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恢复期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1. 措施目的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其目的、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2. 控制危险因素目的:•减少再次发生脑出血的风险。

### 实施步骤:•定期测量血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

•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病。

•避免吸烟和饮酒。

### 预期效果:•减少再次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

3. 康复训练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 实施步骤:•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言语治疗:通过语音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言语能力。

•运动康复: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如步行、平衡训练等,恢复运动功能。

### 预期效果:•帮助患者恢复部分或全部受损的神经功能。

4. 心理支持目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实施步骤:•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鼓励参加康复小组或心理咨询活动。

### 预期效果:•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 日常生活护理目的:•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 实施步骤:•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和日常活动,如洗漱、穿衣等。

•提供必要的辅助工具,如助行器、轮椅等。

•帮助患者规划合理的饮食和休息。

### 预期效果:•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6. 家庭支持和教育目的:•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应对脑出血。

### 实施步骤:•为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如康复护理知识、急救技能等。

•组织康复宣教活动,提供康复指导和建议。

•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

### 预期效果:•提高家属的护理水平,增强他们的支持能力。

7. 定期随访目的:•监测患者康复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实施步骤:•每隔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包括身体检查、功能评估等。

脑出血康复(5篇)

脑出血康复(5篇)

脑出血康复(5篇)脑出血康复(5篇)脑出血康复范文第1篇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

而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在其病后的前3个月内,特殊是最初几周内变化最快。

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发病2年后,不会有明显变化。

所以早期的功能锻练,特殊是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1 休息、活动指导1.1 急性期应肯定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输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爱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出血。

1.2 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1.3 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使颅内压下降,减轻脑水肿。

1.4 昏迷病人平卧,头侧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1.5 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开头在床上、床边、下床的主动训练,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头,渐至30~45分钟/次,如无不适,可作2~3次/日,不行过度用力憋气。

2 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力量,改善脑循环。

不食刺激性食物,嘱病人戒烟,削减饮酒,避开食用肥肉、猪肉、蛋黄、带鱼和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肉类以鱼虾、瘦肉、禽肉等为佳。

为使病人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

急性期病人赐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日),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

食物温度相宜,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过冷易致腹泻,影响汲取。

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200~300 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消毒冷却后再喂。

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开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内容概括首先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关键,脑出血后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这时需要我们耐心倾听,给予安慰与鼓励。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其次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建议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新鲜蔬果、鱼类等。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再者合理的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此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等也会在这个阶段得到应用。

通过专业的技术操作,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康复。

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再次发生脑出血。

同时家属的参与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给予患者关爱与陪伴,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恢复期。

脑出血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涵盖了心理、饮食、康复训练、特色技术操作和生活习惯调整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助力患者康复。

1. 脑出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它发生在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周围的空间。

这种病症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好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出血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后,恢复期护理得当的话,大部分都能恢复得比较好。

在这一阶段,中医护理方案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2. 中医护理的重要性和优势首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和内在平衡。

在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不仅关注伤口的愈合,更重视患者体质的调理和气血的平衡。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全面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其次中医护理手法多样,如针灸、推拿、拔罐等,这些手法在康复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它们能帮助患者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进程。

再者中医注重食疗,通过食物调理身体。

在恢复期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合适的食物和药膳,帮助患者补充营养,促进康复。

如何居家护理脑出血恢复期病人

如何居家护理脑出血恢复期病人

如何居家护理脑出血恢复期病人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出血。

脑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高血压,其发病主要是在身体极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出现血压骤升致使血管破裂出血。

好发人群为50—70岁的中老年人。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偏瘫、意识和运动及语言障碍等,重者可因颅内压增高发生脑疝而死亡。

本病致死致残率高,患者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后遗症,对病人的自理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信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后期恢复时间长,主要是促进康复、提高病人自理生活能力、增强自信心、尽早回归社会,因此在恢复期居家护理非常重要。

一、饮食指导1、清淡饮食:以低盐低脂饮食为宜,规律进餐,不暴饮暴食,饮食中应添加适当蛋白质。

如鱼鳅、黄鳝、瘦肉、豆类制品可适当多吃,猪油、蛋黄、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要少吃,因为摄入过多会引起高血脂,而盐中钠增加使渗透压升高,易诱发脑出血。

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0g油、6g盐。

2、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钾:日常饮食中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紫菜、番茄、苹果、香蕉、甜瓜、柚子等,因其中富含维生素c和钾。

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含钾的食物能预防脑出血。

3、禁食冷食:进食生冷食物刺激胃肠道后,可引起血管收缩,出现血压升高,再次脑出血。

4、忌烟戒酒:据调查香烟中有些物质会使血管发生收缩或舒张使血压波动。

大量饮酒会导致患者脑出血复发。

二、康复锻炼1、肢体功能训练:主要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

训练原则是肢体关节,做各方向功能运动。

尤其针对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完成外展外旋,内收内旋等动作。

如患肢需要运动,又不能自行完成,主动运动就要转为被动运动,即让别人帮助活动肢体,也可由自己健侧肢体帮助患侧活动和按摩,重点是关节部位的活动。

活动量要循序渐进增加,手法由轻到重,避免粗暴用力。

患侧肢体有挛缩时,先按摩再进行被动运动,肢体活动范围不能过大。

上肢功能训练可指导病人捡石子、盘核桃锻炼抓捏能力,鼓励病人自行进餐、梳洗、穿脱衣等。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一、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二、药物治疗脑出血三、脑出血后高血压的后果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1、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1.1、绝对卧床休息2-4周尽量减少搬动,抬高头部5-30度。

1.2、给预侧卧位,身体呈30度,头偏向一侧。

1.3、禁食24小时,防止颅内压增高而引起呕吐。

1.4、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防止误吸,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气管粘膜,由舌后坠者应将下颌托起或用钳子将舌拉出。

1.5、给予吸氧,防止脑缺氧。

1.6、如病人的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提示脑疝发生的可能,应尽早抢救。

1.7、脑出血昏迷的患者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腹泻肠炎,呕吐咖啡样物质,应立即给予甲氰咪呱静注,禁食。

2、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2.1、与其他脑血管病鉴别如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发病过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脑梗塞的原因是由于脑组织缺血造成,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起病一般较缓,出现轻度的意识障碍,血压稍有升高,可见CT出现脑内低密度病灶。

2.2、颅内占位病变,颅脑外伤、脑膜炎等疾病:根据发病急缓程度,外伤史、发烧等其他临床表现以及CT 、MRI,脑脊液等检查做出诊断。

脑内原发性肿瘤可出现脑出血相类似的症状,如头痛、呕吐及肢体症状等,增。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PPT课件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PPT课件

避免剧烈运动
01
02
避免剧烈运 动,如跑步、
跳跃等
避免突然改 变体位,如 突然站立、 突然坐下等
03
04
05
避免长时间 保持一个姿 势,如长时 间站立、长 时间坐着等
避免情绪激 动,如生气、 焦虑、紧张

避免过度劳 累,如长时 间工作、学
习等
谢谢
加强康复训练,提高生活 质量,预防肌肉萎缩、关
节僵硬等并发症
心理护理
01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2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03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生活变化
04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05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
抗凝血药物: 预防血栓形成, 降低复发风险
05
饮食情况:观察患 者饮食是否正常, 有无吞咽困难、食 欲不振等症状
03
肢体活动:观察患 者肢体活动是否正 常,有无偏瘫、肢 体无力等症状
06
排便情况:观察患 者排便次数、颜色、 性状等,有无便秘、 腹泻等症状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清 淡、易消化、
营养丰富
02
食物选择:蔬 菜、水果、瘦
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等
03
避免刺激性食 物:辛辣、油
腻、生冷等
04
饮食方式:少 食多餐,避免
过饱
05
水分补充:适 量饮水,保持
水分平衡
康复训练
01
肢体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如站立、行走等
02
语言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如说话、阅读等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脑出血是指血管破裂导致大脑组织内出血的一种疾病,常见并发症包括瘫痪、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

为了帮助脑出血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制定一套全面的康复护理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计划及护理措施。

一、康复目标1. 恢复运动功能: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运动协调性和力量,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 改善语言障碍: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力,改善发音和流利度,提高沟通能力。

3. 提高认知功能:通过认知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注意力、记忆力、计划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改善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

4. 改善情绪状态:通过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变化,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康复计划1. 运动康复:(1)早期阶段: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由康复医师进行评估并设计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

主要包括被动运动、主动动作训练等,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2)中期阶段: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主动性的康复训练,如步态训练、平衡练习、柔韧性训练等,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3)晚期阶段: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复杂度,开展适量的抗阻力锻炼,以进一步提高运动功能。

2. 语言康复:(1)言语治疗: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进行个性化的言语治疗,采用口腔肌肉锻炼、语言游戏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和流利度。

(2)语言训练:通过读写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认知康复:(1)注意力训练:通过环境的调整和专注力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2)记忆力训练:采用记忆游戏、联想记忆法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和信息处理速度。

(3)问题解决训练:通过模拟实际问题,引导患者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4. 心理康复:(1)心理支持:护士和医师进行沟通,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提供情感疏导和安抚,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波动。

脑出血病人后遗症期康复护理(定稿)

脑出血病人后遗症期康复护理(定稿)

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态度和蔼 ,语言关切,细心护理,耐心的做好患者及 家属的解释工作,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 ,以取得配合。
患肢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 望、急躁不安、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 乏信心
细心耐心
态度良好
日常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4)意识障碍
加强对意识的观察,可用简单的语言、肢体活动、针 刺皮肤或压迫眶上神经等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对 意识状态的动态及时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可为病情变化 提供依据,以最大的程度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日常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5)瞳孔变化
瞳孔变化是观察判断病情的重要手段,包括瞳孔大小、形状、是否对称及对光发射等情况。如双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表面脑干缺氧和晚期脑疝。护士密切观察,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抢救。
4.消化道护理
遵医嘱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的分泌防止应激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出血严 重时遵医嘱用去甲肾上腺素2mg加生理盐水500ml洗胃,同时加用立止血2KU,补充新鲜 冰冻血浆。消化道出血停止后可给予温凉、无刺激性的食物,中和胃酸,减少对胃黏膜 的刺激。
马选梅日常康复护理 马选梅日常康复护理片段.avi
由 于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 病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因 此 , 针对脑出血的特点,做好脑出血病人住院期 间的护理,讲解诱发因素,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有着 极其重要的意义。
急性期预防性康复
从发病开始直至一周。这个时期病情一般不是十分稳定,应以临床治疗为主,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的恢复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其致残率高达86.5%,不仅给家庭、社会带来了负担,而且也
使病人本身遭受痛苦。

因此,如何降低脑出血病人致残率给医护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往综合医院治疗脑出血主要是针对急性期以挽救生命为目的,因而往往忽视对患肢的早期康
复训练。

为有效地减少致残率,我们对部分病人实行了恢复期康复护理。

现将具体护理体会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年龄64岁。

因口角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0小时入院。

患者近
半年来有头昏及四肢麻木病史,入院时面部瘫痪及左侧肢体偏瘫,入院后头颅CT检查报告
右基底节区脑溢血,甘油三酯246mg/dl。

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右侧)。

住院后经脱
水补液、支持疗法以及应用脑通、脑活素、脑复康等药物,同时加强康复护理,病情逐渐缓解,住院50天左右可以坐起。

2个月开始下床活动,至10月20日出院时已能在平地上跌掉
拐杖行走。

患者系脑力劳动者,在1年前干部体检时除有高脂血症外,余无高血压、冠心病
等病史。

2 康复护理
2.1精神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康复的前提,由于病程长,活动范围狭窄,注意力由原
来的大范围转移到躯体及躯体的小范围,常常由于小事斤斤计较,出现性格心理变态。

本病
人入院后瘫痪在床,语言不清,恐惧悲观、厌烦、焦虑,经常暗自流泪。

医护人员积极进行
抢救的同时,认真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加上亲属的关怀、体贴和细心照顾使病人有了安全感。

随着病情的好转,引导患者对平时的爱好和兴趣的追求,多给患者一些鼓励和鞭策,开
展文娱活动,介绍伤残人战胜病患的事迹,接触病人的孤独感,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
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病人病情有所恢复时,不断鼓励病人,使其以坚强的信心
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接受康复锻炼。

2.2预防并发症急性期为避免出血加重,要少搬动病人,各种操作如下胃管、吸痰等腰轻快。

烦躁不安者可适当给镇静剂。

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尤为重要,可用泡沫塑料盒棉垫
轮换垫起受压部位或作小幅度的翻身,待病情稳定后每2~3小时翻身一次。

每次翻身轻拍
上侧背部,鼓励将痰咳出,并用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
病人尿潴留导尿者,应注意阴部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等。

2.3瘫痪肢体功能锻炼上肢关节的活动方法:侧卧或仰卧位,自主运动,用健侧的手活动患
肢的上肢、腕、手,各指的伸屈画圈牵拉运动,手中也可放一卷好的手帕。

肩、肘、腕关节
置于头顶尽量抚摸对侧的耳部,避免关节内收被动运动。

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肢体一边,
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于肘关节的略上方,将上肢行上下左右,划圈、伸屈运动。

手部的骨关节较难恢复,应较其他关节增加训练的次数和时间,一手握住换值得手腕,另一
手分别做各指的运动或一手握住患者的四肢做前后左右划圈运动。

下肢关节的活动方法:坐或仰卧位,自主运动,用健侧的手和前臂的力量或足带动患侧的小腿。

足各趾的划圈活动或向前扳动,向前扳动足尖。

被动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
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的略上方,使髋、膝关节伸屈旋转活动,或下肢用夹板将足底垫起,使足背与小腿呈90度角,预防膝关节伸展性挛缩,膝关节下放置小枕使腿微屈。

另放以枕
头或沙袋以避免下肢外展。

离床后的活动方法:初离床活动时,先在窗边静坐片刻,做几次深呼吸,在护理人员的协助
下缓慢站起,由双人搀扶患者的双臂,试图慢慢向前迈步,不能自行迈步者,协助人员的一
只脚放在病人患肢的足跟部帮助向前迈步,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不要急于求成,要有一个
适应过程,并指导正确的步行方法,每日3~4次,每次10~20分钟,或视病情恢复的程度
决定行走的时间和次数,逐渐减至单人搀扶或单拐行走,直至独立行走为止。

2.4语言功能锻炼由于病人语言障碍,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听了稍有触动旧情的语言,或
不理解对方言行时,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应,如激怒、强哭、强笑等。

多接近病人,诚恳耐心
与其交谈,做知心朋友,深入了解病人心理需要,切实取得信任,同时加强语言功能练习,
从简单发音开始,一字一句地教,重复地练习就会收到一定效果。

实践证明,脑出血的康复应在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早期预防的重点在于预防并发症和进行
功能训练,正确的体位可以预防偏瘫肢体出现肩关节脱位、肢体痉挛、踝内翻、足下垂等并
发症,利于肢体功能康复,对患肢各关节做被动运动和按摩,顺序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
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有简单到复杂,并逐渐进行平衡坐站训练,后期康复重点是手功能和生
活活动,步行训练,可配合针灸、理疗、气功、心理等康复手段,对已形成的一次性残疾要
防止二次残疾,对出现的残疾要早检查、早诊断、早期康复训练,尽可能做到病而不残,残
而不废,避免康复锻炼的盲目性,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到最佳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