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集邮联合会邮展评审规则
国鉴邮票评级

国鉴邮票评级
国鉴邮票评级是一家从事纸币鉴定、银元鉴定、邮票鉴定、古钱币鉴定、机制币鉴定、连体钞鉴定、古玩字画等鉴定评级于一体的鉴定评级机构。
其邮票鉴定评级标准如下:- 全品:与发行时无异,票面色泽鲜艳、平整、无人为痕迹、印制缺陷及脏痕,邮票金粉或银粉保持完美、光亮。
齿孔整齐、自然、无折齿,连张邮票齿孔间无折痕。
背面干净、平整、无脏痕,有背胶邮票必须是原胶、全胶且润泽。
- 上品:票面色泽鲜艳,有轻微软折但无其他人为痕迹、印制缺陷及脏痕。
邮票金粉有轻微氧化或轻微指纹痕迹但无褪色。
- 中品:票面色泽基本鲜艳,有软折、印制缺陷及脏痕,但不严重。
邮票金粉氧化、指纹痕迹较重或较轻褪色。
齿孔基本整齐,有少许弱齿、或折齿,连张邮票齿孔间有断裂或撕开。
背面有软折、脏痕、无胶、脱胶、人为刷胶、轻微发黄。
- 下品:票面色泽暗淡、褪色,有严重硬折、人为痕迹、印制缺陷及脏痕,邮票金粉氧化指纹痕迹严重或褪色较重。
- 差品:凡有人为剪切,伤残、补色、刮戳、换底、拼补以及严重褪色、缺齿、揭薄、污迹的邮票均为差品。
国鉴邮票评级的标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建议你在收藏或投资邮票前,了解最新的评级标准和市场行情,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怎样编组一框邮集

评审规则(续)
2. 知识、个人的学习与研究 集邮的和专题的知识 学习和研究的准确性
30分
评审规则(续)
3. 品相和珍罕性 引人注目的程度 收集的难度 质量
30分
评审规则(续)
4. 外观印象 5分 简洁 表达清楚 外观 合计100分
评分等级
钻石奖90-100分 红宝石奖80-89分 绿宝石奖70-79分 蓝宝石奖60-69分 黄玉石奖50-59分 我们采用一、二、三等奖、参展证书。 2006年太原全国邮展采用金、银、铜奖,参展
展览竞赛级类型
世界邮展、国际邮展(洲级或区域性)、国家级、 省市级
选择主题
选题应由自己学习的专业、专长爱好来确定,如 《鱼》、《酒》、《走近贝多芬》、《钱》等高 奖邮集的作者都与专长、爱好的已有知识相结合 编组邮集。
撰写提纲
就像写书的目录一样,划分章节,对所选题目的 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系统研究。一框邮集用一 级或者二级标题。纲要界定了展品的素材结构。 前言引导。纲要要符合逻辑,如《扇子》。要讲 起源、发展,扇子的作用、功能,扇子的替代品, 来创作邮集,不能先功能后起源。
编组邮集是集邮爱好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欣赏邮票感到兴趣——收集邮票——研究邮票— —编组邮集参加展览。
邮展类别
国际集邮联合会(FIP)展览 评审规则列出: 传统类、邮政史、专题类、航空、航天、邮政用
品、青少年类(分ABCD组年龄段,A为15岁以下组,B为16-17岁组,C为18-19岁 组,D为20-21岁组)、极限类、印花(税票)、文献类、 现代沙龙集邮类(一框邮集、开放邮集,即节俭 类)等类别。除后者,邮集参展必须有五框。每 一框16个贴片(共80片),贴片尺寸23x29cm。
第八讲邮集的制作

第八讲邮集的制作一、邮集与集邮集邮者将收集到的邮票、封、片、简、戳等各式各样的邮品,按照不同类别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并经过设计、编排,制作成能够表达一定内容的专集,称为邮集。
集邮是指对邮品的收集,是收藏的初始阶段;组编邮集属于高层次的集邮活动,是邮品收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邮集是把收集到的邮品按照某种规则或按照集邮者的思路编组成集,形成一部作品。
编组制作邮集的过程包含了收集、鉴赏、学习、研究的集邮全过程。
邮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创作过程和研究水平,把集邮文化的丰富思想和艺术内涵表现出来,是集邮者成熟的标志。
邮集是集邮者多年节衣缩食所付出的财力和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所付出心血的结晶,代表了集邮者在这一收集领域中的最高收藏水平。
一部上乘的邮集,可以使人获得完整系统的知识,欣赏到邮品的个体美和邮品在贴片上的群体美、以及邮品和文字的组合美。
二、编组邮集的目标邮集分供自我欣赏、研究之用的收藏邮集和按照竞赛性邮展规则组编的参展邮集。
无论何种邮集,都是集邮者矢志不渝、劳动创造的结晶。
1.自娱自乐型收藏邮集集邮本身带有娱乐的性质,绝大多数集邮爱好者属于自娱自乐型群体,他们集邮的目的就是寻求快乐,品尝寻寻觅觅的收集过程所带来的满足感,体验邮品带给人们的美感和渊博的知识。
这些人组编邮集,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完全凭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在思想内容、结构顺序、条目注释、文字书写等方面都可以比较随便。
例如:《姓氏邮戳》邮集,“石家庄”、“孟家屯”……到处翻找各种实寄封上的品相好邮戳;《名人名言》邮集,收集人物邮票,查找资料,逐枚考据人物的身份、背景、成就、著作,摘录代表性经典语录;《成语故事》邮集,用几枚邮票巧妙排列,组成成语;《高校公函封》邮集,收集带印刷体的校名,了解全国高校校名的变化;收集各种纪念封、官方首日封、原地封、……这些人强调的是收集过程中一种精神享受的快乐,并不重视邮集的结果。
2.竞赛型参展邮集按照国际集邮联合会制定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编排,参加竞赛级(性)集邮展览的邮集,往往是收藏邮集中的精华部分。
第八讲邮集的制作

第八讲邮集的制作一、邮集与集邮集邮者将收集到的邮票、封、片、简、戳等各式各样的邮品,按照不同类别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并经过设计、编排,制作成能够表达一定内容的专集,称为邮集。
集邮是指对邮品的收集,是收藏的初始阶段;组编邮集属于高层次的集邮活动,是邮品收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邮集是把收集到的邮品按照某种规则或按照集邮者的思路编组成集,形成一部作品。
编组制作邮集的过程包含了收集、鉴赏、学习、研究的集邮全过程。
邮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创作过程和研究水平,把集邮文化的丰富思想和艺术内涵表现出来,是集邮者成熟的标志。
邮集是集邮者多年节衣缩食所付出的财力和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所付出心血的结晶,代表了集邮者在这一收集领域中的最高收藏水平。
一部上乘的邮集,可以使人获得完整系统的知识,欣赏到邮品的个体美和邮品在贴片上的群体美、以及邮品和文字的组合美。
二、编组邮集的目标邮集分供自我欣赏、研究之用的收藏邮集和按照竞赛性邮展规则组编的参展邮集。
无论何种邮集,都是集邮者矢志不渝、劳动创造的结晶。
1.自娱自乐型收藏邮集集邮本身带有娱乐的性质,绝大多数集邮爱好者属于自娱自乐型群体,他们集邮的目的就是寻求快乐,品尝寻寻觅觅的收集过程所带来的满足感,体验邮品带给人们的美感和渊博的知识。
这些人组编邮集,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完全凭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在思想内容、结构顺序、条目注释、文字书写等方面都可以比较随便。
例如:《姓氏邮戳》邮集,“石家庄”、“孟家屯”……到处翻找各种实寄封上的品相好邮戳;《名人名言》邮集,收集人物邮票,查找资料,逐枚考据人物的身份、背景、成就、著作,摘录代表性经典语录;《成语故事》邮集,用几枚邮票巧妙排列,组成成语;《高校公函封》邮集,收集带印刷体的校名,了解全国高校校名的变化;收集各种纪念封、官方首日封、原地封、……这些人强调的是收集过程中一种精神享受的快乐,并不重视邮集的结果。
2.竞赛型参展邮集按照国际集邮联合会制定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编排,参加竞赛级(性)集邮展览的邮集,往往是收藏邮集中的精华部分。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首日封集邮类展品评审专用规则(2021年3月发布)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首日封集邮类展品评审专用规则(试行)第1条竞赛性展览首日封集邮类(简称首日封类)展品在国家级竞赛性邮展中作为试验性类别展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我国邮展类别的多样性,使具有较好群众基础的集邮方式进入国家级邮展,鼓励更多的集邮者参与集邮和邮展活动。
第2条定义2.1 首日封类素材首日封类素材主要是指在邮票发行首日,使用或盖销邮资所产生的信封、邮简、明信片、信卡等邮品;可以是制作的未经实寄的,也可以是经过邮政寄递的。
2.2 展品首日封类展品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围绕一个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要求,用所收集到的相关适用素材编组而成,以展示参展者在该主题领域的收藏、学习与研究成果。
第3条展品的组成原则3.1 首日封类展品只能由首日封类素材组成。
3.2 首日封类素材载体应是在各个时期内符合当时邮政要求的规格及材料制作的;绘有图案的,所占的面积应在邮政要求范围以内;有镶嵌物的,也应符合邮政和邮展相关要求。
3.3 首日封类素材上盖销邮资的戳记必须是有效的邮政日戳,如普通日戳、风景日戳、纪念邮戳等。
3.4 首日封类展品可以使用制作首日封载体的设计图稿,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印样、样张等;也可以使用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的设计图稿、戳样等作为素材。
3.5首日封类展品不应使用以下素材:违反邮政有关规定制作的邮品,邮政用品,邮资机符志,极限明信片,不能直接用于邮政寄递的戳卡、邮折等。
第4条展品的编组方式4.1 按国家或地区;4.2 某一特定范围或某一特定时期;4.3 专门学习与研究;4.4 专题或主题;4.5 参展者认为适当的编组方式。
第5条展品的规模每部展品规模应为5个标准展框。
获得国家级邮展大镀金奖及以上奖级的,再次展出时应扩充至8框。
第6条展品的评审6.1 评分项目和标准处理(20分)和重要性(10分)30分知识、学习与研究35分品相(10分)和收集难度(20分) 30分外观 5分总分 100分6.2 处理和重要性处理是指展品主题清晰、题目范围明确,计划围绕题目展开,拓展具有逻辑性、均衡性、故事性,素材的使用在主题范围内贴切、完整,构思新颖、具有独创性。
浙大“集邮与文化”复习资料(完整)

必须16页,竖式格式A4纸(PPT较稳定)一、选择题:[1]我国的邮驿制度延续了约3000年,直到现代邮政逐渐发展起来,才代替了古老的驿站制度。
[2]我国正式出现专为民间传递信件的民信局是在明代[3]八卦戳是采用我国古代《周易》中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构成的这种邮戳的格式。
[4][5]邮局,是1634年在法国最先创设的。
[6]古代邮传发展到战国普遍应用了通信信物——符节。
[7]隋唐时期,在边境和作战时的通信方式主要是烽火传讯[8]我国的驿站制度历经千余年,直到1913年才被废除。
[9]我国清代发行的邮票,大多在英国、日本等国印刷,直到1914年,中国才开始自己印制邮票。
[10]我国第一套航空邮票是由中华邮政发行的。
[11]新中国第一套在邮票上书写动植物拉丁字名的邮票是刘硕仁设计的《白暨豚》[12]我国第一次发行的生肖邮票——T.46《庚申年》特种邮票,发行时间是B 1980年2月15日。
[13]我国目前实行的义务兵免费邮寄平信的戳记为三角形,其每边长为36毫米。
[14]新中国成立后,规定各解放区原有邮票一律发售至1950年6月底,自1950年9月1日起,全国各邮局开始统一使用中国人民邮政总局印制的邮票。
[15]印有面值和“TO PAY”的英国邮票是欠资邮票。
[16]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邮票上都印有国名,惟独例外。
[17]目前,世界上众多的国际组织机构中,有权发行邮票的有一个组织。
[18]纪1、纪2、纪3邮票上用的邮政名称是中华人民邮政。
[19]我国各时期发行的邮票中,最早印有长城图案的邮票是航空邮票。
[20] “黑便士”邮票发行后,除作邮资贴信外,还当作印花税票使用,发行第一年的印量即达7200 万枚。
[21]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无齿孔邮票是《梅兰芳舞台艺术》。
[22]《香槟》、《斯科特》、《吉本斯》、《米歇尔》四家有影响的世界邮票目录分别是在法、美、英、德等国出版的。
[23]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第七届之前只有希腊一个国家发行过纪念邮票。
邮票的信封的种类和价值

邮票的信封的种类和价值一些初入邮坛的人认为,集邮就是集邮票,或者说只有邮票才最值钱,破信封没有什么价值。
其实不然,一般邮票的价值,有国家的或权威的邮票目录可进,如英国的一枚“黑便士”邮票的信封的价值却远远超过“黑便士”邮票本身。
在前几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这枚信封卖了240万美元。
就是说,这个只有6克重的信封卖得的巨款相当于30公斤黄金!从集邮角度来说,信封也是一个不小的“家族”,种类很多。
比如,有邮资封、首日封、尾日封、首航封、纪念封、邮展封、生肖封、迎春封、镶嵌封、邮资总付封,邮资已付封、邮电公事封、有声信函封、特快专递封、附加费封等等。
这些信封都有自己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邮资信封:它是一种经国家邮政部门设计、印制、发行的直接印有作为邮资凭证的图案的信封。
在国际集邮联颁发的《国际邮展评审规则》中,大部分参展类别的合格邮品中占有很大分量。
实际上,邮资信封具有邮票的同等价位。
一般来说,邮资封中纪念邮资封的地位更为突出。
纪念邮资信封JF:这种邮资封都是为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重要组织机构等专门发行的,右上角的邮资图案与左侧图案设计考究,相得益彰。
如果说,邮资信封相当于邮票的话,那么纪念邮资信封便相当于邮票家族中的纪念邮票一。
在我国,纪念邮资信封诞生于八十年代。
1982年8月26日,我国政府发行一枚“纳米比亚”纪念邮资信封,并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系列编号—“JF1”。
从此之后,“JF”接二连三地面世,并逐渐得到了邮人们“认同”。
由于“JF”封的印量与纪、特邮票相比少的可怜。
在1991年的邮市疯潮,“JF”系列身价猛增,成为重点之一,以至纪念邮资封的销售也受到凭证限制,成为“紧俏货”。
普通邮资信封PF:它与纪念邮资封的不同之处在于,普通邮资封是将已发行的普通邮票印作邮资图案,而且信封上除了邮资图外一般没有其他图案。
中国的普通邮资信封比纪念邮资封的资格老。
1956年,编号为“PF1”的“普9天安门图”普通邮资封就问世了。
世界邮展发展史

世界邮展发展史邮展是集邮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852年比利时人 P. 温地美伦在布鲁塞尔用镜框展出88枚邮票,成为世界最早的个人邮票展览。
1873年奥地利举行了一次全国邮展,接着于1881年11月13日—20日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国际邮展。
以后世界各大洲陆续举办了国际邮展,其中美洲于1913年在美国纽约;大洋洲于1928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非洲于1928年在南非德班;亚洲是1952年在菲律宾马尼拉。
193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了首届国际航空邮展,1969年在卢森堡举办了首届国际青少年邮展,1975年在比利时首次举办了世界专题集邮展览,1985年在瑞士洛桑举办了首届国际奥林匹克体育展。
1926年国际集邮联合会(FIP)成立后,陆续制订和完善了邮展规则,并要求各成员严格按规则执行。
1927年德国斯特拉斯堡国际邮展是首次由FIP赞助的。
20世纪以来国际邮展主办国一般都要发行纪念邮票或邮展纪念品。
1906年意大利为米兰国际邮展发行了类似邮票的封口纸。
1924年比利时在布鲁塞尔国际邮展上发行纪念邮票,成为世界上第一次为国际邮展发行的邮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邮展规模不断扩大,1986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邮展共展出6000框展品。
自1987年以来几乎每年都举办2次以上的世界邮展。
从1881年至今已举办过世界和国际邮展达200多次。
邮展内容的丰富,水平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有效地推动了全世界集邮成果的交流和集邮活动的开展。
集邮展览,从产生到不断正规化、科学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中,人类用实力和智慧不断培育集邮展览这棵幼芽,使其成为一棵茁壮的参天大树,如果对其做一全方位的剖析,它完全能与国际奥林匹克体育盛会相比拟。
1840年,英国发行了人类邮政史中的首枚邮票。
就在第二年,一位伦敦的女士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收购邮票,用以装饰她的房间,此举不仅具备收藏及商业涵义,也反映出人们对邮票的展示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条展品评审
5.1展品的评审以FIP邮展总规则第五章(第31条至第47条)为总依据。
5.2展品的评审以上述第4条标准为基础。按下列有关打分标准引导评审委员会进行均衡的评审:
展品的处理和集邮重要性30
集邮及与集邮相关的知识,个35
人的学习与研究
品相xx性30
反映参展者从其依据的全部素材中选择的参展展品所体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个人的学习:
反映参展者对所选展出的展品进行的详尽的分析;研究:
反映参展者对所选主题提出的有关的新的事实和见地。
4.6“邮品的品相xx性”评审标准:
要求根据能用于选题的现有素材的水准、入选邮品的珍罕程度和收集难度来评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的质量。
4.7“展品的外观和印象”评审标准:
5.9第5条中的各款对于集邮文献类、专题类和青少年级展品,可根据它们的特性进行必要的改动。这些改动将在它们各自的专用规则中阐明。
第6条最后条款
6.1如译文产生歧义,应以英文文本为准。
6.2FIP关于FIP邮展竞赛级展品评审总规则于
1985年11月5日在罗马第54届FIP代表大会上通过,自
1985年11月5日起生效,始适用于该届代表大会后FIP所给予赞助、誉助和持助的邮展。
2.2对展品的评审只限于展出品。
2.3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中将确定各类展品的组成原则。
第3条展品组成原则
3.1一部展品应只由适于展出的邮品组成。
3.2适于展出的邮品是指:
为了传送邮件或其他邮政通信目的,由政府、地方或私人邮政代理机构,或由其他正式被委托或被授权的机构发行的、已计划发行的、或已生产完毕准备发行的邮品;实际使用过的邮品;或认为可作有效邮资凭证的邮品。
5.7除颁发奖牌外,评审委员会还可向在集邮研究或创造性方面表现出色的展品表示祝贺,对同一展品不能祝贺两次(见集邮展览总规则第7条第6款)。
5.8展品含有参展者未能辨别的伪造品或赝品而被评委会降级时,将通过参展者的国家集邮联合会的展品征集员及时通知参展者本人。该情况还将转告“FIP鉴定和防止伪造品委员会”
1.3本评审总规则适用于FIP邮展所有竞赛级类别。
1.4 FIP关于FIP邮展各竞赛级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均依据于本评审总规则,并从本评审总规则中引伸。FIP各集邮委员会根据本类别展品的特点,可以直接采用这些评审规则或对其加以补充。
第2条竞赛级展品
2.1根据邮展总规则第6条的规定,由于FIP邮展所分配的展框限额,通常并不能保证集邮者展出其整部邮集。因此,参展者必须选用合适的邮品(这些邮品应能确保主题的连贯性和可读性),并反映其邮集状况的知识内容最相关的部分。
银奖70
银铜奖65
铜奖60
5.5邮展大奖奖给那些超过大金奖标准,具有卓著集邮成绩的展品(参见FIP邮展总规则第7条第3款)。
5.6根据邮展总规则第7条第5款,特别奖由评审委员会支配。评审委员会可将这些特别奖颁发给至少获得过一枚大镀金奖,并因集邮成绩特别卓著和具有异乎寻常的邮品而受到赞赏的展品。该奖并非两级之间另列的一种奖品。
3.3展品应明确地表现出主题的主体思想,而展品的选题应按竞赛级各专用规则所定义的各竞赛类别的特性来处理和发展。展品应按精心编制的纲要和个人的研究特色加以发挥。标题必须与展品内容一致,构思须在导言中阐明,并必须选用一种FIP规定的正式语文书写。
3.4展出的邮品应完全与选题一致。所选邮品应以最合适的方式表达构思,以显示参展者对主题的理解和个人的研究水平。展品还须最大限度地包括现有的高质量的集邮素材。
国际集邮联合会(
第1条竞赛级展览
1.1国际集邮联合会(以下简称FIP)遵照章程(第5条和第43至45条)和FIP邮展总规则,促进国际集邮展览。FIP可向世界邮展提供赞助,向国际邮展提供誉助,向其他邮展提供持助。
1.2下文中所规定的关于FIP邮展展品的各项评审原则适用于所有竞赛级展览。这些原则将作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准则,并作为集邮者完善其展品的指南。
3.5展品的布局和文字解说应简明扼要,耐人寻味,并保持均衡。如邮品本身不足以自明,或有必要对特殊研究予以阐明时,则需作简短说明。
第4条展品评审标准
4.1展品的评定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委会的组成及其职责的履行均按FIP邮展总规则第五章的条款执行。
4.2 FIP邮展对竞赛级展品的评审总标准如下:
——处理;——集邮的重要性;——集邮及与集邮相关的知识,个人的学习与研究;——展出邮品的品相和珍罕性;——外观印象。
外观印象5
100
在各评审专用规则中应明确规定“展品的处理和重要性”及“品相和珍罕性”两项的具体分数,以便反映出各类展品所具有的特性。
5.3根据FIP邮展总规则第7条颁发各类奖品。
5.4根据展品获得的总分,对照下表颁发奖牌(参见FIP邮展总规则第7条第4款):
大金奖95
金奖90
大镀金奖85
镀金奖80
大银奖75
4.3“处理”评审标准:
要求评审参展者用来说明选题的所选邮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4“集邮的重要性”评审标准:
要求对参展者所选主题的集邮意义进行评审,即选题的范围、主题选材的难度等级及邮品的集邮价值。
4.5“集邮及与集邮相关的知识,个人的学习和研究”评审标准:
要求根据所选邮品及其相关说明来评定参展者的知识程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