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 三个阶段最关键

合集下载

预防骨质疏松症三个阶段最关键

预防骨质疏松症三个阶段最关键

Mi 耳触甜入、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增加骨量,提 高骨峰值;延缓骨量丢失;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构成比,戒除不 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遵照防治原则,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措施按年龄段分为3 个阶段。

' 一级预防:从小做起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做起, 增加峰值骨量,人在30 ~ 35岁可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 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膳食结构合理牛奶是最理想的钙源,每100毫升鲜 牛奶中含钙120毫克,钙吸收率为30%。

成人每日摄入500毫 升、儿童750毫升,可保证每日钙摄入量。

摄入鲜牛奶应注 意乳糖酶不足或缺乏等问题。

2. 选择含钙量高的食物 芝麻酱、虾皮、海米、海带、银耳、牛奶、豆制品和奶酪等,都是钙含量较高的食物。

3. 维生素D 摄入鱼肝油、沙丁鱼罐头、蛋 黄、綾鱼和鸡肝等食品维预防骨质疏松症三个阶段最关键生素D 含量较高。

阳光照射也是补充维生素D 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柔和的阳光下散步40分钟可保证机体所需维生素D 。

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以免阳光过于强烈,损伤皮肤和视力。

4. 适量运动参加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量,提高骨量峰值。

5. 改变生活方式不嗜烟 酒;少饮咖啡、浓茶、碳酸饮 料;少盐、低糖。

二级预防:未雨绸缪人到中年,就到了骨质疏 松症的二级预防阶段,此阶段预 防核心是延缓中年人骨量丢失。

女性从40 - 49岁、男性从4() ~ 64岁进入骨量丢失前期;女性年 丢失率为0.4%~().6%,男性为 ().3%〜0.5 %。

女性绝经后1~ 1()年进入骨量快速丢失期,骨量 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年丢失率为1.5% -2.5% ,而男性不存在快 速骨丢失期。

主要预防方式除了食补、 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生活方 式外,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钙剂。

级预防:亡羊补牢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包括降低骨转 换率、防止意外受伤和骨折等。

骨质疏松预防指南

骨质疏松预防指南

骨质疏松预防指南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骼变薄、变弱,易于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

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骨质疏松的预防指南,帮助您有效保护骨骼健康。

一、均衡膳食,合理摄入营养骨质疏松与营养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均衡膳食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摄入足够的钙。

钙是构建骨骼的重要成分,缺乏钙会导致骨骼变薄。

优质的钙来源包括乳制品、豆类、鱼类等。

此外,还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帮助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

坚持均衡膳食,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二、参加适度运动,增强骨密度适度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至关重要。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刺激骨骼增长,提高骨密度。

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锻炼都是不错的选择。

例如,散步、跳绳、慢跑等有助于增强骨骼负荷,促进骨骼健康;举重、拉伸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保护骨骼健康。

三、避免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要注意控制烟酒摄入。

烟草和酒精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损害骨骼健康。

其次,要避免长时间处于久坐或久立状态,过度依赖轮椅、拐杖等辅助工具可能会造成骨骼的进一步退化。

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力学运动有助于减少骨骼负担,保护骨骼健康。

四、预防跌倒,注意安全跌倒是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脆弱,更容易发生骨折。

因此,预防跌倒至关重要。

保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家中的绊倒物,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在户外行走时,选择合适的鞋类,注意道路的平整程度,尽量避免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

此外,规律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感,有助于降低跌倒风险。

五、定期检查,及早干预对于高龄人群或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骨密度非常重要。

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及时进行干预。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补充钙和维生素D等干预措施,以减缓骨质流失的速度。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人体骨骼质量减少,容易发生骨折的病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头丢失密度,从而导致骨头变脆且易折的病症。

因此,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可以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的风险。

预防骨质疏松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多运动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重要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质量,例如跑步、跳绳、游泳、登山、做力量训练等。

尽量避免长期坐着或蹲着等强度低的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经常被认为运动不适合,这是错误的。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从适当的强度和周期的锻炼中受益。

注意风险和限制,向专业的医生和教练咨询,制定适合个人条件的运动计划。

二、注意日常饮食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还需要注意健康的饮食。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需要每天摄入充足的钙质,如乳制品、鱼、豆制品、蔬菜等食品中的钙。

通过饮食和补充适当的钙剂可以使骨骼强壮。

运动和饮食一起起作用,会更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三、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对骨骼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除了引起口腔癌、肺癌外,尼古丁和酒精还会破坏骨组织。

喝酒养生、治百病的说法是非科学的。

饮酒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不饮酒人要多得多。

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生活中,禁烟与限酒是必不可少的。

四、定期检查如果有骨质疏松症的家族史,个人疾病史或逆境的高危因素,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高碳酸饮料等,考虑到专业医生的建议,尤其是5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扫描和其他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风险。

总的来说,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了解自身条件,制定适合的运动计划和饮食计划,避免吸烟和酗酒,注意适时进行检查。

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医疗保健将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1. 无症状期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阶段,患者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表现,我们称之为无症状期。

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一种骨密度减少的疾病,对于骨骼的破坏和损伤并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疼痛或其他症状。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骨骼的某些部位比以前容易受伤,但这通常很难察觉或被忽视。

因此,如果您年龄超过40岁,并且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锻炼、长时间坐着、饮食不均衡等),建议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症。

2. 骨折风险增加随着疾病的进展,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会变得更加脆弱和易碎,导致骨折风险显著增加。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主要表现为:•脊椎骨折:脊椎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或背部的剧痛,尤其是在弯腰或抬重物后会加重。

脊椎骨折还可能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的出现。

•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摔倒或扭伤引起的,患者会感到严重的髋关节疼痛,并且无法正常行走或承受体重。

•其他骨折:除了脊椎和髋关节骨折外,骨质疏松症还会增加其他部位的骨折风险,包括手腕、胸骨、肩膀和骨盆等。

如果您有以上提到的骨折风险因素和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骨疼痛和骨变形在骨质疏松症的晚期阶段,患者可能会经历骨疼痛和骨部变形的症状。

骨疼痛: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通常发生在背部、腰部、髋部、手腕等受力较大的部位。

疼痛程度可以从轻微的刺痛到剧烈的痛苦不等,可能会限制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

骨变形:由于骨密度减少和骨质丢失,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容易发生变形。

常见的变形包括脊柱前凸(驼背)、手指关节畸形、桡骨骨折等。

这些变形会显著影响患者的外观和日常生活。

除了上述三点症状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易肌肉酸痛、易疲劳、容易出现骨挫伤等。

总之,及时了解和识别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表现对于早期防治和延缓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营养与疾病-_骨质疏松

营养与疾病-_骨质疏松
快速丢失期:50岁以后,此阶段女性骨量丢失速度 大于男性,65岁以后,女性将丢失骨钙的 30-50% ,男性将丢 失20-30% ,长期骨钙 丢失导致骨密度降低,发生骨质疏松,为预 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要及时补钙。
35岁以前
骨沉着 骨吸收(正钙平 衡或钙平衡),使得多余的 钙质能有效存入骨骼与牙齿 中。
–单纯雌激素周期疗法:即以替代剂量雌激素 每月服用25天。仅限于已行子宫切除而更年 期症状明显者。未行子宫切除而孕酮撤血阴 性者,虽也可试用单纯雌激素疗法,但每隔 2~3月必行孕酮撤血1次。
–尼尔雌醇(Nylestriol)疗法:适合于所有 更年期妇女。优点是:简单、长效、内膜刺 激小。老年阴道炎、尿道炎症状改善明显。
不良生活方式
❖ 静止的生活方式 ❖ 过量饮酒(骨形成↓,破坏钙平衡) ❖ 吸烟或曾经吸烟 ❖ 大量咖啡摄入
应力
血钙 (Ca++)
废用
骨钙 (CaP2O4)
吸烟
❖ 香烟中的尼古丁具有抗雌激素效应,可 增加女性吸烟者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 有促进提早绝经的作用
❖ 膳食中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植酸盐、草酸盐、 膳食纤维摄入过多、脂肪消化不良、乙醇及某 些药物。
❖ 非膳食因素:年龄、运动、激素水平、生理状 况、遗传以及人体对钙的需要量。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特征
性别
女性
年龄
老年人,并与年龄成正比
雌性激素
卵巢功能不全或绝经后的雌性激素缺乏
膳食营养
四、骨质疏松原因与危险因素
引起骨质疏松的直接原因是机体缺钙,凡是 引起钙缺乏的因素都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 有关,如维生素D、激素水平(雌激素、甲 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等)、营养、遗传、活 动减少(或废用)、免疫、药物、某些疾病 等原因有关; 骨质疏松与骨密度所能达到的最大峰值和成 年后骨质丢失的速度亦密切相关。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一、概述为了了解中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调查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共收集了超过10万份有效问卷。

根据调查结果,中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约为15,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30以上。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特点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和性别差异,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1. 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类型、症状及危害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

这种病症可静悄悄地发生,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也被称为“沉默的疾病”。

根据病因,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它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等。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明确病因所致。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身高缩短、驼背、骨折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表现。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不容忽视。

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如残疾和死亡。

在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开展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加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为此,我们启动了“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旨在通过广泛宣传、科普教育、筛查诊断、综合治疗等措施,提高全社会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防治水平,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骨质疏松的三大临床表现,你知道多少?

骨质疏松的三大临床表现,你知道多少?

骨质疏松的三大临床表现,你知道多少?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都有可能发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风险增加,常见于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

有关临床数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

并且根据数据推测,未来几十年,中国中老年人群由于骨质疏松症而引起的骨折率还会明显增高。

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为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13%,高于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

一、骨质疏松症的分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根据病因可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和年龄增长有直接关系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分别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前一种是由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引起,一般在绝经后5-10年内缓慢发生,会随着女性的年龄增大而发病率增高,绝经20年以上女性的发病率人数已过半,主要诱发的骨折类型有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

后一种主要发生在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是由于年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骨折类型以髋部居多,并且一部分会合并有椎体骨折。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这类骨质疏松症是由患者身体的其他疾病、药物、营养、废用等不同因素诱发的,属于原发性疾病。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这类骨质疏松症常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主要病因是家族遗传因素,女性多于男性。

通常将妇女妊娠和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包含其内。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带来的最常见后果就是脆性骨折,患者会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工作中就会发生骨折,骨折的主要位置在脊柱、前臂远端和髋部。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有很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髋部骨折,很多老人都会因为一年内发展其他合并症后导致死亡。

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措施

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措施

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措施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骨质疏松的问题。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指骨头变得脆弱、易碎,缺乏弹性和耐力,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为了保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以下是三大措施:一、健身运动健身运动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

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加骨质密度,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护,从而减少骨折的风险。

建议选择一些短时间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跳绳、快走、爬楼梯等等。

同时,跳舞、瑜伽、体操等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要注意的是,运动时要注意保护骨头,避免一些激烈的活动和各种高风险的运动。

二、科学饮食不仅要运动还要科学饮食。

骨质疏松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素来增强骨骼的健康,其中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

日常饮食中建议增加鱼类、蛋类、乳类、豆类等高钙食品。

同时,还要注意多晒太阳,以便将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这样能有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利用。

三、合理生活习惯合理的生活习惯也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要远离香烟和酒精等对身体有害的东西。

其次,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经常换位休息,让肌肉活动,可以预防骨骼退化。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可让身体细胞得到充分的修复和再生。

结论: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不在于单一的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全面、综合的去做,尤其是要坚持好上述三大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减少骨折发生的可能性。

让我们以心态积极、生活作息规律和科学饮食的方式去健康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骨质疏松三个阶段最关键
骨质疏松日益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的突出问题。

2018年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为6%,女性32.1%,65岁以上女性患者达到51.6%,女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欧美国家。

我国不仅患骨质疏松人口比例高,而且对骨质疏松重视程度不够,50岁以上骨密度检测比例仅为3.7%。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骨质疏松的防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增加骨量,提高骨峰值。

2.延缓骨量丢失。

3.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

5.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构成比,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遵照防治原则,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按年龄段分为3个阶段。

一级预防从小做起
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做起,增加峰值骨量,人在30岁~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膳食结构合理:牛奶是最理想的钙源,每100ml鲜牛奶中含钙120mg,钙吸收率为30%。

成人每日摄入500ml、儿童750ml、青春期800ml可保证每日钙摄入量。

摄入鲜牛奶应注意乳糖酶不足或缺乏等问题。

2.选择含钙量高的食品:芝麻酱、虾皮、海米、海带、银耳、牛奶、
豆制品和奶酪等都是钙含量较高的食品。

3.维生素D摄入:人体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鱼肝油、沙丁鱼罐头、蛋黄、鲮鱼和鸡肝等食品维生素D含量较高。

阳光照射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柔和阳光下散步40分钟可保证机体所需维生素D。

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以免阳光过于强烈,损伤皮肤和视力。

4.适量运动:参加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量,提高骨量峰值。

5.改变生活方式:不嗜烟酒;少饮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少盐、低糖。

二级预防未雨绸缪
人到中年,就到了骨质疏松的二级预防阶段,此阶段预防的核心是延缓中年人骨量丢失。

女性从40岁~49岁、男性从40岁~64岁进入骨量丢失前期:女性年丢失率为0.4%~0.6%,男性为0.3%~0.5%。

女性绝经后1年~10年进入骨量快速丢失期,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年丢失率为1.5%~2.5%,而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

主要的预防方式除了食补、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钙剂。

三级预防亡羊补牢
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包括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防止意外受伤和骨折等。

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在专业
医师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