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发展史复习题
中国城建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城建史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代表是以下哪座城市?A. 北京B. 南京C. 上海D. 杭州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规划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A. 商朝B. 周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D3. 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中国城市是?A. 苏州B. 杭州C. 扬州D. 厦门答案:A4. 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思想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B5.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规划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A二、填空题6. 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____是城市中心,通常建有皇宫或政府机构。
答案:皇城7. 唐朝长安城的规划布局,体现了____的思想,城市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
答案:中轴线对称8. 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市”是指____,是商业活动的集中地。
答案:市场9. 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其城市布局遵循了____的原则。
答案:天人合一10. 宋代的《营造法式》是中国最早的建筑规范书籍,对后世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中轴线的对称布局;(2)城市中心设有皇城或宫城;(3)城市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等不同功能区;(4)注重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5)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紧密结合,体现了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
12. 描述明清两代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答案:明清两代北京城的规划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
宫城位于城市中心,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皇城围绕宫城,是政府机构和皇家园林所在地。
外郭城则是普通居民的居住区,城市布局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对现代城市规划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强调了城市空间的秩序和美感;(2)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分区管理的参考;(3)重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现代生态城市规划提供了理念;(4)城市设计中融入的哲学思想,如儒家的“仁”、“礼”等,对现代城市文化建设有指导意义;(5)《营造法式》等古代建筑规范书籍,为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中国城建史常考题目及答案

中国城建史1. 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思想体系3. 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4. 唐长安和汉长安的比较5. 中国古代规划思想及典型城市(匠人营国思想、管子城市建设思想)6. 中国古代规划重要著作(周礼考工记——管子——孙子兵法——商君书)7. 不同历史时期都市布局的完善与发展8. 不同历史时期居住区的完善与发展9.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10. 平江城规划以及平江图、平江城的意义11. 中国古代城墙的防御设施的演变12. 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城市选址特征及其原因13. 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上、土地制度上、***上的异同14. 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和典型城市15. 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下不同类型的城市及其各自特征16. 上海自1845年开埠为商埠起至1949年上海解放止,一百多年来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17. 青岛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义,青岛在德占时期与日占时期规划有何不同答案:1. 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1)商业分布:宋代之前的城市建设中商业是被限定在“市”内的,到了宋代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而突破了“市”的限制,商业区与住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
(2)筑城技术的改变:在宋代前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并广泛用于攻城导致筑城技术有较大的改变,在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
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
到明代城墙加砖更为普遍,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
(3)城市中居住区: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区城“闾里”,里市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
△自周(或更早)至唐代一直实行这种严格的管理。
如唐代实行“里坊制”,有封闭的坊墙,有定时启闭的坊门。
唐长安可以说是严格管理的封闭的“里坊制”的顶点。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doc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引言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
它不仅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技术层面的内容,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档旨在总结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关键事件和主要趋势,以及相关的真题分析。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古代城市规划特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例如,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的规划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重要城市与建设成就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如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它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都有独到之处。
例如,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近代城市规划的转变随着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的引入,中国城市开始出现新的规划模式。
例如,上海的租界区规划体现了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的特点。
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近现代中国城市建设开始引入现代技术和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中国当代城市发展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深圳从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应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等。
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真题分析真题类型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的真题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真题内容真题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特点和成就。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及其影响。
当代城市建设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真题解题技巧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考查点。
联系历史背景:将城市建设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
综合分析:结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条理清晰:在回答论述题时,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城建史试题及答案

城建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出自哪部著作?A. 《周礼》B. 《营造法式》C. 《考工记》D. 《管子》答案:A2. 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哪个朝代的城市布局最为规整?A. 商朝B. 周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建筑?A. 斗兽场B. 万神殿C. 圣彼得大教堂D. 浴场答案:C4. 巴黎的城市布局设计中,哪个建筑起到了中心点的作用?A. 卢浮宫B. 埃菲尔铁塔C. 凯旋门D. 巴黎圣母院答案:B5.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由规划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A. 昌迪加尔B. 巴西利亚C. 纽约D. 阿尔及尔答案:C6. 现代城市规划中,哪个概念最早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A. 城市美化运动B. 田园城市C. 新城市主义D. 城市更新答案:B7.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以放射状道路系统著称的?A. 巴黎B. 华盛顿C. 巴塞罗那D. 莫斯科答案:C8.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空间”主要指什么?A. 城市公园B. 城市绿化带C. 自然保护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导向发展”(TOD)是指什么?A. 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B. 以私人汽车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C. 以步行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D. 以自行车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答案:A10.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以水系为城市布局的主要特征?A. 威尼斯B. 阿姆斯特丹C. 伦敦D. 东京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现代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问题?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住房短缺D. 城市扩张答案:ABCD2.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通常包括哪些技术?A. 物联网B. 大数据C. 人工智能D. 云计算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设计原则?A. 人本主义B. 可持续发展C. 混合用途D. 历史保护答案:ABCD4. 城市规划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城市的交通规划?A. 城市规模B. 地形地貌C. 人口密度D. 经济发展水平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城市规划中常见的绿地类型?A. 公园B. 广场C. 自然保护区D. 街旁绿地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填空、选择、判断:1、原始的居住形式:⽳居、巢居、半⽳居、地⾯建筑等。
⽳居巢居时间长,后逐渐发展成半⽳居及地⾯建筑。
2、伴随着⼈类社会的第⼀次社会⼤分⼯,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居民点。
3、⼈类的第⼆次社会⼤分⼯,即商业、⼿⼯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了私有制和阶级。
4、城市本⾝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
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5、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的。
不规则城市代表:港⼝城市泉州,南京。
6、在原始村落后期,就已由于⽣产及⽣活的需要⽽产⽣简单的分区,⼀般分为居住区、墓葬区、烧制瓷器的陶窑区等。
7、商城(郑州):是我国⽬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
郑州商城包括城外郊区在内总⾯积达 25 平⽅公⾥的古代⼤城。
城市平⾯近似⽅形。
城墙为夯⼟墙,⼜厚⼜⾼。
城市内外有宫殿、居民住宅区、制⾻、制陶、铸铁等⼿⼯业作坊、农民居民点及墓葬区。
发现商城住宅,墙体为版筑。
8、周代的周原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
西周的都城为丰京和镐京,位于陕西的西安。
周代的都城: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王从周原迁都丰京及镐京。
9、井⽥的基本单位“夫”:即⼀农夫所受之⼀百亩耕地,被⽤来作为城市规划⽤地的基本单位。
10、商是第⼆个奴⾪制王朝,统治600余年。
殷商时代已出现考古证实的城市。
城市中集中着为奴⾪主服务的各种⼿⼯业和商业,如青铜器、⾻器、陶器等。
周代的都城是丰京,镐京和后来建⽴的王城、成周,这时已有按⼀定规划建设的城市。
11、都城⼀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
城为贵族王宫,廓为⼀般市民住宅,城中⼀般都有王宫,修筑在⼈⼯夯筑的⾼台上,⽬的是防卫及显⽰其威严。
12、唐代国内最⼤的三个商业城市:南⽅海港⼴州(番禺)、长江与运河交会处的扬州(江都、⼴陵)、运河⾄黄河的转运中⼼汴州(开封)。
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1、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并分析比较城市与原始聚落的区别。
答:我国城市经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后期已基本形成。
城市产生的条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财富,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社会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起来,出现商品交易;与此同时,部族间为了争夺领地、财富等,战争频繁,这使居民需要采取防御措施,随之,兼具防御和交易的城市随之出现。
如:黄河中下游的郑州西山遗址、长江中上游的都江堰芒城城址等。
(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随着第一次劳动分工,原始聚落产生于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原始聚落是指,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由此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
城市最基本的表现在于集中,居民点已经初具集中的特征: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集中。
但居民点仍不具备城市的形成标准,城市产生的标准有:具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具有城市永久性大型建筑、具有手工业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2、写出5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海港城市及其相应繁荣时期,并概述海上贸易对城市的影响。
唐代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在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列外交往活动中始终处于比较次要旧地位,所以几乎只有番禺(即广州)一处港市。
唐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自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战争的影响而再度受阻后,海上丝绸之路便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对外交通和贸易的主要渠道。
扬州——唐代泉州——唐宋广州——唐宋杭州——宋元明州——宋代影响:1、海上贸易促进了港市的迅速发展。
如广州作为南航路始发港,在唐代迅速发展为唐代第一大外贸港市;而此前默默无闻的泉州、明州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2、市舶司的兴废,直接关系到港市的荣衰,往往是市舶司之所在,就是重要港市之所在。
如扬州虽在唐代为第二大港市,但因唐末战乱影响,始终未设市舶司,其港市地位也被杭州和明州取代。
3、在城市空间形态上,海港城市突破了以往封闭的城垣形制,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1、论述中国古代城市产生的基础及条件。
(2009、2017)我国上古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所以能产生城市,这不是偶然的。
它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分工,导致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和私有制出现,以及社会成员大分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和掠夺性战争的频繁发生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与农业相分离,发生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2)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
这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
两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交换也就日益频繁和扩大,于是产生了私有制,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
一些公社的首领们为了保护自已人身及财产安全,就在他们居住地的周围建筑专门的防卫设施—城郭沟池,于是产生了城市。
(见我国古籍《礼记·礼运》中的记载。
)(3)第三、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
(4)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2、试论述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2013)1.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围扩大,但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度,推动了周代筑城高潮的兴起。
各地诸候纷纷大兴土木,筑城修室,使中国城市数量大增。
除中原地区外,在、及长江流域等地的诸候方国也纷纷建城。
然而由于城邑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2.形成三级城邑网。
即周天子所居王都——诸候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城)三级。
3.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
4.建设城市有了一定的规制,并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较深远影响。
城建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城建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是位于哪个文明?A. 古埃及文明B. 古印度文明C. 古巴比伦文明D. 古中国文明答案:C2. 罗马斗兽场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A. 哥特式B. 巴洛克式C. 罗马式D. 拜占庭式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特点?A. 城墙环绕B. 教堂中心C. 工业区发达D. 市场繁荣答案:C4.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为了纪念哪个事件而建造的?A. 法国大革命B. 巴黎公社C. 世界博览会D. 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C5.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奠基人是哪位?A. 勒·柯布西耶B. 弗朗西斯·培根C. 阿尔多·罗西D. 彼得·贝伦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_________文明时期的城市规划。
答案:苏美尔7. 古希腊的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阿哥拉8.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典型布局是_________、教堂和市场。
答案:城堡9. 工业革命后,城市规划开始重视_________和卫生问题。
答案:交通10. 现代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了_________、社会和经济的平衡。
答案:环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古代罗马城市规划的特点。
答案:古代罗马城市规划以广场为中心,道路系统发达,城市布局呈网格状,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如浴场、剧院和竞技场等。
1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的主要理念。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强调人文主义思想,城市布局追求对称和几何形式,重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
13. 解释现代城市规划中“智慧城市”的概念。
答案: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来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发展史》复习题A(高起本)
一、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被称为“斗城”的城市是()
A 西汉长安
B 东汉洛阳
C 秦朝咸阳
D 唐朝长安
2、隋朝都城大兴城的规划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代城市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请问大兴城的总体设计者是()
A 墨翟
B 宇文恺
C 杨广
D 宇文化及
3、中国隋唐时期商业城市异常繁荣,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据记载“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
请问文中“益”指的那座城市()
A 广州
B 宁波
C 成都
D 重庆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政治中心迁移规律正确的是()
A 关中地区→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流
B 黄河中下流→关中地区→长江中下游
C 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流→关中地区
D 关中地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
5、中国古代城市中素有“石头城”美誉的城市是以下城市中的那一座()
A 南京
B 杭州
C 扬州
D 北京
6、“土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模式,被称作“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请问“土楼”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哪个省份()
A 福建
B 广东
C 江西
D 浙江
7、《清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个城市()
A 南宋临安
B 北宋汴梁
C 唐长安
D 元大都
8、中国第一座佛教建筑寺庙是()
A 北京潭柘寺
B 洛阳白马寺
C 五台山清凉寺
D 嵩山少林寺
9、最早记录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著作是()
A 《管子》
B 《周礼·考工记》
C 《史记》
D 《天工开物》
10、“瓦子”和“勾栏”是古代对娱乐场所的称谓,请问“瓦子”和“勾栏”出现的年代是()
A 唐朝
B 明朝
C 元朝
D 宋朝
二、简答题
1、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2、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意思
3、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在古代城市中有重要影响
三、问答题
1、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村落和房屋多选择坐北朝南,依山面水的布局形式,此种选址的生态学价值有哪些?
四、案例分析
隋唐长安是在曹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新建的都城,在规划布局上总结了过去的优良传统,按照一定意图去建造,成为我国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并对后世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请根据下图与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问题:
1、在图中用红色斜线标注宫城与皇城的位置,并注明;用蓝色线条描出城市的主干道路。
2、分析城市的总体布局特点、道路系统特点、市肆特点以及坊里特点。
《城市发展史》复习题B(高起本)
一、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被称为“斗城”的城市是()
A 西汉长安
B 东汉洛阳
C 秦朝咸阳
D 唐朝长安
2、古代中国城市中从未消失的城市职能是()
A 经济职能
B 政治职能
C 军事职能
D 旅游职能
3、最早记录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著作是()
A 《管子》
B 《周礼·考工记》
C 《史记》
D 《天工开物》
4、下列古代城市在明代的城市职能中属于军事防卫为主的是()
A 扬州
B 泉州
C 大同
D 泰安
5、隋朝都城大兴城的规划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代城市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请问大兴城的总体设计者是()
A 墨翟
B 宇文恺
C 杨广
D 宇文化及
6、中国隋唐时期商业城市异常繁荣,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据记载“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
请问文中“益”指的那座城市()
A 广州
B 宁波
C 成都
D 重庆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政治中心迁移规律正确的是()
A 关中地区→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流
B 黄河中下流→关中地区→长江中下游
C 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流→关中地区
D 关中地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
8、中国古代城市中素有“石头城”美誉的城市是以下城市中的那一座()
A 南京
B 杭州
C 扬州
D 北京
9、《清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个城市()
A 南宋临安
B 北宋汴梁
C 唐长安
D 元大都
10、“瓦子”和“勾栏”是古代对娱乐场所的称谓,请问“瓦子”和“勾栏”出现的年代是()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二、简答题
1、原始聚落的规划特点
2、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意思
3、隋唐长安城市规划的布局特色及影响
三、论述题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历史文化名城泰安在城市布局方面有何特色,并分析其优缺点。
四、问答题
1、五代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