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四中初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2023北京四中初一(下)期中语文(含答案)

2023北京四中初一(下)期中语文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6分)为了让家国情怀深植于每一位同学的内心深处,初一年级开展了“家国天下”主题学习活动。
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一】国是千万家亘古至今,我们的文化化、我们的历史,处处影显着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家的坚守、对于国的热爱【甲】从《礼记》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到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乙】从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于谦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家国情怀深植于中国人心田,岁月深长,情感深邃。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激荡着国家情怀的行动,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闻一多怒斥特务,___①___,气冲斗.牛,声震天地;鲁迅先生展读书信至深xiāo,关爱青年,___②___;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根戈壁,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他们把“小爱”升华为“大爱”,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用殷.红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与追求。
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方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
1.请在答题卡方格中,用正楷字规范书写“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得涂改。
(2分)2.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书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冲斗牛”中“斗”的意思是“二十八宿之一”,应读作“dòu”。
B.“殷红”中“殷”的意思是“赤黑色”,应渎作“yīn”。
C.“深xiāo”中“xiāo”的意思是“夜”,“xiāo”应写作“宵”。
D.“鞠躬尽cuì”中“cuì”的意思是“劳累、疾病”,“cuì”应写作“悴”°3.下面各项中填入【屮】【乙】两处的标点放介适的•项是(2分)A.【甲】破折号【乙】分号B.【甲】冒号【乙】分号C.【甲】破折号【乙】逗号D.【甲】冒号【乙】逗号4.请根据语境,在横线①、②两处填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慷慨淋漓②呕心沥血B.①酣畅淋漓②呕心沥血C.①慷慨淋漓②处心积虑D.①酣畅淋漓②处心积虑【活动二】家是最小国家庭是每个人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训的传承、家风的延续和家教的养成。
北京四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测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测验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9页,共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北京四中初一年级同学开展了以“文人与印章”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你所在的小组撰写了报告。
请你阅读以下报告,调整、补充、完善相关内容。
一、引言印章体现着我国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文人与印章之间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
二、闻一多与印章抗战时期,闻一多先生在昆明,以刻印章为副业。
当时过境的外国人不少,有些外国人很羡慕中国人有私人印章。
他们觉得在小小的一块石头刻上自己的姓名,或阴或阳,或篆或隶,或粗犷..或细腻,非常有趣。
他们常登门造访..,请求闻一多先生为他们刻印章。
闻一多先生知识渊搏..,会给对方起一个吉祥高雅的中国名字,对方喜出望外,自然不会吝啬微薄..的钱财。
刻印章_____技术含量不高,_____也不轻松,视印石的大小软硬而用指力、腕力或臂力,小心翼...翼.地捏着一把小刀,伏在书桌上的不毛之地....长久工作,势必两眼昏花,肩耸背驼,手指磨损,疲倦不...堪.。
对于精益求精....的闻一多先生来说,刻印章已____文人雅事,____谋生苦事了。
1.对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字音判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粗犷”的意思是“粗率豪放”,读作cūkuàng。
B.因为表达的是“到某个地方拜访”的意思,所以“造访”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深而且广”的意思,所以“渊搏”一词中有错字。
D.“微薄”的意思是“数量少”,读作wēi báo。
2.填入上面文段画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A.因为所以不是就是B.虽然但是不是而是C.因为所以不是而是D.虽然但是不是就是3.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心翼翼B.不毛之地C.疲倦不堪D.精益求精三、印章与题刻某名家收藏有一块长方形寿山石印章,刻诗一联“鹭拳沙岸雪,□□□□□”,对仗工,意境雅。
北京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一年级同学开展了以“自然•生命”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花木,进行观察日记写作。
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1.(6分)学写观察日记。
ㅤㅤ九月,由夏入秋,天气转凉,万千生命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此时,正是撰写观察日记的好时节!那么,?ㅤㅤ首先,当然要选择好观察对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和记录。
观察时,不只是简单地看,还要调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
比如,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外观色彩、枝叶形状时,用手摸一摸它的质地触感,轻轻闻一下它的气味……其次,可以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学习写作技巧。
例如,在①的《春》、②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些课文中,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方法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它们能化抽象为具体,让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最后,我们才开始动笔写作。
写作时要注意条理性,分清主次与详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语文观察日记与生物观察记录不同,它不是纯理性、纯客观的描述,需要使用联想、修辞等艺术手法,提升文字的表现力。
(1)依次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恰当的作家姓名。
①②(2)有的同学想把学写观察日记的方法表格化,以方便记笔记,请依据上文内容补全表格。
学写观察日记选择观察对象观察和记录有目的、有针对性①②撰写观察日记有条理分清主次、详略③(3)根据语境,在文段中的画线处补写一句话,使语意完整通顺。
2.(8分)观察日记展读。
ㅤㅤ下面语段是梁同学观察日记的一部分,请阅读并完成小题。
ㅤㅤ①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甲】都像黄金玛瑙似的闪着红光。
最好看的是荞麦,②从根到梢一色jiāo()红,齐刷刷地立在那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的一方红毡【乙】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
③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
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学期,北京四中初一年级已经进行了两个语文专题“家国天下”与“星辰大海”的学习,请你根据这半个学期所学,完成下面的题目。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要求回答1-6题。
(共15分)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王剑冰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①的老街湿漉漉的。
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
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
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
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
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足,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
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
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
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
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
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
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
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
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
2017-2018学年北京四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北京四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本学期,北京四中初一年级已经进行了两个语文专题“家国天下”与“星辰大海”的学习,请你根据这半个学期所学,完成下面的题目。
1. 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各题。
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王剑冰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
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
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
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
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
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足,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
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
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
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
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
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
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
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
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
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四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寒碜拈轻怕重B. 恣意妄为摇曳红颜薄命C. 蹉跎岁月融会贯通震耳欲聋D. 眉清目秀拈酸吃醋畏首畏尾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能力。
B.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要付出比平常更多的努力。
C. 这个计划虽然已经完成,但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热烈的掌声。
3.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组词正确的一项是()A. 欣慰欣赏欣喜B. 稳重稳健稳当C. 精致精炼精良D. 诚挚诚服诚信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条小河,像一条玉带,蜿蜒在山间。
B. 星星点点,像无数闪烁的眼睛,照亮了夜空。
C. 他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温暖。
D.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5. 下列词语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一叶扁舟,浪迹天涯。
C.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D. 一马当先,万马齐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融(róng)会贯通呆滞(zhì)灵巧(qiǎo)B. 沉默(mó)寡言突兀(wù)骄傲(jiāo)C. 坚韧(rèn)不拔沉鱼落雁(diàn)琼楼玉宇(yù)D. 精益求精(jīng)沧海一粟(sù)沉默(mò)不语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静影沉璧(bì):静静的月影好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B. 眉清目秀(xiù):眉毛清秀,眼睛有神。
C. 鹰击长空(cháng):雄鹰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
D. 雕梁画栋(diāo):形容房屋装饰华丽。
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cuō tuó)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B. 摇曳生姿(yáo yè shēng zī)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C.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D. 琼楼玉宇(qióng lóu yù yǔ)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四中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1.下列诗句使用了互文修辞手法的是()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C.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米D.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2.下列文学常识(作者-作品-选集)连线,不恰当的是()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B. 司马光--《孙权劝学》--《资治通鉴》C. 列御寇--《杞人忧天》--《列子》D. 郭茂倩--《木兰诗》--《乐府诗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3.加点字拼音或据拼音书写汉字(每空1分,共8分)震悚.______ ;中.伤______ ;哀dào ______ ;默qì ______ ;星宿.______ ;黄晕.______ ;bì护______ ;田lǒng ______ 。
4.不影响原文语意,请改换句中加点词语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明.亮.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______ B.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______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炫.耀.清脆的喉咙。
______D.那时就极严重的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______ 。
5.古诗文理解填空(1)战火纷飞的乱世,最渴盼的就是一封传报“平安”的家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诉求都有难以兑现的时候,岑参的无奈是______ ,______ 。
《逢入京使》(2)《木兰诗》中的顶真句是______ ,______ 。
(3)烽烟并起,边关告急,战士们翻山涉水火速奔赴前线,用《木兰诗》中的“______ ,______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4)韩愈讲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拟人化,揶揄它们也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这句诗是______ ,______ 。
北京四中国际部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6.0 分)
3. 加点字拼音或据拼音书写汉字(每空 1 分,共 8 分) 震 悚 ______ ; 中伤 ______ ;哀 dào ______ ;默 qì ______ ; 星 宿 ______ ;黄 晕 ______ ;bì 护 ______ ;田 lǒng ______ 。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8. 文言文阅读,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 当 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 乃公(你的父亲)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卿今 当 涂掌事 ______ ②肃 遂拜蒙母 ______ ③头 触屏风 ______ ④欲杖 之 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乃公(你的父亲)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3)一个是劝学,一个教子,请从劝教的语气措辞、成效、结果谈谈二文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基础知识(40分)1 •请用钢笔将下列汉字清晰、工整的抄写在方格内(2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勤奋严谨民主开拓2.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5分)咀嚼)猝然)讴歌()唱和)倔强()呵责()跋文()伫立()玷污()迂回()3.按拼音填写汉字(5分)chu o()泣犬f e ii )zh an)蓝清li梦m e i ( ) s o ng峙 a o ()恼x i()戏洗zhu o) g a ()负4.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字, 并改正(5分)A.伶仃树梢大条副()应改为()B.闲瑕糟蹋休憩()应改为()C.伉俪喧腾赖蛤蟆()应改为()D.内涵趴窃缀连()应改为()E.抱酬诅咒贪婪()应改为()5.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 任凭额头上的汗珠往下躺也不去理会,少年坐在草地上,被穿行的山风一吹,不免百感交急。
B. 朗读这首诗,从它坚定自信、铿锵有力的诗句中,感悟人生的真帝。
C. 他老态聋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D. 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
6.补充下列成语(5分)花枝招()明察秋()白驹过()虚怀若()险象()生安然无()卧()尝胆()老还童如愿以()安()守己7.选出下列词语中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 ) A. 耽于幻想:沉溺,入迷。
B. 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C. 春寒料峭:形容非常寒冷。
D. 获益匪浅:非,不。
8. 结合上下文填写恰当的动词,使文字表达得更完整。
( 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 )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 ) 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 )着,( )着,( )两个滚,( )几脚球,( ) 几趟跑,( )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9.选出下列默写的语句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句( 2 分)( ) A. 余年幼,正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B.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掉也。
C.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刺你的眼。
D.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0.结合上下文默写( 10 分)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 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像牛毛, _ , 密密地斜织着,C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曹操)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别枝惊鹊, 。
(《西江月》辛弃疾)F. 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2. 选出下列红色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B. 项为之强(颈,脖颈) C. 三省吾身(三次) D.其恕乎(他)二.阅读及语言训练部分( 30 分) 课内文言文 11.选出下列红色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项为之强(qi a ng ) B. 土砾凸者(I i ) C. 不亦说乎(yu e ) D. 三省吾身(x i ng )凹者为 壑( h e ) 庞然大物( p a ng ) 人不知而不愠(w e n ) 怡然称快(y i )) 鹤唳云端( I i ) 思而不学则殆(d a i ) 弘毅(h o ng ) 是知也(zhi )物外之趣(事物的外表) 徐喷以烟(慢慢地) 学而不思则 罔(迷惑) 勿 施于人(施加)13. 下列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译文:跟朋友交往可是不信任他。
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一样的毛病。
D.择其善者而从之译文:选择善良的人,跟从他。
14.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A.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现代文15. 《理想》与《在山的那边》这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分条列举。
(3 分)课外现代文文段(一)对于男同学来说,过分的怯懦是一种不足。
但是有这样的“怯懦”。
浩泉是个学习尖子,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坐第一把交椅。
两个月前,班里来了个叫若文的学生。
他的成绩也很好,没多久,就夺取了全班的冠军。
而且他脾气随和,乐于助人,连原来围着浩泉转的同学,也被若文吸引过去了。
浩泉因此对若文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意。
他利用各种机会,对若文冷嘲热讽,想以此消除若文在同学当中的影响。
若文对此只是付之一笑。
这天中午,若文在食堂里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浩泉便借题发挥,把一碗汤全泼到若文身上,这下可犯了众怒,在场的同学有的大声地斥责浩泉,更有些好事者,在一旁拼命地鼓噪“若文,揍他!揍他!”若文像大理石雕像那样站立着,一动也没动。
有些同学失望了,反过来责备若文:“嘿,没想到你那么懦弱,被人家欺负到头上也不吭声!”这时,老师走过来了,她问:“出什么事了?”一个同学附在若文耳边说:“别便宜了那小子。
”可是若文却轻描淡写地对老师说:“这事不怪浩泉,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他了。
”原来准备挨老师一顿批评的浩泉,这时像碰到外星人似的,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老师走后,他才嗫嚅地对若文说:“把衣服脱下来,我给你洗洗吧!”“噢,我自己洗行了。
”“不,不,是我给你弄脏的……”结果,两人拿上水桶,一道高高兴兴地来到洗衣服的水池边……从此,浩泉和若文成了好朋友。
原来认为若文“怯懦”的同学也改变了看法。
16.文中与“第一把交椅”表示相同意思的一个词是 ______________ 。
(1 分)17.“浩泉的借题发挥”中的“题”在文中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分)18.“莫名的妒意”中“名”的意思是(1 分)()A.姓名B •名称C •说出D •命名19.浩泉的主要缺点是 ___________ (1 分)浩泉和若文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1 分)20.文中第一段中提到的“这样的‘怯懦'”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文段(二)小时侯,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
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
”于是那些好东西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可是八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思想感情也起了变化。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
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
“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着,便偷偷地藏在爷爷的卧室的门外看。
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了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您最爱吃的鲜荔枝!” 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
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那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
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很奇怪,便问道:“爷爷,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不爱吃了!”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我吃。
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
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爷爷的床边。
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说:“没关系,我不爱吃……”我低着头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并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爷爷爱我永远胜于那串鲜荔枝!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
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优势让给了我。
而我也再不像小时侯那么不懂事了。
我也学会“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串鲜荔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21.爷爷为什么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我吃”荔枝? (用原文回答)(2 分) 22.我也学会了“撒谎”,如何理解加引号的撒谎?( 2 分)23.简单概括我八岁时由吃引起的那件事是一件什么事?( 2 分) 那事给我的触动是什么?( 2 分)语言训练24.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注意句式)( 3 分) 如果我是一朵鲜花,我就会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
25.写作( 30 分) 要求:当同学们静下心来, 细细聆听、用心欣赏, 你们会发现身边的每个人, 身边的每件事, 周围的一景一物, 都会给你们很多感悟, 同学们也一定会有许多 话想说。
请你以“我想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400 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北京四中初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40 分) 1.请用钢笔将下列汉字清晰、工整的抄写在方格内( 2 分)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勤奋 严谨 民主 开拓 2.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 5 分) 倔强(jue ) 呵责(h e ) 咀嚼(ju e )伫立(zh u ) 猝然(c u ) 唱和(h e )讴歌(o u ) 跋文(b a ) 玷污(di a n ) 迂回(y 口)3.按拼音填写汉字( 5 分) chu o (啜)泣 犬f e i (吠) 梦m e i (寐) s o ng (竦)峙 x i (嬉)戏 洗zhu 6(濯)zh a n (湛)蓝 a o (懊)恼 g u(辜)负清li e (洌)4.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字,并改正(5 分) A . 伶仃 树梢 大条副(副) 应改为 (幅) B . 闲瑕 糟蹋 休憩 (瑕) 应改为 (暇) C . 伉俪 喧腾 赖蛤蟆 (赖) 应改为 (癞) D . 内涵 缀连 趴窃 (趴) 应改为 (扒) E .诅咒 贪婪 抱酬 (抱)应改为 (报)5 •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D )( 2分)A. 任凭额头上的汗珠往下 淌也不去理会,少年坐在草地上,被穿行的山风 一吹,不免百感交 集。
B.朗读这首诗,从它坚定自信、铿锵有力的诗句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C. 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D. 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 失落、怅惘。
6.补充下列成语(5分)花枝招展 险象迭生 返老还童 如愿以偿 白驹过隙 卧薪尝胆 7 .选出下列词语中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一项(C )( 2分) A. 耽于幻想:沉溺,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