘后,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尘肺病。
铝粉尘还会引起眼部炎症和视力衰退。
2. 化学危害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如铁卟啉、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其中铁卟啉会导致贫血,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骨髓抑制;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造成腐蚀和烧伤。
此外,一些化学品还会在工人的身体内积聚,长期影响健康。
3. 噪音危害铝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运转噪音也是铝厂工人面临的职业危害之一。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下降、耳聋等听觉障碍,并且还可能影响睡眠、引起心理疾病等。
4. 高温危害铝生产需要进行高温熔炼、铸造等操作,这些操作会使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工人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中暑、脱水、心脏病发作等。
铝生产的防护措施铝生产过程中工人面临的职业危害较多,但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降低职业危害的损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铝生产防护措施。
1. 粉尘防护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粉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护,例如通过增加通风量、用防护面罩或呼吸防护器等方式降低粉尘危害。
2. 化学防护应采用专门的防护手套、防护衣、防护眼镜等,避免与化学品直接接触。
确保在操作时对化学品进行科学的配比和适量使用。
3. 噪音防护通过设置隔音设施,降噪隔音,减少噪音的辐射。
随时检测设备噪音大小,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降低噪声。
4. 高温防护在高温环境下,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适度补充水分,提高个人抵御能力。
2019年铝对人体的影响和毒性有哪些.doc

铝对人体的影响和毒性有哪些铝是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尚无定论,事实上并未发现铝症的病例,人们每天要从饮食中摄入约10-18毫克的铝,其中大部分经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小部分在睾丸、肾、脾、肌肉、骨骼和脑组织内蓄积。
以往一直认为铝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但近老年性痴呆或精神异常患者,脑内含铝量比正常人高10-30倍。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食品中含铝量过高,将导致人的早期衰老,铝在脑中蓄积可引起大脑神经的退化,记忆力衰退,智力和性格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呈现老年性痴呆。
当体内铝蓄积量超过正常的5-16倍时,可抑制肠道对磷的吸收,干扰体内正常的钙、磷新陈代谢。
铝的性质铝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为660.1℃。
地壳中的铝含量约在8%左右。
在所有元素中,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
铝的密度小,只有2.7克/厘米3,不到铜的1/3。
其导电导热性均好,仅次于银、金和铜,居第四位。
铝的导电能力只有铜的65%左右,以传导等量的电流而论,铝的导电截面积大约是铜的1.6倍,然而铝的重量只有铜的30%,按重量算,铝的用量还是节省了一半左右。
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化合,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使铝与氧隔绝,阻止铝的继续氧化,而成为抗大气腐蚀的良好材料,塑性好,容易加工,可轧制成薄板和箔,拉成极细的丝和挤压成各种复杂断面的型材;反光性能好,既能反射可见光,也能反射紫外线;铝耐核辐射性能仅次于锆和铍。
铝的用途纯铝的强度较小,加工硬化后可提高,但塑性严重下降。
如果在铝中加入适量的其他元素配制成铝合金,便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比强度大等特性,可与优质合金钢媲美,成为优秀的轻型结构材料,有“会飞的金属”之称。
飞机结构中铝材占50%以上。
机动车以铝合金代替部分钢材制作构件,可使其重量减轻20%-75%,燃料消耗减少8%,机械部件寿命延长15%。
在电器工业中,用铝制造电缆、电线等导电材料比铜更为经济,应用更加广泛。
铝在化学工业中做液态天然气的输送管道,冷冻装置和石油精炼装置等。
浅谈铝对人体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浅谈铝对人体的危害与防范措施摘要:铝在人体累计过多会导致人体中毒,本文介绍了人体中铝的来源、铝的危害及防范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铝的吸收。
关键词:铝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1 铝的基本性质铝是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难溶于水。
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应用极为广泛。
铝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缺乏铝时,不会给人体带来什么损害,反之,铝盐能致人体中毒。
2 人体中铝的来源铝元素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2.1 食物食物中铝的含量较少,一般<16mg/kg,茶叶中铝的含量达320-485mg/kg,但由于茶树中铝和氟的积聚作用,大部分铝以非活性状态相对稳定存在于茶叶叶片中,对人体无害。
[1]2.2 含铝添加剂含铝食品添加剂常常出现在面粉、馒头、面条、油条、油饼、麻花、炸糕、粉条、面包、海蜇、膨化食品和其它面制品中(包括饼干、糕点、月饼、面制小吃等)。
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是使用最多的含铝食品添加剂,主要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有监测表明至少40%的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100mg/kg)。
2.3 饮用水天然水中的铝含量很低,但采矿、冶炼、化工、制药等行业大量排放含铝废水、废渣,直接造成水体污染;使用含铝的明矾、高岭土等净化水后,会增加水中的铝含量;当酸雨增多时,会增加土壤和沉积物中铝的溶出,使淡水中铝的含量升高。
2.4 药物医药制品中有很多含铝的,如治疗胃溃疡病的氢氧化铝、硫酸铝、海藻酸铝;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硅酸铝;防治胃肠粘膜的磷酸铝;治疗牙科疾病的碱式碳酸铝钠、铝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离铝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一.铝元素摄入过多威胁健康
1.诱发神经系统病变
科学研究证实,老年性脑痴呆症患者大脑内铝含量增多(可超标25倍以上)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铝在大脑组织内可促进脑细胞萎缩和神经元纤维变性,致使脑细胞衰老,造成记忆力下降、衰退、行动迟钝、丧失生活能力。
在儿童还可造成智力发育迟缓。
2.对骨骼系统的损害
医学专家研究表明,人体摄入过量的铝可使血磷降低,加速骨骼中钙、磷和氟的流失,抑制骨基质的合成,从而造成骨软化、骨质疏松、骨折等损害。
儿童可出现佝偻病、生长缓慢等。
3.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过多的铝沉积在肝、脾、肾等部位,当积聚量超过5~6倍时就会抑制钙,磷、锶、铁等元素在消化道的吸收。
还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导致食欲不振、厌食、腹胀、消化不良等。
4.其它方面的影响
超标的铝也可产生嗜睡、贫血、肝、肾、心脏器的损害;有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造成流产等。
二.生活中可能导致铝超标的因素
1.膨松剂(发酵粉)是造成许多膨化食品和发酵面食(馒头等)铝超标的根源,爱吃小食品的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
2.有关部门调查发现,人们喜爱吃的油条每根含铝量可高达10毫克,有的竟达到每两50毫克,其中的膨松剂明矾就是铝的来源。
3.我们常吃的粉丝(尤其个体生产的山芋粉),甚至面条中都加入了明矾以使产品筋斗好吃,铝的摄入也随之增加。
4.如果审查我们常用的铝制炊具、餐具、易拉罐制品、儿童玩具更是问题多多,也是铝摄入超标的主要渠道。
当然常吃含铝胃药(如氢氧化铝类),及经常做肾透析治疗(水中含有铝元素)的人群铝的摄入更在高水平上,从而引发铝中毒一系列症状。
5.螺旋藻这种被广为推崇的保健品,其安全性也由于重金属的污染特别是铝,镉和铅而被重新审视。
重金属污染螺旋藻的主要原因有:水源的污染;大气污染;聚氯乙烯塑料板材在螺旋藻收获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螺旋藻本身极易富集重金属,死藻比活藻富集能力更强,所以藻种培养、扩大、大池养殖、采收、脱水、干燥以及包装封存所有这些环节中,重金属都有机可乘。
三.严把摄入关谨防铝伤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允许摄入的铝不能超过1毫克。
而监测表明,我国居民平均每天铝的摄入量为34毫克。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摄入过量铝金属呢?
1.避免从食品中摄入过量的铝,不要片面追求食欲和口感而超量摄食油条、粉丝、膨化食品、易拉罐饮品、铝盐发酵粉制面食以及用铝盐做固定剂的咸菜等;提倡无铝膨松剂。
2.最好不用或少用铝制炊具、餐具、烹调或存放酸、碱、醋、盐类饭菜及酸性饮料等食品;不用钢丝球擦刮铝具表面层,提倡使用不锈钢炊、餐具。
3.常吃新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C、硒元素的抗氧化食品,以对抗体内过多的铝元素。
4.保障供水监控系统,不用铝盐类做水质净化剂,减少食品、自来水的铝污染。
5.保护环境,防止铝矿开采、冶炼、铝加工过程中农作物、食物、水、空气等生物链的铝污染。
6.由于螺旋藻生产目前没有“国标”,依据企业自定的标准,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螺旋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螺旋藻的微生物以及重金属含量也是越少越好;在一定的计量单位,营养素越多的螺旋藻越好;应要求销售者出示所购品牌螺旋藻的产品合格证及近期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以了解产品的营养素、微生物、重金属的含量情况,正确选择螺旋藻商品。
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