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治手册

合集下载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第一章暴露等级判定和处置原则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判定暴露等级后,及时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

在获得知情同意后(知情同意书模板见附件,各省份也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制定),医务人员对伤口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二章伤口处置第七条伤口处置包括彻底冲洗和规范清创处置。

伤口处置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置。

冲洗或者清创时如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注射器或者专用冲洗设备对伤口内部进行灌注冲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

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予以清创。

第八条综合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等因素对伤口进行区别处理。

狂犬病宣传手册

狂犬病宣传手册

狂犬病宣传手册《狂犬病宣传手册》第一章狂犬病简介1.1 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Rabies)是一种严重的、具有致死性的传染病,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引起,是由病毒侵入人体神经系统,引起感染性病症的一种疾病,属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重大热带病之一。

1.2 狂犬病的传播狂犬病的传播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吻、咳嗽等,通过空气传播给人; 2)接触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慢性传染源(患病的动物),或者是病毒携带者(动物患有狂犬病,但并未出现症状),通过接触传播给人;3)血液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损伤和血液接触传播给人。

第二章狂犬病的预防2.1 采取注射疫苗预防狂犬病采取注射疫苗预防狂犬病是防止狂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注射疫苗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性措施,可有效抑制狂犬病的传播,减少死亡率。

2.2 避免接触宠物避免接触宠物也是防止狂犬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宠物中如果有患病的动物,就会增加接触狂犬病病毒的机会,从而导致患病的几率增加。

2.3 采取果汁清洗伤口采取果汁清洗伤口是一种有效的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果汁中含有的矿物质和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狂犬病病毒的活性,从而降低感染的几率。

第三章狂犬病的检测3.1 采集血液样本狂犬病检测的常用方法是采集血液样本,血液中含有狂犬病病毒的抗原,通过血液样本检测,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患者是否感染了狂犬病。

3.2 对抗原的检测对抗原的检测是狂犬病检测的另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对抗原的检测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狂犬病,从而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束语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很容易造成致命性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它。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它,尽量避免接触宠物,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几率,从而保护自身和全社会的健康。

2024版年度狂犬病防控知识完整版

2024版年度狂犬病防控知识完整版

时间安排
通常在被咬伤事件发生后尽快接种,一 般是在0、3、7、14、28天各接种一针, 确保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接种。
2024/2/3
8
避免接触感染源和减少暴露风险方法
避免与不明健康状况 的动物接触,尤其是 流浪狗、猫等。
在动物密集区域或野 外活动时,注意穿长 袖长裤,减少暴露部 位。
2024/2/3
13
综合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
01
02
03
04
狂犬病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 隔离、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 主,同时加强护理和营养支持
狂犬病免疫治疗包括注射狂犬 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提高患
者免疫力,中和病毒
狂犬病并发症治疗包括处理伤 口、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
紊乱等
狂犬病患者需隔离治疗,避免 传染给他人,同时做好消毒和
建立协作机制
建立狂犬病防控工作协作机制,定 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问 题。
加强信息共享
加强狂犬病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共 享,确保信息及时、准确、畅通。
2024/2/3
22
06
公众对狂犬病存在误区解读
2024/2/3
23
误区一:只有被咬伤才会感染狂犬病
实际上,狂犬病病毒不仅存在于动物的唾液中,还可能存在于动物的神经组织和体 液中。
危害程度
狂犬病是一种几乎无法治愈的致死性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病毒 会攻击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
2024/2/3
5
全球及我国狂犬病发病现状
2024/2/3
全球发病现状
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是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 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狂犬病防治指南

狂犬病防治指南

狂犬病防治指南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疾病),由一种病毒引起。

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然后通过咬伤或抓伤,经过与受到感染的唾液密切接触传播至人。

潜伏期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短则不到1周,长则1年以上。

症状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并不典型。

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发展为可致命的进行性脑脊髓炎症。

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状是机能亢进,躁动,恐水,有时还怕风。

数日后患者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早瘫性狂犬病约占人类死亡病例总数的30%。

与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么剧烈,且通常较长。

从咬伤或抓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

然后患者渐渐陷入昏迷,最后死亡。

诊断目前尚无检测手段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诊断人是否感染狂犬病,而且若不出现恐水、怕风等特异性的狂犬病体征,也很难做出临床诊断。

人类狂犬病可通过各类诊断技术对活体和尸体做出确认,这些技术旨在检测受到感染组织(大脑、皮肤、尿液或唾液)的全病毒、病毒抗原或氨基酸。

现状据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市今年上半年犬咬伤病例达到7771例。

XXX近三年来接到有关犬只的投诉数据达到3528条,其中有明确时间、地点及投诉对象的有效投诉为233条。

当爱狗人士对宠物的喜爱,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碰撞之时,狗就成了烦心事。

投诉主要集中在遛狗不拴绳和狗咬人。

因此在这里倡议:请养犬人自觉栓养爱犬,并按时给犬只接种狂犬疫苗。

养犬人不得遗弃犬只。

目前,社会上的“流浪犬”、“无主犬”数量激增也是引起狂犬病蔓延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咨询问题遇见野狗怎么办?首先尽量不要招惹动物;狭路相逢时,尽量放缓动作或静止不动,减少对狗的激惹;如果遭到攻击,尽量保护头面。

研究表明,被攻击头面部的伤者预后相对差,且因毁容造成的经济和生理负担很重。

伤情自我识别利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

如果感到疼痛或不适,说明皮肤粘膜已破损,存在狂犬病毒侵入条件。

此时我们就需要寻求医生帮助。

如无不适,就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伤口明显,则要用大量自来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同时,利用医用酒精对创面进行消毒,以杀灭病毒。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16年版)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16年版)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1、暴露后预防处置的内容包括: ➢①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 ➢②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③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 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2、判定暴露级别后,应根据需要尽早进行伤口处 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 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狂犬病暴露分级
➢ 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Ⅰ级暴露:①接触或喂养动物;②完好的皮肤被舔;③ 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 排泄物。
Ⅱ级暴露: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 或擦伤。【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 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 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 用)】。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12月
概述
➢ 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以中枢神 经系统损伤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 临床特征: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 进行性瘫痪等
➢ 此病为人畜共患,是一种自疫源性疾病,人发病后病死率 几乎100%。畜狂犬病可为钝拙感染,不发病
典型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前驱期 3兴奋期 4麻痹期
从暴露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一般 为1-3个月,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 年以上,此时期内无任何诊断方法
5昏迷和死亡
Hale Waihona Puke 典型的临床表现:1潜伏期
2前驱期 3兴奋期 4麻痹期
5昏迷和死亡
一般为2-10天(通常2-4天)。 1)通常以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 等不典型症状开始 2)50%-80%的患者会在原暴露部位出现 特异性神经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如痒、麻 及蚁行感等)

狂犬病知识宣传手册

狂犬病知识宣传手册

一、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临床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二、狂犬病有什么危害?近几年,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

人一旦患病,病死率几为100%,被称为“不治之症”。

三、狂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3期:(一)前驱期发病多以低热、头痛、倦怠、恶心、恐惧不安等开始,继而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部发紧感觉。

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

本期持续约2~4日。

(二)兴奋期患者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交感神经功能每呈亢进,出现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

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晰,但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等。

本期约1~3日。

(三)瘫痪期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尤以肢体弛缓性瘫痪为多见;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本期持续约6~18个小时。

四、狂犬病潜伏期有多长?人间狂犬病潜伏期从5天至数年(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

五、哪些动物可携带狂犬病毒?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常见的有狗、猫、狼、蝙蝠、浣熊、猴、鼠、兔、牛、猪。

六、被犬咬后,如何处理?(一)清洗。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被咬处,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

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

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

注意: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及头面部,或伤口大且深,伤及大血管需要缝合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为前提,做抗血清处理后即可缝合。

不能用口吸,可在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狂犬病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疾病,没有及时预防和治疗会危及人类生命。

狂犬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预防控制也需要关注动物的防疫工作。

一、狂犬病的传播方式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病毒会通过疫苗注射、动物伤口、唾液或者尿液等感染途径进入人体或者动物体内,引起神经系统感染和其他相关病症。

二、狂犬病的症状和预防控制措施
狂犬病潜伏期最长可达1-3个月,初期感染病人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狂犬病病人会出现疯狂、兴奋、烦躁、惊吓、狂躁等症状,发作时可能会产生恐惧、咳嗽、呕吐、抽搐、失禁等。

如何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呢?
1.做好狂犬病疫苗接种
首先,为了防止动物感染狂犬病,大家要及时为自己的宠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对于人来说,如果被狂犬病疫苗接种过程未及时完成或者接种不足,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2.减少人畜接触
其次,大家要注意减少人畜接触,避免被病毒感染。

如果有动物咬伤或者抓伤的情况,应该及时清洗伤口,然后使用75%的酒精或碘酒消毒,并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3.加强防疫知识宣传
最后,我们要加强狂犬病防疫知识的宣传,让广大民众都了解狂犬病,了解预防控制方法,以便及时预防和控制病情的扩散。

三、结语
总之,狂犬病预防控制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问题,涉及动物、人类、卫生、医疗等众多层面。

大家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从自己做起,做好防疫工作,避免疫情的扩散。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1. 引言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可感染多种动物,包括人类。

狂犬病预防控制是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狂犬病预防控制的技术指南,以帮助各级卫生和畜牧部门有效应对狂犬病威胁。

2.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主要通过狗的咬伤传播给人类,也可以通过其它哺乳动物和人类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病毒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中,当被感染动物咬伤时,病毒可通过伤口进入人体。

3. 狂犬病的症状和预防控制方法3.1 狂犬病的症状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但也可能长达一年。

潜伏期过后,感染者会出现头痛、发烧、恶心和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焦虑、不安、抽搐和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最终导致瘫痪和死亡。

3.2 狂犬病的预防控制方法3.2.1 管理家养犬只•定期疫苗接种:所有狗都应按规定接种狂犬病疫苗,并保持定期复检和补充接种。

•限制流浪犬数量:采取措施控制流浪犬数量,如积极推动绝育计划、加强执法打击流浪犬贩卖等不法行为。

•监管犬只离境:对犬只的离境进行监管,确保离境犬只已接种狂犬病疫苗。

3.2.2 加强疫苗接种覆盖率•针对人口密集地区和狂犬病疫情高发区域,采取集中接种疫苗的措施,以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提供免费或低价疫苗:为经济困难家庭和贫困地区提供免费或低价狂犬病疫苗接种服务,以确保所有人都能接种疫苗。

3.2.3 提供紧急处理和治疗•建立救治网络:建立狂犬病救治网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紧急处理和治疗。

•提供有效抗病毒药物:确保紧急处理和治疗中能提供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4. 狂犬病的监测与报告4.1 监测狂犬病病例•建立狂犬病病例监测系统:建立统一的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报告狂犬病病例。

•定期分析监测结果:定期分析狂犬病病例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

4.2 狂犬病的报告与通报•确立病例报告和通报机制:建立狂犬病病例的报告和通报机制,确保病例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防治手册1.为何要停止生产含氢氧化铝佐剂的狂犬病疫苗?研究发现,含氢氧化铝佐剂的狂犬病疫苗较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免疫人体后中和抗体的产生晚7天左右。

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后免疫是一种应急使用,抗体的产生越早越好。

因此,氢氧化铝佐剂对狂犬病的暴露后治疗十分不利。

另据报道,使用了丹麦Statens血清研究所生产的氢氧化铝吸附的百白破疫苗,导致546例注射部位出现顽固性硬结性瘙痒的严重不良反应。

其中77%的不良反应病例经皮肤试验确认为对氢氧化铝过敏。

狂犬病疫苗中的的氢氧化铝佐剂同样可以导致不良反应增多。

因此,2004年12月的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已要求各生产企业在2005年6月30日前停止氢氧化铝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

2.为什么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禁止臂部肌肉注射?因为臂部脂肪较多,疫苗注射后不易扩散,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因此,要求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儿童最好选择大腿前外侧区肌肉注射。

3.正在接种其它疫苗,是否可以注射狂犬病疫苗?正在接种其它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接种部位应远离前一种疫苗的接种部位。

4.使用疫苗的同时使用抗生素,会影响疫苗的效果?二者同时应用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5.年幼儿童注射疫苗为什么选择大腿前外侧?因为臂部肌肉脂肪较多,疫苗注射后不易扩散。

上臂三角肌不发达,会影响疫苗的吸收。

大腿前内侧因有大血管和神经经过,在此接种易发生危险。

所以,年幼儿童应在大腿前外侧区肌肉注射,这里肌肉丰厚,易接种。

6.狂犬病病毒从感染至发病有哪些步骤?狂犬病病毒从感染到发病的步骤为:①病毒感染;②病毒在肌肉内复制;③病毒在神经肌肉结合处,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④病毒通过快速轴突传递方式在周围神经的轴突内传播;⑤在脊髓的神经元与局部的周围感觉(背根)神经节内复制并快速上行到脑;⑥脑部神经元感染伴发神经功能障碍;⑦沿神经离心扩散到唾液腺、皮肤、角膜以及其他器官。

7.狂犬病病毒是如何与神经细胞相互作用的?狂犬病病毒与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分四个阶段:①吸附:狂犬病病毒吸附于健康的神经细胞;②侵入:病毒被细胞吸入,进入细胞内;③复制:在细胞内,病毒迅速繁殖;④出芽:新的狂犬病病毒离开宿主细胞,吸附于其他神经细胞。

然后,病毒从脑通过神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器官。

8.狂犬病病毒的特性有哪些?狂犬病病毒是嗜神经性病毒,对神经组织有特殊亲和力。

病毒不能穿透健康皮肤,主要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入侵,少数由呼吸道吸入感染。

病毒侵入后,沿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神经,侵害中枢神经细胞,然后再由中枢沿传出神经侵入各脏器组织,如唾液腺、眼、舌、皮肤、心脏等。

因唾液腺最适狂犬病病毒繁殖,故唾液中含病毒最多,早在症状出现前14天即有病毒出现。

因此唾液为主要传染源,既可通过舔咬感染人和畜,又可通过流涎污染环境,引起吸入性感染。

9.狂犬病的病原体是什么?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

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

10.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的人又被犬咬伤还用再打针吗?全程接种符合效价标准的疫苗后1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且已进行过上述处置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接种全程疫苗。

此外,对暴露前后所用的疫苗效价无法证实者及免疫回忆应答无法确认者仍应进行全程免疫。

11.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都可以感染,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

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

该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

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为100%。

12.被狂犬咬伤,就肯定要得狂犬病吗?答:不一定,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30%-70%的人发病。

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有很多影响因素:1.要看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的数量多少,如果疯狗咬人时处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它的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就比处于发病后期时少;2.咬伤是否严重也影响被咬的人是否发病。

大面积深度咬伤就比伤口很小的浅表伤容易发病;3.多部位咬伤也比单一部分咬伤容易发病,且潜伏期较短。

4.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正确处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

5.通过粘膜感染发病较咬伤皮肤感染发病难,而且病例较多呈抑郁型狂犬病。

6.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那些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7.抵抗力低下的人较抵抗力强的人更易发病。

13.被犬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1.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拨毒,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2.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3.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及头面部,或伤口大且深,伤及大血管需要缝合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为前提,做狂免或抗血清处理后即可缝合。

4.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处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但注射部位应与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错开。

14.人发生狂犬病后都有哪些症状?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缓慢渐进,临床症状很少在20天内发生,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4-6个月后才发病。

在狂犬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

接着,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

被病兽咬伤的伤口周围,也有麻木、痒痛的异常感觉,手脚四肢仿佛有蚂蚁在爬。

两三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

病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

病人虽然非常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

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

狂犬病的病人,神志大多数清醒;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说胡话。

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十几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

狂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恐水是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的症状之一,恐水表现未在其他疾病中见到过,所以很具有证病性。

15.人被狂犬咬伤是不是几十年后还会发生狂犬病?一个人被狂犬咬伤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有些人会在十几年以后发病,但是几十年以后发病的报道尚缺乏科学依据。

16.狂犬病毒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并繁殖?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在咬伤人时,通过唾液使狂犬病毒进入人体,狂犬病毒还可以通过无损伤的正常粘膜进入人体,或带有狂犬病毒的液体溅入眼睛,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但以这种方式进入人体的例子要少得多,另外,通过吸入空气中带有狂犬病毒飞沫而感染的例子也很少见,只有空气中狂犬病毒的浓度达到极高程度时,才可能发生。

病毒在咬伤部位侵入,在局部组织中短时间停留,可到1-2周。

病毒可从神经肌肉交界处的神经感受器或其他神经组织细胞的神经感受器,或暴露于粘膜浅表处的神经感受器侵入邻近的末梢神经。

17.人与人接触能传播狂犬病吗?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染狂犬病,理论上只有发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才有使被他咬伤的人得狂犬病的可能,发了病的狂犬病人或发病前几天的人也有可能通过性途径把狂犬病毒传染给对方,狂犬病人污染了用具,他人再通过被污染的用具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狂犬病人的器官、组织、如角膜移植给健康人则有极高的危险性。

18.狂犬疫苗必须在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伤24小时以内接种才有效吗?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

但是,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也就是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对暴露已数日数月而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只要能得到疫苗,也应与刚遭暴露者一样尽快给予补注射,争取抢在发病之前让疫苗起作用,这时,前一针或前两针的接种剂量应当加倍。

19.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接种的疫苗是否有效?要想知道接种的疫苗是否生效,可在全程疫苗接种完后半个月左右检查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

如果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是阴性,可再加强2-3注射针,可使抗体阳转。

再不阳转时最好测定一下细胞免疫指标,一般而言,全程(5针)接种了合格的狂犬疫苗,尤其是并用血清后半个月以上仍未发生狂犬病,则狂犬疫苗免疫失败的几率极小,也就是说一般不会再发生狂犬病。

20.年轻夫妇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能否要孩子?狂犬疫苗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分会影响人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在基因水平上危害人类,也不会对胚胎或胎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造成影响。

因此年轻夫妇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可以不必顾虑,随时都可以要小孩。

21.狂犬疫苗有禁忌症吗?考虑到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对高度危险的暴露者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不存在禁忌症,应立即接种疫苗。

在发生狂犬病危险性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正在感冒而有发烧者,可等体温下来后立即接种。

有严重变态反应病史的人,在接种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物用了类固醇、抗疟疾药物的病人应增加疫苗剂量并在疫苗最后一针注射完以后半月,测定中和抗体效价,然后再视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样为治疗其他疾病而注射过免疫抑制药物的病人也应检查中和抗体,以便证明疫苗是否疾病产生了足够的免疫效力。

正在接种预防另一种疾病的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需要把接种部位错开。

22.宠物已注射过兽用狂犬病疫苗后咬了人,人还用打狂犬疫苗吗?宠物犬、猫已经按规定足量接种了符合要求的兽用狂犬疫苗后,在疫苗的免疫期内,人被这样的犬轻微咬伤,可以只进行伤口局部的清洗消毒,不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但是若咬伤严重的,或者成年犬没有打够针数,或者疫苗接种早已过了免疫期、疫苗不合格或者失效,人就最好进行人用狂犬疫苗的接种才比较安全。

23.小猫、小狗要打狂犬病预防针吗?怎样打针?三个月内的小猫、小狗不用打狂犬病预防针,待到了三个月大时,可按规定的注射程序进行免疫。

24.狂犬病的潜伏期是多长?一个人从遭到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开始到表现出该种疾病的症状,这段时间叫作该种疾病的潜伏期。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半个月到三个月,多数病例的潜伏期集中在30-90天,超过1年者不足1%,个别可以达到14年、19年。

短于15天,超过1年以上者均为罕见,潜伏期在一年以内的可占到总病例的99%以上。

25.人以及不同动物预防狂犬病时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能交叉使用吗?不能交叉使用,因为人用的是病毒已经被杀死了的疫苗,而动物用的狂犬病疫苗大多是毒力减弱的活毒疫苗,而且其毒力对某一种动物是否适宜是经过多次实验后确定的,适用于牛的狂犬疫苗不一定能用于羊和猫,我们只能根据疫苗所附的使用说明书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