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素材积累之中国诗词大会课件28张

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
作为分享嘉宾,我们四个人有一些共同点:都来自高校, 都经历过“百家讲堂”的淬火。上讲坛最早的康震老师, 2005年,我是2006年,蒙曼老师是2007年,郦波殿后。康 老师和我都教中国古代文学,蒙曼教中国史。(王立群)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的责任是什么?我自己的体会是 八个字:经典型塑,文本阐释。
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制
《中国诗词大会》虽以诗词为比赛内容,却没有生硬地 考查选手背诵的能力,而是设计了一系列灵活新颖的题型。 比如,补充诗句中所缺汉字、诗句接龙、看图猜诗句等, 更有一些题目要求选手深入理解诗句含义并能将不同诗句 进行对比,这样的题目设置,类型多样、深入浅出,比较 全面地考量了选手的诗词功底。
中国诗词大会
以唐宋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主旨, 精心设置了融知识性、艺术性、可看性于一身的节目形式, 并广泛选拔了来自全国的诗词爱好者,邀请嘉宾对诗词进 行解析,同时凭借央视强大的视听技术支撑进行传播,所 以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人
多档大型综艺节目的历练和多年央视春晚的主持经历, 让她对大型演播室节目具有出色的掌控能力,现在的她无 论是业务还是年龄都进入到了一个稳定的成熟期,所以主 持起这样的大型节目也是从容淡定、挥洒自如。而且董卿 播读精准、对诗词的韵律掌握得当,有着饱满的激情和丰 富的语言表达技巧,总是能把诗词需要表达的情感发挥得 淋漓尽致,为这档需要播读大量的诗词作为考题,需要经 常吟诵诗词的节目增色不少。
中国诗词大会设计的中国元素
此外,节目的参与者包括主持人、嘉宾、选手的服饰也 基本以中国风为主,保持与演播室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国诗词大会》突破传统形式,大胆应用了LED等 现代技术,主舞台背景的整体LED大屏和百人团每人前方 设置的100片小LED屏遥相呼应,仿佛把演播室变成了一 个4D电影的球幕放映厅,让观众有置身其中的感觉,再 加上一系列中国风的背景,场面恢宏,给受众带来了强烈 的视觉冲击。
中国风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大会古诗词赏析通用演示PPT演示课件

咖啡屋"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生的 作文教 学中, 落实到 作文教 学的等 各个环 节,充 分激发 了学生 写作的 主动性 和积极 性,加 强了学 生间的 了解与 沟通, 培养了 良好的 写作习 惯,提 高了学 生的写 作水平 。
第叁 辑
DESIGNED BY ALONIC
DESIGNED BY ALONIC
此
蓝
情
田
可
日
烟
待
暖
成
玉
追
生
泪
沧
若素素材
望
海
帝
月
春
鹃
明
心
珠
托
有 杜 将"咖啡屋"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落实到作文教学的等各个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学生间的了解与沟通,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远近素材
蝶
庄 生 晓 梦 迷 蝴
年
一 弦 一 柱 思 华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DESIGNED BY ALONIC
第一章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将"咖啡屋"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生的 作文教 学中, 落实到 作文教 学的等 各个环 节,充 分激发 了学生 写作的 主动性 和积极 性,加 强了学 生间的 了解与 沟通, 培养了 良好的 写作习 惯,提 高了学 生的写 作水平 。
DESIGNED BY ALONIC
第二章节
将"咖啡屋"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生的 作文教 学中, 落实到 作文教 学的等 各个环 节,充 分激发 了学生 写作的 主动性 和积极 性,加 强了学 生间的 了解与 沟通, 培养了 良好的 写作习 惯,提 高了学 生的写 作水平 。
第叁 辑
DESIGNED BY ALONIC
DESIGNED BY ALONIC
此
蓝
情
田
可
日
烟
待
暖
成
玉
追
生
泪
沧
若素素材
望
海
帝
月
春
鹃
明
心
珠
托
有 杜 将"咖啡屋"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落实到作文教学的等各个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学生间的了解与沟通,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远近素材
蝶
庄 生 晓 梦 迷 蝴
年
一 弦 一 柱 思 华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DESIGNED BY ALONIC
第一章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将"咖啡屋"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生的 作文教 学中, 落实到 作文教 学的等 各个环 节,充 分激发 了学生 写作的 主动性 和积极 性,加 强了学 生间的 了解与 沟通, 培养了 良好的 写作习 惯,提 高了学 生的写 作水平 。
DESIGNED BY ALONIC
第二章节
将"咖啡屋"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生的 作文教 学中, 落实到 作文教 学的等 各个环 节,充 分激发 了学生 写作的 主动性 和积极 性,加 强了学 生间的 了解与 沟通, 培养了 良好的 写作习 惯,提 高了学 生的写 作水平 。
诗词大会ppt课件

1
请从下面12个文字中识别一 句七言唐诗:
落流时节 水花春又 逢雨君也
答案:落花时节又逢君
2
•请从下面12个文字中识别一句五言唐诗: 答案:明月来相照
明秦汉 时照月 来关相
3
•请从下面9个文字识别一句5言唐诗: 答案:感时花溅泪
感迷时 人花乱 溅生泪
4
•请从下面12个文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唐诗: 答案:青春作伴好还乡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8
15.诗句“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和哪些人 物相关? A.李世民、武则天 B.李隆基、杨玉环 C.项羽、虞姬
B.李隆基、杨玉环
19
16.诗句“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中的“飧”指的是? A.早餐 B.午餐 C.晚餐
C.晚餐
20
19.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 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韵脚是? A.看、干 B.看、寒、干 C.看、安、寒、干
16
1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写作背景是? A.安史之乱 B.玄武门之变 C.马嵬坡兵变
A.安史之乱
17
14.下面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回,白云千载空悠悠。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1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出自: A.韦应物《滁州西涧》 B.李商隐《锦瑟》C.贾岛《寻隐者 不遇》
B.李商隐《锦瑟》
12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 A.杜牧《赤壁》 B.杜牧《泊秦淮》 C.李白《月 下独酌》
请从下面12个文字中识别一 句七言唐诗:
落流时节 水花春又 逢雨君也
答案:落花时节又逢君
2
•请从下面12个文字中识别一句五言唐诗: 答案:明月来相照
明秦汉 时照月 来关相
3
•请从下面9个文字识别一句5言唐诗: 答案:感时花溅泪
感迷时 人花乱 溅生泪
4
•请从下面12个文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唐诗: 答案:青春作伴好还乡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8
15.诗句“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和哪些人 物相关? A.李世民、武则天 B.李隆基、杨玉环 C.项羽、虞姬
B.李隆基、杨玉环
19
16.诗句“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中的“飧”指的是? A.早餐 B.午餐 C.晚餐
C.晚餐
20
19.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 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韵脚是? A.看、干 B.看、寒、干 C.看、安、寒、干
16
1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写作背景是? A.安史之乱 B.玄武门之变 C.马嵬坡兵变
A.安史之乱
17
14.下面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回,白云千载空悠悠。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1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出自: A.韦应物《滁州西涧》 B.李商隐《锦瑟》C.贾岛《寻隐者 不遇》
B.李商隐《锦瑟》
12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 A.杜牧《赤壁》 B.杜牧《泊秦淮》 C.李白《月 下独酌》
中国风诗词大会内容PPT演示

天瀛
姥洲
,,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云 烟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生存,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并且满身长着细细的像针一样的刺。记得上次妈妈刚买回的仙人掌,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凳子上了,我也没注意一屁股坐上去了疼得我嗷嗷大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惟有 岩扉松 忽到 鹿门月 余亦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生存,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并且满身长着细细的像针一样的刺。记得上次妈妈刚买回的仙人掌,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凳子上了,我也没注意一屁股坐上去了疼得我嗷嗷大叫。
中国风诗词大会PPT学习课件

元曲简介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如聚”写出了山峰的密集雄伟。
“如怒”写出了黄河之水的汹涌澎湃。
3.“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
痛苦、寂寞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叹。
巧妙的借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堪称“千古妙联”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死不降的民族气节。因此,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1、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诗词大会
: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第一章节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如聚”写出了山峰的密集雄伟。
“如怒”写出了黄河之水的汹涌澎湃。
3.“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
痛苦、寂寞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叹。
巧妙的借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堪称“千古妙联”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死不降的民族气节。因此,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1、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诗词大会
: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第一章节
中国诗词大会ppt课件

1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竹石 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
孙东辉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
虞美人 李煜(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0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约客 赵师秀 (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1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8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乡村四月 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9
七步诗 曹植 (东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
长恨歌 白居易(唐)
8
李浩源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泊秦淮 杜牧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竹石 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
孙东辉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
虞美人 李煜(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0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约客 赵师秀 (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1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8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乡村四月 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9
七步诗 曹植 (东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
长恨歌 白居易(唐)
8
李浩源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泊秦淮 杜牧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诗词大赛完整版ppt课件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A.草鞋 B、布鞋 C、木屐
A
1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 的“飞将”指的是哪位汉朝的将领?( )
A.李广 B、李陵 C、卫青
A
1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 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 是谁?( ) A、刘禹锡 B、白居易 C、元稹
B
13.下列诗句中用“梨花”比喻人物 的是哪一句?( )
槛露华浓。”
写的是哪位美女?
(
)
杨贵妃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
写到哪位美女?
(
)
西施
19.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一词是围绕哪个民间故事展开的
(
)
牛郎织女
20.成语“寸草春晖”出自哪首诗
(
)
游子吟
环节三 飞花令
规则: 最后8名选手进入最后环节, 根据抽签两两匹配相应的主 题,第一轮结束后淘汰4名选 手,4名选手再次抽签进行匹 配再次淘汰2名选手,最终两 名选手分出冠亚军。
A、王弗 B、王闰之 C、王朝云
A
29.辛弃疾《南乡子》中有“天下英 雄谁敌手?曹刘”,他想称赞的人 是谁?( )
A.曹操和刘备 B、孙权 C、周瑜
B
3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 )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
C.李商隐
环节二 桃花源
规则: 填空题10题(每题10分) 思考时间30秒,时间到亮牌 示意,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答 题板上写出正确答案即可加 分,第2环节结束积分最低的 灯 火阑珊处”指什么地方?( )
诗词大会课件共60页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0
第15题: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出自
王维的( )A。
A、《送元二使安西》B、《芙蓉楼送辛渐》 C、《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诗人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 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 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 的艺术水平。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 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5
第10题: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有一名句:
“儿童相见不( B),笑问客从何处来。”
A、相知 B、相识 C、相认
46
第11题: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的是
( A)。
A.梅花 B.菊花 C.莲花
梅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大约是董庭兰,一位颇有名的音乐家。
41
第6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A、夸张、比喻 B、比喻、拟人 C、夸张、借代 D、想象、回环
42
第7题:
50
第15题: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出自
王维的( )A。
A、《送元二使安西》B、《芙蓉楼送辛渐》 C、《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诗人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 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 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 的艺术水平。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 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5
第10题: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有一名句:
“儿童相见不( B),笑问客从何处来。”
A、相知 B、相识 C、相认
46
第11题: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的是
( A)。
A.梅花 B.菊花 C.莲花
梅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大约是董庭兰,一位颇有名的音乐家。
41
第6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A、夸张、比喻 B、比喻、拟人 C、夸张、借代 D、想象、回环
42
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