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分析[2020年最新]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3《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教案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3《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2.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资料。
2.准备一些典型的民族团结案例。
3.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资料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民族团结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努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些典型的民族团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时刻维护民族团结。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民族团结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1课时《让梦想照进现实》教案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1课时《让梦想照进现实》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让梦想照进现实”,主要讲述了如何将个人的梦想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梦想,并学会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向往,但又面临诸多困惑。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梦想,并渴望实现梦想。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实现梦想感到迷茫,缺乏实际行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明确梦想的意义,教给他们实现梦想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为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
3.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明确梦想的含义,学会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2.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克服困难,坚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梦想的意义,学会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梦想计划,并进行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梦想卡片、计划表格等教具,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3.布置教室,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激励人心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实现梦想的。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梦想卡片,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的计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

备。 ➢ 未来,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爱岗敬
业。
2021/1/16
第七课 从这里出发
➢ 回望初中阶段,我们通过努力,在知识、能力、品格等多方面 获得许多收获,并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2021/1/16
圆梦 大舞 共台 圆 中 国 梦 自信 中国 人
中国梦实现机遇 怎样实现中国梦
自信的理由 如何自信
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对国家的认同 新理对论文化的底气
对发展人信心 道路、理念、 制度、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各民族共同 发展
民族大 家庭
港澳繁 荣稳定
2021/1/16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 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智慧,同时,在承担国际责任中积 累经验、增长智慧;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中国在经济、文化、全球治理观等多方面 均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 果,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进步;
聚
法
治
厉行法治的内涵
共
识 厉行
厉行法治内容
法治
厉行法治的要求
民主思想
民主制度
本质特征 基本特点 具体形式 政治制度
2021/1/16
民主追求
新型 民主
行使民 主权利
增强民 主意识
民主
参与民主 生活
认识法治
法治 国家
法治
法治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分析

新媒体上充斥着垃圾信息——存在“语言暴力”——网络 语言异化中国文字内涵——导致人们之间感情疏远。
第二框《理性面对新媒体》 第1目《不能沉迷》
沉迷新媒体的影响——合理利用新媒体。 第2目《学会甄别》
处理不好新媒体上信息的困扰——学会辨别新媒体信息 真伪。 第3目《遵守规则》
成长的空间
2.亲情与冲 突
上
保障宪法实 施
2.这是我的 责任
中国与世界
2.做个好 “村民”
道 德
·
3.把握生命 的节奏
4.第一次
3.生活中的 “雷区”
4.伟大的成
3.家门之外 4. 拔 节 的 声 理解权利义
公民权利
我们真的长 大了
3.伸出你的 手
3.中国的声 音
4.我们的中
心
“握手”
就
音
务
国梦
理 健
九年级上册
我们 真的长大了
感受 祖国的心跳
倾听 自然的声音
新媒体 新生 活
城乡直通车
生命之间
这是我的责 任
小康家园
地球的叹息
伸出你的手
手足情深
中华民族的 选择
九上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
第一课 新媒体 新生活
导言:新媒体概念、特征。 第一框《感受新媒体》
第1目《新媒体真不错》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新媒体改变了我们学习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九年级思想品德各课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九年级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讨论我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以后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内容打下基础。
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去认识什么是责任、自己该承担什么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说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责任的含义 2、责任的来源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其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
难点: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不言代价与回报》是人教版教材初三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责任的概念,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承担责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代价与回报教学难点:承担责任的最高境界——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说教材本课是初三思想政治的起始课,本课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增强关爱集体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他们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本框分为两个部分:一我是集体的一员,二是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及应该如何关爱集体难点: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本课地位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社会负责。
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兴亡,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文化自信》是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文字、文化传统、文学艺术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一些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有所接触。
但是,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文化独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2.文化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好课件和教学道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元素,如故宫、长城、诗词等,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和魅力?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案例,如中华语言文字的演变、文化传统的重要性、文学艺术的独特性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这是我的责任》配套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这是我的责任》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是我的责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责任的重要性,并学会承担责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但部分学生对责任的认知仍然较为模糊,不知道如何去承担责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去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并学会承担责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2.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责任。
2.难点: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承担责任,提高责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责任的重要性。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准备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承担责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人物的责任。
2.呈现(10分钟)展示讨论话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责任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责任?如何承担责任?3.操练(10分钟)根据讨论结果,让学生列举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练环节中的体会和收获,加深对责任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承担责任,提高责任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责任的重要性。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2课时《走自己的路》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十课第2课时《走自己的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自己的路》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选择自己的路”和“走自己的路”两个方面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人生中有许多选择,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同时,他们也会面临许多选择,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并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生中有许多选择,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2.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人生中的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正确的选择。
2.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何去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理解课程内容。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课件、案例等。
2.准备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教学用的小组讨论材料,如白板、 markers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的选择的重要性。
例如:“你们觉得人生中有哪些重要的选择?你们是如何做出这些选择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