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回家与孩子应该这样沟通

合集下载

放学接孩子的正确方法

放学接孩子的正确方法

放学接孩子的正确方法每天放学接孩子是家长最需要做的事情之一。

但是,这项任务可能会让父母们感到有些不安,因为要在人群拥挤、车流熙攘的环境下找到孩子并带他们安全回家。

为了确保家长能够妥善地处理这项任务,我们提供了以下放学接孩子的正确方法。

1. 按时到达学校确保你在孩子的放学时间之前到达学校。

这样你可以在人员比较少、安全相对较好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停车位置或者等待孩子出现。

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准时到达学校,一定要通知孩子或者孩子的老师,以防孩子过度担心或者无法离开学校。

2. 确认你可以合法停车的位置在到达学校之前,请查找停车位。

如果你的孩子在繁忙的街道上就读,你需要确定你可以合法停车的地方。

当你找到一个合法停车的位置之后,请务必全神贯注地停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违法停车,会被罚款或者车辆被拖走,这会让你的孩子很不安。

3. 到指定的地方接孩子在学校里,老师们通常会告诉家长在哪里接孩子。

请确保你知道你的孩子在哪个具体位置等待。

如果你不确定,请向老师或者学校工作人员询问,这会为你的孩子安全行走提供保障。

到达指定地点后,请立刻寻找你的孩子。

4. 不要离开孩子不要离开你的孩子。

一旦你找到孩子,请持续关注他们,确保他们没有离开你的视线。

在走路的时候,把孩子的手牢牢地抓住,以便防止孩子跑开或走散。

如果你不能把孩子的手牢牢抓住,请让他们慢慢地走着,而不是任由他们跑来跑去。

5. 与孩子沟通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与孩子交流非常重要,以帮助孩子了解他们在学校期间发生的情况。

询问他们在学校里做了什么、是否遇到了什么麻烦或不舒服的事情。

这可以帮助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情绪状况。

此外,和孩子谈话可以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被关心和爱护的。

6. 注意安全在回家的路上,请确保你和孩子注意安全。

走在盲点处的街道上,尤其要时刻注意其他车辆。

如果需要穿过马路,请在被路障保护的地方过马路。

有些地方可能没有交通灯或者警察。

在这些情况下,请注意安全,确保孩子不会碰到危险的事物。

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范本

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范本

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范本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范本(精选篇1)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

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

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

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

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

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

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

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送孩子放学注意什么事项

送孩子放学注意什么事项

送孩子放学注意什么事项孩子放学回家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孩子安全到家,并建立良好的放学习惯。

以下是送孩子放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 时间安排:了解孩子放学的具体时间,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及时准确地知道孩子何时放学,可以确保及时去接孩子或者出门迎接孩子。

2. 交通安全:在孩子放学时,交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与孩子讨论并教育他们如何在道路上行走,斑马线的使用,遵守交通信号灯等等。

提醒他们时刻留意道路情况,不要盲目穿越马路。

3. 接人安排:多数情况下,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亲自去接孩子上学回家,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如果某一天无法亲自去接,应与孩子商量好在什么地方等候,或者安排其他合适的人去接孩子。

在未知情况下避免给陌生人送孩子回家。

4. 通讯应用:孩子出门前确保带上自己的手机或者通讯工具,以便能随时与家长或者其他人联系。

确保孩子知道如何使用通讯工具,并能及时向家长或者其他人报告自己的动向。

5. 安全地回家:孩子放学回家的路途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安全问题,例如,路上可能会有坏人,可能会发生意外等等。

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走安全的道路,避免偏僻的地方,遵守交通规则,不与陌生人过多交谈等。

还要告诉孩子如果有陌生人跟随或者疑似危险,立刻报警或者寻求帮助。

6. 注意食品:在孩子放学回家之前,家长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健康的零食,这样孩子就不会在饥饿时选择不健康的食物。

提醒孩子不要在路上购买或者接受路人送的食品,以免食品安全问题。

7. 孩子作息:确保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孩子放学回家后,可以设置一个合理的作息表,让孩子在完成作业、休息和娱乐活动方面有良好的平衡。

8. 安全措施:如果孩子经常放学回家,家长可以考虑购买一个自动锁好的安全的门禁系统。

这样,孩子回家后就不用携带钥匙,显著提高了安全性。

9. 交流和沟通:送孩子放学回家的过程也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的好机会。

可以询问孩子的一天过得如何,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范文篇1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

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

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

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

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

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

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

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

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

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

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

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

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

掌握十大亲子沟通技巧!让沟通无死角

掌握十大亲子沟通技巧!让沟通无死角

掌握十大亲子沟通技巧!让沟通无死角【导语】很多家长光顾着为工作忙碌,一不留意就忽略了孩子,不知不觉间造成亲子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那么,要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怎么办呢?下面的小编为您分享十大亲子沟通技巧。

掌握十大亲子沟通技巧!让沟通无死角1、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不是有效的。

有些父母经常会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听、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讲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

这就是因为父母没有注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

2、要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能够理解,而且采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孩子必然产生反感。

孩子喜欢的方式可以是聊天,父母在聊天的过程中把要教育的道理融进去;可以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领悟道理,这比简单说教要好得多;可以是在游戏过程中沟通,因为孩子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3、要用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用语,比如,当你要求孩子放学后不要在外面玩耍,要按时回家时,你应该说:“放学后你不按时回家,妈妈会担心的!”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

如果你说:“放学后不准在外面玩,给我立即回家!”孩子则会感觉到你在限制他,必然产生逆反心理。

4、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不要有意见。

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

5、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孩子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

这时候就很需要家长的关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等话语,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

亲子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亲子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亲子沟通的艺术与技巧曾经有人无奈地说:沟通,很难;与孩子沟通,更难;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难上加难。

为此,心理学家为我们指出了一系列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各位家长成为与孩子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亲子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篇一1、注意场合和时间与孩子交流感情的时候,是睡觉前,这是孩子心情最为平稳的时候。

2、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和谐的气氛永远是与孩子沟通的添加剂,要专心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要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3、平行的对话艺术聪明的孩子与孩子谈话时,并不总是正面对着,而是并肩同行,朝着一个方向,这样谈起话来,显得轻松、自然、很有人情味、孩子愿意听、也乐于接受。

4、语言简明扼要在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要长篇大论,父母殊不只,正是自己的长篇大论堵住了孩子的耳朵和嘴巴,当孩子以为沟通就是要长时间说教的时候,他就失去了和孩子沟通的机会5、不当裁判当顾问孩子经常对父母的规劝常表现出逆反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大人管教,此时的孩子最需要一个顾问、一个参谋,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教他们正确处理方法,指导他们学会依靠自己的指挥摆脱困境,做出正确的选择。

6、给孩子留点独立空间孩子应有独立空间,家长应给孩子留点独立空间,让他们有良好、健康的心境,只有这时,他才会她心里的话掏给你。

7、语言不要过激好的意思要用好的语言表达才行,只要心平气和的言语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良言一句三春暖”就是这个道理。

8、动之以情凡是关系融洽的家庭,人们交谈时,语言都充满着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

而那种直来直去9、尊重孩子的意见在讨论一般的“家事”时,不妨让孩子也来参与一下,不管最后是否采纳了他的建议,也让他感受一下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如此一来,他们会尊重长辈的。

10、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不管你给孩子讲什么,你都应该让孩子把话说完,如果还没听孩子的话就发脾气,事后应该给孩子赔不是,事实证明: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是一种成功地育儿法。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精选18篇)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篇1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

这样才能为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基础。

坦然面对沟通难的困境现在的孩子是伴着“声光电”诞生并成长的,与他们家长年幼时候的接收系统完全不一样。

如果家长还只用嗓子单声道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感觉特别枯燥没意思。

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而又一边写作业,因为他自小就在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的家电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因而产生了这种多点接收的习惯和技能。

这样的系统刺激远比单纯的语言符号刺激要强烈的多,有效的多,所以家长如果固步自封,仍然用原来自己受教育的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里,家长往往都成了厌烦的符号;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今天的孩子还有了接受国际超前意识的能力,比如说对于性知识的认识,家长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以启齿,而孩子却实际已经懂了很多。

沟通的困境是每个家长必须正视的现实前提。

学会设计启发式问题很多家长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

家长由于他们成长年代的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是很贫乏的。

比如有个孩子抱怨说自己的母亲一天就和自己说六句话: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就上学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

家长接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家长接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家长接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1.准备好时间:家长接孩子时一定要提前安排好时间,以避免过度紧张或晚到的情况。

2.沟通:与老师沟通好孩子的放学时间和地点,了解孩子放学后要做的事情,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3.不要迟到:家长应该提前到校等待孩子放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关注。

4.赏识:在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结合孩子的表现,适时的给予赞赏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5.尽量不带热闹:在家长接孩子时,不要带上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沟通。

6.密切关注孩子的面部表情、动作等细节,根据孩子的表现进行适时的安抚和关爱。

7.设置家庭互动时间:家长可以在放学后与孩子一起进行一些家庭任务,从而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系和关系。

8.鼓励孩子: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主探索新事物、尝试新经验,并帮助孩子解决难题和困惑。

9.如有必要,家长应该与孩子的老师或心理类专业人士联系,以获得更深入的帮助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想更好的了解孩子,放学回家就应该问这些问题!你问对了吗?
2019-11-07 学的有所用阅19 展开全文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因为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所以在和孩子的相处上,很容易就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复杂。

于是很多家长想到的是找老师,希望老师对孩子严加管教、希望老师和孩子能够更好的沟通、希望老师能把孩子最真实的想法找出来。

其实,孩子和老师之间,真的没有办法亲密无间到像父母和孩子一样的存在,要了解孩子的一切,还是得家长下功夫。

在不知道孩子想什么时,让孩子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是让孩子说家长就得有若干设计巧妙的提问,让孩子防不胜防的把他们的世界描述出来,但是很多家长是怎么问的呢?
放学后,父母接孩子回家。

家长:今天在学校听话了吧?
孩子:恩。

家长:今天在学校老师教的都懂了吧?
孩子:恩。

家长:今天的家庭作业多吗?
孩子:还行。

家长:那我们赶紧回家写作业吧。

孩子:哦……
对话和沟通到此结束,这样的一问一答的模式下,你又能知道孩子多少东西呢?除了和老师沟通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之外,家长通过有效的提问,也可以通过各种细节素描出孩子在学校的各种举动,把上面的问题换成下面的问题试试看,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1.今天在学校,课间10分钟,是和好朋友一起玩某某游戏的吗?
2.今天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给你们讲过一个什么好玩的笑话或者故事吗?
3.今天的体育/音乐课好玩吗?你学到什么好玩的东西?
4.在学校今天有什么困难吗?有需要我帮助你的事情吗?
5.你的朋友们今天过的怎么样?大家一整天都是很开心的吗?
6.如果用一个主题来描述今天,你会用什么呢?
7.如果你的同学有作业不会,你愿意帮他们吗?/如果你有作业不会,你会请同学讲给你听吗?
8.如果你想采访校长,你会问校长什么问题呢?
9.如果我们能有一辆时空穿梭机,时间能够倒流,你希望改变什么?
10.你们学校图书馆的那些书,如果有一本你想把它归你所有,你会选什么?
11.今天的家庭作业多吗?有需要我帮忙的吗?
……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只要家长细细琢磨,就一定能和孩子好好的说话、好好的沟通,好好沟通基础上,你想知道孩子的一切,你都会知道。

而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模式,只有文章开头的几个问题,你的孩子又怎么会跟你好好说话呢?
而不是孩子一出现问题舍近求远,不通过和孩子沟通找问题,而是辗转找到孩子的老师了解。

从老师处了解的都不全面,老师知道的也只是一些侧面情况,真正想要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还需要家长自己多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