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1页)

郭超人
学习目标
1、速度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 3、感受中国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的精神
砭骨
(biān gǔ) (lǔ jiàn ) (cuī wēi )
滞留 窒息
(zhì ) liú (zhì xī) (púfú)
履践
崔巍
匍匐
认 识 三 位 英 雄
这些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或段落,可以 把它们分成两类,想一想他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A恶劣的自然环境:
写出了登山队员面临的巨大困难,更能表 现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B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a给人美的享受,在阅读的紧张之余心情得到放松; b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和感染力; c烘托了人物的伟大、美好形象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风光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喜马拉雅山 之珠穆朗玛 峰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 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喜马拉雅”在藏语中 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 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 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 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原),是世界最高峰。
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登 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简介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 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 的最高峰,它高达8848.13米(原),是世 界最高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 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 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 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3.《登上地球之巅》课件(74张PPT)

难——虚弱、寒冷、黑夜、缺氧;
b.他的身上体现着登山英雄们的精神风 貌——意志、毅力、团结、牺牲等; c.使事件叙述有详有略,用典型事件来表 现人物; d.他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 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王连满对于三名队员 成功登顶,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 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本文写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 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 上珠穆朗玛峰巅的壮举,生动地 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 程。
⑵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 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在体 力衰弱的情形下,承受着寒冷、 黑夜和缺氧对生命的严峻考验, 完成了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壮举。
命 1.寒冷 的 ——“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 极 这 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 大三 2.黑夜 威者 ——“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胁 都 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山上山。 构 下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天空闪 成 对 耀” 生
3.缺氧 ——“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
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
《时代的回声》等。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屈 银 华
贡 珠穆朗玛峰风光 布 ( 藏 )
王 富 洲
屈银华 王富洲 在峰顶展示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 贡 布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背景资料: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 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 超人当时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 接地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 登山成功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 自这篇通讯。
b.他的身上体现着登山英雄们的精神风 貌——意志、毅力、团结、牺牲等; c.使事件叙述有详有略,用典型事件来表 现人物; d.他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 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王连满对于三名队员 成功登顶,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 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本文写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 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 上珠穆朗玛峰巅的壮举,生动地 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 程。
⑵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 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在体 力衰弱的情形下,承受着寒冷、 黑夜和缺氧对生命的严峻考验, 完成了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壮举。
命 1.寒冷 的 ——“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 极 这 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 大三 2.黑夜 威者 ——“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胁 都 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山上山。 构 下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天空闪 成 对 耀” 生
3.缺氧 ——“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
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
《时代的回声》等。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屈 银 华
贡 珠穆朗玛峰风光 布 ( 藏 )
王 富 洲
屈银华 王富洲 在峰顶展示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 贡 布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背景资料: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 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 超人当时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 接地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 登山成功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 自这篇通讯。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1
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 湖北武穴人,中国著名新闻工 作者,曾任新华社社长。20世 纪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 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20世 纪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 登珠穆朗玛峰和西夏邦马峰的 报道。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 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 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请用词语形容一下 你所看到的画面景 物?
9
登 顶 路 线 图
10
11
一、速读课文,把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 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8):四位勇士终于战胜了第一台阶 第二部分(9-15):重点写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 把氧气留给同志的英雄事迹 第三部分(16-23):三名队员大胆进行史无前例的 无氧攀登,终于登顶,完成了伟大创举
一.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 隐约的轮廓。
赏析:此处自然环境描写,衬托出登峰环境的恶劣,突 出队员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继续朝顶峰走去。
赏析:这不仅是像自然挑战,也是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 ,是必胜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三.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 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
12
品读第一部分句子,欣赏感情
一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 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赏析: 一方面写出了登山天气的晴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 受;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登山队员信心满满的情态。
二.在前面开路的屈银华,一连滑倒好几次。他头晕眼花,腰酸 背痛,两腿千斤重,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 湖北武穴人,中国著名新闻工 作者,曾任新华社社长。20世 纪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 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20世 纪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 登珠穆朗玛峰和西夏邦马峰的 报道。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 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 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请用词语形容一下 你所看到的画面景 物?
9
登 顶 路 线 图
10
11
一、速读课文,把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 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8):四位勇士终于战胜了第一台阶 第二部分(9-15):重点写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 把氧气留给同志的英雄事迹 第三部分(16-23):三名队员大胆进行史无前例的 无氧攀登,终于登顶,完成了伟大创举
一.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 隐约的轮廓。
赏析:此处自然环境描写,衬托出登峰环境的恶劣,突 出队员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继续朝顶峰走去。
赏析:这不仅是像自然挑战,也是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 ,是必胜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三.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 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
12
品读第一部分句子,欣赏感情
一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 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赏析: 一方面写出了登山天气的晴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 受;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登山队员信心满满的情态。
二.在前面开路的屈银华,一连滑倒好几次。他头晕眼花,腰酸 背痛,两腿千斤重,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遭遇恶劣天气
高山地区天气多变,攀登者可能会遇到暴风雪、雷电等恶 劣天气。此时应迅速寻找避难所、保持体温和干燥,等待 天气好转。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XXX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训练,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登顶, 展现了人类勇气和毅力的极限。
案例二
XXX女子登山队成功登顶K2峰。她们在面对极端天气和艰难地形的挑战时,团结一心、 互相支持,最终成功登顶,展现了女性力量的伟大。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地球之巅概述 • 攀登准备与技巧 • 地球之巅的环境与生态 • 挑战与风险 • 文化与传承 • 未来展望与保护
01
地球之巅概述
地球之巅定义及地理位置
定义
地球之巅,指的是地球上的最高点, 即珠穆朗玛峰,也称为珠峰或埃佛勒 斯特山。
地理位置
些特有物种如藏羚羊、雪豹等备受关注。
03
生态系统
高山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复杂,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
地生态系统等。这些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高
山地区的生态平衡。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退化、土壤 侵蚀等问题,对高山地区生态环
境造成破坏。
乱砍滥伐
乱砍滥伐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 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智能化导航
利用GPS、GIS等技术,开发智能化导航系统,为 攀登者提供更准确的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
无人机辅助
无人机可用于侦察路线、运送物资等,提高攀登 效率和安全性。
保护地球之巅生态环境的措施
限制攀登人数
登上地球之颠PPT课件

登顶过程中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三大困难? 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 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
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举例说明。
.
16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
牺牲精神。是团结协作,共同奋 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 利。
.
17
寒冷、黑夜和缺氧。这三者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缭绕:回环旋转。 养精蓄锐: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 犹豫。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12
概述几名登山队 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小组讨论学习,班上交流)
.
13
A、登山队出发
B、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余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
22
作业布置 1、预习
2、《作业本》《一课三练》
3、中国登山队员表现了强烈的
集体协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
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
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
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
பைடு நூலகம்
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
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
美的享受。
.
19
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
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 不可逾越的, 1924 年英国赫赫有名 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 带失踪的。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 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 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 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将是必胜的。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 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
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举例说明。
.
16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
牺牲精神。是团结协作,共同奋 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 利。
.
17
寒冷、黑夜和缺氧。这三者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缭绕:回环旋转。 养精蓄锐: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 犹豫。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12
概述几名登山队 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小组讨论学习,班上交流)
.
13
A、登山队出发
B、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余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
22
作业布置 1、预习
2、《作业本》《一课三练》
3、中国登山队员表现了强烈的
集体协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
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
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
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
பைடு நூலகம்
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
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
美的享受。
.
19
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
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 不可逾越的, 1924 年英国赫赫有名 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 带失踪的。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 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 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 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将是必胜的。
23.《登上地球之巅》ppt课

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 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 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 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 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 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 《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 《时代的回声》等。
2020/3/10
⑤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 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 顶上,只有。。。。
2020/3/10
2.找出文中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他的 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他怎样的优 秀品质?
2020/3/10
1.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好处。
①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 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②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③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 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④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 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 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 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 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 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2020/3/10
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一个
梦想,那就是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2020/3/10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 描写等多种表达方 式,具体、形象、 生动地反映新闻事 件或典型人物的一 种新闻报道形式。
2020/3/10
⑤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 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 顶上,只有。。。。
2020/3/10
2.找出文中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他的 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他怎样的优 秀品质?
2020/3/10
1.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好处。
①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 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②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③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 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④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 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 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 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 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 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2020/3/10
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一个
梦想,那就是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2020/3/10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 描写等多种表达方 式,具体、形象、 生动地反映新闻事 件或典型人物的一 种新闻报道形式。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探险与科学考察 自1921年起,不断有人试图征服珠穆朗玛峰,但多遭 失败。直至1953年5月29日,英国探险队的两名队员才第 1次从尼泊尔境 内的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的3名队员(王富 洲、贡布和屈银华)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 队9名队员又一次从北坡集体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并在主峰顶竖起了 3米高 的觇(chān)标。据此觇标中国第 1次测得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程。与登 山活动相配合,中国科学院也多次组织了大规模综合考察,进行了地质、
课文第12段中引用英国扬赫斯班的话有什么作用?
为了表现珠峰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 遇到困难的巨大和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 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他同样是英雄,值得赞赏。一是临危之时,把死亡 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希望给战友的团队精神和牺牲 精神;二是他不能到达顶峰,并非思想上的懈怠和 精神上的畏缩,而是身体方面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
地理、 生物和高山生理等多门学科的研究。1988年5月中、日、尼3国运动 员实现了从南、北坡登顶跨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1989年建立的珠穆朗玛 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
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 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 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 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 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 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 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
登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新人教版PPT

1975年珠峰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珠峰火炬传递载誉归来
珠穆朗玛
珠穆朗玛 你高耸在人心中 你屹立在蓝天下 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
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玛拉雅 珠穆朗玛 我多想弹起神奇的弦子 向你倾诉着不老的情话
我爱你珠穆朗玛 心中的珠穆朗玛 珠穆朗玛 你走进亲人梦中 你笑在高原藏家
你那堂堂正气 闪着太阳的光华 你用阵阵清风温暖 大地妈妈 珠穆朗玛 我多想挑起热情的锅庄 为你献一条洁白的哈达
奥运圣火珠峰传递
关注
第一棒
胜利
登上地球之巅
绵延的喜马拉雅山 群峰
珠 穆 朗 玛 峰
珠峰中绒布 冰川的景色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屈银华
王富洲
贡布
刘连满
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 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8830M8844.13M 无氧攀登,冲击顶峰
留下氧气 第二台阶 刘连满甘做人梯
8468M
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 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 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 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 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 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 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 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 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 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1)山路险峻 (2)天气严寒 (3)缺乏氧气 (4)身体虚弱 (5)黑夜登山 (6)高山反应
刘连满同志的信
王富洲同志:
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 我的艰巨任务。任务交给你们 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桶 里还有点氧,留给你们三个人 胜利回来时用吧!也许管用。
你们的同志 刘连满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 这些困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
犹豫、拖沓。
2021
14
整体把握
1、概括出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2)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 么来战胜的?
3)四名登山英雄中,哪一位英雄的形象最让 你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的 印象?从中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2021
日,英国探险队的两名队
员才第 1次从尼泊尔境内的
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
1960年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日,年轻的
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
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
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
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
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
界最高峰的创举。
2021
9
登 顶 路 线 图
2021
10
字词认读
liáorào
缭绕 cuīwēi 崔巍
2021
2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 尼泊尔交界处。“珠穆朗玛”系佛经中“神女”的 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 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 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 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写作借鉴:
1、请概括出文中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件?这 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 服“第二台阶”的过程(岩 壁陡滑危险,用“人梯”翻 越,黑夜中攀登的艰险及想 到英国登山家的失踪);二 是详写了刘连满宁可自己牺 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 这迹样。写有助于突出人物
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2、从课文的详写中懂得写作上哪些技巧? 懂得记叙复杂的事件应:
(露2)出夜隐色约浓的重轮,珠廓穆. 朗有玛身峰山临岭其间朦境胧一的片感,只觉有顶,峰还 (在3)空夜中更闪深耀沉.,珠山穆上朗山带 调玛下给节顶到峰处读阅的是黑读者一影片的美在漆他黑的情们,只享绪面有前。受点开点始,。星变光得
非常低矮了.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 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 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a、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
b、有重点地记叙,其余情节则可略或一笔带 过;
c、重点记叙部分则应加以生动的 描写,还 可以加入议论抒情。
坚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 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2021
23
2021
24
• 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 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 “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 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 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 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 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 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 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2021
3
2021
4
5月12日早晨的珠峰 2021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5峰
珠穆朗玛峰冰塔林
2021
6
珠峰中绒布冰川的景色
珠穆朗玛峰
2021
7
绵延的喜马拉雅山 群峰
请用词语形容一下 你所看到的画面景 物?
2021
8
写作背景:
• 自1921年起,不断有人试
图征服珠穆朗玛峰,但多遭
失败。直至1953年5月29
崇高行为:甘做人梯 ;自愿放弃登顶;宁
愿牺牲自己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别人, 并且只留下一封感人的短信。
精神品质: 团结协作 自我牺牲
屈银华
王富洲
贡布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 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 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021
25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括号中的词语比 较,说说有什么不同。
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负担,他们一两一两(一件一 件)的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 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 一面五星红旗……
“一两一两”是从重量方面写,“一件一件” 是从数量方面写。
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 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 一偏一倒(一步一移)地坚持往前走着。
biān 砭骨
滞z留hì
lǚ jiàn 履践
窒z息hì 匍p匐ú fú
阴霾mái 余暇xiá 耸s立ǒng 养精蓄x锐ùruì
2021
11
学习生字词
巉岩 镶嵌 冰镐 砭骨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缭绕
Chán
xiāng qiàn gǎo biān cuīwēi zhì zhì Púfú Liáo
2021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2021
1
作者简介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
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
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1960
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
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
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
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
穆朗玛峰》。新闻作品有《向
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
《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
回声》等。
“一偏一倒”写走路不稳,“一步一移”写坚
持前进。
2021
26
写作借鉴
1、请慨括出文中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件?这样处理有 什么好处?从中懂得写作上哪些技巧?
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台阶”的过程 (岩壁陡滑危险,用“人梯”翻越,黑夜中攀登的艰 险及想到英国登山家的失踪);二是详写了刘连満宁 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这样写有助 于突出人物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12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găo
jì biān wēi
冰镐 体力不济 砭骨 崔巍
zhì lǚ jiàn zhì 滞留 履践 窒息
pú fú 匍匐
xùruì
yūn
养精蓄锐 头晕眼花
2021
13
解析下列词语: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
常强烈。
养精蓄锐:养息精神,蓄积力量。
齐心协力:形容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15
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经过的3个阶段。
1、登山队出发。
3.征服第二阶梯
2021
16
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靠什么来战胜?
遇到 的
困难
1、山路陡峭 2、天气严寒 3、身体虚弱 4、高山反应 5、缺乏氧气
靠坚强的意志、 坚韧的毅力、 团结合作、 敢于牺牲的精
神来克服
6、黑夜登山
2021
17
人物:刘连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