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功课
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例如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多 次测量求平均值、控制环境因素等
实验结论与建议
8.实验拓展与延 伸
实验拓展与延伸 实验的拓展
根据实验数据, 我们可以得出以
下结论
数据处理与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
各元件的电流相同,总电压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这使得串联电路可以承载较大的电流,适用于 需要高电流的应用,例如灯泡的点亮等。但是,当其中一个元件损坏时,整个电路将无法工作
在并联电路中
各元件的电压相同,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和。这使得并联电路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压供应,适 用于需要稳定电压的应用,例如大脑等。但是,当其中一个元件损坏时,整个电路将受到影响
复杂电路分析:可以尝试构建更复杂的电路,包括 串联、并联以及混合连接方式,进行实验和分析
实验的延伸
电路设计:根 据实验结果, 可以尝试设计 满足特定要求 的电路,例如 设计一个同时 具有高电阻和 低电阻特性的 混合电路
实验拓展与延伸
实际应用:了 解串联和并联 电路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场 景,如家庭电 路、电子设备 等。可以尝试 分析和解释这 些设备的工作 原理
实验原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其特点主要受到电流、
电压和电阻的影响
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的
电流相同,总电压等于
各元件电压之和;而并
x
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
料
3 实验设备与材料
电源
电阻器(2个)
电流表(1个)
电压表(1个)
开关(2个) 导线若干
实验报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实验名称: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实验目的: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一个、小灯泡两个、电流表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实验步骤:
1、分别把电流表接在串联电路A、B、C三处,观察电流表示数,并记录在表一中。
2、分别把电流表接在并联电路A、B、C三处,观察电流表示数,并记录在表二中。
实验数据: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
B处
C处
表一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干路)
B处(L1支路)Βιβλιοθήκη C处(L2支路)表二
实验结论: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路是,表达式:。
2、串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表达式:。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案)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案)第一章:串并联电路的概念1.1 串并联电路的定义串联电路:将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并联电路:将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1.2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二章: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2.1 实验目的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
2.2 实验器材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导线等。
2.3 实验步骤连接一个小灯泡和一个电流表,将它们串联接入电源。
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变化。
2.4 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
第三章: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3.1 实验目的验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规律。
3.2 实验器材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导线等。
3.3 实验步骤将两个小灯泡并联接入电源,分别将电流表接在干路和支路上。
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变化。
3.4 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规律。
第四章:串并联电路的综合应用4.1 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分析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串并联关系。
4.2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与计算学习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电路计算的基本原理。
4.3 串并联电路的故障排除学习如何检测和排除串并联电路中的故障。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5.2 课后拓展思考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探讨串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案)第六章: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6.1 实验目的验证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以及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的规律。
分组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两灯泡并联,电流表甲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乙测量一条 支路电流;断开开关 S1 后,电路为一个灯泡的基本电路, 电流表甲、乙都测量电路电流。
【答案】
D
反思
解决此类题目,先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的特点确 定支路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确定干路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 题 指 导
【例 1】 (2016· 河南)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 中电流的规律”实验,如图 4.24 所示。
图 4.24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 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填 “A”“B”或“C”)处的电流。
(2)测出 A、B、C 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 论: ________(只写表达式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 律,小梅觉得应当进行多次实验,其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 电流 I/安 A 0.30 B 0.24 C 0.54
(3)“会读”——能正确读出电流表指针所示的数值。 读电流表的示数时,要看清电流表所选用的量程与 此量程表盘上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电流 值。
2.实验操作注意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垂直,完毕后断开开关,切断 电源,整理仪器。 (3)实验时,要更换规格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例 3】 如图 4.2-8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两 只电流表的量程均为 0~0.6 安。当闭合开关时,两 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 0.2 安。若故障由这两只灯泡中 的其中一只引起, 则出现的故障是 ( )
A.L2 短路 C.L1 短路
如何设计实验课《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如何设计实验课《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学设计包含着老师对教育理念的认知、对知识学情的把握、对课堂层次的构造。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基石。
它包含着教师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认识,对教材、学生的把握,对目标、效率的追求,对经验、资料的积累。
以有效教学设计为基础,提升课程设计的实施策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下面分析一下如何设计初中物理实验课《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一、教情分析1.教材简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既是串、并联电路、电路图、电流表知识的应用,又是以后学习电功、电功率等内容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
目的是要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本节课重在探究过程,要让学生亲生体验、自己探究。
但从教材编写来看,没有设计成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只经历了探究的后面几个环节。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②初步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路里的电流。
③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各部分电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这一类探究活动,让学生慢慢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难点。
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过程是重点。
因为按照课程理念,探究活动重在过程。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连接电路以及正确使用电流表是难点,因为学生首次自己动手做电学实验,动手能力比较欠缺。
二、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
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进行有效教学”的理念,因为教学目标是要通过做实验探究来完成,而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同时学生初次做电学实验,要想完全独立在40分钟内完成实验有困难,所以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辅导法。
2.学法指导。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报告

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研究目标】1、研究串连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2、体验研究的过程,培育谨慎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械】电池组、电流表、三个小灯泡(此中两个规格同样)、开关、导线若干。
【提出问题】1、串连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2、并联电路中 , 干路中的总电流与各个支路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定】1、串连电路中:2、并联电路中:【设计与进行实验】(一)研究串连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①依据电路图连结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结能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连在电路中的 A 点、 B 点、 C点,并分别记录丈量的电流值;④换用此外的小灯泡再测1-2 次。
3、实验表格:A点的电流 I A B点的电流 I B C点的电流 I C 第一次丈量第二次丈量第三次丈量【剖析与论证】剖析实验数据,论证猜想与假定能否正确,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实验结论:(二)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①依据电路图连结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结能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用三个重点的点A、 B、 C。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丈量的电流值;④换用此外的小灯泡再测1-2 次。
4、实验表格:A点的电流 I A B点的电流 I B C点的电流 I C 第一次丈量第二次丈量第三次丈量【剖析与论证】剖析实验数据,论证猜想与假定能否正确,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实验结论:【沟通与评估】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2、依据实验结果,你的猜想和假定能否正确?假如不正确,问题可能出在哪里?3、电流表的量程你是如何选择的?4、此实验为何不一样时用三块电流表来测电流?【课外小实验】若经过两只灯泡的电流相等,两灯泡必定是串连吗?请经过实验得出结论。
【实践提升】1. 如图 5— 58 所示电路,灯 L1 和 L2 是完整同样的两盏灯,若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示数0.3A ,则经过灯 L1 的电流大小为,则经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报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试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2.知道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得知串联与并联电流的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规律的习惯;2.通过严谨的实验过程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难点】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探究过程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前面学习的电流及测量电流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学生进行回忆并回答。
教师展示串联电路挂图并提问:灯泡L1与L2串联在电路中,流经灯泡的A点、B点、C点处的电流有何关系,引发思考,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猜想:串联电路流经A点、B点、C点处的电流大小关系?有些学生回答:流经A、B、C点电流相等。
另外学生认为先流经A点的电流要大于B点,B点大于C点。
教师引导学生浏览课本如何探究电流关系,并请同学讲解实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一同说出实验目的、猜想、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以及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并记录数据,教师巡视,对实验操作不当的同学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已完成组同学的数据,与学生一同分析得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教师提问: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如何?教师引导学生浏览课本并讨论设计电路图,请学生上台画出并联电路图,并分析该测哪些点的电流,如何比较大小。
教师进行总结指导实验操作步骤,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记录干路电流A点I与各支路电流B点I1和C点I2大小,分析多组数据,得出I=I1+I2,可得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环节三:巩固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所学内容,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展示两副电路图,求电流大小。
串联并联的实验报告

串联并联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
2、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掌握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即:I = I₁= I₂=… = Iₙ,U = U₁+ U₂+… + Uₙ。
2、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U = U₁= U₂=… = Uₙ,I = I₁+ I₂+… +Iₙ。
三、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灯泡(两个或多个)、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串联电路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好串联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无误。
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数据。
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每个灯泡两端,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数据。
改变电源电压,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2、并联电路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并联电路,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各支路中,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并记录数据。
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两端,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数据。
改变电阻值或电源电压,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串联电路实验数据记录:|电源电压(V)|灯泡 1 电压(V)|灯泡 2 电压(V)|电路电流(A)||||||| 3 | 15 | 15 | 05 || 4 | 2 | 2 | 067 || 5 | 25 | 25 | 083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电流始终相等,而各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2、并联电路实验数据记录:|电源电压(V)|支路 1 电流(A)|支路 2 电流(A)|总电流(A)||||||| 3 | 05 | 05 | 1 || 4 | 067 | 067 | 134 || 5 | 083 | 083 | 167 |数据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四十)
[解析] [评估] (1)宝宝同学实验得到的数据具有特殊性,每一次实验 两支路电流都相等,是因为他所选用的小灯泡规格是相同的,因此得出 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2)分析玲玲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可以看出,第三次实验I2数据明显差别很大,所以这一次是错误的;干 路电流表示数比支路电流表示数小,原因是读数时看错量程了。(3)为 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进行多 次测量得出实验结论。
A.若图中两灯亮度相同,能说明流过两灯电流相等吗?简要说明 理由:_不_能__,__只_有__在_两__只__灯_泡__的_规__格_相__同__的_情__况_下__,__亮_度__相_同__才__能_说__明_电__流__相_等__。
课时作业(四十)
B.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 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 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3.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 表分别测出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D )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课时作业(四十)
[解析] 由于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进行解答, 即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当它们同时工作时,干路中的
电流:I=I1+I2+5I3+I4+I5=1.2 A+1.2 A+5×0.18 A+0.5 A+4 A=
7.8 A。
课时作业(四十)
5.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 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____L1____(填“电源”“L1”或 “L2”)的电流,b 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1_.2____A,通过L2的电流为 ____0_.9_____A。
课时作业(四十)
[解析]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时,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进行多 次测量。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者更换不同的灯泡来改变电路电阻进行多 次实验。
课时作业(四十)
二、填空题 4.永刚同学家中有洗衣机一台,工作电流为1.2 A;电冰箱一台, 工作电流为1.2 A;日光灯5盏,工作电流均为180 mA;电视机一台, 工作电流为500 mA;电磁炉一个,工作电流为4 A。他家的这些用电 器同时使用时总电流是____7._8___A。
课时作业(四十)
[范围: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实 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课时作业(四十)
基础巩固 探究创新
课时作业(四十)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电路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用电器,用电流表测量时发
现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强度都相等,则这两个用电器的连接方
式( C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课时作业(四十)
探究创新
宝宝和玲玲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猜想与假设] (1)宝宝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2)玲玲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宝宝和玲玲同学分别从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 滑动变阻器
课时作业(四十)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 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 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小明立即得出了并联 电路的电流规律。针对小明的实验,你的改 进方法是___换_用__不_同_规__格_的__灯_泡__测_量__多_组_数__据__。
课时作业(四十)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 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___变__大___(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课时作业(四十)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甲测量的是通过 ___L_2____(填“L1”“L2”或“L1和L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量的 是通过___L_1____(填“L1”“L2”或“L1和L2”)的电流。L1和L2两 只灯泡是___并_联____(填“串联”或“并联”)关系。
课时作业(四十)
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 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 了__断__开_开__关_____。
(2)他先将电流表接在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 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L_1开__路__。
课时作业(四十)
(3)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 原因是__电_流__表_正__、_负_接__线_柱__接_反__了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0_.2_4_A。
[解析] 由电路图可以知道,电路有两条电流路径,两灯泡是并联的;电流 表甲串联在灯L2支路中,测通过灯L2的电流;电流表乙串联在L1支路中,测 通过灯L1中的电流。
课时作业(四十)
三、实验探究题 7.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两 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
课时作业(四十)
[解析]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
由此可以知道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2)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
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L1所在支路开
路。(3)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即反向偏
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
该___断__开___;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
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I1/A
0.16
0.20
0.22
I2/A
0.16
0.20
0.22
I3/A
0.32
方法 操作
把其中一
方法1 只灯泡从灯
座上取下
方法2
把任意一 根导线断开
现象
另一只灯 泡熄灭
两灯熄灭
结论
两灯一 定是串联
两灯一定 是串联
方法是否可 行
可行
________
不可行
________
课时作业(四十)
8.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
课时作业(四十)
(1)电流表A2的读数是___0_.4_A___。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 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 判断错误的原因:__A_1_和_A_2选__择_的__量_程__不_同___。
课时作业(四十)
(3)另一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认为:若两灯的亮度一样, 说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若两灯的亮度不同,则说明串联电路 电流不相等。
玲玲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总电流有时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有时
不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课时作业(四十)
[评估] (1)宝宝同学_只_规__格_相__同_的__灯___。
(2)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实验次数__3__有读数错误,原因 是__读__错_了__量__程__。
0.40
0.44
课时作业(四十)
(2)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实验,正确读
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分析与论证]
实验次数 1 2 3
I1/A
0.10 0.14 0.18
I2/A
0.20 0.28 1.80
I3/A
0.30 0.42 0.54
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宝宝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课时作业(四十)
[解析] 由于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根据图确定出a电流表测通过L1的 电流,b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因此 a电流表示数小于b电流表示数,而a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大于b电流表指针 偏转角度,从而确定a电流表选择的是小量程,b电流表选择的是大量程,
从而得出结果。
转,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丙所示,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 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4 A。
课时作业(四十)
(4)只测量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改进的方法是:换用不同的灯泡 测量多组数据。(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 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1工作,电流表A2测电路中电流,S闭合时,两灯 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A2的 示数变大。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均不对
课时作业(四十)
[解析]如果两个用电器串联,则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一定相等;如果两个用 电器并联,若两个用电器完全相同,则通过两用电器的电流也相等。故两个用 电器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课时作业(四十)
2.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时,小明同学 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0.5 A、IB=0.3 A、 IC=0.2 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首先应该做的是( B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