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对象的确定
国家规定低保政策

国家规定低保政策国家规定低保政策国家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是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我国实行了低保政策。
低保政策是指国家为贫困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使他们能够基本维持生活。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国家规定的低保政策的相关内容。
首先,低保对象的确定是低保政策的核心内容。
我国规定,低保对象包括城乡无劳动能力及无劳动收入的成年居民、年满十八周岁的失业人员、残疾人、高龄人口等。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才能享受低保政策。
其次,低保标准是确定低保政策的重要指标。
每年,国家根据物价水平和居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整。
截至目前,我国的低保标准分为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两类。
其中,城市低保标准一般以人均月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基础,保证每个低保户的人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则参考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样也要保证低保户的人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低保标准的设定是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和物价水平。
除了低保标准的设定,低保政策还规定了低保金的发放方式。
国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将低保金发放到个人账户上,通过银行或邮政储蓄进行发放,确保低保金不被挪作他用。
发放低保金的方式也不限于现金发放,低保金也可以用于支付社会保险费、子女教育费等,满足低保户的多样化需求。
低保政策还规定了低保对象的审批程序和持续享受低保资格的评估。
低保对象必须经过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或者社区服务中心的审查,确定是否符合低保条件。
对于已经享受低保的对象,每年都需要重新进行评估,以确保低保对象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总的来说,国家规定的低保政策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让他们能够基本维持生活。
这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社会公平的追求。
同时,低保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监督,确保低保资金的安全和发放的公正性。
为了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国家也在不断探索和调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低保标准也在相应提高,保障范围也在扩大。
武汉低保标准

武汉低保标准武汉市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
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武汉市的社会保障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低保是社会救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生活困难的人群来说,低保标准的制定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那么,武汉市的低保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呢?首先,武汉市对于低保对象的认定是比较严格的。
低保对象主要包括城市困难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三类。
城市困难人员主要是指因疾病、残疾、失业、灾害等原因生活无着或者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
农村五保对象是指因年老、疾病、残疾等原因无劳动能力或者无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
特困人员则是指生活无着或者生活困难的城市和农村居民。
对于这些低保对象,武汉市都会进行详细的审核和认定,确保资金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其次,武汉市对于低保标准的制定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根据武汉市的文件规定,低保标准主要包括生活补助和医疗救助两部分。
生活补助标准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城市地区,武汉市对于生活补助标准是根据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的,确保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而在农村地区,生活补助标准则是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的,也是为了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医疗救助方面,武汉市对于低保对象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保障,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确保低保对象在生病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救助。
再次,武汉市对于低保标准的执行是比较严格的。
为了确保低保对象能够及时、有效地享受到低保待遇,武汉市建立了完善的低保制度和管理机制。
各级政府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低保实施方案和措施,确保低保资金的落实和使用。
同时,各相关部门也会加强对于低保对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低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防止滥用。
此外,武汉市还会定期对低保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评估和调查,对于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及时取消低保资格,确保低保制度的公平和公正。
综上所述,武汉市的低保标准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政策法规来制定的,对于低保对象的认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都是比较科学合理和严格规范的。
大连低保标准2019

大连低保标准2019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大连市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一定的救助和保障措施,其中包括低保标准的规定。
2019年的大连低保标准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将对大连市2019年的低保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大连市对低保对象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根据《大连市城市低保办法》,低保对象包括城市居民中的因病、因残、因失业等原因无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生活来源无着的人员。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家庭也可以申请低保,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60%;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70%;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80%且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80%。
符合以上条件的个人或家庭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低保救助。
其次,大连市2019年的低保标准是多少呢?根据《大连市城市低保办法》,2019年大连市的低保标准为,城市低保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680元;城市低保人员的医疗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
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按照家庭人口数进行相应的补助发放。
最后,大连市对低保对象的审核和管理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呢?根据《大连市城市低保办法》,各区县市民政局负责对低保对象的认定和审核工作,并建立健全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制度,定期对低保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核查和评估,确保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帮扶和服务工作,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融入社会。
总之,大连市2019年的低保标准为城市低保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680元,医疗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
对于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家庭,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低保救助。
同时,大连市将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审核管理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帮扶和服务,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低保户的条件及补助标准

低保户的条件及补助标准低保是指国家实行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主要针对生活困难的人群,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特困家庭、失业人员等。
低保制度旨在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那么,具体的低保户条件及补助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一、低保户的条件1.年龄条件:低保对象以年满18周岁的无劳动能力、无工作岗位、无工作收入的居民为主要对象,其中老年人、残疾人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2.家庭收入与财产:低保人员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但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按照家庭收入为衡量标准,家庭财产仅作为补充考虑因素之一。
家庭收入指全家人员在国家限定时间内收到的收入总额,需要减去个人缴纳的所得税、社保费、代扣代缴的税费等,得到最终的家庭可支配收入。
3.劳动能力:据规定,低保户一般为“新型农村合同制工人”、“下岗失业工人”、“退役军人”、“农村五保户”、“特困家庭成员”、“农村等级保障对象”等。
4.籍贯和户口:规定低保受助人须为本地户籍内的无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居民,一般不受迁移户口拒不落实家庭低保安排的限制,但相应的跨省、跨市等可选择性差异幅度较大,具体政策实施以当地的公告为准。
二、低保户的补助标准1.城市低保标准:根据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劳动力市场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低保标准各不相同。
就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城市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800元,每家庭每月最高2000元。
2.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相对城市低保标准较低,一般在每人每月200-400元左右。
如下面表格所示:地区名称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北京市 800元/人/月 600元/人/月上海市 940元/人/月 750元/人/月广州市 800元/人/月 550元/人/月深圳市 950元/人/月 600元/人/月重庆市 670元/人/月 450元/人/月成都市 630元/人/月 310元/人/月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低保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以当地政府的公告为准。
低保户的标准是什么

低保户的标准是什么引言低保是一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帮助经济困难的人们过上基本的生活。
低保户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口,可以享受由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本文将介绍低保户的标准,包括家庭收入条件、家庭人口标准以及其他重要的评估指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了解低保政策,以及如何申请和享受低保待遇。
家庭收入条件家庭收入是评估低保户资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低保标准不尽相同,但通常是根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
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家庭税前收入减去税费和必要开支后的金额。
在大多数情况下,低保户的家庭收入要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政府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来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确保低保户能够支付基本的生活费用。
家庭人口标准除了家庭收入条件,家庭的人口数量也是评估低保户资格的重要依据。
通常情况下,低保户必须是一个具有经济困难的家庭,且家庭成员数量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不同地区和国家对家庭人口标准有不同的规定,一般会考虑家庭成员的数量和年龄等因素。
政府会根据家庭人口标准来确定低保户的资格,以便更好地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其他评估指标除了家庭收入条件和家庭人口标准,政府还会考虑一些其他的评估指标来确定低保户的资格。
这些指标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产状况:政府会调查低保户的财产状况,如房产、车辆等,以判断其经济状况是否符合低保条件。
2.就业情况:政府会了解低保户的就业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状况和收入水平,以判断其是否有能力自给自足。
3.教育状况:政府会考虑低保户家庭成员的教育状况,如是否有在校学生等,以判断其对教育支出的需求。
4.健康状况:政府也会考虑低保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长期慢性病患者等,以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
根据以上指标的综合评估,政府会决定是否给予家庭低保资格以及相应的低保金额。
申请和享受低保待遇如果符合低保户的标准,家庭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低保。
杭州低保标准

杭州低保标准杭州市是中国东部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也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杭州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融入城市的发展进程,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因此,杭州市制定了低保标准,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
首先,杭州市对低保对象的认定标准是非常严格的。
根据《杭州市城乡低保对象认定办法》,低保对象包括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
城市困难家庭是指因疾病、残疾、失业、自然灾害等原因,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农村特困家庭是指因疾病、残疾、自然灾害等原因,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家庭才能被认定为低保对象,享受低保待遇。
其次,杭州市对低保标准的制定是有严格的依据的。
根据《杭州市城乡低保标准管理办法》,杭州市根据当地物价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了城乡低保标准。
具体来说,低保标准包括生活补助标准和医疗救助标准。
生活补助标准是指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每人每月生活补助金的发放标准,而医疗救助标准是指低保对象在当地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封顶线。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合理的,能够真正反映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医疗需求。
最后,杭州市对低保对象的帮助是有力度的。
根据《杭州市城乡低保对象帮扶办法》,杭州市通过提供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资助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帮助低保对象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同时,还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低保对象的帮扶力度,确保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杭州低保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合理的、有力度的。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基本生活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
同时,这也是杭州市积极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具体体现。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杭州市能够继续完善低保制度,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受益,共同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低保户的标准

低保户的标准低保户是指因生活困难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或个人,需要政府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救助对象。
我国对低保户的认定标准是根据家庭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基本生活保障需要来确定的。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低保户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庭收入是认定低保户的重要指标之一。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可以申请认定为低保户。
在城市地区,一般来说,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三分之一即可申请认定。
而在农村地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三分之一即可申请认定。
这一标准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来确定的,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家庭的经济困难程度。
其次,家庭生活水平也是认定低保户的重要考量因素。
除了家庭收入外,政府还会考虑家庭的生活水平。
如果家庭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也会成为低保户认定的依据之一。
例如,家庭居住条件差、饮食营养不良、子女教育无法得到保障等情况,都会成为政府认定低保户的依据。
此外,基本生活保障需要也是认定低保户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政府会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考虑其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包括基本的居住、饮食、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如果家庭无法自行满足这些基本需求,也会成为低保户认定的依据之一。
总的来说,低保户的认定标准是综合考虑家庭收入、生活水平和基本生活保障需要来确定的。
政府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政策,合理确定低保户的认定标准,以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低保户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武汉低保标准

武汉低保标准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低保标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低保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城乡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所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
那么,武汉市的低保标准是怎样的呢?首先,武汉市对低保标准的界定主要是根据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负担能力来确定的。
根据武汉市民政局的规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申请低保。
同时,家庭的负担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家庭的生活水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也可以申请低保。
其次,武汉市的低保标准主要包括生活补助和医疗补助两部分。
生活补助是指国家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的,主要用于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
而医疗补助则是指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外的医疗费用,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此外,武汉市对低保对象的认定也是比较严格的。
主要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救助和家庭情况等方面来认定的。
同时,对于申请低保的家庭,也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家庭收入证明、家庭人口状况证明等。
最后,武汉市对低保对象的帮扶措施也是比较全面的。
除了提供生活补助和医疗补助外,还会对低保对象进行社会救助和帮扶,包括就业援助、教育资助等方面。
同时,还会加强对低保对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低保资金的使用合理、透明。
综上所述,武汉市的低保标准是根据家庭收入、负担能力来确定的,主要包括生活补助和医疗补助两部分,对低保对象的认定也是比较严格的,同时也会提供全面的帮扶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低保对象的确定
申请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户籍所在地常住城市户口。
(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
(三)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
申请城市低保待遇履行以下程序:
(一)凡申请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由户主本人通过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向街道或乡镇提出书面申请。
未设立居委会的地方,可直接向街道或乡镇申请。
远离城镇的企业职工,由户主本人通过所在企业工会向街道或乡镇提出书面申请。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户籍不在一地的,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提出申请,其他家庭成员的有关证明和证件由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街道和居委会出具。
因动迁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家庭,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管理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居民申请低保待遇时,由居委会或企业工会工作人员协助办理申请手续。
(二)申请人必须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要求如实提供家庭成员的户口簿、身份证和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等有关证件和证明材料。
(三)符合就业条件未就业的人员申请低保待遇时,需先到有关部门进行求职登记,并由有关部门提供求职登记证明。
(四)为方便群众申请,各地应当视工作需要,在街道(乡镇)或居委会设立低保办事窗口,开展日常低保受理工作。
审批城市低保待遇遵循以下程序:
(一)居委会或企业工会受管理审批机关委托,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核实,经民主评议同意后张榜公布,时间不少于3天。
无异议的,填写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暨审批表》,连同其他证明材料一并报街道(乡镇)审核。
(二)街道(乡镇)对接到的申请表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委托居委会或企业工会以适当方式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城市低保待遇的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委托居委会或企业工会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四)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后,申请人所在居委会或企业工会要及时张榜公布审批结果,时间不少于3天,接受群众监督。
有异议的,由管理审批机关重新核实确认。
(五)管理审批机关自接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申请人证明材料不全的除外),从批准之日下月起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以下简称低保金)。
(六)低保对象在同一县(市、区)内迁移的,由县级民政部门或街道、乡镇办理迁移手续,变更管理关系,不再重新履行申请、审批等程序;在不同县(市、区)之间迁移的,由当地县级民政部门办理迁移手续,低保对象凭迁出地证明到迁入地重新申请低保待遇,管理审批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审批程序。
申请城市低保待遇履行以下程序:
(一)凡申请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由户主本人通过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向街道或乡镇提出书面申请。
未设立居委会的地方,可直接向街道或乡镇申请。
远离城镇的企业职工,由户主本人通过所在企业工会向街道或乡镇提出书面申请。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户籍不在一地的,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提出申请,其他家庭成员的有关证明和证件由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街道和居委会出具。
因动迁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家庭,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管理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居民申请低保待遇时,由居委会或企业工会工作人员协助办理申请手续。
(二)申请人必须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要求如实提供家庭成员的户口簿、身份证和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等有关证件和证明材料。
(三)符合就业条件未就业的人员申请低保待遇时,需先到有关部门进行求职登记,并由有关部门提供求职登记证明。
(四)为方便群众申请,各地应当视工作需要,在街道(乡镇)或居委会设立低保办事窗口,开展日常低保受理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一)虽然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但实际生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
(二)非因拆迁原因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因拆迁原因购买住房但购买面积超出当地人均住房面积30%以上的;有闲置住房的。
(三)近期购买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钢琴、空调、冰箱、机动车辆、金银珠宝饰品等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的。
(四)拥有并经常使用移动电话、高档电器、机动车辆等高消费物品的;家庭电话月费用达到当地城市低保标准50%以上的。
(五)投资有价证券、收藏高值物品的。
(六)饲养观赏性名贵宠物的;经常出入餐饮、娱乐场所消费的。
(七)安排子女自费择校就读或出国留学的。
(八)符合就业条件无正当理由1年内两次拒绝有关部门介绍就业或技能培训的;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公益性劳动的。
(九)有赌博、吸毒、嫖娼等违法行为而造成生活困难尚未改正的;违法收养儿童的。
(十)群众反映强烈、经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职工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不应享受低保待遇的。
(十一)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的;不接受低保工作人员核查的;连续3个月不按时领取低保金的。
(十二)县级人民政府规定其他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