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案 新2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1。
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以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为例,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3.结合资料,分析我国主要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一、大牧场放牧业1.特点: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2.分布:(1)牧牛国家:美国、阿根廷.(2)牧羊国家:澳大利亚、南非.3。
成因: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1)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2)发展措施: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等.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二、乳畜业1。
特点: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及产品: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3.主要分布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4。
西欧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1)饲料因素.(2)市场因素。
【思考】1.近年来,蒙牛集团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周围建设乳牛场,发展奶制品加工业,其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接近消费市场。
2. 目前我国内蒙古草原、新疆天山牧场能否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为什么?提示不能.我国西北牧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目前还无法满足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需要.[预习效果自测]1。
下列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B。
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C。
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D。
交通运输条件对大牧场放牧业影响不大解析大牧场放牧业属于商品农业,对市场依赖程度较高,需要较好的交通条件。
答案D2.下列国家不存在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
美国 B.澳大利亚C.阿根廷D。
日本解析日本地狭物贫,且以山地为主,不具备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
高一地理必修二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新人教版)

2.大牧场放牧业经营方式高度集约化,商品化、专 业化程度高、经济效益高,科技应用广泛。
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 业的生产模式?
潘帕斯草原
气候
位置和交通 气候温和湿润
内蒙古、新疆等 地区 干旱半干旱气候
位于大西洋西岸 内陆高原地区, 平原,海外联系 对外交通联系不 便利 便 3.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 如果能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 大型牧场,为密 粗放式放牧或游 生产和经营方式 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方式。 集的商品牧牛业 牧 主要畜种
区位条件
• 气候温和多雨,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 地形平坦,适于种植;
• 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 交通运输便利;
• 先进的科技
乳畜业的特点:
• 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 集约化程度高 • 机械化程度高 • 靠近市场——大城市周边以生产 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 以生产乳制品为主。 • 主要受市场、交通和饲料影响
土地:地广人稀, 土地租金很低
阿根廷促进大牧场发展的措施:
• 培育良种牛
——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及牛群病害研究
•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修建横穿潘帕斯草原的铁路
• 开辟水源
——草原上打机井
• 种植饲料
——补充天然草场的不足
第52页“活动”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 供了可能; 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根据美国的农业分布区----找出这两种农业 地域的区位,并思考其区位条件
大牧场放牧业 区位 乳畜业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东北部五大湖 的大草原 附近
区位 条件
高中地理五大农业地域类型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交通运输
便利;便于粮食出口
便利,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运输便利
需求
人口稠密,需求量大
市场广阔,提高商品率
面向市场
需求量大
市场广阔
特点
机械化水平低高源自高高高生产规模
小
大
大
大
较大
商品率
低
高
高
高
高
其他
小农经济、单产高、商品房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种植历史悠久
生产规模大、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2.防范虫灾、自然灾害
1.修建铁路
2.围栏放牧
3.种植饲料
4.打井取水
5.培养良种
1.增加科技投入,
2.培育良种奶牛;
3.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4.提高现代化水平
1.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水土或者环境
2.循环利用副产品(秸秆还田)
地域类型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以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分类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产品
水稻
小麦、大豆、玉米
牛羊肉、皮毛
牛奶、奶制品
小麦、玉米、牛、羊
生产目的
自给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
生产规模
小农经济
大农场
大牧场
中小农场为主
大规模密集型农场
分布
东亚温带、亚热带季风区(日本、中国),东南亚、南亚的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区(泰国、印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气候适宜,光热充足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分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3.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比较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异同点。
4.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 比较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1. 创设情境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上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从事的农业地域类型不是种植业,而是畜牧业。
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2. 确定探究主题主题1大牧场放牧业主题2乳畜业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探究主题1 大牧场放牧业(1)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
(2)案例——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引导学生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出示材料潘帕斯草原位置及地形地势图小组讨论:从纬度、地形条件分析.潘帕斯草原具有怎样的气候特点?结论:潘帕斯草原基本处于南纬30~40度之间,气候温和,地处安第斯山脉的东侧,降水适中,因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出示材料: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1。
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以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为例,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大牧场放牧业1.特点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2.分布(1)牧牛国家:美国、阿根廷。
(2)牧羊国家:澳大利亚、南非.3.成因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1)区位优势错误!(2)发展措施错误!二、乳畜业1.特点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及产品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3.主要分布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4.西欧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1)饲料因素。
(2)市场因素。
思考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为什么可以发展乳畜业?答案乳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一是市场,二是饲料。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发展乳畜业主要是接近消费市场,可就近向城市提供鲜奶等新鲜乳制品.探究点一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
读“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思考下列问题。
(1)由图中潘帕斯草原的位置分析,这里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如何?(2)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分析潘帕斯草原的牧牛带属于什么自然带?为什么说这里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牧场?(3)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在促进牧牛业的发展方面,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外,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答案(1)由图看出这里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降水四季分配较均匀。
(2)温带草原带。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3)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1.大牧场放牧业的成因和特点2.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区位因素区位优势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草原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土地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交通铁路贯通,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市场市场广阔(主要是欧洲市场)科技重视科技应用,如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改良草场、改善交通条件等3。
高考地理新大一轮复习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31)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
考
向
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与特点
2.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 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 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弱
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
解析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等,这些
第22讲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必修②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KECHENGNEIRONG
课程内容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农业区位因素。
SIWEIDAOTU
思维导图
NEIRONGSUOYIN
内容索引
考点 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图形突破之十 农业地域类型图
课时作业
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9.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气候适宜,环境优越 √ B.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C.经济落后,地广人稀 D.科技发达,工艺先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土地租金低 ②海运便利 ③距本土市场近 ④工资水平低 A.①② 解析 B.①③ C.②③ √ D.②④
7.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偏低 √
1
B.降水偏少
2 3 4 5 6 7 8 9
C.乳牛大量繁殖
10 11 12 13 14
D.鲜草供应偏多
8.该地乳畜业发达,既生产新鲜牛奶,也外销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该地可 能位于 C.澳大利亚 √ 解析 A.意大利 B.阿根廷 D.美国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中

当前测评试卷: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13周)适用对象:高一试题总数:15 考试时限: 20分钟姓名:套题难易程:中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在下列四个国家中,乳畜业比较发达的有A、日本B、阿根廷C、新西兰D、英国【答案解析】选D。
英国乳畜业最发达。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2、在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主要靠雇员进行生产活动的有A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B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C澳大利亚亚的混合农业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答案解析】选D。
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靠雇员进行生产活动。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3、有关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B、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有距离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C、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羊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亚、南非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D、阿根廷虽然人多地少,但因牛肉的产量较大,主要供出口【答案解析】选B。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亚、南非的大牧场上,牧羊占重要地位。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4、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中国,最短的海上运输线经过:A、通过太平洋直达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答案解析】选A。
阿根廷与中国之间选择太平洋航线最近。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5.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①南非、荷兰②阿根廷、美国③澳大利亚、新西兰④丹麦、英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选C。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过程设计

业在发展中可向潘帕斯草原借鉴哪些经验? 发展现状,并提出可行性的借鉴 离开课堂,关注生活、关注学习。
措施。
三、教学反思 1. 实现“用教材教”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实施教学 的重要依据。教材在人文地理的编写中运用大量案例来 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原理和规律,这些案例为教师提供了 素材。但由于人文地理知识富有极强的社会性和时代 性,教材中出现的案例有时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兴趣都难以就此类问题产生共 鸣,而且教材内容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需要教 师在课堂上补充教学资源,引入反映时代特征的图文材 料等作为辅助信息,根据教学实际,合理编排和加工教 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逻辑。
生的地理观察能力,缩短了对地理事象形成
图、南美洲地形图、潘帕斯草原与江苏省的 1.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形成和发展 和发展的思维推导。
小组讨论 人口和面积对比表格、时事材料“2010年阿 的区位条件及有哪些?
2.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掌握从图表和文字
合作探究 根廷斥资上百亿美元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2.潘帕斯草原牧牛业有哪些主要 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运用所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和探究学习,获得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的分 析方法;认识到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以及它们的影响因 素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形成动态看待问题及动 态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思想。
6.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 类型的区位因素;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 力。
3.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学法指导,有意识地呈现具 体思维过程,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语言表达 出来,如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特点的一般分析方 法、探究思路,使学生掌握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实现分 析能力的迁移,为以后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西欧乳畜业的分布和生产经营的特点
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畜牧业的两个重要因素。
就市场因素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牛奶以及牛 奶制品。受牛奶运输的影响,以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可 以分布在大城市郊区,以生产加工乳制品的乳畜业农 场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近远的地方。 从饲料因素看,乳畜业农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 种植饲料作物。
3.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 能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 放牧业的生产方式。
4.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
培育良种牛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大牧场放牧业
1、主要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 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阿根廷牧牛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 2、阿根廷大牧场区位优势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 广人稀,地租低廉,距海港 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潘帕斯草 原的牧牛业 景观
阿根廷牧牛业的商 品率高
他们如何把牛 肉送到世界图设想一下阿根庭如何把牛肉送到世 界各地?
铁路 牧场 港口
屠宰成肉 冷冻船
世界各地
潘帕斯草原的区位
潘帕斯草原
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 羊,牛肉产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 多万头牛,除了大部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 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 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是牛 肉铺,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
3、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
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二、乳畜业 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市场的商 品化、集约化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 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乳畜业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 欧、中 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区位要求:多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大牧场放牧业
畜牧业
乳畜业
一、大牧场放牧业的成因、特点和分布
干 旱 半 干 旱 气 候 区 植 被 稀 疏 不适 宜经 营种 植业 只适 宜发 展畜 牧业
大 牧 场 放 牧 业 生产规模大 特 点
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阿根廷 分布国家 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非
以牧牛为主 以牧羊为主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
游牧业
案例探究: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 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 千米。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 野无边无际。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 土地,说从大西洋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 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 田和牧场。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牧 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 花色的良种牛群。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 区,也是南美的粮仓。这里有着阿根廷全国 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业,以及许多重要 铁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脏。
1.影响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区位因素
气候:气候温和 草原:草类茂盛 地价: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便宜 交通: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2.大牧场放牧业经营方式高度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 经济效益高,科技应用广泛。
3、西欧乳畜业与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不同
地域类型
气候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
干旱、半干旱 草场 天然草场为主 人工草场为主 分布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地广人稀地区 肉、毛、皮 产品 牛奶及其制品 机械化程度 高 较高 市场 本地市场为主 外地市场为主
温和湿润
区位特点:多分布于大城市郊区
活动:西欧乳畜业的形成
1、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 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 潮湿多雾,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饲料因素
市场因素 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
中乳畜产品比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