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雷电防护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电磁脉冲干扰
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可干 扰电子设备,导致通信中 断、数据丢失等。
02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安装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有效的直击雷防护装置,通过接闪器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 物免受雷击损害。
避雷针应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如屋顶或塔顶,并确保与建筑物主体有良好的电气 连接。
了解直击雷的形成和危害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人员或地面,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了 解其形成和危害有助于提高防范意识。
认识防雷设施的重要性
防雷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 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伤害。
学习防雷知识
学习防雷基本知识
了解雷电的产生、传播和防护原 理,掌握防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直击雷的Hale Waihona Puke 急处理遭遇直击雷时的应急措施
寻找低洼处躲避
立即寻找地势低洼处,如土沟、沟渠 等,身体保持下蹲姿势,双手抱膝, 尽量降低身体高度,避免成为雷电的 目标。
远离高耸物体
切勿奔跑、快速移动
在雷电天气中,切勿奔跑或快速移动 ,以免增加被雷电击中的风险。
避免站在高耸的物体附近,如大树、 高楼等,以免成为雷电的导电路径。
01
02
03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如温度、湿度、 风速等可影响云层运动, 进而引发雷电活动。
地理位置
某些地区由于地形、气流 等因素,更易形成雷电天 气。
季节影响
夏季雷电活动较为频繁, 因为空气温度高、湿度大 ,有利于电荷的积累。
直击雷的危害
物理损伤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直击雷的防护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还会对电力设施和通讯设备造成损失。
因此,了解直击雷的防护措施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1. 什么是直击雷?直击雷是指闪电直接打在物体上的现象,也叫做“正常模式”,它是闪电中最危险的一种模式。
直击雷引起的损失往往比间接雷弱电流和感应电压的影响更加严重。
2. 雷电的危害在人类历史上,雷霆一直是被人们所畏惧的自然现象之一。
雷雨天气容易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人身安全人类身体对电流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但遭受直接击雷时尤为危险。
因为直击雷电能够导致电击、烧伤、呼吸衰竭、心肺停顿等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当发现有雷电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在户外或者在开放场地,特别是在高地或树林、水塘、高耸物体等有电势差的区域呆着,更要避开一些金属制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
2.2 电力设备损坏雷电产生的强电场和强磁场,会产生感应电压,对于传统的电力设施来说,这种电压是难以承受的,会造成设备闪电击穿,引起短路等故障,同时也会严重危害设备的寿命和技术经济性。
2.3 天线设备的损坏天线设备也是最容易遭受雷击的,因为天线处于高空,很容易成为雷电的打击区域。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雷电会直接冲击到电视接收、通讯等设备,并破坏其电路。
3.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了解了直击雷的危害,我们应该了解一些防护措施以避免被直接雷击。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防护措施:3.1 安全地点如果你在雷雨天气下,被困在户外或者在开放场地,应该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点,一般可以进入带金属网罩的建筑物,大型车辆,铁路隧道、路桥下、山洞、树丛等地方躲避。
3.2 用普通绝缘物封闭如果没有室内藏身之处,就必须用普通的绝缘物封闭身体。
注意,要用绝缘物如塑料布、绝缘衣物封住全身,其中厚度不能过薄,也要保证绝缘材质完好无缺。
3.3 特殊器材在经常遭受雷击的设施或者区域,需要采用专门的防雷设备,例如避雷针、耐雷措施、避雷器、避雷线等。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1、雷电时,要关闭电视、音响、影碟机、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并断开电源及信号线路。
2、雷电时,不要触摸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类似金属装置.紧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3、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要骑自行车等.4、雷电时,在野外要立即寻找躲蔽场所。
装有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
5、雷电时,在野外不要挤在一起.6、雷电时,不能停留在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长金属栏杆、庞大金属物体旁,制高点等场所.7、雷电时,不宜在室外游泳。
8、雷电时,如果躲蔽条件不允许,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9、尽快进入有完好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切不可停留在楼的顶面上。
10、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墙、柱,不靠近更不可触摸金属水管或金属门窗和其它带电设备。
11、在电源和电话.及电视等室外引入的信号纹没装避雷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看电视、打电话,也不要用其它电器,最好拔掉插头。
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
13、坐在车厢里是安全的,千万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那是十分危险的。
14、不要进没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岗亭躲雨。
15、离开大树或电线杆三米以上.16、尽量不要打手机电话。
17、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湿衣服。
18、不要在树下避雨,特别是空旷环境中的树木,因其极可能成为雷电放电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旁避雨;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19、如果处在野外无处躲避,雷雨交加时要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器皿、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
20、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继续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特别是装有室外天线的),要切断电源,并要把室外天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地线连接。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防雷主要措施

培养专业人才
重视防雷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通过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具备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防雷技术人才。
THANKS
感谢观看
果。
微型化与集成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防雷装 置将趋向微型化和集成化。研发 出体积更小、性能更稳定的防雷 器件,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
绿色环保
未来防雷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因 素,减少对传统材料的使用,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环保型防 雷材料和装置,促进可持续发展
。
提高防雷技术水平的建议与措施
加强科研投入
设立雷电监测站,实时监测雷电活动 ,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指导公众采 取防范措施。
防雷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设施建设
设施验收
按照防雷规划,建设包括避雷针、接地网 、防雷器等在内的防雷设施,确保其符合 相关标准。
在设施建设完成后,进行严格的验收程序 ,确保设施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日常维护
人员培训
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 正常工作,及时更换损坏或老化部件。
鼓励社区、学校等组 织开展防雷安全实践 活动,如检查避雷设 施、学习雷电预警信 号等,增强公众的防 雷实践能力。
06
防雷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当前防雷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雷电监测和预警技术
利用先进的电磁场探测技术、大气电学参数观测技术等, 实现对雷电活动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数据分析、模式识 别等方法,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提前量。
避雷针与避雷带: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外墙设置避 雷针或避雷带,引导雷电流向避雷装置,降低雷 击风险。
防雷保护器:在建筑物的电源、信号等线路中安 装防雷保护器,防止雷电波侵入,保护建筑物内 部的电气设备和信息系统。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威力的气象现象,经常发生的雷雨天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雷击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室外防护建议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雷电发生时,人们应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如建筑物或汽车内。
活动场地若没有室内场所可供躲避,则应寻找地势较低或有树木遮掩的地方躲避,但要远离高大的物体如电线杆、树木等,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靶子。
2.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接打手机。
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具有金属天线,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
在雷雨天气下,使用这些设备会加大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3. 保持防雷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避雷针、接闪器等防雷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居民也可以在自家房屋上安装避雷设备,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二、室内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
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线路容易成为雷电击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雷雨天气下,最好避免使用这些有线设备,以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风险。
2. 室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为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危险,可在建筑物屋顶等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下击穿,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的危害。
此外,必要时可以安装接地装置,将室内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通道,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
3. 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
室内若有水源如水管、洗澡设施等,雷击时容易产生电流泄漏而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金属物品也易成为雷电传导路径,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雷击。
三、个人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制手杖等,以减少受到雷击的几率。
2. 遵守室外安全距离规定。
当雷电活动较为剧烈时,如闪电频繁且近距离为3至5公里内时,人们应迅速撤离室外场所,并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doc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范文一:防雷电安全知识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最近,雷雨多发,雷声轰鸣、暴雨倾注将接踵而至,每年人畜被雷击的事件时有发生,为增强防雷自护能力,特向同学们介绍一些防雷电安全知识小常识。
一、户内防雷须知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6、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到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7、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8、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9、乘车途中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二、户外避雷须知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
雷电火灾的预防

雷电火灾的预防雷电是一种非常强大且危险的自然现象,当雷电击中地面时,很容易引发火灾。
在雷电季节,各种场所都需要加强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雷电火灾的预防措施。
1. 安装避雷设施首先,建筑物和设施需要安装避雷设施,以避免雷击引发火灾。
这些避雷设施可以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等,能够将雷击的电流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
2. 维护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在雷电时期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雷电季节,设备的维护工作要更加细致和及时,以减少电气设备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3. 做好防雷保护除了安装避雷设施外,还需要做好防雷保护工作。
这包括做好建筑物的绝缘处理,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侵害;安装防雷装置,如带有防雷功能的插座等;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做好防火准备在雷电季节,需要做好防火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防火要求;加强防火设备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监测和预警在雷电季节,需要加强对雷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这包括安装雷电监测设备,及时获取雷电信息;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向人员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加强监控和巡查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6. 做好人员疏散和救援准备在雷电季节,需要做好人员疏散和救援准备工作。
这包括制定完善的疏散和救援计划;加强人员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自救能力。
总之,在雷电季节,各种场所都需要加强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减少雷电火灾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做好相关的准备和应对,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防雷电的安全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防雷电的安全措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电器设备。
然而,雷电却常常成为我们使用电器设备时的心头之患。
雷电不仅会给人们带来财产上的损失,更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雷电,保障自身安全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防雷电的安全措施,帮助您轻松远离雷电灾害。
1. 了解雷电的危险性在防雷电之前,首先要了解雷电的危险性。
雷电主要对人体和电器设备具有巨大的伤害力。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雷电直接击中人体,造成电击伤害或致死;另一种是通过地面电流强烈来的电场诱发体内电流,对身体造成慢性损伤。
对电器设备而言,雷电降在其上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瞬间激增,从而烧毁电路元器件,甚至引发爆炸等事故。
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提前采取措施预防雷电损害。
2. 安全草案针对一些特殊行业或是高危区域,建议必须开展安全草案,通过固定警卫员、引入传感器等手段,达到第一时间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电器设备的减少损失。
3. 个人防范措施3.1 安装防雷接地装置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是防范雷电的重要措施。
通过接地装置,将电器设备等大面积金属设备与地面接通,实现击落雷电货物更换导向路线,避免雷电损坏设备。
在家居方面,我们在房屋建造的时候,必须足够注意,选用良品材质且建造安装接地设备。
对于一些在电器设备中耗损更大的高功率设备,还建议专业人员进行直接接地,以防被雷击损坏。
3.2 远离雷场雷场是指容易被雷劈的区域,如山顶、树木、空旷的大草地、高楼等。
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在这些地方逗留,如必须到这些地方,一定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例如,在露天活动时,不要站在高处,尽量躲在低矮的建筑物或是车内,也可以采用雷击预警APP,提前预警周边雷暴情况。
遇到雷暴天气不要在室外通话或是使用带有金属蕊的耳机等电器设备,以免被雷击伤害。
3.3 建立安全预案对于一些行业或是企业,建立安全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防护措施
按照防护范围可将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分为两类,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
(1) 外部防护外部防护是指对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本体的安全防护,可采用避雷针?分流?屏蔽网?均衡电位?接地等措施,这种防护措施人们比较重视?比较常见,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弱电设备的外部防护首先是使用建筑物的避雷针将主要的雷电流引人大地;其次是在将雷电流引人大地的时候尽量将雷电流分流,避免造成过电压危害设备;第三是利用建筑物中的金属部件以及钢筋可以作为不规则的法拉第笼,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如果建筑物中的设备是低压电子逻辑系统?遥控?小功率信号电路的电器,则需要加装专门的屏蔽网,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5m-5m,6m-4m的网格,所有均压环采用避雷带等电位连接;第四是建筑物各点的电位均衡,避免由于电位差危害设备;第五是保障建筑物有良好的接地,降低雷击建筑物时接点电位损坏设备?
(2)内部保护内部防护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弱电设备对过电压(雷电或电源系统内部过电压)的防护,其措施有:等电位联结?屏蔽?保护隔离?合理布线和设置过电压保护器等措施.从EMC(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防雷保护由外到内应划分为多级保护区?最外层为0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主要是由外部(建筑)防雷系统保护,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保护区的界面划分主要通过防雷系统?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管道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从0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层多级保护,从而将过电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一般而言,雷电流经传统避雷装置后约有50%是直接泄人大地,还有50%将平均流人各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5 电脑通信网络弱电设备的防雷措施
随着电脑通信设备的大规模使用,雷电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以往的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电脑通信网络安全的要求?应从单纯一维防护
转为三维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防地电位反击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影响等多方面作系统综合考虑? 多级分级(类)保护原则:即根据电气?微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及不同受保护程序和所属保护层确定保护要点作分类保护;根据雷电和操作瞬间过电压危害的可能通道从电源线到数据通信线路都应做多级层保护?
(1)电源部分防护
弱电设备的电源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高压部分有专用高压避雷装置,电力传输线把对地的电压限制到小于6000V(1EEEEC62.41),而线对线则无法控制?所以,对380V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规范应有三部分:建议在高压变压器后端到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间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避雷器或保护器,作一级保护;在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至二次低压设备的配电箱间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避雷器保护器,作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 的前端应对地加装避雷器或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 目的是用分流(限幅)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避雷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能量分流泄人大地,达到保护目的,所以,分流(限幅)技术中采用防护器的品质?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网络保护的关键,因此,选择合格优良的避雷器或保护器至关重要?
(2)信号部分保护
对于信息系统,应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确定,精细保护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确定?
(3)接地处理
一定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因所有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人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如果机房接地系统做得不好,不但会引起设备故障,烧坏元器件,严重的还将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还有防干扰的屏蔽问题,防静电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来解决?
6 施工机械的防雷措施
公路施工作业处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施工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特别是微电子控制装置受雷电直击或雷电感应过电压损害的几率很大?山区公路在雷雨季节是
雷电袭击的高发区,雷电往往会对施工机械进行正面的袭击;而有时即使在天空中没有雨云又不下雨的情况下,感应雷也会时有发生,其产生的浪涌电压入侵并损坏路面摊铺机的微电控制装置?
(1)在沥青混合料揽拌场安装避雷针装置由于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其配套机械集中,比较容易进行集中防雷,在拌和场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高于搅拌楼的最高点,达到有效的保护半径,防止雷电对任何一台作业机械直击?避雷针接地要可靠,接地网的角钢桩点埋设土坑要求1.0m深左右,角钢在土坑内要露出20cm左右,在土坑内按比例填满木炭和颗粒生盐作为降阻介质,生盐与木炭的重量比例为1:10,即1kg生盐掺合10kg木炭,然后填土复盖?这样可以确保接地电阻值在4欧以下?此外,还对操作控制室进行屏蔽,将操作室内微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金属结构的控制室外壳用导体连接在一起,再通过接地引线引入地下接地网,使它们保持相等的地电位,预防静电及雷电?
(2)对路面摊铺机械电气控制装置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由于路面摊铺机械是随时移动作业的,不可能集中避雷,而处在露天环境下的移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最容易受感应雷浪涌电压的入侵,例如沥青沥青摊铺机控制路面平整度和控制机械定位的压力传感器等就深受其害?为了保护这些控制灵敏度极高的机械微电子控制装置免遭感应雷浪涌电压入侵损毁,根据每台机械控制装置的不同构造特点,对其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7 控制系统及控制室防雷主要措施
控制室如果和生产设备在同一建筑物内,其防直击雷设施应根据生产设备的特点综合确定和设计?如果控制室是独立的建筑物,应按该标准规定的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标准设防?将控制室的墙和层面内钢筋?金属门窗等进行等电位联接,并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相联,使控制室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可减少雷电磁脉冲的影响?控制室有许多电缆和外部相联,因此要对从室外进入控制室的各种电缆采取屏蔽措施,对容易被雷电波侵入的地方更应重视,只有堵死一切雷电导入的端口,才能有效保护热工控制系统设备免受雷电的侵害?控制系统及控制室防雷保护的三道防线为: ①外部保护: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大地泄散; ③内部保护:阻塞沿电源线或
数据线?信号线侵入的雷电波危害设备; ③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的雷电过电压幅值?
(1)保护接地:控制系统均有一个保护地,该保护地一般在机柜和其它设备设计加工时已在内部接好,有的系统已将该保护地在内部同电源进线的保护地(三芯插头的中间头)连在一起,有的不允许将保护地同该线相连,用户一定要仔细阅读厂家提供的接地安装说明书?不管哪种方式,保护接地必须将一台设备上所有的外设或系统的保护接地连在一起,然后用较粗的绝缘铜导线将各站的保护接地连在一起,再从一点上与大地接地系统相连?
(2)屏蔽地(模拟地):是所有接地中要求最高的一种?几乎所有的控制系统都提出屏蔽地一点接地,且接地电阻小于1Ω?在控制系统机柜内部都安置了屏蔽地汇流排,用户在接线时将屏蔽线分别接到屏蔽地汇流排上,在机柜底部,用纸缘的铜辫连到一点,然后将各机柜的汇流点再用绝缘的铜辫或铜条以辐射状连到接地点上?大多数的控制系统不仅要求各机柜屏蔽地对地电阻小于1Ω,且各机柜间的电阻也要小于1Ω?
(3)从防雷角度看走线槽及穿线金属管应选择金属材质而不应选用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要将控制系统的接地系统和防雷电系统的接地系统进行等地位联接,即使受到雷电反击,由于它们之间不存在电位差,所以不可能通过雷电反击构成对电子元件的威胁?
(4)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一种观点则认为雷击事故与接地电阻值有关,因此要求接地电阻值尽可能小?从“引雷入地”的观点出发,较小的接地电阻值显然有利于加速雷电能量的对地释放?再则,对控制系统而言,接地也不仅仅是为了防雷?因此不少行业标准对控制系统的接地电阻要求也不同,如电力部门对热工控制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采用独立接地时接地电阻小于4Ω;采用与电气网共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采用防雷地?电气地?热工控制系统地三者共地时应小于0.5Ω?
(5)防雷浪涌保护浪涌保护器(SPD)是一种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浪涌电流的器件,可分为强电和弱电SPD?在正常情况下,SPD不对电路产生影响;当浪涌电流侵入时,SPD将所有连接部分与地线短路,使线路中的浪涌电流迅速释放入地,从
而使线路所连接的设备不受浪涌的侵害;浪涌终止后,使SPD恢复正常?
8 结束语
雷电灾害对电气控制装置的侵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为避免雷电对其侵害,应根据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的不同构造特点而采用不同的防雷方法?只要合理地选用防雷设备,应定期由专业防雷公司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就会大大降低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