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光纤
光纤的分类和特点

光纤的分类和特点
光纤是一种利用光的传输介质,通过光的全反射来传输数据和信息。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用途,光纤可以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光纤的分类和特点。
单模光纤是一种通过单一传输模式来传输光信号的光纤。
它的直径通常在8-10微米左右,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只沿着光纤的中心轴传播,因此传输距离更远,传输损耗更小。
单模光纤适用于需要高速、长距离传输的场景,如长距离通信、数据中心互联等。
单模光纤的特点主要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传输带宽大、传输损耗小等。
多模光纤是一种通过多种传输模式来传输光信号的光纤。
它的直径通常在50-62.5微米左右,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沿着多个路径传播,因此传输距离相对较短,传输损耗较大。
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低速传输的场景,如局域网、数据中心内部互联等。
多模光纤的特点主要有成本较低、安装维护方便、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可以选择使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适用于高速、长距离传输,而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低速传输。
在选择光纤时,需要综合考虑传输距离、传输速度、成本、安装维护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光纤类型。
总的来说,光纤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传输介质,在现代通信和网
络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分类和特点,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应用光纤,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光纤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区别

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区别1、多模光纤是光纤通信最原始的技术,这一技术是人类首次实现通过光纤来进行通信的一项革命性的突破。
2、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激光器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长距离、大信息量通信的迫切需求,人们又寻找到了更好的光纤通信技术----单模光纤通信。
3、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多模光纤通信固有的很多局限性愈发显得突出:①、多模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LED),光频谱宽、光波不纯净、光传输色散大、传输距离小。
1000M bit/s带宽传输,可靠距离为255米(m)。
100M bit/s带宽传输,可靠距离为2公里(km)。
②、因多模发光器件固有的局限性和多模光纤已有的光学特性限制,多模光纤通信的带宽最大为1000M bit/s。
4、单模光纤通信突破了多模光纤通信的局限:①、单模光纤通信的带宽大,通常可传100G bit/s以上。
实际使用一般分为155M bit/s、1.25G bit/s、2.5G bit/s、10G bit/s。
②、单模发光器件为激光器,光频谱窄、光波纯净、光传输色散小,传输距离远。
单模激光器又分为FP、DFB、CWDM三种。
FP激光器通常可传输60公里(km),DFB和CWDM 激光器通常可传输100公里(km)。
5、数字式光端机采用视频无压缩传输技术,以保证高质量的视频信号实时无延迟传输并确保图像的高清晰度及色彩纯正。
这种传输方式信息数据量很大,4路以上视频的光端机均采用1.25G bit/s以上的数据流传输。
8路视频的数据流高达1.5G bit/s。
因多模光纤最大带宽仅为1G bit/s,如果采用多模光纤传输,势必造成信息丢失、视频图像出现大量雪花甚至白斑、数据控制失常。
另一个致命的因素就是传输距离的限制,多模光纤1G bit/s带宽的传输距离理论上是255米(m),如果考虑到光链路损耗,实际距离还要小几十米。
6、从单模光纤通信技术诞生之日起,就意味着多模光纤通信方式的淘汰。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光通信领域最常用的两种光纤,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单模光纤在结构上有一根核心,里面充满原子,把激发的光转化成电信号。
它
是将光信号透射到一条中心的单芯光纤中,并在发送处和接收处通过对话导口进行对接。
它结构简单,不容易产生失真,同时由于即使长距离传输也不容易拉扯,因而易于安装维修。
而多模光纤具有不同类型的光波,是由多个独立的芯纤及芯芯缠绕层完成的多芯结构。
它采用弯折技术,聚焦点在芯纤中,使光信号通过不同的芯纤分布,从而在长距离传输时
减少损耗同时保证信号的质量。
它的特点是可以容纳多芯光波的传输,可在组网时提供冗
余和避免单点故障等功能。
另外,单模光纤只能传输光信号,传输速度受到抗干扰能力的限制,传输范围比较窄。
而多模光纤可以传输多种信号,速度快、传输范围宽。
在应用方面,单模光纤情况下多用于较短的通信路径中,如本地网络的建设等。
多模
光纤更适合室外的长距离通信,在有线电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结可知,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技术原理及优缺点相差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
距离、抗干扰等不同要求灵活选择,进行合理利用。
光纤区分及识别

光纤光纤按传输模式分为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
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光以一特定的入射角度射入光纤,在光纤和包层间发生全发射,当直径较小时,只允许一个方向的光通过,即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8.5或9.5μm,并在1310和1550nm的波长下工作。
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就是允许有多个导模传输的光纤。
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一般为50μm/62.5μm,由于多模光纤的芯径较大,可容许不同模式的光于一根光纤上传输。
多模的标准波长分别为850nm和1300nm。
还有一种新的多模光纤标准,称为WBMMF(宽带多模光纤),它使用的波长在850nm到953nm 之间。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者的包层直径都为125μm。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主要区别1,传输距离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直径较小使反射更加紧密,仅允许一种模式的光传播,从而使光信号传播的更远。
单模光纤可以传输40KM甚至更远的距离而不影响信号,因此单模光纤一般用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具有较大的直径芯,可以传播多种模式的光。
在多模传输下,由于纤芯尺掩躲寸较大,模间色散较大,即光信号“扩散”较快。
长距离传输时信号的质量会降低,因此多模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音频/视频应用和局域网(LANs),且OM3/OM4/OM5多模光纤可支持高速率数据传输。
2,带宽、容量带宽被定义为承载信息的能力。
影响光纤传输带宽度的主要因素是各种色散,而其中的模式色散最为重要,单模光纤的色散小,故能把光以很宽的频带传输很长距离。
由于多模光纤会产生干扰、干涉等复杂问题,因此在带宽、容量上均不如单模光纤。
最新一代的多模光纤带宽OM5设置为28000MHz/km,而单模光纤带宽则要大的多。
3、成本由于单模光纤芯径太小,较难控制光束传输,故需要激光作为光源体。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区别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区别根据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所谓"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
单模光纤采用固体激光器做光源,多模光纤则采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
多模光纤允许多束光在光纤中同时传播,从而形成模分散(因为每一个“模”光进入光纤的角度不同它们到达另一端点的时间也不同,这种特征称为模分散。
),模分散技术限制了多模光纤的带宽和距离,因此,多模光纤的芯线粗,传输速度低、距离短,整体的传输性能差,但其成本比较低,一般用于建筑物内或地理位置相邻的环境下。
单模光纤只能允许一束光传播,所以单模光纤没有模分散特性,因而,单模光纤的纤芯相应较细,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但因其需要激光源,成本较高。
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纤芯较细,使光线能够直接发射到中心。
建议距离较长时采用。
另外,单模信号的距离损失比多模的小。
在头英尺的距离下,多模光纤可能将损失其led光信号强度的50%,而单模在同样距离下只损失其激光信号的6.25%。
单模的带宽潜力使其成为高速和长距离数据传输的唯一选择。
最近的测试表明,在一根单模光缆上可将40g以太网的64信道传输长达2,英里的距离。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中光信号通过多个通路传播;通常建议在距离不到英里时应用。
多模光纤从发射机至接收机的有效率距离大约就是5英里。
需用跟离还受到升空/发送装置的类型和质量影响; 光源越弱、接收机越灵敏,距离越远。
研究说明,多模光纤的频宽大约为mb/s。
在安全应用中,选择多模还是单模的最常见决定因素是距离。
如果只有几英里,首选多模,因为led发射/接收机比单模需要的激光便宜得多。
如果距离大于5英里,单模光纤最佳。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带宽;如果将来的应用可能包括传输大带宽数据信号,那么单模将是最佳选择。
单模光纤积极支持单纤通话,它的同时实现就是一端采用的波长播发,的波长交,而另一端恰好相反,一端采用的波长交,的波长播发。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区别

单模光纤的英文标签为SF,多模光纤的英文标签为MF。
1,参考文献不同1.多模光纤:数值孔径为0.2±0.02,纤芯直径/外径为50μM / 125μNu,传输参数为带宽和损耗。
2.单模光纤:中央玻璃纤芯非常细(纤芯直径为9或10μm),只能传输一种模光纤。
2,特点不同1.多模光纤:它允许在一根光纤上传输不同模式的光。
由于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大,因此可以使用便宜的耦合器和连接器。
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μm至100μm。
2.单模光纤:其互模色散非常小,适合于长距离通信,但也存在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因此对光纤的光谱宽度和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
光源,即光谱宽度应窄且稳定性应良好。
3,用途不同1,多模光纤:多模光纤中传输的模数有数百种,各模的传输常数和组速率不同,使得光纤的带宽较窄,色散较大,损耗较大,因此仅适用于中短距离和小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
2.单模光纤:可以支持更长的传输距离。
在100Mbps以太网和1g千兆网络中,单模光纤可以支持超过5000m的传输距离。
区别:1.不同的光源单模光纤使用固态激光器作为光源。
以LED为光源的多模光纤。
2.费用不同单模光纤具有较宽的传输频率带宽和较长的传输距离,但由于需要激光源,因此成本较高。
多模光纤传输速度低,距离短,但成本相对较低。
3.传输方式的数量不同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和色散非常小,并且仅允许一种模式传输。
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和色散较大,可以传输数百种模式。
4.单模光缆的表面通常印有g652b或G652D或芯号+ B1。
X,例如24b1.1,表示有24芯B1.1光纤,即g.652b。
例如,48b1.3表示存在48芯b1.3光纤,即g.2d光纤。
多模光纤电缆通常具有相对较少的芯线。
通常,它们印有芯号+ A1B或A1A(请注意,A1A代表50/125多模光纤,A1B代表62.5 / 125多模光纤),或直接印有50/125或62.5 / 125和其他标记,例如如mm,om1,om2,OM3等。
光模块的单模和多模的六大区别及区分方法

光模块的单模和多模的六大区别及区分方法单模和多模光模块在光传输中所使用的光纤类型和传输方式有所不同,具体的区别和区分方法如下:1. 光纤类型:单模光模块使用的是单模光纤,而多模光模块使用的是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只允许单一光模式通过,而多模光纤允许多种光模式同时传输。
2. 光纤芯径:单模光模块使用的光纤芯径较小,通常为9/125μm,而多模光模块使用的光纤芯径较大,通常为50/125μm或62.5/125μm。
3. 传输带宽:单模光模块具有较高的传输带宽,能够传输高达10 Gbps以上的数据,而多模光模块的传输带宽较低,一般在1 Gbps以下。
4. 传输距离:由于单模光纤的较小芯径和较低的传输损耗,使得单模光模块的传输距离较长,达到数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
而多模光模块的传输距离较短,一般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
5. 使用波长:单模光模块使用的光波长通常在1310nm或1550nm范围内,而多模光模块使用的光波长通常在850nm或1300nm范围内。
6. 价格和功耗:由于单模光模块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成本较高,使得单模光模块的价格较多模光模块要高。
同时,由于多模光模块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功耗也较低。
区分方法:1. 通过查看光模块的标识牌或型号,单模光模块通常以SM (Single Mode)为标志,多模光模块通常以MM(Multi Mode)为标志。
2. 观察光模块的光纤接口,单模光模块的接口通常为绿色,多模光模块的接口通常为蓝色或黑色。
3. 查看光模块的规格参数,如芯径、传输带宽和传输距离等。
单模光模块的芯径较小、传输带宽较高、传输距离较长,而多模光模块则相反。
4. 可以通过测量光纤的衰减或传输距离来判断使用的光纤类型。
单模光纤的衰减较小、传输距离较长,而多模光纤则相反。
5. 可以通过检测光模块的光波长来判断其使用的光纤类型。
单模光模块通常使用的光波长在1310nm或1550nm范围内,而多模光模块通常使用的光波长在850nm或1300nm范围内。
光纤种类及规格特点

光纤种类及规格特点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电缆,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光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光纤种类及其规格特点。
1. 单模光纤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是一种具有较小芯径(通常为9um)的光纤,适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
单模光纤可以传输高达100公里以上的信号,并且具有较低的衰减和色散。
它主要应用于电话、广播电视、数据中心等领域。
2.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是一种具有较大芯径(通常为50um 或62.5um)的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可以传输数百米至数千米的信号,并且价格相对便宜。
它主要应用于局域网、城域网等领域。
3. 塑料光纤塑料光纤(Plastic Optical Fiber)是一种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光纤,通常具有较大芯径(通常为0.5mm至2mm),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塑料光纤价格相对便宜,但衰减和色散较大,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汽车仪表板显示等领域。
4. 特种光纤特种光纤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领域的光纤,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光栅光纤可以通过调制反射率来实现测量应变或温度变化;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在单根光纤上实现多点测量等。
这些特殊的应用要求特定的规格和性能指标。
总结:不同类型的光纤具有不同的规格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光纤种类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塑料光纤价格相对便宜,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等。
在一些特殊领域中需要使用到特种光纤,以满足其独特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容许不同模式的光于一根光纤上传输,由于多模光纤的芯径较大,故可使用较为廉价的耦合器及接线器,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μm至100μm。
目录分类对比多模光纤产品选用指南多模光纤的应用潜力1.九十年代所占市场2.七十年代崛起后3.特点4.“62.5”的兴衰和“50”的崛起5.“62.5”优势6.后续发展7.802.3出台的影响8.“新一代多模光纤”1.新一代类型2.新一代多模光纤光源3.新一代多模光纤的带宽4.光源的注入1.介绍2.①偏置注入3.②中心注入展开分类对比多模光纤产品选用指南多模光纤的应用潜力1.九十年代所占市场2.七十年代崛起后3.特点4.“62.5”的兴衰和“50”的崛起5.“62.5”优势6.后续发展7.802.3出台的影响8.“新一代多模光纤”1.新一代类型2.新一代多模光纤光源3.新一代多模光纤的带宽4.光源的注入1.介绍2.①偏置注入3.②中心注入展开分类基本上有两种多模光纤,一种是梯度型(graded)另一种是阶跃型(stepped),对于梯度型(graded)光纤来说,芯的折射率(refraction index)于芯的外围最小而逐渐向中心点不断增加,从而减少讯号的模式色散,而对阶跃型(Stepped Index)光缆来说,折射率基本上是平均不变,而只有在包层(cladding)表面上才会突然降低。
阶跃型(stepped)光纤一般较梯度型(graded)光纤的带宽低。
在网络应用上,最受欢迎的多模光纤为62.5/125,62.5/125意指光纤芯径为62.5μm而包层(cladding)直径为125μm,其他较为普通的为50/125及100/140。
对比相对于双绞线,多模光纤能够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在10mbps及100mbps的以太网中,多模光纤最长可支持2000米的传输距离,而于1GpS 千兆网中,多模光纤最高可支持550米的传输距离,在10Gps万兆网中,多模光纤最高可支持100米以内的传输距离。
多模光纤收发器业界一般认为当传输距离超过100米,电磁干扰非常严重,或频宽需要超过350MHz,那便应考虑采用多模光纤代替双绞线作为传输载体。
编辑本段多模光纤产品选用指南多模光纤的芯线标称直径规格为62.5μm/125μm.或50μm/125μm.。
规格(芯数)有2、4、6、8、12、16、20、24、36、48、60、72、84、96芯等。
线缆外护层材料有普通型;普通阻燃性;低烟无卤型;低烟无卤阻燃型。
九十年代所占市场九十年代多模光纤在世界光纤市场一直占有稳定分额。
多模光纤跳线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多模光纤市场基本保持在7~8%的光纤用量和14~15%的销售份额。
北美比这一大致平均比例偏高。
表4中世界多模光纤用量和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4%和11%,这是由于当年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猛增159%,达到1260万公里,使其他品种比例下降,多模光纤实际用量仍保持相应水平。
七十年代崛起后七十年代光纤进入实用化阶段是从多模光纤的局间中继开始的。
二十多年以来,单模光纤新品种不断出现,光纤功能不断丰富和增强,性能价格比不断苛求,但多模光纤并没有被取代而是始终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和其他品种同步发展。
其原因是多模光纤的特性正好满足了网络用纤的要求。
相对于长途干线,光纤网络的特点是: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传输距离相对较短;节点多、接头多、弯路多;连接器、耦合器用量大;规模小,单位光纤长度使用光源个数多。
特点传输速率低和传输距离短正好可以利用多模光纤带宽特性和传输损耗不如单模光纤的特点。
但单模光纤更便宜、性能比多模好,为什么网络中不用单模光纤呢?这是因为上述网络特点中弯路多损耗就大;节点多则光功率分路就频繁,这都要求光纤内部有足够的光功率传输。
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芯径粗,数值孔径大,能从光源耦合更多的光功率。
网络中连接器、耦合器用量大,单模光纤无源器件比多模光纤无源器件光纤贵,而且相对精密、允差小,操作不如多模器件方便可靠。
单模光纤只能使用激光器(LD)作光源,其成本比多模光纤使用的发光二极管(LED)高很多。
尤其是网络规模小,单位光纤长度使用光源个数多,干线中可能几百公里用一个光源,而十几公里甚至几公里的每个网络各有独立的光源。
如果网络使用单模光纤配用激光器,网络总体造价会大幅度提高。
目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已商用,价格与LED接近,其圆形的光束断面和高的调制速率正好补偿了LED 的缺点,使多模光纤在网络中应用更添生机。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到,认为单模光纤带宽高、损耗小,在网络中使用可以“一次到位”的考虑是不全面的。
康宁公司对网络中使用单模光纤和使用多模光纤的系统成本进行了计算和比较,使用单模光纤的网络成本是多模光纤的4倍。
使用62.5μm和50μm多模光纤的系统成本一样,区别在于不同种类的连接器。
选用无金属箍插拔式连接器系统造价(多模系统B)比用金属箍旋接的连接器,如FC型(多模系统A)的成本可减少1/2。
“62.5”的兴衰和“50”的崛起为适应网络通信的需要,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各国大力开发大芯径大数值孔径多模光纤(又称数据光纤)。
当时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了四种不同芯/包尺寸的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即A1a、A1b、A1c和A1d。
它们的纤芯/包层直径(μm)/数值孔径分别为50/125/0.200、62.5/125/0.275、85/125/0.275和100/140/0.316。
总体来说,芯/包尺寸大则制作成本高、抗弯性能差,而且传输模数量增多,带宽降低。
100/140μm多模光纤除上述缺点外,其包层直径偏大,与测试仪器和连接器件不匹配,很快便不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只用于功率传输等特殊场合。
85/125μm多模光纤也因类似原因被逐渐淘汰。
1999年10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EC SC 86A GW1专家组会议对多模光纤标准进行修改,2000年3月公布的修改草案中,85/125μm多模光纤已被取消。
康宁公司1976年开发的50/125μm多模光纤和朗讯Bell实验室1983开发的62.5/125μm多模光纤有相同的外径和机械强度,但有不同的传输特性,一直在数据通信网络中“较量”。
“62.5”优势62.5μm芯径多模光纤比50μm芯径多模光纤芯径大、数值孔径高,能从LED光源耦合入更多的光功率,因此62.5/125μm多模光纤首先被美国采用为多家行业标准。
如AT&T的室内配线系统标准、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的局域网标准、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的100Mb/s令牌网标准、IBM 的计算机光纤数据通信标准等。
50/125μm多模光纤主要在日本、德国作为数据通信标准使用,至今已有18年历史。
但由于北美光纤用量大和美国光纤制造及应用技术的先导作用,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均将62.5/125μm 多模光纤作为局域网传输介质和室内配线使用。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62.5/125μm光纤几乎成为数据通信光纤市场的主流产品。
后续发展上述形势一直维持到九十年代中后期。
近几年随局域网传输速率不断升级,50μm芯径多模光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自1997年开始,局域网向1Gb/s发展,以LED作光源的62.5/125μm多模光纤几百兆的带宽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与62.5/125μm相比,50/125μm光纤数值孔径和芯径较小,带宽比62.5/125μm光纤高,制作成本也可降低1/3。
因此,各国业界纷纷提出重新启用50/125μm多模光纤。
经过研究和论证,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了相应标准。
但考虑到过去已有相当数量的62.5/125μm多模光纤在局域网中安装使用,IEEE802.3z千兆比特以太网标准中规定50/125μm和62.5/125μm多模光纤都可以作为1GMbit/s以太网的传输介质使用。
但对新建网络,一般首选50/125μm多模光纤。
50/125μm多模光纤的重新启用,改变了62.5/125μm多模光纤主宰多模光纤市场的局面。
遵照上述标准,康宁公司1998年9月宣布推出两种新的多模光纤。
第一种为InfiniCor300型,按62.5/125μm标准,可在1Gb/s速率下,850nm波长传输300米,1300nm波长传输550米。
第二种是InfiniCor600型,按50/125μm标准,在1Gb/s速率下,850nm波长和1300nm波长均可传输600米。
多模光纤控制系统802.3出台的影响虽然1998年新出台的IEEE802.3z标准提出了在1Gbit/s网络中使用多模光纤的规范,但网络升级的发展比标准的制订还快。
目前要求传输速率达到10Gbit/s。
这使得62.5/125μm多模光纤的带宽限制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大公司在最近一两年开发推出了几种新品种多模光纤,如康宁的InfiniCor CL1000和InfiniCor CL2000,朗讯的Lazr—SPEED,阿尔卡特的GIGAlite等。
康宁在发布这种光纤时说:“康宁以娴熟的技术和新的折射率分布控制,推出这种以前只有单模光纤才能给出的特性而且能在网络中使用以前给多模光纤配套的低成本系统。
”“新一代多模光纤”在上述背景基础上,美国康宁和朗讯等大公司向国际标准化机构提出了“新一代多模光纤”概念。
新一代多模光纤的标准正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和美国电信工业联盟(TIA—TR42)研究起草。
预计2002年3~4月推出,新一代多模光纤也将作为10Gb/s以太网的传输介质,被纳入IEEE10Git/s以太网标准。
新一代多模光纤的英文缩写“NGMMF”(New Generation Multi Mode Fiber)已被国际通用,并可作为关键词在国际网站查询。
目前,新一代多模光纤的全面技术指标尚未正式公布,但从标准制订的相关报道及有关技术网站中可以得到如下确切信息:1.新一代类型新一代多模光纤是一种50/125μm,渐变折射率分布的多模光纤。
采用50μm芯径是因为这种光纤中传输模的数目大约是62.5μm多模光纤中传输模的1/2.5。
这可有效降低多模光纤的模色散,增加带宽。
对850nm波长,50/125μm比62.5/125μm多模光纤带宽可增加三倍(500MHz.km比160MHz.km)。
按IEEE802.3z标准推荐,在1Gbit/s速率下,62.5μm芯径多模光纤只能传输270米;而50μm芯径多模光纤可传输550米。
实际上最近的实验证实:使用850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作光源,在1Gbit/s速率下,50μm芯径标准多模光纤可无误码传输1750米(线路中含5对连接器),50μm芯径新一代多模光纤可无误码传输2000米(线路中含2对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