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特殊学校办学目地和意义

合集下载

特殊学校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关爱教育研究

特殊学校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关爱教育研究

特殊学校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关爱教育研究特殊学校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关爱教育研究思南县特殊教育学校周燕(565100)摘要:关爱是特殊教育的前提,是特殊教育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生长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儿童来说,关爱是他们生存的希望,是他们理想的火花,是他们成才的阶梯。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能力的不足,造成认知、感知方面的障碍,导致学习、沟通、表达、肢体上的缺陷,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智力障碍儿童在心理和行为上都需要特别的康复教育,使之将来能够自理、自立,融入社会。

本文通过对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分析,对智力障碍学生关爱,即“关爱干预”,提出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关爱方法,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关爱教育心理操练挫折教育特殊教育研究一、引言关爱是特殊教育的前提,是特殊教育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生长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儿童来说,关爱是他们生存的希望,是他们理想的火花,是他们成才的阶梯。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能力的不足,造成认知、感知方面的障碍,导致学习、沟通、表达、肢体上的缺陷,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智力障碍儿童在心理和行为上都需要特别的康复教育,使之将来能够自理、自立,融入社会。

本文通过对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分析,对智力障碍学生关爱,即“关爱干预”,提出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关爱方法,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智力障碍概念描述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

让残障学生的明天更美好——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纪实

让残障学生的明天更美好——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纪实
校 学生 9 2个 , 任 教 师 2 专 9人 , 困 , 力 解 决 治 疗 费 用 。学 校 老 师 幸 福 。从 1 9 生 无 9 7年 第 一 届 聋 生 毕 业 均 占地 面 积 1 88平 方 米 , 均 使 迅 速 行 动 起 来 , 校 内募 捐 , 向 至 今 , 有 1 7名 学 生 毕 业 , 0 % 1. 生 在 再 共 0 10 用 校舍 面 积 3 0平 方 米 ( 1 0人 社 会 寻 求 帮 助 , 终 解 决 了 他 的 手 就 业 , 均 月 7 资 2 0 按 5 最 平 - 0 0元 左 右 , 其 计 算 )均 超 过 省 级 示 范 学 校 标 准 。 术 费 用 。 复 以后 的 第 三 年 , 位 中 7 从 事 个 体 经 营 , 人 更 高 一 , 康 这 名 收 学 校 有 听 障 和 智 障 语 音 训 练 室 、 聋 生 参 加 南 京 市 残 疾 人 运 动 会 , 些 。毕 业 生 们 深 受 用 人 单 位 以及 感 荣 统 训 练 室 、 乐 教 室 、 瘫 康 复 训 获 男 子 乒 乓 球 单 打 冠 军 。 毕 业 以 社 区 的 夸 奖 和 好 评 。几 年 前 , 先 音 脑 就 练 室 、 技 教 室 、 工 教 室 、 特 梭 后 , 了 一 家 理 发 店 , 已 成 家 , 后 有 4家 企 业 与 学 校 签 订 了 毕 业 劳 美 蒙 开 现 生 利 训 练 室 、 理 咨 询 室 、 园 网 控 活 十 分 幸 福 。从 学 校 毕 业 的 学 生 生 就 业 合 同 , 好地 解决 了学生 的就 心 校 很 室 、 生 阅 览 室 、 队 活 动 室 等 1 都 对 老 师 充 满 了 感 激 和 怀 念 之 情 。 业 问 。 师 团 8

以生活化教育为特色,为智障学生一生奠基

以生活化教育为特色,为智障学生一生奠基

以生活化教育为特色,为智障学生一生奠基怀柔区培智学校在校学生45名,残障程度为中重度,残障格局为智障、自闭症、情绪障碍、脑瘫。

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严重,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文化知识更加困难,九年义务教育后,最大限度只能达到普小低年级水平。

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多年实践提出了以生活化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路。

一、生活化教育特色的提出根据我校学生目前的现状,实施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他们将来融入社会,与社会共他成员交往、共处,意义更加深远。

所以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智障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学会生存技能、形成基本的实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的平等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二、对“生活化教育”理解所谓“生活化”:书要是指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兴趣、生活情感和社会认知水平。

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智障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基本解决现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智障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达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学校特色定位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开发潜能,树立自信,融入社会”的办学理念。

并通过系统而科学的方法,训练指导智障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必要的良好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名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使之最终能够融入社会生活,成为残而不废的社会公民。

学校提出了生活化教育,即从智障教育的社会需要,学生发展需要,课程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化课程体系,以促进智障学生获得生活实际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目标,将教育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四、具体措施1.定位生活化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掌握生话中的实用知识。

2.合理确定生活化教育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中度智障学生生活中最常用的、与其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和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和知识,在知识传授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

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 智力障碍儿童实施随班就读的价值与意义

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 智力障碍儿童实施随班就读的价值与意义

三、社区训练与指导
1. 重视社区力量,发挥协同作用 • 充分地利用社区的便利进行疾病预防和特殊儿童早期训练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
传活动;开展帮扶活动,利用社区的现有资源,对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进行个别 辅导,促进其快速发展。社区不定期邀请顾问到活动中心给相关人员进行讲座、 指导与咨询,普及特殊儿童教育知识,争取特教工作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2. 发挥居委会及社区老师的纽带桥梁作用 • 对于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学校应争取居委会和社区老师的支持,协助学 校出面解决,在学校和家庭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积极带领智力障碍儿童参 与社区开展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和体育活动。
正常学生考试的人均成绩为参照,以残疾少年的残疾程度为依据,按照残疾少年与全班 正常学生同试卷内容、同评分标准的考核结果进行分类评估。 • 计算的参考公式是:实际考分(S)×一定系数(a)=残疾儿童的学业成绩(s,≤100) • 对于系数a的确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残疾程度系数法 对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应根据其智力障碍程度的不同确定障
三、随班就读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取向
1. 以人为本,促进随班就读生充分的发展 2. 加强融合,提高随班就读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 一般课程和特殊课程相结合,促进随班就读生的整体发展 4.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 5. 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四、随班就读课程的基本范式
碍程度系数:轻度智力障碍,a=1.6;中度智力障碍,a=2.0。 2. 难度系数法 把满分100分与均分的比值定为难度系数:一般来说,均分高,难度系数小;
均分低,难度系数大。根据这种方法:a=100/均分。
(二) 缺陷补偿与行为矫正的评估
• 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应着重评估其语言发展水平和异常行为的矫正。 • 异常行为的矫正:着重从自闭、冲动性和攻击性反应、退缩反应、多动、情绪

浅淡残儿在特教学校教育现状及就业状况

浅淡残儿在特教学校教育现状及就业状况

浅淡残儿在特教学校教育现状及就业状况特教学校是为残障儿童提供特别教育的学校,主要面向智障、视障、听障、言语障碍等特殊群体学生。

浅淡残儿在特教学校的教育现状及就业状况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对于残障儿童来说,他们需要得到更全面的教育,而特教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合适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就浅淡残儿在特教学校的教育现状及就业状况进行详细探讨。

一、残儿在特教学校的教育现状1.特教学校的教育资源特教学校为残障儿童提供较为全面的教育资源,包括专业的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专门的教育设施和教学工具等。

在特教学校,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式,这有利于他们发展潜能,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教育方式及课程设置在特教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残障儿童,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

对于智障儿童,特教学校会设置较为简单易懂的课程内容,并通过重复、实践的方式来巩固知识;对于视障和听障儿童,则会采取更多的听觉和触觉教学方式,以便他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3.教育目标特教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残障儿童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除了普通教育内容外,特教学校还会注重锻炼学生的自理技能,如自己上厕所、洗手、穿衣等,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独立。

二、残儿在特教学校的就业状况1.就业前景经过特教学校的培训和教育后,残障儿童的就业前景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比之前,他们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工作岗位,比如在盲人按摩院、聋哑学校、福利院等单位工作,也有的选择创业,开设小店铺或者从事手工制作等。

特教学校的教育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2.就业挑战但残障儿童在就业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由于社会对残障群体的歧视和不了解,很多残障儿童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不少用人单位对残障儿童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担心他们不能胜任工作,这给残障儿童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3.社会关怀和政策支持为了解决残儿就业难的问题,社会各界和政府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章程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章程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保障学校依法自主管理,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办学品质,加强学校内部规范化管理,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现代学校建设,明确学校发展策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校全称为学校,英文名称为;住所地址,邮政编码为。

第三条本校由教育局批准,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办学机构,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本校是一所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

第四条学校招生对象为本区域户籍、符合对口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

招生规模以教育局核定的班级和人数为准。

第二章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第五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是“关爱每一个孩子”,即崇尚“理解和尊重智障儿童”,实践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努力培养智障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促进受教育者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六条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教育促康复,康复促发展。

这个目标的核心是以智障孩子的特殊需求为本;这个目标的指向是追求智障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第七条学校以提升特殊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办学根本,关注学生的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积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积极进取、教育有方的教师队伍,努力培养“双师型”特教教师,形成“活动康复”的办学特色。

第八条学校的校风“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学风“肯学、能学、会学、乐学”;教风“爱心、耐心、细心、关心”。

校训:自尊、自强、自信、自立。

第九条学校校歌为《》。

第十条学校按照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的要求,定期制订三年发展规划,并形成和健全自评机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学校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第十一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中国共产党学校支部委员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关爱特殊儿童活动目的和意义

关爱特殊儿童活动目的和意义

关爱特殊儿童活动目的和意义在当代社会中,特殊儿童指的是那些在生理、心理或智力方面与其他儿童相比有所不同的孩子。

这些儿童需要特别的照料和支持,以便能够发展出最大的潜力。

为了关爱这些特殊儿童,各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活动。

本文将探讨这些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关爱特殊儿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关怀,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些活动致力于创造一个包容、尊重和接纳的环境,让特殊儿童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参与各种活动,并获得适当的教育和培训。

首先,这些活动旨在帮助特殊儿童获得专业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通过提供针对个体需求的医疗照顾,特殊儿童可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以增强他们的身体健康。

其次,这些活动也旨在提供特殊教育和培训机会。

特殊儿童通常需要特别的教育计划和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关爱活动通过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和提供个别辅导等方式,为特殊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此外,关爱特殊儿童活动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公众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活动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座谈会和宣传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并促使人们更加包容和理解。

二、意义关爱特殊儿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些活动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充分的关怀与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这种关爱可以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有助于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这些活动为特殊儿童提供了融入社会的机会。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特殊儿童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建立社交网络,在和正常儿童的互动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关爱特殊儿童活动对于社会的整体进步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培训,特殊儿童有机会发展他们的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些活动还有助于推动特殊教育工作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总之,关爱特殊儿童活动的目的是为特殊儿童提供支持和关怀,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些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让特殊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他们融入社会、发展潜能的机会。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智障儿童是指由于生理或心理原因导致其智力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儿童。

这类儿童通常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关怀,以满足其特殊的认知和心理需求。

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与一般儿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制定教育方案,满足这些孩子的成长需求。

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知发展滞后智障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远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都有所受限,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也较弱。

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用更加简单、具象的方式来传达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

二、情绪不稳定智障儿童的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大、情绪爆发等问题。

他们对于自己的情绪状态难以准确把握,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学会适当表达和应对情绪。

三、社交困难智障儿童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可能不太善于与他人交流,情感交流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情境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足。

在与这些儿童的交流与教育过程中,需要多给予他们一些情感、社交方面的辅导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群交流。

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而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的是帮助这些儿童克服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特殊教育中,教育者需要关注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

特殊教育需要以个体为中心,因材施教。

每个智障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特点都有所不同,教育者需要针对每个儿童的特殊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有些儿童可能在语言方面存在较大障碍,需要强化语言训练;有些儿童可能在情感沟通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加强情感交流的训练。

特殊教育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特殊教育需要注重情感关怀和引导。

智障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较弱,需要教育者的耐心倾听和理解。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赋予孩子们充分的情感关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他们的情感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障儿童特殊学校办学目地和意义
河池市金城江区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97年10月。

学校位于河池市新建西路一巷4号,是金城江区唯一一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办学目的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残障儿童少年特殊教育,使残障儿童少年在校受到与之相适应的特殊教育和康复理疗,全面提高残障儿童的素质,为残障儿童今后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26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57平方米。

现有教学用房及生活用房可容纳150名残障儿童少年入学所需。

学校面向全市招收盲、聋哑、智障三类残疾学生,目前有8个教学班学生共90人,实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

其中初中部三个班、小学部五个班。

学校在职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财务人员3人,工勤人员1人。

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16人。

专任教师中7人为特教专业毕业。

目前学校已配置了多功能厅、微机室、律动室、语训室、心理辅导室、体育康复训练室、图书室、手工室、美术室、感统室、蒙台梭利室、情景室、按摩室等各种辅助教室。

每个教室都添置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室、教室、功能室都接通了网络,为残疾孩子创造了一个比较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拉近了特殊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距离。

学校创办至今,坚持以“一切为了残疾孩子的生存与发展”为办学宗旨,走“教育——康复——职教——就业”发展之路。

除了开齐
开足基础文化课外,还开设了电脑应用、按摩、美发、剪纸手工等职业技术教育课,让残疾学生在校能学到一技之长,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最终自强自立于社会。

办学至今,从学校修完九年学业毕业的三类残疾学生共80多人,学校先后指导他们到不同岗位就业,他们不再是社会的负担,家庭的拖累。

近年来,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各项比赛获各类奖30多人次。

河池市内外获奖40人次之多,多项文艺节目在自治区、市、金城江区级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奖,教师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河池市级、金城江区级荣誉共20多人次。

学校成功承办了河池市首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运动会,河池市庆祝“全国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晚会;先后荣获金城江区级、河池市市级“巾帼文明岗”、河池市“中小学校常规管理优秀学校”、河池市特殊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自治区“体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