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例5解决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例5)课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例5)课件

五、课堂作业
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1~3题。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1. 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 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 2. 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
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 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三)讨论辨析
梳理: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在研究3位 同学的想法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 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 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
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有27 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 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 至少要运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 监控:为什么要“加1”。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例5)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1. 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 “至少”是什么意思? 2.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例5 多角度解决问题(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例5 多角度解决问题(课件)
多角度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P84例5“解决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请根据图片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列。
探究新知
核心问题:坐得下吗?
一共有多少人?
车上有多少个座位?
乘加
车上共有多少个座位?
请想一想,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6个2加1:2×16+1=33(个) 4个8加1:8×4+1=33(个) 4个7加5:7×4+5=33(个)
还有别的算法吗?
乘减
6个6减2:
6×6-2=34(次)
运用深化
如果每只地鼠打一次,打35次够吗?
乘加
5个6加2: 6×5+2=32(次)
乘减
6个6减4: 6×6-4=32(次:2×14+5=33(个) 8个4加1:4×8+1=33(个) 7个4加5:4×7+5=33(个)
乘减 8个5减7:5×8-7=33座(位个示)意图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
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阅读与理解
分析与解答
回顾与反思
运用深化
如果每只地鼠打一次,打35次够吗?
乘加
5个6加4: 6×5+4=34(次)

《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PT课件(第2.3.5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PT课件(第2.3.5课时)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我用计算器 算一下。
阅读与理 解
100-30.6×2-26.5×0.8 =17.6(元)>10(元)
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估算:
分析与解答
12 袋米不到 36 12 元。 肉不到 2 7 元。
加一盒鸡蛋 1 0 元。 总共不到 9 9 元,够了。
阅读与理 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感谢你的聆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解人: 时间:2020.6.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7.1解决问题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解人:XXX 时间:20XX.6.1
阅读与理解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肉
鸡蛋
30.6 2 26.5 0.8 10 1
计算器
怎样整理这些信息 笔算 估算 才能一目了然呢?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阅读与理 解
笔算: 30.6×2=61.2(元) 26.5×0.8=21.2(元) 100-61.2-21.2=17.6(元) 17.6>10,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小亮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估算:
阅读与理解
20
分析与解答
12 袋米超过 36 0 元。 0.18kg 肉超过 2 50 元。
加一盒鸡蛋 2 0 元。 总共超过1 0 0 元,
故不够。
小丁
三、运用拓展,完善认知
1.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100元够吗?[教材P17 练习四 第5题] 付给营业员100元后,应找回多少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问题的实质,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比较大小等基本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如加减法、比较大小等。

他们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也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实质,运用加减法、比较大小等基本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实质,运用加减法、比较大小等基本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加减法、比较大小等基本数学运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4.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归纳知识点。

6.巩固练习:设计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5)》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5)》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5)》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5)》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引入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5引导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对于如何进行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学会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学会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展示讲解: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到其他类似问题中。

6.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问题的重点和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列出问题的步骤,用加减法运算表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新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参考教案人教版

新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参考教案人教版

《解决问题(例5)》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在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为学生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2)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1)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创设一种现实情境,从中提炼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结构,体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1)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 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 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用乘法解决问题例5本次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84页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并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和乘加的含义解答应用题。

同时,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良好的研究惯,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研究的愉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先进行了旧知识的复,并创设了情景,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接着,我们提出了本次教学的问题: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

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通过观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学生们找到了参观人数和客车情况等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寻找问题:坐得下吗?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环节中,我们让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思考如何解答。

老师引导学生先求出需要知道的信息,然后让同学们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试着在主题图上画一画,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最后,我们进行了交流方法、解决问题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答方式,共同探讨最优解法。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用乘法和乘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培养了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的能力。

指名说板是一种展示不同解题过程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解题思路。

下面我们来看六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4×7=28,再加上最后一排5个座位,一共有33个座位。

有32人,所以能坐下。

方法二:左边有2*7=14个座位,右边也有2*7=14个座位,再加上最后一排5个座位,一共有33个座位。

有32人,所以能坐下。

方法三:左边有2*8=16个座位,右边也有2*8=16个座位,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一共有33个座位。

有32人,所以能坐下。

方法四:每排4个座位,一共8排,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

有32人,所以能坐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例5 解决问题》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例5 解决问题》课件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2022/4/112022/4/112022/4/1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12022/4/112022/4/114/1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12022/4/11April 1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生有多 少人,第二个是美 术兴趣小组一共有 多少人。
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 是什么?
有14名女生, 男生比女生少 5人。
二、探究新知
怎样解答呢?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4-5=9(人) 9+14=23(人)
一本故事书共95页,丽丽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 比第一天多看了5页,第二天看了多少页?计划第三天再 看30页,丽丽能不能把这本书都看完?
28+5=33(页)
95-28-33=34(页) 34页>30页
口答:丽丽第二天看了33页,第三天 不能把这本书都看完。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33页练习六,第1~4题。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例5 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2.
兔妈妈比小兔多采了9个蘑菇。 兔妈妈采了多少个蘑菇?
12+9=21(个)
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 书比故事书少11本,科普书 有多少本?
35-11=24(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2. 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工人 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7个<10个 3×7=21(条)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这个问题,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3.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个算式说说吧。
4. 他说的对不对?谁和他想的一样也来说说?
4×7=28(个) 28+5=33(个)
7×4=28(个) 28+5=33(个)
4×8=32(个) 32+1=33(个)
8×4=32(个) 32+1=33(个)

2. 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要找好1份数和几份数)
表内乘法(二)
例5 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直接说出得数。 4×7=28 5×6=30 2×8=16 5×4=20 3×4=12 4×8=32 3×7=21 6×8=48 9×6=54 5×9=45 7×6=42 9×3=27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2~3题、 第7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 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 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 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 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预设1:横着看 5×2=10(个) 6×4=24(个) 24+10=34(个)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这些鸡蛋够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4. 这道题你会解决吗?怎样列式? 预设2:竖着看 6×5=30(个) 30+4=34(个)
4. 要想解决这辆车是否能坐下就得先求什么? (就要先求“客车能坐多少人”) 5. 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 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分享过程,感悟方法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2×7=14(个) 2×7=14(个) 14+14+5=33(个)
4×7=28(个) 28+5=33(个)
7×4=28(个) 28+5=33(个)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分享过程,感悟方法
预设4: 预设5: 预设6:
2×8=16(个) 4×8=32(个) 2×8=16(个) 32+1=33(个) 16+16+1=33(个)
问题:1. 谁能结合这幅图完整地说说你的想法?
8×4=32(个) 32+1=33(个)
2. 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 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三)沟通联系,深化理解
2×7=14(个) 2×7=14(个) 14+14+5=33(个) 2×8=16(个) 2×8=16(个) 16+16+1=3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