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 小学生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常见表达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常见表达方法有哪些

⼩学语⽂常见表达⽅法有哪些 在⼩学过程中,运⽤⼀些表达⼿法可以使变得更⽣动,读起来有⼀种美感。

今天⼩编给⼤家分享⼀些⼩学语⽂常见表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学语⽂常见表达⽅法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种表达⽅式,它是作者对⼈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种表达⽅式。

它是,特别是⽂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式之⼀。

在⼀般的抒情、议论、中,有时也把它作为⼀种辅助⼿段。

描写的⼿法运⽤得好,能逼真传神、⽣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体中的主要表达⽅式,在⼀般的⽂学作品和记叙⽂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段。

(4)议论。

议论也算是常见的表达⽅式。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在于使⽂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中,它是主要表达⽅式;在⼀般记叙⽂、说明⽂或⽂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段。

(5)说明。

说明是⽤简明扼要的⽂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等解说清楚的表达⽅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川、江河、花草、树⽊、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2⼩学语⽂中表现⽅法 【表现⽅法】 对⽐:把具有明显差异、⽭盾或对⽴的事物放在⼀起⽐较,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加强⽂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

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使其形象鲜明,⽤类似的事物或反⾯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象征:借助某个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个抽象的概念或某种思想、情感,使⽂章⽴意⾼远、深刻含蓄。

抑扬:包括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

在抑扬中形成反差,突出中⼼。

渲染:对⼈物的外貌、⾏为、⼼理、语⾔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的铺陈,突出⼈物或事物的本质,加深主题。

作文常用的表达方法

作文常用的表达方法
常见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 象征 首尾照应、详略得当、 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 写景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衬托 象征 寓情于景 烘托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直接抒情等。
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感情描写:可以写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之后发生的事做伏笔。
正面描写: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对。
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曲折含蓄,唤起读者的想像,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
常见的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音调等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能让读者直观地认识作品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外在的特征。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它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小学生作文入门辅导

小学生作文入门辅导

小学生作文入门辅导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 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

十、描写( 或抒情) 方式:正面( 又叫直接) 、反面( 又叫间接) 。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 或事实) 论证、道理论证( 有时也叫引用论证) 、对比( 或正反对比) 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 强调; 特定称谓; 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 记叙文、小说) ,埋下伏笔( 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 小说) ,为下文作辅垫; 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 记叙文、小说); 深化主题( 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 它本身的作用;(2) 结合句子语境。

小学写作手法六种

小学写作手法六种

小学写作手法六种
1、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
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2、欲扬先抑:欲扬先抑,词语解释为要发扬、要放开,先控制、压抑。

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

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写作方法。

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4、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不同于托物言志。

是指作者带
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5、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一种,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
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

所以,又称对照。

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也就是说,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

6、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
揭示作品的主旨。

小学常见的表达方法

小学常见的表达方法

一、小学课文中常见的表达方法表达方法:就一篇文章中,作者在写作中使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1、借物喻人:《白杨》2、托物言志:《石灰吟》《竹石》3、文章中应用相互照应的方法《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如《桥》《十六年前的回忆》4、引用名人名言:《为人民服务》5、把回忆与现实结合起来写的:《凡卡》6、虚实结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7、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山中访友》等8、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索溪峪的“野”》9、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的方法(想象、联想):《月光曲》10、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神态、外貌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只要在写人的文章中使用。

11、还有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事物:一般说明文中都有。

12、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13、采用对比的写法的:《十六年的回忆》14、各种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方法,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飞夺泸定桥》按时间(季节)或地点的变化写:按总分总的结构写:《桂林山水》采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来写:15、通过一件(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1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场面描写:环境描写:《穷人》当然,在一篇文章中,一般都不只有一种表达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

二、小学语文能力:1、独立识字能力;2、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3、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4、写简单的纪实做文章、想象做文章和常见应用文的能力;5、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7、识字能力、造句能力、初级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联想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书写能力、语言的感悟能力(就是要能读懂句段的意思,这可能要在有感情地朗读上下点功夫)、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三、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

小学作文常用的写作手法

小学作文常用的写作手法

小学作文常用的写作手法1.描写手法: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等外在特征进行描写,能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比如“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形象。

2.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等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

例如,“妈妈温柔地说:‘宝贝,别怕,妈妈在这里。

’” 体现了妈妈的温柔与关爱。

3.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动作行为进行细致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如“他快速地跑过去,捡起地上的书,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突出了人物动作的敏捷。

4.心理描写: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想法、感受等,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

比如“我心里暗暗想:这次一定要考好,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表现了人物的紧张和期待。

5.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神态等,能够增强人物的感染力。

例如“他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展现了人物的焦虑情绪。

2.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山水、花草、天气等进行描写,能够烘托氛围、衬托人物心情,也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比如在写一个悲伤的故事时,可以描写“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要压下来一样,让人喘不过气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2.社会环境描写: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风俗习惯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的行为。

例如“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景象。

2.叙事手法: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这种写法条理清晰,容易让读者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

比如写一次爬山的经历,从出发、爬山的过程到到达山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述4。

2.倒叙:先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的情节提到开头,然后再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这样能够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以“每当我看到那本相册,就会想起那次难忘的旅行” 开头,然后再讲述旅行的过程4。

三年级常用表达法

三年级常用表达法

三年级常用表达法
三年级常用的表达法有:
1.描述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2.提问法: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对方的思考和回答。

3.对话法:通过对话的形式,让两个人或多个人交流,表达自己的
想法和感受。

4.抒情法:通过抒发感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5.反衬法:通过描写与主题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题的突出和强调。

6.排比法:通过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力量和表现力。

7.拟人法:将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征,生动形象
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体验。

8.夸张法: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
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能增强表达效果,引起人的丰富想象,起强调的作用。

9.设问法:为了揭示下文而问问题,在段首提出疑问,以引起读者
注意和思考。

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这些表达法都是三年级学生经常使用和学习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写作文的表达方法有那几种

小学写作文的表达方法有那几种

小学写作文的表达方法有那几种想写好作文,不仅要学会构思,更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如何写人、如何记事、如写写好景物等等。

掌握这些常用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们写好作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1、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开头的方法开门见山: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扣住题目,简洁,避免离题。

提出问题:文章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常用的结尾方法升华主题:揭示文章主题,升华中心思想。

总结全文:概括总结,能让读者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非常自然。

照应开头:能使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连贯,结构紧凑。

另外还有用事件的结果做结尾,引用别人的话做结尾,抒发情感,表达希望或决心做结尾等形式。

2、写好过渡和照应:过渡常见的方法有:按时间顺序过渡、按空间的顺序过渡、利用总分关系过渡、按因果关系过渡、按转折关系过渡等等。

照应常见的方法有:首尾照应、内容与题目照应、关键地方重点照应等。

3、如何写人:写人最关键的方法就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

通常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突出人物的个性。

4.如何叙事:首先,写事时要注意全过程的设计与构思,最重要的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尤其是要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写具体,其次要在事情的重点部分加重笔墨,以突出文章主题。

最后还要特别注意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地位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5、如何写景:描写时,首先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按景物的空间顺序,按景物的时间顺序,第二,要特别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写出它的独特之处。

要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景物的特点,抓住景物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细致地描写。

6、如何状物:写动物时,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写植物时,要抓住特点来进行描写,如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各部分的形象,调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

同时还要熟悉它的生活习性。

写静物时不仅要抓住其外形、形状、大小、颜色、构造等,更要写出它的功能、用途并将其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融进自己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第一、关于叙述:
一、什么是叙述
叙述即记叙和述说。

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达方法,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二、叙述的方法
(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二)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三)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不可能同时用到上面的所有表达方式,而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有利的一两种方式即可。

这几种表达方式在前面第二单元我们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述。

第二、关于描写:
一、什么是描写:
就是指作家采用形象、生动、丰富变异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及其特征、性状、情态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的描绘和刻画。

二、怎样描写:
描写时一般
(一)多使用具有形象色彩的语言,如《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中“月光下闰土刺猹”一段的描写,形象生动色彩敛艳,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二)充分利用汉语的形象词语,如第五单元课文《雨》第五、六自然段关于“山雨”来时的声音和色彩的描绘以及第六单元课文《黄河魂》中关于“瀑布”的描绘,极为生动形象而逼真。

(三)讲究动词和修饰语及迭音词的审美选择
例如:武松景阳冈打虎那段文字,动词运用非常成功,读罢觉得武松“打”得非常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描写的要求:
(一)有明确的目的
或服从于表现主题,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或适用刻画人物的需要而进行描写。

(二)捕捉特征描写中要紧紧抓住对象特征,符合其身份,使人读罢觉得恰如其分。

(三)富有情感描写时决不等于客观照相,而应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景交融是最高境界。

从下面描写的方法举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点要求。

四、描写的方法
从描写的对象来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如《倔强的小红军》中“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这两句就是环境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这是人物动作、心理描写,写出
了主要人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突出了长征的艰辛。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这是典型的人物外貌描写,突出小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辛和坚强意志,为后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的伟大精神的描写埋下伏笔。

接下来小红军和陈赓之间你来我往的对话形象生动,充分表达了长征途中干部同志之间互相关爱、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伟大的长征精神。

第三、关于抒情:
一、抒情的含义
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

写作时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写,字里行间要充满对人物的感情和对事件的态度,不要平铺直叙让人觉得像喝“白开水”一样。

以情动人的效果,能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二、抒情的要求
(一)要有深切真挚的感情;(二)感情要丰富细腻;(三)情的表达要自然和谐
三、抒情的方法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前者直抒胸怀,后者往往依托于叙述、描写和议论,在叙事、写景、状物或论理中抒发情感。

(一)直抒胸臆。

也就是直接表达作者对人物、事件、景物等的心理感受或看法。

如《黄河魂》中最后一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黄河景观和黄河精神由衷的赞美之情。

(二)即事抒情。

也就是在事件的记叙中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看法,如《长城》中作者“游览长城,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对事件的记述过程中巧妙的“接”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寓情于景这种写法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看似写景,实则抒情。

如《山雨》中作者通过对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的描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景物的喜爱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四)即物抒情这种写法是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写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

如《丑菊》中关于丑菊的议论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丑菊的热爱之情。

(五)寓情于理这种写法是将感情融注于议论之中,这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议论,或者说是一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抒情。

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

第四、关于议论:
议论就是有条理有次序的说理。

它是人们用来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一种表达方法。

小学生作文通常没有这项要求,只是在一些记人、叙事、写景、抒情中根据需要插入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不需要进行详尽的论证或阐释,而且只能作为“次要”部分。

比如《落花生》一文中“议花生”部分就属于议论,通过全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讨论,教育人应该像花生一样,“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再如《丑菊》中的最后一自然段,“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我不知道,但我觉得那人太平公平了。

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

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

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段中作者发表了对“美”与“丑”、“名”与“实”的看法,意在告诉读者做人的道理。

好作文是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加强修改,定能写出好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