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

备课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P64-P77)

备课人:昆仑镇四年级集体备课组

韦翠华仇翠玲张忠圣柏凤芹刘长云杜静丁玲

电话:5772605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⒉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⒊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是第一次正式出现,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作图是本单元的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画正方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方法不难理解,但是不易掌握,应考虑在这部分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如何突破。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块,第一部分是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关系,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

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第二部分学习两种图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记住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五、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重点。

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4、加强作图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六课时进行教学

七、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

课题:垂直与平行(例1:认识平行和垂直)

单位:昆仑中心小学

备课人:刘长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各种相交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虽然你们对我很了解,但我的一个老朋友不知你们认识否

出示直线。

师:认识的同学再来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它。

二、动手操作,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摆一摆,画一画

说明:两根小棒代表两根直线。

师:两根小棒在纸上可以怎么摆,然后把你喜欢的一种摆法画在纸上。

生:动手操作。

2、分一分,比一比

(1)作品展示。

(2)小组讨论分类,要求记录分类结果。

(3)汇报

在汇报中理解“相交”概念

(4)师:对于这些分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认识平行线,探究特性

1、师:(指着一组平行线)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想象一下,两端画长点,相交了吗再长点,相交了吗无限长,会不会相交

师:这种情况在数学上,叫做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

2、出示概念,学生齐读、质疑

3、学生动手摆两根小棒互相平行。

摆后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的例子

4、讨论小结: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几种情况

四、认识垂线,探究特性

1、观察所有相交的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2、辨析:是不是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形成四个角

3、观察形成的四个角,你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一般情况有两个锐角,两个钝角。

4、找找哪些图形中有特殊角

引导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其余三个角都是直角。

5、根据是否有直角,将所有相交图形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6、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叫做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生:打开课本读相关句子。

7、出示直线A

问:“直线A是垂线。”这么说合理吗

生:判断说理由。

8、出示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的图

问:现在你可以怎么说

9、生活中举垂直的例子。(小组讨论)

五、巩固延伸

1、先闭眼想象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和垂直的现象,(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一题完成后共同订正)

2、折一折

先观察长方形中的平行与垂直,再折出两条折痕互相平行,两条折痕互相垂直,交流折法。

3、摆一摆(两根蓝小棒,一根红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要求一:两根蓝色小棒与红色小棒平行,想象这两根红小棒互相平行吗动手摆一摆。

要求二:红小棒与蓝小棒互相垂直,想象两根蓝小棒的位置关系并摆一摆。

六、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垂直与平行(例2:怎样画垂线)

单位:昆仑实验小学

备课人:仇翠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掌握垂线的画法

2、使学生能用垂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正确画出垂线。

2.使学生初步体会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难点:正确运用三角尺画出垂线

教具准备:铅笔、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什么叫垂线,谁能说说什么叫垂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直角,叫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垂线。

板书课题:垂线的画法。

二、探究新知

(一)老师边演示边讲解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1)、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

(2)、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对齐,然后平移三角尺。(平移时一定要与直线对齐)。

(3)、当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点重合时,沿这条直角边画出过这个点的直线的垂线。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特征

1、通过上图,同学们互相交流,巩固画垂线的方法

2、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过直线上一点的垂线。

3、学生完成后老师选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请其他学生观察他的画法是否正确、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巩固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4、生齐读P66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画下来。

5、引导学生练习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6、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同学们画的非常好,但我们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呢老师板书: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 .

三、巩固新知

1、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

2、P66主题图,找一找,图上垂直的现象

3、做一做1 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学生举例)

4、P68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生动手操作,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

A、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B、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四题。

课题:垂直与平行(例3:怎样画平行线)

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例1)

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例2)单位:昆仑中心小学

备课人:丁玲

教学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课文第71的例2、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学具:可活动长方形木框,三角尺,纸剪等腰梯形

(一)复习导入

提问:

1.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生思考,师指名回答: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举例说明。

师: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二)新授内容

1.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同学们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拿出你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角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

学生操作: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测量一下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并观察角的变化。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四个直角变成了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和观察,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学生试归纳,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

与三角形特性进行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做一做: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例子吗

2.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师出示已画好一条高的平行四边形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C D

观察上图中,有几条高它们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让学生明确:从A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AC。

师边演示边讲解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其相同,都用过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学生试画平行四边形的高72页做一做第2题图(1),师巡视指导。

3.认识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

腰腰

下底

看图说一说梯形各部分别的名称。指名说一说。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指名回答。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学生试画梯形的高72页做一做第2题图(2),师巡视指导。

4.认识等腰梯形

每组一个等腰梯形折一折或量一量,研究它的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根据研究结果,总结概念: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5.练习十二第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数学游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单位:昆仑实验小学

备课人:张忠圣

教学内容:义教四年级上册77页《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2、在莫比乌斯圈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若干张长方形纸条,剪刀,固体胶(胶带纸)、水彩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全班一起来做一个数学游戏。

我们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有:纸条、剪刀和胶水。

二、认识莫比乌斯圈(出示课件)

1、这是一张普通的长方形纸,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四条边两个面)

2、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

学生动手操作:围成一个圈数学上把这种有外之分的纸圈称为双侧面纸圈

板书:双侧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