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6爬山虎的脚|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课一练 10 爬山虎的脚(含答案)

10 爬山虎的脚1.看拼音,写词语。
cāo chǎng zhàn yǒu nèn hóng gēn jīng kūwěi ( ) ( ) ( ) ( ) ( )láo gùyèbǐng qiáo jiàn chóng diéshūxīn ( ) ( ) ( ) ( ) ( )2.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写在后面横线上。
(1)爬山虎的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pūpù) 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òng kōng) 隙。
(2)一位华侨老人看到阔别多年的亲人,情不自禁.(jīn jìn) 地落泪了。
3.选择动词填空。
爬拉变贴巴触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 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紧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满:A、全部充实B、达到一定期限C、全D、满足E、骄傲(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2)假期已满,我准备返校了。
(3)老师满意地说:“不错,你们真能干。
”(4)会场里人满了。
5.关联词语我会填。
要是……就……不仅……而且……既……又……因为……所以……(1)爬山虎茎叶密集, 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 还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2)爬山虎作为屏障, 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 能吸附飞扬的尘土。
(3) 爬山虎密集的绿叶覆盖了建筑物的外墙, 建筑物就像穿上了绿装。
(4)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你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6.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用“如果……就……”改写句子)(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动起来。
(改写成比喻句)(3)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改写成反问句)(4)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孕育着下一个春天的花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爬山虎的脚(含答案)

部编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一课一练10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o chǎnɡ zhàn yǒu nèn hónɡ ɡēn jīnɡ kū wěi ( ) ( ) ( ) ( ) ( )láo ɡù yè bǐnɡ qiáo jiàn chónɡ dié shū xīn ( ) ( ) ( ) ( ) (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A.接触;碰;撞 B.触动;感动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 )2.他不小心触.了电。
(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改写成比喻句)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改为反问句)3.根据想象补充句子。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 。
四、动词填空。
爬山虎的脚步(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答案一、操场 占有 嫩红 根茎 枯萎牢固 叶柄 瞧见 重叠 舒心二、1.B 2.A 3.A三、1.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难道还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吗?3.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四、触 变 巴 拉 贴五、1.新鲜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拂过2.颜色 形状3.C10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一、读拼音,写字词。
1.春风吹拂着大地,柳枝的jīng( )又软又nèn( ),枯wěi( )了一冬的小草伸出了小脑袋,qiáo( )着外面的世界,无叶梅的花朵密密地,重dié( )在一起,jūn( )匀地开满了树,没有一点空xì( ),漂亮极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0爬山虎的脚(基础+提高+答案)

10.爬山虎的脚一、读拼音,写汉字.cāo chǎnɡ nèn hónɡɡēn jīnɡ kū wěiláo ɡù yè bǐnɡ chónɡ dié shū xīn二、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把柄(bǐn bǐnɡ) 均匀(yún yǘn) 蛟龙(jiāo jiǎo)花茎(jīnɡ jìnɡ) 重叠(chónɡ zhònɡ) 触着墙(zhe zháo二、bǐnɡ yún jiāo jīnɡ chónɡ zháo三、比一比,组词语.站( ) 嫩( ) 瞧( )贴( ) 漱( ) 焦( )四、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嫩红)的新叶 (均匀)地铺开绿得(新鲜)( )的细丝 ( )地变色红得( )( )的波纹 ( )地往上爬亮得( )五、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触:①接触.②触动;感动.③碰;撞.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2.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3.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抵触的时候,我们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六、读课文,选择正确的理解打上“√”.1.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的叶子是嫩绿的,长大了就变成深绿的.( )2.爬山虎是这样往上爬的:触着墙——巴住墙——贴在墙上. ( )3.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很均匀. ( )4.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他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 )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是(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B.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C.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八、按要求写句子.1.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改写成比喻句)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3.根据想象补充句子.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 .九、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鈿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1.对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观察得很细致,所以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茎呈枝状,枝上伸出的细丝像蜗牛的脚.B.作者看到爬山虎的叶柄,联想到蜗牛的触角,想象力很丰富.C.作者用蜗牛的触角比喻爬山虎的脚,形象贴切.2.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和 .根据第一自然段的描述,用一句话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特点:.3.照样子,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补充完整.脚触着墙→细丝→小圆片→细丝→嫩茎4.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结果分别是什么?触着墙:没触着墙:5.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的,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十、课外阅读.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开始朝这边,过一会儿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有时看着墙上斑剥痕迹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叶圣陶《牵牛花》节选1..从选文第( )段可以知道,作者对牵牛花的观察细致入微;选文第( )段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的结果.2..叶圣陶老先生在文段中表达了对牵牛花的____________之情,他从养花中感受到了________的力量和____________的精神.参考答案一、操场嫩红根茎枯萎牢固叶柄重叠舒心二、bǐnɡ yún jiāo jīnɡ chónɡ zháo三、站着粘贴嫩绿洗漱瞧见焦急四、枝状(嫩红) 好看逐渐一脚一脚发紫刺眼五、1.① 2.② 3.③六、1.× 2.√ 3.√ 4.√七、B八、1.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难道还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吗?3.图画上蛟龙的爪子九、1.C2.位置形状颜色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叶柄的反面,是嫩红的枝状细丝3.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变弯曲,拉一把嫩茎紧贴在墙上4.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十、1.一二2.喜爱生命积极向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0《 爬山虎的脚》一课一练(含答案)

10. 爬山虎的脚一、标准化试题:(提醒:第1~5题,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1.读拼音,写词语:cāo chǎnɡzhàn yǒu nèn hónɡɡēn jīnɡkūwěi( ) ( ) ( ) ( ) ( )láo ɡùyèbǐnɡchónɡdiéshūfu qiáo jiàn( ) ( ) ( ) ( ) ( )jūn yún kòng xìwān qūxìxiǎo hén jì( ) ( ) ( ) ( ) ( )fǎn miàn chùjiǎo láo gùxiūxiǎng páshān hǔ( ) ( ) ( ) ( ) ( ) 2.《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__________,江苏__________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倪焕之》等.3.《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先介绍了爬山虎的__________,再介绍爬山虎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最后介绍爬山虎__________的过程.4.《爬山虎的脚》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先讲 ,再讲 ,最后讲 .5.“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句中的“漾”字说明满墙的叶子像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句子具有动态美.6.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A.叶柄.(bǐn)弯曲.(qū)歌曲.(qǔ)B.蜗.牛(wō)均.匀(jūn)枯萎.(wéi )C.嫩.绿(nèng)占.地方(zhān )重叠.(dié)D.空隙.(xī)茎.叶(jīn)操.场(chāo)7.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A.空隙空闲空地B.重叠重量重复C.床铺店铺铺垫D.弯曲歌曲曲子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触角牢古重叠舒服B.痕迹叶柄操场占有C.躁场弯曲嫩红根茎D.枯委体想空隙痕迹9.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触:A.接触;碰;撞 B.触动;感动(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2)他不小心触了电.()新鲜:A.(食物)没有变质;B.(植物)没有枯萎.C.新奇,稀罕;D.(空气)经常流通.(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4)冰箱里的这块肉很新鲜. ( )(5)郊外的空气好新鲜啊! ( )(6)第一次出国,感觉什么都新鲜.( )10.“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填人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弱小B.瘦小C.细小D.渺小11.选词填空:A.弱小 B.细小 C.瘦小(1)如果你仔细看爬山虎那些( )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2)虽然我们很( ),但也要尽力去帮助他人.(3)姐姐用她的( )的身躯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1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这句话写出了爬山虎叶子( )的变化.A.形状B.颜色C.位置D.大小13.爬山虎的脚指的是( ).A.茎B.叶柄C.叶D.茎上的卷须14.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篇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进行描写的.B.课文启发我们要细致、连续地观察周围的事物.C.课文重点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那些新叶子均匀地铺满了整面墙.改为“把”字句: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缩句: .3.爬山虎的脚像 ,又像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4.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5.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仿写: .6.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7.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改写成比喻句). .8.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 .9.根据想象补充句子: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__________ .10.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这句话写了长大的叶子的两个特点:________ 、________ .这样繁茂的叶子,可以成语________ 、________来形容.(2)写出一句描写叶子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作者把_________ 比喻成_________,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从词语_________和_________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三.阅读《爬山虎的脚》片段.完成练习:(一)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按原文填空.2.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爬山虎的_______和_______ .3.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过程是:()CA.嫩红→绿得新鲜→嫩绿B.绿得新鲜→嫩红→嫩绿C.嫩红→嫩绿→绿得新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 )着(zhe zháo)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qū qǔ)了,把爬山虎的嫩茎(jīn jīng)(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zhuǎ zhǎo)子.1.选择恰当的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触贴巴拉爬2.用“\”划去文段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3.用“一”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这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 .4.根据语段内容填空.爬山虎的脚像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爬山虎的脚长在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短文,说说爬山虎是如何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文中画“”的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是.通过( )的观察方法来观察爬山虎的.A.细致观察B.连续观察8.选文具体地写了爬山虎一步步往上爬的过程.它是这样往上爬的:触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操场占有嫩红根茎枯萎牢固叶柄重叠舒服瞧不起均匀空隙弯曲细小痕迹反面触角牢固休想爬山虎2.叶圣陶, 苏州《稻草人》3.生长位置叶子、脚往上爬4.脚的样子和颜色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向上爬的脚与墙的关系5. 波浪一样随风起伏6.B7.A8.B9.BABADC 10.C 11.BAC 12.B 13.D 14.ABC二1.那些新叶子把整面墙均匀地铺满了.2.叶子是嫩红的.3.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4.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就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5.仿写:花坛里的花香得那公浓郁,闻着让人陶醉.6.要是没有平时的勤奋努力,就没有这次的成功7.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8.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难道还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吗?9.图画上蛟龙的爪子10.整齐均匀示例: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11. 细丝蜗牛的触角反面细丝三、(一)1.新鲜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拂过2.颜色形状3.C(二)1.触巴拉贴爬 2.zháo qǔ jīn zhǎo3.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爬山虎的脚蛟龙的爪子4.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5.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6.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7.A 8.巴住墙拉一把紧贴在墙上。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组第6课爬山虎的脚∣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组第6课爬山虎的脚∣人教新课标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汉字。
hǔdiéjīng bǐng爬山________ 重________ 嫩________叶________2.写一写,读一读jūn yún chóng diéhén jìzhú jià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看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páshān hǔde yèzi jūn yún de pūzài qiáng shang。
________4.依据课文«爬山虎的脚»内容填空。
①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
但愿人持久,________!②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________,是________,不几天就变成________。
叶子长大了,________,________。
5.默读课文«爬山虎的脚»再填空那些叶子绿得那么________,看着十分________,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没有堆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
一阵风________,一墙的叶子就________,美观得很。
6.«爬山虎的脚»以繁复、朴实、准确的言语向我们引见了________这种植物,重点引见了________以及它是________。
7.«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先生,请你阅读有关他的资料,回答相应的效果。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他中学毕业后即末尾当小学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1年,他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讨会〞,宣布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和凄惨命运的论文、小说、散文、古诗、童话。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爬山虎的脚2(人教新课标)1.我是拼写小能手。
chóng dié chù jiǎoxīn xiān yè bǐnghén jì zhú jiànjūn yún shū fu2.我会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嫩茎.(jīng jìng) 空.隙(kōng kòng) 蛟.龙(jiāo jiǎo) 重叠.(diē dié) 紧贴.(.tiē tiè) 牢固.(gù gū)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虎( ) )虚( ) 站( )铺( ) )捕( ) 沸( )4.我会选字填空。
触贴 巴 爬 拉 变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 )着墙,不儿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 )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 )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 )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5.我会判断拟人句。
(用“√”标出)(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 )(2)几片顽皮的菜叶悄悄地顶起被子探着脑袋张望。
( )(3)那又高又厚的磨刀石,被磨得像一道弯弯的月牙。
( )(4)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5)菜园里像铺上了一床绿色的毯子。
( )(6)一群毛茸茸的小鸟在树枝上边歌边舞。
( )6.句子加工厂。
(1)我家房顶上差不多满是爬山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爬山虎刚长出叶子。
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古诗三首 爬山虎的脚)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2.题.西林壁题: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雪却逊梅一段香②梅雪争春未肯降③梅须逊雪三分白④骚人阁笔费评章排序: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答案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二、1.可爱。
2.书写。
3.因为。
4.服输。
三、②④①③②④③①四、C五、1.只缘身在此山中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逊梅一段香。
9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A. 降.落伞(xiánɡ)阁.楼(ɡé)B.萧瑟.(shè)投降.(xiánɡ)C.骚.客(shāo)文章.(zhānɡ)D.谦逊.(xùn)浪费.(fèi)二、选字组成词语。
暮墓()地()色吟怜可()()诵提题问()()高峰锋烽()火雷()山()三、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同音字。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6课《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50分)1. (3分)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①接触;碰;撞②触动;感动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_______他不小心触了电。
_______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_______2. (12分)填数量词。
_______轮船_______竹子_______昆虫_______薄雾_______山峰_______暴雨_______闷雷_______彩虹_______森林_______画卷_______陆地_______资料3. (5分)读拼音写词语yè bǐng kòng xìwān qūwō niúxiū xiǎ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5分)看拼音写词语。
jūn yún chóng diénèn jīng yèbǐng hén j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6分)看拼音,写词语。
6. (3分)《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先生,请你阅读有关他的资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他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1年,他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和悲惨命运的论文、小说、散文、新诗、童话。
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叶圣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爬山虎的脚
一、看拼音写词语。
nèn yè yǐn rén zhù yì xīn xiān shū fu ()()()()hén jì chóng dié jūn yún zhú jiàn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相当( ) 牢固( ) 休想( )
新鲜( ) 舒服( ) 均匀( )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满:A、全部充实 B、达到一定期限 C、全 D、满足 E、骄傲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 )
2、假期已满,我准备返校了。
( )
3、老师满意地说:“不错,你们真能干。
”( )
4、会场里人满了。
( )
四、选字填空。
巴爬触贴拉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 )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五、会照样子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
要是……就……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做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2)把这一个自然段中的比喻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抄写句子
A、写爬山虎脚的颜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写爬山虎的样子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我能行
科学家的话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个奇怪的问题:“一只杯子盛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可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就不是这样的。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这是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
可她自己呢,又想不出个道理来。
她只好回到家里问妈妈。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于是,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放进一个盛满水的杯子里。
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她很生气第二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孩子呢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
他说:“我不是哄你们。
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1.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小朋友一()金鱼
一()杯子一()问题
2.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 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在每部分开头画上“△”。
(1)科学家朗志万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个奇怪的问题,两个小朋友都做出了回答。
(2)伊琳娜在妈妈的鼓励下,动手做了实验。
发现科学家说的话并不对。
(3)听了朗志万的解释,伊琳娜高兴地笑了。
4. 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朗志万的话,你们听懂了吗?“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 科学家朗志万为什么要让小朋友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假如你就是科学家朗志万,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