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放样误差
工程测量中全站仪坐标法点位放样误差分析

m ; = S x m / p 。 ( 1 - 8 )
上 式 即 为拨 角 误 差 对 放样
进行鉴定方可使用 , 我们视仪器 自身的误差为固定值 , 这里不作为研究对象。 使 用 全站 仪放 样一 般 都采 用角 度 与距 离交 会 的方法 来确 定 放样 点 的位 置 , 因
此 全 站仪 的放 样属 于极 坐标 放 样法 。 按 其作 业 流程 , 如图1 - 1 所示 , 其 误差 来 源及 影 响分别 为 :
工程测量 中全站仪 坐标法点位放样误差分析
摘要 : 目前工 程测 量 中利用 放样 全 站仪 的方法很 多, 本 文主要 叙述 了全 站仪 坐标 放 样法 的误 差来 源 及如 何 采取相 应 的措 施减 少 误 差并 提高 放样 精度 方 法进 行探 讨 。 关键 词 : 坐标 放样 法 误 差 分析
则 : = 一 ¥ 2 / ( 2 × ) 一 × c o s p / 。 } × ( 1 - 6 )
上式 即为安 置仪 器过 程 中两 种误 差对 点 位放样 精 度 的影 响 。
2 . 2角度误 差 对放 样 点的影 响
按下放样键后 , 仪器会自动提示旋转的角度和移动的距离。 用全站仪放样点位 , 可事先输入气象元素即现场的温度和气压, 仪器会 自动 进行 气象 改 正 。因此 用全 站 仪放样 点 位既 能保 证精 度 , 同 时操 作 十分 方 便, 无需 做 任何 手工 计算 。
3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往往是在沉降转测点以及基准点布设之后进行的其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一方面就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案以及其观测周期进行沉降观测为了对初期数据的准确性加以保证往往在每一点的初期观测采取多次测量并对观测的数据加以记录最后分析处理观测的数据
全站仪坐标放样注意事项

全站仪坐标放样注意事项
1. 嘿,一定要检查全站仪的设置啊!就像你出门得先确认带没带钥匙一样,要是全站仪的设置错了,那后面的工作不就全乱套啦!比如上次我和小李一起干活,就差点因为这个出大错呢!
2. 注意棱镜常数要设置对呀!这可不是能随便乱来的,不然就像跑步比赛你跑错了赛道,能到达正确终点吗?我记得有一回就是因为这个常量没设置对,浪费了好多时间重新来过。
3. 测站点坐标可千万不能弄错哟!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地方,地址都搞错了,还能找对地方吗?上次我们组的小王就是因为这个弄错了,被领导狠狠批了一顿!
4. 放样的时候角度得看准喽!就像射箭得瞄准靶子一样,稍有偏差那可就谬之千里啦!那次我自己放的时候就不小心偏了一点点,还好及时发现修正了。
5. 别忘了随时复核啊!这多重要呀,就像走楼梯得时常回头看看走得对不对。
有一次我就偷懒没复核,结果差点出大问题!
6. 天气不好的时候更要小心啊!大风大雨的,全站仪也会受影响呀,就像人在恶劣环境下也会不舒服一样。
记得那次下暴雨的时候,我们硬是等雨小了才继续。
7. 仪器要爱护好呀!这可是我们的宝贝,要是弄坏了可不好办了。
就像你爱惜你的手机一样,得好好对待全站仪。
我可是每次用完都小心翼翼地放好呢!
总之,全站仪坐标放样一定要认真仔细,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测量放样注意事项

测量放样注意事项
一、全站仪放样注意事项
1、放样前检查仪器及附件是否齐全(如电池、对讲机、笔记本、对中杆、竹桩、锤子等)
2、放样前对立杆的人员进行交底
3、全站仪在测站点上安置仪器,对中,整平时注意脚架的稳定
4、全站仪架设好后,对好后视点,开始放样工作
5、放样时,先复核上一次放样的桩号
6、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放样的距离不宜超过测站点到后视点的距离
7、放样过程中,严禁触碰仪器脚架,否则重新对后视点
8、放样过程中,发现有错误时,应重新对后视并对前视导线点进行复核
9、必要时:放好样后,重新对后视进行复核
10、放样完成后,松开制动螺旋,把脚螺旋调至中间位置,按位置归箱
11、注意自己人身安全
二、水准仪测量注意事项
1、测量前检查仪器及附件是否齐全(如水准仪、脚架、塔尺、笔记本)
2、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校核
3、测量前对立塔尺的人员进行交底
4、在测量开始时,对上一次测量的点进行复核
5、在转点时,应注意前后视距相等
6、测量完毕后,应复核到另一水准点上,一旦误差超限,立即重测
7、注意自己人身安全。
浅谈全站仪坐标放样中的几个问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Leabharlann 03全站仪坐标放样的优化策略
优化坐标系选择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坐标系是全站仪坐标放样的 关键,可以减少测量误差和提高测量精 度。
VS
详细描述
在坐标系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测量区域 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与实际相符的坐标系 。对于大范围测量,应优先选择国家或地 方统一的坐标系,以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对于小范围测量,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独立坐标系,但需注 意避免坐标系变形和扭曲。
规范仪器操作
总结词
规范仪器操作是全站仪坐标放样的基础要求,可以避 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和损坏。
详细描述
在仪器设置方面,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初始化 和设置,确保各项参数正确无误。在观测过程中,应 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对整体目标进行粗略定 位,再对局部目标进行精确放样。同时,应密切关注 天气变化和仪器状态,避免恶劣天气和高温等因素对 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数据处理方面,应采用合适的软 件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提高测量成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坐标系选择问题
总结词
坐标系选择错误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 差
详细描述
全站仪在进行坐标放样时,需要选择 正确的坐标系,包括地理坐标系和直 角坐标系。如果选择不正确,会导致 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影响施工精度。
坐标点位精度问题
总结词
坐标点位精度不足可能导致施工误差
详细描述
在进行坐标放样时,需要确保坐标点位的精度。如果坐标点位精度不足,会导 致施工时无法准确找到目标位置,从而产生施工误差。
详细描述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算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高精度测量仪器,可以 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目标点的坐标数据。通过全站仪坐标放样,可以将设计图纸 上的坐标点位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测设到实地,为施工放样提供依据。
放样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规避措施

放样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规避措施1、放样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1.1人员观测的影响观测人员的测量经验和熟练程度对测量结果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尤其对于精密工程,仪器操作水平的高低是产生误差的重要来源,甚至可能导致测量误差的产生。
1.2环境因素的影响测量作业环境对测量放样的影响无处不在,如建筑阻挡视线、大气的折射、卫星星率和磁场对GPS观测的影响等。
由于精密工程对测量放样的精度较高,因此,某些环境因素所带来的测量误差可能达到或超过工程本身要求的测量精度。
1.3施测方法的影响不同的施测方法对测量放样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
如全站仪的自由设站后方交会方法测放中线点、改化后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等,它们精简了测量环节(如不需对中、不需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等),提高了测量精度。
1.4仪器因素的影响仪器本身的精度及测量状态对精密工程放样非常重要,如全站仪的测距误差、i角产生的垂直角测量误差等。
精度高、状况良好的测量设备不仅能够较好地保证放样精度,而且还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2、放样测量中误差规避的主要措施工程测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差,这些误差有些是被允许的,而有些则会给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必须进行重新测量予以消除,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工程测量的速度,进而拖慢整个项目的进程。
因此,最大程度避免误差的出现就成了提高测量速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2.1合理安置测量仪器在安放测量仪器时应选择那些地势平坦、通视效果好的地段,注意避开车流和人流,如果因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开,至少要保证地面的坚实。
不要将仪器架设在井盖或过于光滑的地面上,在大风天气要注意将仪器放低,在冬季作业时应预先将附近的积雪清除。
总之,只有将测量仪器平稳、牢固的安置后方可进行工程测量,从而保证测量精度。
2.2注意仪器的保养和校正测量仪器要轻拿轻放,在往三角架上安装时,应注意将固定螺栓拧紧,以防止仪器脱落摔坏;使用过程中应平稳转动,尤其是对于带有阻尼功能的仪器,千万不要剧烈转动;测量仪器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能积攒,更不能让仪器“带病工作”。
全站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回答

全站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回答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站仪成为现代测量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全站仪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工程、道路测量、资源勘测等。
然而,在使用全站仪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下面将回答一些全站仪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全站仪出现误差怎么办?全站仪出现误差是常见的问题,而这种误差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要确保全站仪的校准是正确的,包括水平仪、垂直仪和方位仪的校准。
其次,要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进行测量,避免强烈的干扰物,如电磁场和金属物体等。
最后,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技巧,比如保持仪器水平、垂直和稳定等。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2. 怎样才能提高测量精度?要提高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保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比如定期清洁镜面、检查电池和充电等。
其次,选择合适的测量环境和条件,避免强烈的日光直射、强风和高温等。
另外,要注意测量方法和技巧的正确使用,比如将仪器稳定安置、减小随机误差等。
最后,要进行仔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检查测量结果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3. 怎样进行高程测量?全站仪可以进行高程测量,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三角测量法。
首先,在测量现场选择两个已知高程点,然后使用全站仪测量这两个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角度。
接下来,将这两个已知高程点的高程差和测得的垂直角度代入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可以求得待测点的高程。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的水平和稳定,避免因为姿势不正确或仪器晃动而造成误差。
4. 怎样进行方位测量?方位测量是全站仪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进行方位测量时,首先需要设置一个参考方向,可以选择磁北、真北或其他已知方位。
然后,使用全站仪测量参考点与其他待测点之间的水平角度。
通过将测得的水平角度与参考方向的角度相加或相减,可以得到待测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角度。
全站仪坐标定向误差值怎么看

全站仪坐标定向误差值怎么看全站仪是一种常用于测量工程和地质勘探中的仪器设备,它能够测量出目标点的坐标和方向。
然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原因,全站仪的测量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其中,坐标定向误差是全站仪测量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误差。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坐标定向误差值的判断和评估方法。
什么是坐标定向误差值坐标定向误差是指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所得到的目标点坐标值与其真实坐标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般来说,坐标定向误差可分为平面坐标误差和高程误差两部分。
平面坐标误差是指全站仪所测得的目标点的水平平面坐标与其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高程误差是指全站仪所测得的目标点的高程值与其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精确评估坐标定向误差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所测点的真实位置。
如何判断坐标定向误差值判断坐标定向误差值需要通过全站仪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常见的判断方法包括:1. 反向测量法反向测量法是一种通过对同一目标点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其坐标值的平均数来判断坐标定向误差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在同一目标点附近选定几个合适的测量位置,分别进行测量。
•记录每次测量的坐标数据,并计算其平均值。
•将平均值与目标点的真实坐标进行对比,如果差距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则认为坐标定向误差较小。
2. 多次测量法多次测量法是通过对同一目标点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目标点的真实坐标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坐标定向误差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在同一目标点上进行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注意保持相同的测量条件。
•记录每次测量的坐标数据,并将其与目标点的真实坐标进行对比。
•分析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如果差异较小,则认为坐标定向误差较小。
3. 系统精度检查法系统精度检查法是通过测量已知坐标点进行校验,从而判断坐标定向误差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选择已知坐标点进行测量,确保测量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环境条件与实际测量相同。
•计算测量结果与已知坐标点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分布情况。
全站仪坐标放样误差

全站仪坐标放样误差【篇一:全站仪坐标放样误差】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目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站仪已经相当普及而且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全站仪以其高度自动化和准确快捷的定位功能在目前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
许多新技术运用到全站仪的制造和使用当中, 如无反射棱镜测距、目标自动识别与瞄准、动态目标自动跟踪、无线遥控、用户编程、联机控制等。
为了使全站仪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运用, 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 对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 仪器精度的选择为了能够满足施工中测量精度, 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技术文件规定的测角和测距精度要求匹配的原则进行仪器选用: m /( ) ms/s 或 m / ms/s 式中 m 、 m 为相应等级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方向中误差, ( ) ; ms 为测距中误差, m; s 为测距边长, m; 为常数, =206265 。
例如: 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 (5mm+5 10-6s) , 平均测距长度 s 为按500m 计, 按照精度匹配原则有: m =ms/s =5p500000 206265=2 , 因此, 当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 (5mm+5 10-6s) 时, 应选用测角精度为 2 级经纬仪。
2 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坐标点的精度估算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点位中误差 mp 由测距边边长 s(m) 、测距中误差ms(m) 、水平角中误差 m ( ) 和常数 =206265 共同构成, 其精度估算公式为: mp= . . (1) 而水平角中误差 m ( ) 包含了仪器整平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仪器本身的测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响等。
由式(1) 可得 s2=[(m2p-m2s) 2]/m2 . . (2) 顾及 s2=(xi-xa) 2+(yi-ya) 2 因此(xi-xa) 2+(yi-ya) 2=(m2p-m2s) /(m / ) 2 (3) 式(3) 表明, 对一定的仪器设备, 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样时, 误差相等的点分布在一个圆周上, 圆心为测站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测绘技术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迅速提高。
测绘作业手段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测绘仪器设备由过去的光学经纬仪,逐渐地过渡到半站仪,接着又推出了全站仪,随着仪器设备不断地创新,测绘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逐渐减轻,工作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本论文对全站仪在施工中放样精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站仪;放样;估计精度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已经相当普及而且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全站仪以其高度自动化和准确快捷的定位功能在目前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
许多新技术运用到全站仪的制造和使用当中,如无反射棱镜测距、目标自动识别与瞄准、动态目标自动跟踪、无线遥控、用户编程、联机控制等。
为了使全站仪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运用,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对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仪器精度的选择
为了能够满足施工中测量精度,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技术文件规定的测角和测距精度要求匹配的原则进行仪器选用:
mβ/(ρ)≈mS/S或mγ/ρ≈ms/S
式中mβ、mγ为相应等级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方向中误差,(″);ms为测距中误差,m;S 为测距边长,m;ρ为常数,ρ=206265″。
例如: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S),平均测距长度S为按500m计,按照精度匹配原则有:mγ=ms/S×ρ=5P500000×206265=2″,因此,当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S)时,应选用测角精度为2″级经纬仪。
2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坐标点的精度估算
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点位中误差MP由测距边边长S(m)、测距中误差ms(m)、水平角中误差mβ(″)和常数ρ=206265″共同构成,其精度估算公式为:
Mp=± (1)
而水平角中误差mβ(″)包含了仪器整平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仪器本身的测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响等。
由式(1)可得S2=[(M2P-m2s)×ρ2]/m2β (2)
顾及s2=(Xi-XA)2+(Yi-YA)2
因此(Xi-XA)2+(Yi-YA)2=(M2p-m2s)/(mβ/ρ)2 (3)
式(3)表明,对一定的仪器设备,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样时,误差相等的点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心为测站A。
因此对每一个放样控制点A,可以根据点位放样精度m计算圆半径S,在半径范围内的放样点都可由此控制点放样。
由式(1)可看出,放样点位误差中,测距误差较小,主要是测角误差。
因此,操作中应时时注意提高测角精度。
3全站仪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
设仪器高为i,棱镜高度为l,测距仪测得两点间的斜距为
S,竖直角α,则AB两点的高差为:
hAB=Ssinα+i-l (4)
式(4)是假设的水平面来起算的,实际上,高程的起算面是平均海水面。
因此,在较长距离测量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在高差计算中加两差改正,即: hAB=Ssinα+i-l+h球+h气=Ssina+i-l+s2/(2R)-k2s/(2R) (5)
式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取6371km,h球、h气为大气折光系数。
一般来说,两差改正很小,当两点间的距离小于400m时,可以不考虑。
由式(5)可知:
m2h=m2ssin2α+(s/ρ)2m2a+[s2/(2R)]2m2k+m2i+m2l (6)
由于α角一般比较大,因此,测距误差ms对测定高差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若采用对中杆,仪器和棱镜高的测量误差mi,ml大约为1mm,竖直角的观测误差mɑ对高差测定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大气折光系数误差mk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这正是影响高差测定精度的两项主要误差。
因此,除了要保证一定的竖直角观测精度外,更要采取克服大气折光影响的措施,并限制一次传递高程的距离。
如图1所示,三角高程测量的传统方法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
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а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HA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 а)。
首先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
为了确定高差HAB,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а,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AB=V+i-t。
故HB=HA+Dtanа+i-t (7)
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为:假设B点的高程已知,A点的高程为未知,这里要通过全站仪测定其它待测点的高程。
首先由(7)式可知:
HA=HB-(Dtanа+i-t) (8)
上式除了Dtanа即V的值可以用仪器直接测出外,i,t都是未知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仪器一旦置好,i值也将随之不变。
同时选取跟踪杆作为反射棱镜,假定t值也固定不变。
从(8)可知:
HA+i-t=HB-Dtanа=P (9)
由(9)可知,基于上面的假设,HA+i-t在任一测站上也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可以计算出它的值P。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仪器任一置点,但所选点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点通视。
(2)用仪器照准已知高程点,测出V的值,并算出P的值
(此时与仪器高程测定有关常数如测站点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为任一值。
施测前不必设定)。
(3)将仪器测站点高程重新设定为P,仪器高和棱镜高设为0即可。
(4)照准待测点测出其高程。
下面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结合式(7),(9),
HB′=P+D′taná (10)
式中HB′为待测点的高程;P为测站中设定的测站点高程;D′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水平距离;á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观测垂直角。
从(10)可知,不同待测点的高程随着测站点到其的水平距离或观测垂直角的变化而改变。
将(9)代入(10)可得:
HB′=HA+i-t+D′taná (11)
按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可得:
HB′=P+D′taná+i′-t′ (12)
将(9)代入(12)可得:
HB′=HA+i-t+D′taná+i′-t′ (13)
这里i′,t′为0,所以:
HB′=HA+i-t+D′taná (14)
由(11),(14)可知,两种方法测出的待测点高程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4测量操作注意事项
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应重点提高竖直角测量精度,尽量控制测距边长在规范规定的有效距离以内。
为提高放样精度,在操作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1)放样之前应对点位进行检查,检查点位位置是否正确,检查点位坐标资料是否正确,将实测的导线点距离和角度与计算值比较。
(2)仪器整平对中要仔细、认真,要用光学对点器对中,整平误差以长水准泡偏离不超过1格为限差。
(3)后视点和放样点立棱镜杆要平、稳、正,尽量使用三角架立棱镜,现在放样一般都用棱镜对中杆(强制对中杆),其上有圆水准器,照准目标测角时,尽量瞄准目标的下部。
(4)距离测量应加气象等改正,计算值应加高斯投影等改正,还要保证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在范围内;选择测距边时,应顾及所用测距仪的最佳测程,一般测线长度不得超过测距仪的有效测程。
在特别困难的地区,可按《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段观测;测线应高出地面或远离障碍物,一等边为6m,二等边为2m;测线与35kV以上的高压输电线平行时,测线应远离高压输电线50m以外,测站不应设在有磁场影响的范围内。
(5)阳光对着镜头照射时,成像视差较大,要尽量调节物镜与目镜焦距使得视差较小,应尽量避免视线过低、视线跨塘和沿线地形严重不对称等情况;光电测距的最佳观测时间与大气稳定度、空气中的能见度、地形条件、地面覆盖物、气象因素等有关,一般最佳观测时间段为日落前2~0.5h,或日出后1~2.5h;在全阴天可放宽观测时间,一般连续观测时间上午不超过2h,下午不超过3h,在气温突变及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观测。
(6)每测站结束时,应检查后视方向归零差,不得超过±12″(2″经纬仪)。
实际操作中,考虑同时控制三角高程精度,一般情况下放样距离控制在仪器的有效范围之内。
5结语
在施工区域内要合理、均匀地进行控制点加密工作。
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加密控制点的控制作用,更重要的是使放样点精度得到了保证。
一般点的放样,精度亦可适当放低;但涉及到
结构控制点施工放样,应该适当控制放样距离,精度亦需加以控制。
如果放样点作为重要结构部件尺寸的放样点,则必须严格控制放样距离,确保放样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