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分析[2020年最新]

合集下载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3《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教案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3《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教案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3《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2.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资料。

2.准备一些典型的民族团结案例。

3.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资料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民族团结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努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些典型的民族团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时刻维护民族团结。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民族团结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1课时《让梦想照进现实》教案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1课时《让梦想照进现实》教案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1课时《让梦想照进现实》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让梦想照进现实”,主要讲述了如何将个人的梦想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梦想,并学会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向往,但又面临诸多困惑。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梦想,并渴望实现梦想。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实现梦想感到迷茫,缺乏实际行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明确梦想的意义,教给他们实现梦想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为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

3.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明确梦想的含义,学会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2.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克服困难,坚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梦想的意义,学会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梦想计划,并进行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梦想卡片、计划表格等教具,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3.布置教室,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激励人心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实现梦想的。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梦想卡片,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的计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
➢ 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要规划未来,积极做好职业准
备。 ➢ 未来,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爱岗敬
业。
2021/1/16
第七课 从这里出发
➢ 回望初中阶段,我们通过努力,在知识、能力、品格等多方面 获得许多收获,并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2021/1/16
圆梦 大舞 共台 圆 中 国 梦 自信 中国 人
中国梦实现机遇 怎样实现中国梦
自信的理由 如何自信
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对国家的认同 新理对论文化的底气
对发展人信心 道路、理念、 制度、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各民族共同 发展
民族大 家庭
港澳繁 荣稳定
2021/1/16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 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智慧,同时,在承担国际责任中积 累经验、增长智慧;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中国在经济、文化、全球治理观等多方面 均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 果,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进步;



厉行法治的内涵

识 厉行
厉行法治内容
法治
厉行法治的要求
民主思想
民主制度
本质特征 基本特点 具体形式 政治制度
2021/1/16
民主追求
新型 民主
行使民 主权利
增强民 主意识
民主
参与民主 生活
认识法治
法治 国家
法治
法治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分析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分析
方式——新媒体有助于我们即时了解信息、娱乐、参与公共活 动。 第2目《新媒体的问题也不少》
新媒体上充斥着垃圾信息——存在“语言暴力”——网络 语言异化中国文字内涵——导致人们之间感情疏远。
第二框《理性面对新媒体》 第1目《不能沉迷》
沉迷新媒体的影响——合理利用新媒体。 第2目《学会甄别》
处理不好新媒体上信息的困扰——学会辨别新媒体信息 真伪。 第3目《遵守规则》
成长的空间
2.亲情与冲 突

保障宪法实 施
2.这是我的 责任
中国与世界
2.做个好 “村民”
道 德
·
3.把握生命 的节奏
4.第一次
3.生活中的 “雷区”
4.伟大的成
3.家门之外 4. 拔 节 的 声 理解权利义
公民权利
我们真的长 大了
3.伸出你的 手
3.中国的声 音
4.我们的中

“握手”



国梦
理 健
九年级上册
我们 真的长大了
感受 祖国的心跳
倾听 自然的声音
新媒体 新生 活
城乡直通车
生命之间
这是我的责 任
小康家园
地球的叹息
伸出你的手
手足情深
中华民族的 选择
九上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
第一课 新媒体 新生活
导言:新媒体概念、特征。 第一框《感受新媒体》
第1目《新媒体真不错》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新媒体改变了我们学习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九年级思想品德各课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各课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九年级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讨论我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以后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内容打下基础。

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去认识什么是责任、自己该承担什么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说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责任的含义 2、责任的来源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其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

难点: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不言代价与回报》是人教版教材初三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责任的概念,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承担责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代价与回报教学难点:承担责任的最高境界——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说教材本课是初三思想政治的起始课,本课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增强关爱集体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他们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本框分为两个部分:一我是集体的一员,二是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及应该如何关爱集体难点: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本课地位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社会负责。

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兴亡,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文化自信》是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文字、文化传统、文学艺术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一些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有所接触。

但是,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文化独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2.文化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好课件和教学道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元素,如故宫、长城、诗词等,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和魅力?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案例,如中华语言文字的演变、文化传统的重要性、文学艺术的独特性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这是我的责任》配套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这是我的责任》配套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这是我的责任》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是我的责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责任的重要性,并学会承担责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但部分学生对责任的认知仍然较为模糊,不知道如何去承担责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去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并学会承担责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2.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责任。

2.难点: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承担责任,提高责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责任的重要性。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准备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承担责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人物的责任。

2.呈现(10分钟)展示讨论话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责任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责任?如何承担责任?3.操练(10分钟)根据讨论结果,让学生列举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练环节中的体会和收获,加深对责任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承担责任,提高责任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责任的重要性。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2课时《走自己的路》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2课时《走自己的路》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2课时《走自己的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自己的路》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选择自己的路”和“走自己的路”两个方面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人生中有许多选择,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同时,他们也会面临许多选择,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并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生中有许多选择,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2.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人生中的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正确的选择。

2.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何去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理解课程内容。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课件、案例等。

2.准备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教学用的小组讨论材料,如白板、 markers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的选择的重要性。

例如:“你们觉得人生中有哪些重要的选择?你们是如何做出这些选择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