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秋菊打官司》观后感论文
《秋菊打官司》观后有感范文五篇_观后感_

《秋菊打官司》观后有感范文五篇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一个小山村。
秋菊的丈夫万庆来与村长王善堂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
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
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
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秋菊打官司“秋菊打官司”打官司这一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陕西某农村的一农妇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打伤后,为了“讨个说法”而层层向上级行政机关要求行政复议,并在最终行政复议讨不到令自己满意的说法后,通过行政诉讼,通过打官司,得到了和原行政决议不同的“法说”。
当我们看到秋菊带着迷茫和不解的眼神远远地眺望着带走村长的警车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秋菊打官司”这部影片的背景是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不久,具有明显的民告官色彩。
但与其说是其对行政诉讼法宣传有重要意义,还不如说是其在某全角度上反映出了中国行政法制建设所面临的情境。
情境指的是政治所发生的环境。
它由一个国家的文化、社会结构、人口因素以及历史经历所构成。
(《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著,罗飞、胡永浩等译华夏出版社)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中封建社会占了绝大部分时期,因此长期历史经历给中国文化和人文精神积淀了一种官本位、权本位及等级思想。
中国缺少西方海洋文明那种平等、独立的契约精神,加入中国的近代文明进程远远比西方短,而且充满欺辱和斗争,所以虽然中国告别封建制度已经有了百来年,但封建的某些思想仍根深蒂固,在广大国民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人民整体素质不高,法律意识薄弱,因此中国的行政法制建设面临着一个极为不利的情境。
这一点,我们从“秋菊打官司”中也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
秋菊在讨“个说法”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他是村长,他打两下,咱也没话说,可以他该往哪个地方踢呀,那可是个要命的地方……。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影评5篇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影评5篇《秋菊打官司》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山村,农民王庆来与村长发生冲突,被村长踢伤。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秋菊打官司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秋菊打官司观后感1《秋菊打官司》是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于1992年拍摄。
此部电影拍摄手法算是简单朴素,故事也是稍有波澜,但是这其中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
秋菊的丈夫王庆来与村长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
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
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
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
秋菊先后到了县公安局和市里,最后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除夕之夜,秋菊难产。
在村长和村民的帮助下,连夜踏雪冒寒送秋菊上医院。
秋菊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秋菊与家人对村长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了。
可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市法院的判决,村长被拘留。
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作为初学法律的一名大学生,我也许不能很深刻的理解某些情节,也不能很好分析影片的意义,我只能就我所知,发出些浅薄的感想。
秋菊是西北农村的妇女,是将村长等村干部视为不可抗拒的力量,但是秋菊能够反抗,我想她是勇敢的,当时中国应当是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时期,这样影片的出现所引起的轰动,我便可理解,而更细致的看,秋菊状告村长不是因为村长踢了她的丈夫,而是踢中她丈夫的要害,说明有关权利的问题上,秋菊并不了解,这便提醒我们这些学习法律的人为全面实现、真正实现法治社会而努力。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2上周我们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秋菊打官司》。
我从中发现许多值得感慨深思的地方,特作观后感如下。
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秋菊的丈夫王庆来因骂村长王喜堂“断子绝孙,抱了一窝母鸡”而被村长一怒之下踢中了下身要害。
之后,怀有身孕的秋菊决定为夫讨个说法,而发生了一系列争执。
村长同意赔偿经济损失,却偏偏要秋菊低人一头,不服气的秋菊因对相关部门的处罚不认可,而不停的上告。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5篇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5篇《秋菊打官司》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山村,农民王庆来与村长发生冲突,被村长踢伤。
王庆来的妻子秋菊忍不下这口气,找村长论理,村长不肯认错。
为了讨个说法,秋菊带着六个月的身孕,踏上漫长的告状之路,她从乡里告到县里,又从县里告到市里,最终向法院提起了起诉。
除夕之夜,秋菊难产,村长组织村民连夜把秋菊送到医院,使秋菊顺利生产,保住了母子性命。
秋菊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
可正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法院判决,村长因伤害罪被捕入狱。
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这部电影反映的两个主题:一是中国正在走向法治,人民群众已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二是描写一个传统概念中的弱者(怀孕的农村妇女)对抗强大甚至邪恶的势力(踢伤人死不道歉的村长)的坚强意志和不出精神。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秋菊是很希望通过诉讼来获得正义的,并且在我们看来她也确实获得了正义。
但实际上最后她能获得什么呢,也许这对于秋菊来说更是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她获得的大概也只能是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
在农村,人与人之间基本上都是和睦相处、互助互爱的,这也是中国绝大部分农村成百上千年来形成的良好道德传统。
比如秋菊丈夫与村长发生矛盾后,在秋菊生孩子时还得到了村长村民们的帮助。
而秋菊希望通过诉讼讨“说法”的做法,却把曾经帮助过她的村长送进了监狱,在村民们甚至她的家人看来秋菊实在是太没有人性了。
而且笔者坚信在农村,像秋菊这号人物是永远也的不到人们的认同的,她肯定会遭到遭到村民们的唾弃,而像秋菊这样子带来的新的法律观念将使得农村里面邻里互敬互助的传统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是瓦解。
相信经历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之后,秋菊今后也许再也不敢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而面对这样的法治,还有几个人敢上诉呢?秋菊把村长送进监狱也许又是我国的法治的进步的一个体现,但是试问一下,这到底是不是秋菊希望得到的结果呢?也许这就是法律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的冲突,这更是法治的无奈。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10篇)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10篇)秋菊打官司观后感1这部表现群众法制意识正在普遍提高的影片成为法律老师讲课的教材,成了普法宣传片,其中片中那句:“就是要个说法”成了点题之笔。
今天,我重看了这部影片,对我触动很深的,除了要个说法之外,还有群众是否满意的问题。
片中秋菊为了村长打他男人的事从乡、县公安机关到市公安局复议、市法院行政诉讼,最后上诉到市中级法院,秋菊想要的就是村长能主动向说句道歉的话,就是“他是村长,打人就是不对,钱不钱的没啥”。
第一次乡里裁定村长赔偿200元,村长把钱散到地上,让秋菊低头捡,说“你不是要钱吗?钱不是好拿的,你捡一张给我低一次头,捡200元给我低20次头。
”秋菊不愿意低头。
第二次到县里,维持乡里裁定,李公安带了点心,去了秋菊家,说是村长认错了,这是他让带的点心,后来秋菊知道点心不是村长买的。
第三次到市公安局复议,市公安局维护原裁定,多加了50元赔偿。
村长说,不是多要50元钱吗,到市里告也不就是一个样。
秋菊不愿意,说复议书该送给俺的,怎么先到村长那里了?公安局和村长之间有说不明的关系,俺不相信你们,俺还要告,又到了法院进行行政诉讼。
到法律事务所,找了代理人,交了钱,“俺交了钱,就不用俺管了,就能给俺个说法了?”,对方说:“那是,我天天干的就是这个活。
”秋菊说:那你天天收人家的钱,天天给人家个说法?那我跑了一冬天白跑了?法院判决:该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维持原裁定。
秋菊还是没有要到说法,要到市中级法院上诉。
市法院工作人员到村里调查了解,让秋菊男人到市里拍了X光片,进行伤情鉴定。
在这中间,秋菊因难产大出血,村长找人把秋菊抬到县里才保住了大人和孩子。
秋菊一家人很是感动。
两家关系得到和解。
可就在秋菊为孩子办满月酒席时,村长因故意伤害致人轻微伤,被公安局的人带走了,拘留15天。
秋菊说,俺不是要钱和拘留人,俺就是要说法……秋菊终于没有追上响着警笛的警车。
.。
.。
.秋菊满意了吗?答案很明确,她没有满意,还增加了悔意。
《秋菊打官司》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秋菊打官司》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秋菊打官司观后感范文(一)《秋菊打官司》是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于1992年拍摄。
此部电影拍摄手法算是简单朴素,故事也是稍有波澜,但是这其中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
秋菊的丈夫王庆来与村长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
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
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
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
秋菊先后到了县公安局和市里,最后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除夕之夜,秋菊难产。
在村长和村民的帮忙下,连夜踏雪冒寒送秋菊上医院。
秋菊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秋菊与家人对村长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了。
可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市法院的判决,村长被拘留。
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作为初学法律的一名大学生,我也许不能很深刻的理解某些情节,也不能很好分析影片的好处,我只能就我所知,发出些浅薄的感想。
秋菊是西北农村的妇女,是将村长等村干部视为不可抗拒的力量,但是秋菊能够反抗,我想她是勇敢的,当时中国应当是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时期,这样影片的出现所引起的轰动,我便可理解,而更细致的看,秋菊状告村长不是因为村长踢了她的丈夫,而是踢中她丈夫的要害,说明有关权利的问题上,秋菊并不了解,这便提醒我们这些学习法律的人为全面实现、真正实现法治社会而努力。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范文(二)最近看了《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它算是张艺谋的一部得意之作,看过整部影片,我也颇有些感慨,就借此机会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想法与看法,《秋菊打官司》是一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人情世故与追寻法制公理的矛盾。
这部影片讲述了秋菊的丈夫因为嘲笑村长媳妇只会生女孩子,结果遭到村长的拳打脚踢,被踢到了命根子。
故事开始了,秋菊(巩俐饰演)带着家人一齐给丈夫诊断,结果发现伤势严重。
秋菊回村后立刻找到村长要求道歉和赔偿。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优秀4篇】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优秀4篇】秋菊打官司观后感篇一昨晚看了电影《秋菊打官司》,这是一部很老的电影,几乎和我年龄一样大。
这也是一部很有名的电影,印象最深的还是以前在司法考试培训班上,行政法老师讲解行政复议程序时以秋菊的复议程序为例便于讲解,顺带还以陕西方言说了秋菊的经典台词,“我不是要钱,我就是图个说法”,当时班上同学都哄堂大笑。
笑归笑,巩俐饰演的“秋菊”一角成功塑造了一个倔强不服输的农村妇女形象。
这部电影非常纪实,它以十分写实的视角,记录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农村、乡镇、县城和城市的不同风貌。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农村要比现在闭塞、落后的多,无论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居住条件,还是人的观念认识、精神风貌上。
秋菊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和时代背景中长成的村妇,她文化程度不高,只念到初中毕业,但她秉承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并且她为人耿直、能干、有主见。
因此,家里的很多决断由她做主。
在那样一个农村的熟人社会里,维持秩序更多是依靠宗族权威、社会舆论以及儒家文化推崇的情和理。
因此,在秋菊丈夫被村长踢伤后,秋菊反复提到,“要个说法”,她认为自己丈夫不能平白无故被踢下身,村长的行为站不住理。
但在村长看来,他踢人是因为秋菊丈夫首先中伤他生不出儿子引起的,而且,作为村里的权威,他不可能向村民低头服软,最多只是在物质上赔偿下。
于是,两个犟人碰到了一块。
尽管在这个问题上,这两人的矛盾不可调和。
但是,令人感到惊奇又温暖的是,他们没有像通常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样,这两户人家见了面一样的寒暄和嘘寒问暖,甚至可以做到该帮忙时一样的帮忙,帮忙之后还告诉对方,你要打官司就继续打,这和我帮你没关系。
言外之意,就是一码归一码,帮你不是有其他意图。
在胸襟上可谓非常开阔,做到了对事不对人,体现了西北人民的忠厚和实在。
在秋菊的观念里,其实她只是要个说法,类似于赔礼道歉的形式,她根本不懂也不知道如何借助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但她却借助于法律的手段,因此最后的结果超出了她的想象,影片最后以秋菊一个近镜头作为结尾,镜头中秋菊满脸的举足无措,简洁有力的刻画出了她的内心活动,也凸显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矛盾和尴尬。
最新整理电影秋菊打官司有感500字范文5篇.docx

电影秋菊打官司有感500字范文5篇观电影秋菊打官司有感500字《一》《秋菊打官司》是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于1992年拍摄。
此部电影拍摄手法算是简单朴素,故事也是稍有波澜,但是这其中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
秋菊的丈夫王庆来与村长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
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
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
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
秋菊先后到了县公安局和市里,最后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除夕之夜,秋菊难产。
在村长和村民的帮忙下,连夜踏雪冒寒送秋菊上医院。
秋菊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秋菊与家人对村长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了。
可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市法院的判决,村长被拘留。
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作为初学法律的一名大学生,我也许不能很深刻的理解某些情节,也不能很好分析影片的好处,我只能就我所知,发出些浅薄的感想。
秋菊是西北农村的妇女,是将村长等村干部视为不可抗拒的力量,但是秋菊能够反抗,我想她是勇敢的,当时中国应当是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时期,这样影片的出现所引起的轰动,我便可理解,而更细致的看,秋菊状告村长不是因为村长踢了她的丈夫,而是踢中她丈夫的要害,说明有关权利的问题上,秋菊并不了解,这便提醒我们这些学习法律的人为全面实现、真正实现法治社会而努力。
观电影秋菊打官司有感500字《二》每当看到秋菊挺着个大肚子颠簸在凹凸的公路上的时候,我就为她的执拗而捏一把汗。
多大一点事情呀,也犯得着告到县里市里去但是秋菊硬是要为了讨个说法,把市公安局局长的车都坐了。
中国人好面子。
秋菊的不依不挠其实只为村长的一声对不起,但是村长毕竟是村子里的头面人物呀,那么容易就低头认错了,以后在村子里说话还有谁听呀?然而秋菊说:“我就不信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去?”双方都有自己的坚持,于是官司就打起来了。
秋菊打官司电影观后感

秋菊打官司电影观后感秋菊打官司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秋菊打官司电影观后感精选篇1在老师的要求下,看完《秋菊打官司》,因为方言口音有点重,所以只能基本了解了剧情。
这部电影讲的是,村妇秋菊的丈夫因与村长争执而被村长踢伤下体,为了让村长道歉,秋菊从乡政府开始,一直找到县公安局、市公安局,最后到市法院。
“秋菊打官司”,简单地说来,就是行政诉讼。
影片上映于_年。
那时候的法律普及程度与法律制度的完善都不如今天。
秋菊是当时农村百姓的代表,对法律程序不了解,爱面子,内心一股不服输、不放弃的牛劲,所以一再不服乡政府、县公安局、市公安局的处理。
而村长身为百姓官,一直不好意思放下面子去给秋菊和她的丈夫道歉,这也是那时候、直到现在,一些官僚真实的内心反映。
从秋菊的事情来分析,她对法律的程序并不了解,只是知道政府部门能够帮她“主持公道”。
但是,她在上诉的过程中一再说到,“村长是你们公家人,肯定不会让他受很大委屈,我只是想”还有村长比较嚣张的言行举止,以及乡政府李公安一再跟秋菊谈话、希望秋菊别再纠结这件事、给村长留个面子。
这些都说明在那时候、在农村里,当官的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是比较崇高的存在,潜意识还有着官僚主义的影子。
而这些,是法制里完全不允许存在的,所以村长被捕也是一再强调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不可扭转的。
而秋菊也是大大地忽视了法律的严肃性。
深受村长不计前嫌的救命之恩的她以为,即使在自己上诉了以后,只要自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那别人——比如说,法院——就不会再追究这件事。
然而,秋菊在自己儿子的满月喜日,却迎来了村长被逮捕的消息。
法律就像一台大型的机器,一旦启动了,就不可能随个人的意愿戛然而止。
在片尾,她一脸茫然地看着,恐怕是无法理解这种结局。
不过,我认为,整部电影也是充满正能量的,每个人都有着发自内心的善良。
秋菊虽然因为村长不道歉而一再跟他抬杠,但是在村长不计前嫌而救其后,也是彻底地抹平了内心的疙瘩,对村长热诚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秋菊打官司》观后感
通过观看电影《秋菊打官司》,我感触颇深。
它让我看到了很多有关乡村生活的风俗与法律知识。
每当看到秋菊挺着个大肚子颠簸在凹凸的公路上的时候,我就为她的执拗而捏一把汗。
多大一点事情呀,也犯得着告到县里市里去?可是秋菊硬是要为了讨个说法,把市公安局局长的车都坐了。
中国人好面子。
秋菊的不依不挠其实只为村长的一声对不起,可是村长毕竟是村子里的头面人物呀,那么容易就低头认错了,以后在村子里说话还有谁听呀?然而秋菊说:“我就不信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去?”双方都有自己的坚持,于是官司就打起来了。
要说当地的执法部门还真是耐得下心来,芝麻大一点事,告到哪一级公安局都没有懈怠,依法办事的结果却总是难得尽如人意。
为什么?法律只负责给秋菊赔偿,却并没有保证要给个说法。
中国的乡村社会还是个人情社会,而司法却是只讲法理不讲人情的。
到最后,村长救了秋菊母子,秋菊盛意邀请村长去吃孩子的满月酒,两家恩怨一笔勾销了,村长却被公安局拘留了。
这样的结果,既不是秋菊原先所要的说法,也不是她现在所能理解的。
可见,人情和法理的冲突,在中国的农村,还是很明显的。
印象深刻的还有传宗接代这一观念在中国农民那里的根深蒂固。
当时应该是刚推行计划生育不久,村长耿耿于怀自己没有儿子,秋菊也一再强调村长踢人可以,不能往人要命的地方踢,害怕的也是自己头胎生的不是儿子。
及至儿子生出来了,大家欢天喜地,纷纷跑来道喜,足见大家对儿子的喜爱了。
另外值得一提就是秋菊进城的见闻和遭遇,也体现了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差距以及中国的农民迫切的要改变现状追求美好的一种心态。
第一次看完《秋菊
打官司》后心里没有太多的感触,看这部电影的最初动机也相当单纯。
之前刚连续看完张艺谋的《活着》,《我的父亲母亲》,有种莫名的感动,于是就有一口气看完张艺谋所有电影的欲望。
结果等真正看到《秋菊打官司》时却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整部电影的叙事语言基本上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陕西方言,更巧合的是这部电影拍摄地点是在我的家乡宝鸡,于是看电影过程中一直在琢磨电影中的话语技巧,以至于整部电影看完之后,对于其中的故事架构不甚了了。
后面又看了一次,终于感觉有些收获。
故事很简单,简单到很多人看完之后都会问:就这样完了?秋菊是中国西北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庆来跟村长发生冲突被村长踢伤下体,为了替丈夫讨会公道,秋菊毅然拖着怀孕之躯,颠着大肚子开始四处告状,在先后找了乡县市各级公安局后,各级裁决都判村长给予秋菊医疗赔偿,村长非常固执,虽然答应了赔钱但拒不道歉,但是他遇到了比他更加固执的秋菊,就在秋菊一再告状时,影片出现戏剧性的一幕:在除夕夜,秋菊难产,村长不计前嫌,组织村民连夜把秋菊送到医院,使秋菊顺利生产。
秋菊以为她与村长之间的官司就此了结。
所有观众也以为故事就此了结时,不料市中级法院此时判决下来,村长因伤害罪被捕入狱。
而那天刚好是秋菊孩子满月的日子。
影片至此戛然而止,留下不知所措的秋菊以及回不过神的观众若有所思。
很多人看完电影后都会想:秋菊到底为什么打这场官司?当秋菊挺着大肚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四处告状时,很多人不解。
其实这也是我最初的困惑,第一遍看完影片后很想知道张导到底想说些什么。
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误解,秋菊打这场官司劳心费神无非就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因为爱面子所以她近乎执著地非要向村长讨一个公道,回过头我们看影片,当法院判决下来村
长答应赔钱但拒不道歉时,很多都想,就这样算了吧,丈夫都卧病在床,况且秋菊自己的也有孕在身,钱也拿到手了再这样告下去就执迷不悟了,但是秋菊不愿意,她就是要村长道歉。
看到这也许大家会简单地认为影片只是想说:人活一口气。
如果真这么想就流于肤浅了,也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导演拍这部戏的良苦用心。
中国五千年来都是一种人治社会,法制观念在中国普通大众当中还相当淡薄,维持社会秩序的往往不是不是法律而是一些久已有之的社会习俗,道德观念,人情关系。
在这样一个大众法制观念普遍淡薄的大时代背景下再看秋菊打官司就有些非同寻常的意义了。
在中国,历来都有民不告官的传统,民告官往往以为着挑战权威,挑战一种久已有之的潜规则,这是要有相当大的勇气的。
秋菊在村长已经答应赔钱的情况下依然不依不饶要讨个说法的做法就难能可贵了。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然而经济发展只是一种表面繁荣,硬件上发展了,软件就要做出相应的配合,然而再看中国普通大众的法律意识维权观念普遍淡薄,于是当许多纠纷出现时,再沿用老传统去解决就有些跟不上节奏。
可以说秋菊打官司是对观众进行的一场法律宣讲会,影片一再强调的秋菊运用法律武器跟村长较劲实际也是在强调法制的重要性。
其实秋菊在打官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她打官司也是在蒙昧与觉醒的人文环境下无意识的一种个人行为,她最初打这场官司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自身的性格决定的,然而在事情慢慢的演化之中,她的法律意识也开始慢慢强烈起来,然而最终法律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又是让她无法接受的,包括很多观众也无法接受,村长帮了秋菊那么大的忙,按道理说这场官司也就到此结束了。
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村长由于伤害
罪被逮捕。
从人情事故,从情理上看,这样做的确欠妥,但是法制社会法律的严肃性恰恰就体现在这里,法制社会与人治社会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此。
秋菊可以说是中国农村妇女中的异类,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国的农村妇女大都是一幅任劳任怨的形象,可以秋菊成功颠覆了人们的观念,她非常固执要强,以至于在她软弱的丈夫面前反而她更像一家之主。
在中国农村一般都是男人当家做主。
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导致很多时候她们没有太多的话语权,然而秋菊不一样,套用一句时髦的话,秋菊绝对可以算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巩俐在该片中的表演相当精彩举手投足彻底融进了生活本身,在表演分寸的把握上完全切合了影片纪实性的总体风格。
当你看到她挺着大肚子说着陕西方言时,俨然一个典型的西北农村妇女的形象。
《秋菊打官司》总体来说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影片简单的故事情节下面隐藏的却是深刻的社会人文关怀,深刻地体现了人民对法律保护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