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_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合集下载

专题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必修III)(原卷版)

专题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必修III)(原卷版)

【考情解读】1.学会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2.认识并掌握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知识梳理】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①乳畜带;②小麦带;③玉米带;④棉花带;⑤水果和灌溉农业带;⑥畜牧和灌溉农业带;⑦混合农业带;⑧亚热带作物带。

4.目的: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6.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和形成原因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

2.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对策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制定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4.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5.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四、我国区域农业的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2.【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C.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2.该地区河流四、五月也会出现汛期的原因是()A.雨带推移到此地B.气温升高,积雪融化C.春天冬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雨水D.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考点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3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课件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3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课件湘教版

⑤水果和 灌溉农业 带 ⑥畜牧和 灌溉农业 带 ⑦混合农 业带 ⑧亚热带 作物带
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 区 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 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 墨西哥湾沿岸 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4)目的: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 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常见措施如下: 热量 温室大棚、地膜覆盖 不足 或发展农业科技,改良农作物品种 (耐寒作物) 时间分布不均 蓄水工程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工程 旱涝灾害频繁 水利工程设施 植物的下端光照不足,通过地膜覆 不均匀 盖反射太阳光 增大措施 地面铺鹅卵石 烟雾防霜冻:东南丘陵区冬季夜晚 减小措施 喷水,防低温冻害
第 2 步 从图示中获取信息
考点二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图表填绘· 助学助记 1.美国农业发展背景、目的及对策
2.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水资源缺乏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免耕 粮食短缺 基因工程
气 候
降水 光照 昼夜 温差
缓坡修梯田,陡坡不宜发展农业或 地形 起伏大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灌溉水源 不足、不稳定 水利工程措施 种植适宜农作物,如茶叶;或加石 酸 灰中和土壤 施肥,保持水土 瘦 土壤 改善灌溉设施,或种植耐盐碱的作 碱 物 干 地膜覆盖 生物措施:利用生物链工程措施; 生物 农业病虫青岛一中月考]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畜牧和灌溉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D ) A.纬度位置 B.市场 C.海陆位置 D.地形 (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 A.自然条件 B.市场 C.交通 D.科技

高考湘教版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ppt课件

高考湘教版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ppt课件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好处:利于 机械化 耕作、利于农业技术的推 材料四 图甲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辣椒生产区域,图乙示意吉林省洮南市地理环境,图丙示意贵州省遵义市部分区域交通线路。
【角度2】与普通水稻相比,海水稻具有哪些优势? (以美国为例)
经营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大科技投入来提升,C、D两项错误。
8(3千)高克度口/亩发,亩达2产的0同农比多业增科加技万了,为2农5。.业的这可持续里发展空提供气有力保清障。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 (1)气候:本土大部分属
第2题,“镰刀弯”地区中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加上这些地区或热量条件不足(纬度高或海拔高导致),或水分不足,或土壤
不肥沃,导致玉米单产较玉米种植优势区低。
(1)结合图甲,推测影响我国辣椒生产区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以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例)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 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 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 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 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等。
【思路导引】
较弱
轻微

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自然区位:地形
西部:高原山地 畜牧业
中部:平原 种植业
东部:低山丘陵 多种经营
自然区位:气候
气候类型多样
亚热带 温带 高山气候
光照充足 光照不足
温暖湿润 寒冷湿润
自然区位:土壤
7
4
3
1 2
6
5
追求经济效益的生产目的
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追求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农业的经营方式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地区专门化——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 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 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 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地区专门化优势 1.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 2.更好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美国拥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和经营形成了鲜明特色, 农业专门化发展成效显著。
农业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中国三产比重8:40:52 美国三产比重1:17:82
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
限耕: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
休耕:对生产严重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休耕(一熟或一年)
补贴: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政策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扩大农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 大对耕地保护、水利设施等方面投资,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 量
美国农业的地区专门化

高考地理一轮必修3第2章第4课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必修3第2章第4课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思维过程】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农业和气候的特点。
第(1)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
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
土壤、水源等。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日照时间长,地势较为平坦;美国棉花带纬度低,
光热资源充足,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所以两
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 长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 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我国新疆地处内陆,农 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所以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美国优越的生产条件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如下所示: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势的农业 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使农业生产取 得最大效益。具体如下所示:
2.案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形成条件
农业带 代号 名称
分布范围
形成的条件

纬度高,气候湿冷,有 东北部和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 乳畜带 沿五大湖 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 各州 稠密,有巨大的消费市 场 中部和北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小麦带 部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玉米带
(1)老凹坝乡发展立体农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立体农业的发展需要 满足一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老凹坝乡地形以山地 为主,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充足。
答案:(1)山地多,河谷海拔较低,相对高差大;亚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纬度较低,有高大 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较高,基本不受寒 潮影响。
结合甲、乙两地位置和地形特征进行分析:甲位于
大陆西岸,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附近有加利福尼亚 寒流经过,夏季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冬季该地 受盛行西风影响,较为温暖,同时北部有高大山脉 的阻挡;乙位于大陆东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ppt 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ppt 湘教版

高频考点讲练
(1)甲、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 别是( ) 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湿地 (2)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 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完整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第(1)题,甲位于内蒙古高 原,植被以草原为主;乙位于东北平 原,种植业发达。第(2)题,东北地区 地形平坦、完整,人均耕地多,粮食 商品率高。 答案:(1)BC (2)BD
高频考点讲练
题,②和③是小麦区。②区因纬度较 高,冬季气温较低。种植的是春小 麦,③区则是冬小麦。第(3)题,我国 的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 区。第(4)题,世界经济全球化、城市 化进程使商品谷物农业市场广阔,工 业化的发展为商品谷物农业提供了大 量农业机械,使商品谷物农业大规模 化发展成为可能。第(5)题,考查混合 农业的好处。
高频考点讲练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 优势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 济条件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 体如下所示:
高频考点讲练
2.案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形 成条件
高频考点讲练
农业带 代 名 号 称 ①
乳 畜带 分布范围 形成的条件
小 ② 麦带 玉 ③ 米带 ④ 棉 花带
基础知识回顾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背景:农业发展过程中,曾因 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引发一系 列严重恶果。如20世纪30年代的“黑 风暴”。 2.目的:寻求适宜的 生产方式和 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和 消费者的安 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 发展。
基础知识回顾
3.对策 (1)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 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 业、“处方”农业等。 (2)政策法规:如限耕政策、休耕 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政策等。 (3)耕作技术:如保护性耕作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高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高效题组演练湘教版必修3“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资料表。

据表回答1~2题。

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物大气水分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实验后23.5% 16.7% 3.2% 3.4% 34.5% 1.①保持土壤水分②增强土壤透气性③增加大气湿度④减少空气污染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列哪项不属于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产生的有利影响( )A.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B.保持土壤肥力C.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D.减少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解析:第1题,比较表格内的两组数据可知,土壤空气减少,说明土壤的透气性减弱;土壤水分增加,说明土壤水分得到了保持;大气水分增加,说明大气湿度增加;大气悬浮物减少,说明空气污染减少。

第2题,实行保护性耕作法与减少洪涝灾害发生次数无关。

答案:1.B 2.D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海拔1 800~3 000米)之间(如右图),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848年归属美国。

持续7年的淘金热使该地人口急增,城市迅速发展。

1849年以后,中央谷地农牧业迅速发展,建成灌溉网。

1869年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通车,将本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连接起来,中央谷地渐渐成为美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产区。

据此回答3~5题。

3.1849年以后,中央谷地农牧业迅速发展,建成灌溉网,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深层地下水B.高山冰雪融水C.淡化的海水D.谷地自流井水4.中央谷地1848年以前以粗放的游牧业为主,现在为美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产区,其主要原因为( )A.灌溉系统的建立B.土壤的改良C.该区人口与城市的发展D.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通车5.洛杉矶所在地区( )A.终年受西风控制B.城市四季如春C.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D.终年高温多雨解析:第3题,根据题意可知,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降水稀少,但内华达山脉有冰川积雪,所以高山冰雪融水是其主要的灌溉水源。

一轮复习课件:10.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一轮复习课件:10.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十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5-
方法技巧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 较 (1)了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共同之处: 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特殊区位条件分析: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 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 即经营专业化) 等。 (3)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分析 :大面积开垦荒地、肥沃的黑 土等。 (4)我国的借鉴之处 :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 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第十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1-
材料三: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
项目 纬度 地形 土壤 无霜期(天) 降雨量(毫米) 玉米面积比重 玉米单产 (千克/千米 2) 美国玉米带 37° N~45° N 平原台地 有机质 3%~6% 160~200 500~700 50% 7 500 中国玉米带 42° N~46° N 平原台地 有机质 2% 130~145 450~650 50%~60% 6 750
第十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4-
一 二

2.社会经济条件 (1)美国商品 经济高度发达,国内、国外市场广阔。 (2)发达的交通运输 条件和完整的储运系统和网络。 (3)国家政策 与法规。美国实行“以工补农”政策,发达的工业和高科技 产业扶持起了一个发达的农业。 (4)不断延伸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5)科技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农业产出和农业劳动 生产率。 (6)地广人稀,农业适合大规模地发展经营。
第十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便于扩大农产品的商品生产,保证对农产品的需要,并提 高经济收入。
考点二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预测演练
2.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 答(1)~(2)题。
考点二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

(D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

农业带 中海气候区
于糖分积累
畜牧和灌溉 西 部 落 基 山 和 高

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农业带 原盆地
乳畜带以南 ⑦ 混合农业带
棉花带以北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 量大
亚热带

墨西哥湾沿岸
作物带
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考点二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疑难剖析
【特别提醒】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优点 (1)便于集中布局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资源 和发挥地区优势,挖掘生产潜力。 (2)便于集中使用机械和技术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生 产率。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A (2)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市场 B.交通 C.气候 D.土壤
(3)若将④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合适的地点是
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
(C)
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生产条件
对农业的影响
本土大部分属于温带和 气候
(4)可借鉴之处 ①大规模的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区位优势;②先进的科技和 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区借鉴;③加强农业一体 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预测演练
1.黑龙江日报2011年10月29日讯:“北纬48°以上不能种水稻”— 在我省水稻生产上,这是尽人皆知的权威定论。然而,在这个秋 季,定论被彻底打破。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获悉,在该省北部地 区逊克县、嫩江县、孙昊县进行水稻高产试验,取得显著成绩, 最高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结合下图回答(1)~(2)题。
区域农业 施和策略。 可持续发 2.结合某一区域地 展的措施。理特征,考查该区域
农业发展的条件、生 产特点、存在问题及 国土整治的措施。
考点一
农业生产条件(以美国为例)
母题导入 1.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
不同的是
( C)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方向
近年考题
2012年天津文 理解区域 综第2题; 农的布问业业条局题持生件特,续产、点农发、2理2综0011132276(年~年3)海1浙题7南题江。地;文 展的方法 2011年福建文 与途径。 综1~2题;
2011年安徽文 综27~28题。
涉及考点 1.结合新农村建设, 考查我国东、中、西 部各自的农业发展条 件,可持续发展的措
科技 水平高,推广快
提高农业水平
交通 交通条件好,利于 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与出口,
运输 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
国家政 对农业采取优惠 策法规 政策
促进农业发展
【拓展应用】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 的比较和借鉴 (1)了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的共 同之处。 (2)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以及地广人稀等条件是 特殊区位条件。 (3)大面积可开垦荒地是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地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
题。
(1)A区域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的自然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无水
稻种植,造成A、B地区以上差异的原因不包括(双选) ( )
A.B处降水较少
B.B处气温较高
C.A处更靠近海洋
D.A处热量较多
(2)B处为我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 则B处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国家却决定不再开垦 该区的宜农荒地,并且要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湿,原因是什么?
思维过程
尝试答题
(1)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 BD (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水平,改良作物品 种等 (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湿 地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规律
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各州
稠密,有巨大的消费市


小麦带
中部和北 部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乳畜带以

玉米带
南,中部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0°N~ 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45°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续表
农业带 代号 名称
分布范围
形成的条件
④ 棉花带 东南部35°N以南 热量充足,光照丰富
水果和灌溉 太 平 洋 沿 岸 和 地 夏季高温少雨,有利
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C)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
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方法指导
我国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建设的条件分析
典例 右图为“东北地区三块商品粮基
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
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本土中部平原地势开阔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
地形
平坦、土壤肥沃
大规模经营
水源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有利于灌溉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
经济 经济基础好,利于农业发
基础

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
农业区域专业化起决定作用
地广 人稀
土地租金低
降低成本、有利于机械化耕 作
疑难剖析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 助社会经济条件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体如下所示:
2.案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形成条件
农业带 代号 名称
分布范围
形成的条件
纬度高,气候湿冷,有
东北部和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
① 乳畜带 沿五大湖 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
(1)黑龙江省在北纬48°以上县区种植水稻并获得高产原因与
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改良耕作技术
( D)
B.科技投入培育良种
C.全球气候变暖
D.机械化水平高
(2)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得益于 A.科技水平最高
( C)
B.土壤肥沃
C.夏季风带来良好的水热
D.地形平坦开阔
考点二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