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在使用中的误差

合集下载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全圆方向法是适应于较低精度的角度观测方法,全 组合测角法适用高精度角度观测。
第3页/共14页
二、仪器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
㈠ 视准轴误差 仪器的视准轴不与水平轴正交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视准轴误差。 产生视准轴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望远镜的十字丝分划板安置不正确; ➢望远镜调焦镜运行时晃动; ➢气温变化引起仪器部件的胀缩,特别是仪 器受热不均匀使视准轴位置变化。
第4页/共14页
如图所示,视准轴偏离了与水
平轴HH′正交的方向而产生视准轴
误差c,规定视准轴偏向垂直度盘
一侧时,c为正值;反之,c为负
值。测量学中已经证得,视准轴
误差c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为 c
c c
cos
式中a为观测时照准目标的垂直 角。由式可知,c的大小除与c值 有关外,还随照准目标的垂直角a 的增大而增大,当a =0,则
c =0。
第5页/共14页
盘左时视准轴偏向垂直度盘一侧,正确的水平度盘读数L0 较有视 准轴误差影响c 时的实际读数L为小,故
L0 L c
以盘右观测时,视准轴则偏向盘左时的另一侧,这时正确的水平 度盘读数R0显然大于有视准轴误差影响 c的实际读数R,故
R0 R c
取盘左、盘右读数的中数,得 A 1 (L R) 2
2.用两个度盘位置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视准轴误差影响的前提条 件是什么?
3.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方向观测值的影响与观测目标的垂 直角和方位有关?为了削弱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方向观测的影响, 《规范》对观测操作有哪些规定?
5.影响方向观测精度的误差主要分哪三大类?各包括哪些主要内 容?
水平轴所形成的平面呈水平状态,下图中的 HN,1H即N 画有斜线的

全站仪气泡误差值

全站仪气泡误差值

全站仪气泡误差值全站仪是现代测量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它能够高精度地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以及测量距离和高差。

而全站仪的气泡误差值是指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本身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导致仪器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全站仪的气泡误差值进行详细介绍。

全站仪的气泡误差值与仪器本身的制造质量有关。

在制造全站仪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仪器的各个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特别是涉及到气泡测量的零部件。

如果仪器的制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零部件的精度不够高或者装配过程中存在一些松动,就会导致仪器的气泡误差值增大。

因此,制造商在生产全站仪时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仪器的质量。

全站仪的气泡误差值还与使用仪器时的一些因素有关。

例如,在进行测量时,需要确保仪器的底座平稳放置,并且调整仪器的水平位置。

如果底座不平稳或者仪器没有调整好水平位置,就会导致仪器的气泡误差值增大。

此外,使用仪器时需要注意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比如风力、震动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仪器的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全站仪的气泡误差值还与使用者的操作技巧有关。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操作者需要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够准确地读取和记录仪器的测量结果。

如果操作者的技术不够熟练或者不够细心,就会导致仪器的气泡误差值增大。

因此,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为了减小全站仪的气泡误差值,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在进行测量前可以对仪器进行校准,以保证仪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此外,可以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参数,以降低误差的产生。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清洁仪器并检查仪器的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运行。

全站仪的气泡误差值是指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误差。

这个误差值与仪器的制造质量、使用时的环境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减小气泡误差值,需要制造商保证仪器的质量,使用者需要正确操作仪器并注意环境因素的干扰。

全站仪i角误差 -回复

全站仪i角误差 -回复

全站仪i角误差-回复全站仪i角误差,是指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其仪器本身的制造误差或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偏差的现象。

本文将从仪器的定义、i角的概念、全站仪i角误差的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仪器的定义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和记录地面上目标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它由望远镜、角度测量系统、测距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等组成,是现代测量技术中常用的仪器之一。

全站仪的测量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i角的概念全站仪通过望远镜与目标点之间的视线与基准线之间的夹角来确定目标点的位置。

其中,i角是全站仪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的是望远镜下视轴与仪器坐标系y轴之间的夹角。

三、全站仪i角误差的原因全站仪i角误差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如下:1. 仪器制造误差:全站仪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机械和光学误差。

例如,望远镜的焦距误差、光学系统的畸变等都会引起测量结果的误差。

2. 仪器使用误差:全站仪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观测环境、仪器的维护保养等因素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操作不当、观测环境不稳定、仪器磨损等都会导致i角误差的增加。

3. 外界因素干扰: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如大气折射、温度变化等。

四、减小全站仪i角误差的方法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减小全站仪i角误差,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仔细选择和校准仪器:在购买仪器时,应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全站仪,并在使用前对其进行准确度校准。

2. 规范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观测时的注意事项,例如保持稳定的观测环境、准确对准目标点等。

3. 定期维护保养:全站仪是一种精密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清洁仪器表面、保持望远镜清晰、检查和调整关键部件等。

4. 外界因素的校正: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引入修正值或采用校正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气折射、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全站仪坐标误差范围是多少

全站仪坐标误差范围是多少

全站仪坐标误差范围是多少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土地、建筑物和其它物体在三维空间中位置和变形的仪器。

它在建筑、工程、地理测量和土地测量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全站仪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误差来源全站仪测量结果的误差来自多个方面,包括仪器本身的精度、环境条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误差来源:1.仪器本身误差:全站仪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生产误差,例如仪器显示的角度可能存在偏差。

由于这些误差是由制造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引起的,因此对于同一型号的全站仪来说,其误差范围是可以通过校准来确定的。

2.环境条件误差:全站仪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仪器的展开系数发生变化;大气压和湿度的变化会对电子元件和光学部件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全站仪的测量误差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3.操作人员误差: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也可能会对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未正确校准全站仪、未按照严格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等,都会引起误差。

误差评定和控制为了评定全站仪的测量误差范围并进行控制,需要进行校准和验证。

校准和验证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校准仪器:校准全站仪是评定其误差范围的重要步骤。

通过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确定仪器的误差范围。

校准应由专业的机构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并按照国际标准或相关规范进行。

2.验证测量结果:在实际测量中,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

验证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同一点或使用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比较来完成。

如果多次测量结果相符,那么可以确定其误差范围在可接受范围内。

3.控制误差:在使用全站仪进行实际测量时,需要注意控制误差。

例如,在进行长时间观测时,可以采用多次观测并取平均值的方法,以消除随机误差。

此外,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减小人为误差的影响。

误差范围的影响因素全站仪的误差范围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因素:1.仪器精度:不同型号和品牌的全站仪精度不同,精度越高,误差范围越小。

全站仪后交误差范围

全站仪后交误差范围

全站仪后交误差范围
全站仪的后交误差是指其测量结果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后交误差的范围取决于全站仪的精度和测量条件。

全站仪的精度一般用角度和距离两个指标来衡量。

角度精度通常以角秒或弧秒为单位,距离精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全站仪具有不同的精度等级,一般可以从用户手册或产品规格中找到具体数值。

测量条件也会影响后交误差的范围。

例如,不良的天气条件(如强风、高温等)或不稳定的测量平台(如震动、不平整的地面等)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增大。

此外,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和仪器的校准状态也会对后交误差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无法给出具体的后交误差范围,因为它取决于具体的全站仪型号、精度等级和测量条件。

建议在进行实际测量前,仔细阅读全站仪的用户手册,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测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后交误差的范围。

全站仪水平方向偏差标准

全站仪水平方向偏差标准

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绘制地理和土木工程中各种测量数据的仪器,包括水平方向的
测量。全站仪的水平方向偏差标准通常是指全站仪在测量水平方向上的准确性和精度要
求。这些标准通常会根据仪器的型号和制造商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可
能包含在全站仪水平方向偏差标准中的要素:

1. 水平仪精度:水平仪是全站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确定水平方向。水平仪的
精度通常在全站仪规格中指定,以确保仪器在水平方向上的准确度。

2. 水平测量精度:全站仪在水平方向上的测量精度通常会影响其总体性能。这包括测
量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水平坡度等。

3. 水平仪校准:全站仪通常需要定期进行水平仪的校准,以确保其水平测量的准确性。
校准程序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

4. 水平仪漂移:水平仪可能会受到环境条件和使用方式的影响,导致水平仪的漂移。
标准可能会规定允许的漂移范围。

5. 环境条件:全站仪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方向偏差。标准可
能会规定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大气压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6. 精度和误差限制:标准通常会规定全站仪在水平方向上的精度要求和误差限制,以
确保仪器在实际测量中能够满足预定的性能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全站仪的水平方向偏差标准可能因制造商、型号和用途而有所不同。因
此,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之前,应仔细研究和了解具体型号的规格和性能,以确保其
满足特定项目和应用的要求。同时,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以保持仪
器的准确性和性能。

全站仪指标差计算示例

全站仪指标差计算示例

全站仪指标差计算示例【原创实用版】目录1.全站仪指标差的定义2.全站仪指标差的计算方法3.全站仪指标差的影响因素4.全站仪指标差的矫正方法5.总结正文全站仪指标差计算示例一、全站仪指标差的定义全站仪指标差是指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自身精度、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

全站仪的指标差主要包括水平角度指标差、垂直角度指标差和距离指标差等。

本文以垂直角度指标差为例,介绍全站仪指标差的计算方法。

二、全站仪指标差的计算方法全站仪垂直角度指标差的计算方法如下:1.在测量现场,将全站仪安置在稳定装置或三脚架上,并进行精密整平。

2.用望远镜分别在正镜和倒镜位置瞄准垂直角为 10 左右的平行光管分划板或远处目标,得到正镜读数 vl 和倒镜读数 vr。

3.计算指标差:指标差 = (vl + vr - 360) / 2。

三、全站仪指标差的影响因素全站仪指标差的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1.仪器自身精度:全站仪的精度越高,指标差越小。

2.外部环境:如温度、气压、风力等因素会影响全站仪的指标差。

3.测量目标的形状和材质:目标的形状和材质对全站仪指标差也有影响。

四、全站仪指标差的矫正方法当全站仪指标差超出规定范围时,需要进行矫正。

常见的矫正方法有:1.仪器校正:将全站仪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校正,以提高仪器精度。

2.调整望远镜:通过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使指标差在一定范围内。

3.采用误差修正值:在测量过程中,根据全站仪的指标差值,采用相应的误差修正值,以提高测量精度。

五、总结全站仪指标差是影响全站仪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

通过计算全站仪指标差,可以了解全站仪的测量误差,并采取相应的矫正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

全站仪误差修正的原理

全站仪误差修正的原理

全站仪误差修正的原理全站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测量工程、地理勘测等领域。

它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测量结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各种不可避免的因素,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中会存在误差。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全站仪的误差进行修正。

全站仪的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系统误差是由全站仪自身的设计缺陷、制造误差、标定不准确等因素引起的,通常可以通过校正矫正来进行修正。

随机误差是由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测量操作不准确等不确定因素引起的,通常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

全站仪误差修正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找出误差的来源和大小,并对其进行纠正,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首先,在进行全站仪的误差修正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标定。

标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已知标准值进行比较,校准全站仪的各项参数。

例如,标定水平仪时可以通过在水平面上进行多次测量,观察是否始终保持水平,如果有偏差则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标定可以减小全站仪的系统误差,提高其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全站仪误差修正的关键在于误差的检测和分析。

误差的来源是多样的,可能是由设备自身的制造误差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操作者使用不当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的。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误差的统计特征和大小。

对于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测量校准来修正。

例如,如果全站仪的高差系统误差较大,可以通过测量不同高差的标准点,并记录测得的高差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进而计算出系统误差的大小,再根据误差的大小调整全站仪的参数,达到校正的目的。

常见的校正方法包括参数法和图解法等。

对于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

多次测量可以降低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得到更加可靠的测量结果。

在进行多次测量时,还可以使用均匀设计法,通过选取不同的位置、角度、时间等进行测量,进一步减小随机误差。

此外,在进行全站仪误差修正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差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站仪在使用中的误差
时间:2010-05-07 10:21:08 来源:本站 作者:四眼 我要投稿 我要收藏 投稿指南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促使测绘工作正从传统的测绘技术手段向现代数字测绘过
渡,全站仪在现代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对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
的误差产生及大小做分析。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它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电脑处理器于一体,
因此,它也兼具经纬仪的测角误差和光电测距仪的测距误差性质。本文分别对这两项误差在
城市测量中的大小进行分析,然后综合两方面的影响对地面点的点位误差进行分析与估算。
最后单独分析全站仪的高程误差。
一、全站仪测图点位中误差分析
1、全站仪测角误差分析
检验合格的全站仪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①仪器本身的误差(系统误差)。这种误差一般可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来消除或减低其影响,
但在全站仪测图中对角度的观测都是半测回,因此,这里还是要考虑其对测角精度的影响。
分析仪器本身误差的主要依据是其厂家对仪器的标称精度,即野外一测回方向中误差 M 标,
由误差传播定律知,野外一测回测角中误差 M1 测= M 标,野外半测回测角中误差 M 半测= M1

测=2M 标

②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在《测量学》教材
中有很详细的分析其公式为 M 中= ρ e/ ×SAB/S1S2 其中 e 为偏心距,熟练的仪器操作人员在
工作中的对中偏心距一般不会超过 3mm ,这里取 e=3mm 。 S1 在这里取全站仪测图时的
设站点(图根点)至后视方向是(另一通视图根点)之间的距离, S2 取全站仪设站点至待
测地面点之间的规范限制的最大距离。由公式知,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与两目标之
间的距离 SAB 成正比,即水平角在 180 时影响最大,在本文讨论中只考虑其最大影响。
③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测角的影响,《测量学》教材推导出的化式为 m 偏= ρ /2× √
(e1/S1)2+(e2/S2)2 , S1 、 S2 的取法与对中误差中的取法相同, e1 取仪器设站时照准后视方
向的误差,此项误差一般不会超过 5mm ,取 e1=5mm , e2 取全站仪在测图中的照准待
测点的偏差。因为常规测图中棱镜中心往往不可能与地面点位重合,偏差为棱镜的半径
R=50mm ,固取 e2=50mm 因为对中误差与目标偏心误差均为“对中”性质的误差,就对中
本身而言,它是偶然性的误差,而仪器一旦安置完毕,测它们就会同仪器本身误差一样同时
对测站上的所有测角发生影响,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则测角中误差 M
β
= 。

下面就以上分析,根据《城市测量规范》中给出的各比例测图,图根控制测量与各比例测图
测距限值,通过计算得出下表:
比例 emm e1mm e2mm S1mm S2mm M 中 M 偏" M 标" M 测" M
β

1:500 3 5 50 80 150 8.4 49.5
2 4 50.4
5 10 51.2

1:1000 3 5 50 150 250 4.7 29.6
2 4 30.2
5 10 31.6

1:2000 3 5 50 250 400 2.8 18.5
2 4 19.1
5 10 21.2
2、全站仪测距的误差估计
目前全站仪大多采用相位式光电测距,其测距误差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距离 D 成正
比例的误差,即光速值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和测距频率误差;另一部分是与距离无关的误
差,即测相误差,加常数误差,对中误差。故,将测距精度表达式简写成 MD= ± ( A+B ×
D ),式中 A 为固定误差,以 mm 为单位, B 为比例误差系数以 mm/km 为单位, D 为
被测距离以 km 为单位。目前测绘生产单位配备的测图用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大多为
MD=3mm+2mm/km×D 。在这里 D 取测站点到待测点之间的《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限值。
通过计算得到各比例尺测图中测距中误差值 MD ,如下表:

比例 D ( km ) MD( mm )
1:500 0.150 3.3
1:1000 0.250 3.5
1:2000 0.400 3.8
3、分析全站仪测图的点位中误差 M
根据前面对测角和测距精度的分析,运用误差传播定律来分析估计全站仪测图在工作中的实
测点位中误差(相对于图根点)。
①建立定点( X Y )与角度(β)、距离( D )之间的出数关系式, X=Dcos β, Y=Dsin
β;

②对上述出数关系式全微分,求出具真误差关系式: △ X=cos β △ D - D × sin β△β , △
Y=sin β △ D+D × sinB △ B
③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写出中误差平方关系式:
Mx2=cos2 β MD2+D2sin2 β M2
β

My2=sin2 β MD2+D2cos2 β M β2
M= = ,此式就是点位中误差与角度中误差 M β,距离中误差 MD 及距离 D 的关系式,根
据此式及《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 D 的限值,通过计算得出下表:

比例 距离 D M D 标称测角精度 " M
β

M( mm)

1:500 150 3.3
2 50.4 36.8
5 51.2 37.4

1:1000 250 3.5
2 30.2 36.8
5 31.6 38.5

1:2000 400 3.8
2 19.1 37.2
5 21.2 41.3
由以上分析及计算数据知,全站仪在测图运用中的点位精度远远优于规范给出的精度(附表)
要求。
二、全站仪测图高程中误差分析。
众所周知,全站仪测图的高程为三角度程,而三角高程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 h=D×tan α
v+(1-k) D2/2R+i-v ,对公式进行全微分求出真误差关系式,然后根据误差传播定律求出中误
差平方关系式为: M h2=(tan α v+(1-k)D/R) 2MD2+(D×sec α v)2M αv+(D2/2R)2Mk2+Mi2+Mv2 。
由中误差平方关系式分析各变量的取值。
1、分析竖角测角精度,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 M 标,则测图中竖角的半测回中误差 M 半测=2M

(与前面水平角分析类似)。
2、分析仪器高 i 与目标高 v 的量取精度,根据本人在工作中的经验,两次量取仪器高 i 与
目标高 v 的差数不会超过 3mm ,即 d ≤ 3mm ,运用误差传播定律同精度双观测求中误
差公式则 Mi=Mv= = ± 2.1mm 。
3、分析大气垂直折光差系数误差,根据《城市测量规范》条文说明中对此项的分析,估计
Mk=+0.05 ,
4、在城市数字测图中地形的起伏一般不会超过 25 °这里取α v = 25 °
由于测图中地面点高程 H 的精度是相对于图根控制点而言的,即图根控制点高程可视为真
值,则 MH = Mh
根据以上分析与取值,计算得下表:
比例 D MD Mi Mv Mk M 标 M 半测
MH
( mm

1:500 150 3.3 2.1 2.1 0.05
2 4 4.6
5 10 8.7

1:1000 250 3.5 2.1 2.1 0.05
2 4 6.3
5 10 13.8

1:2000 400 3.8 2.1 2.1 0.05
2 4 9.1
5 10 21.7
由表格数据知,全站仪测图地面点高程精度远优于规范规定的限差(附表)。但在实际工作
中由于地面土质的影响,以及有些点不方便目标的放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棱镜中心至地面的
高度有误差,所以实际工作中的高程误差要高于以上的误差估计。
附:《城市测量规范》对点位中误差、高程中误差的有关规定。
4.1.8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表 4.1.8
的规定
表 4.1.8 (图上 mm )
地区分类 点位中误差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
≤ 0.5 ≤ 0.4

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
的旧街坊内部
≤ 0.75 ≤ 0.6

4.1.9 ⒈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 0.5m 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
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 0.15m 。
⒊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 4.1.9 的规定。
表 4.1.9
地形类别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高程中误差(等
高距)
≤ 1/3 ≤ 1/2 ≤ 2/3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